「誠品又限流了,啥時候可以去看看書啊?」
「對啊,哪來那麼多人,我就去過一次就不想去第二次了。」
自從蘇州誠品開業過後,這是我聽到的最多的對話
蘇州誠品,11月29號開業之後
直到今天,周末還是人滿為患,周六周日據說都還是限流
為什麼是據說呢?
因為老夫畢竟也才去過一次,人山人海簡直可怕
平時我也沒見著這麼多的讀書人啊
周末都在誠品冒頭了呢?
到底是什麼
驅使著人們周末都去誠品「湊熱鬧」呢?
帶著這樣的疑問,過年都在臺灣「訪問」的我
吃飽牛肉麵後(詳見上期牛肉麵特集)就直奔誠品了
臺灣誠品的歷史啥的我就不在這裡浪費篇幅介紹了
真要去誠品「裝逼」的朋友,肯定會倒背如流
所以今天我們直接進入正題
從一個算是比較愛看書的人的角度去感受一下臺灣的誠品文化
誠品店,光臺北就有好多家
因為這次我8天都一直在臺北,其他地兒也沒去
也就來聊聊臺北給人感覺最不同的兩家誠品
信義誠品(簡稱信義)和敦南誠品(簡稱敦南)
為什麼挑這兩家來說,個人感覺
他們代表了誠品的兩個狀態,但是都並沒有脫離誠品本身文化的狀態
敦南誠品
也就是傳說中24小時的誠品書店是我「誠品遊」的第一站
說來也很巧,當天我和臺灣好友M桑吃完宵夜都不想太早回去
M桑就提議說去敦南刷夜好了,於是就在凌晨12點
兩個大男人就驅車直接到了敦南誠品
比起蘇州誠品
臺北的敦南誠品更像書店
其實,他就真的就只是個書店
沒有那些逼格看起來很高的商鋪
也沒有滿地照相的「遊人」
進到書店能看到的就是席地而坐的老老少少
真的要說逼格,敦南的逼格並不是很高
肉眼能看出年紀的木質地板、分門別類的書架前都坐滿了人
讓你都不好意思掏出手機來拍照
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各位讀者老爺
敦南並不適合用來裝逼
他只是一個讓你看書買書的書店而已
換一個方面講,作為書店,真的是書友們的天堂
這裡能淘到太多大陸根本淘不到的書
都是噹噹、京東、淘寶完全搜不到的書
這裡插個話題,現在很多臺灣同胞其實跟我們一樣
在誠品看到喜歡的書後,也是一樣打開手機,直接上網買了
畢竟,比較便宜嘛
於是乎,我在敦南剁掉了我的左手……
逛完敦南,再來說說信義
跟敦南比起來,蘇州誠品更像信義誠品
同樣的二三樓書店
其他樓面都是商業體
有各式各樣高逼格的商鋪和誠品的周邊
唯一的不同點就是人
沒有蘇州那麼多
並且你會發現逛街的比看書的多很多
也許在他們眼裡,信義更像個商場吧
作為一個書友,去過臺灣的誠品後
我對蘇州誠品的期待就更低了,畢竟有那麼多的人
根本就不是一個看書的地方
別說坐下了,連站的地兒都沒有
還怎麼看書?
反之
如果把它當成一個商業體來看的話,還是有一逛的價值的
在傳統商業的基礎上加上文化的基底
要「裝逼」那絕對是個好地方
所以還是看你要以什麼心態去誠品排隊啦
聊到這邊
如果讀者老爺們還是有抱著去看書去買書的心態去誠品
「湊熱鬧」的話
容我在這裡問一句:還記得當年民治路上的藍色書屋嗎?
本文由【摩登江南】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授權發布。
回復相應數字,查看往期文章
【1】這位大叔,真的好帥。【2】網紅你好,網紅再見。【3】淡淡的,就很好。【4】你還相信愛情嗎?【5】我敢打賭,這樣的party你一定沒參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