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本就不易,學會成全自己

2020-12-21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ID:duhaos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人活一世,免不了委屈;但人只活一世,不要過得太委屈。

有多少人因瑣事惱,因他人惱,以為讓自己憋屈的是那些不順心的人和事,但其實只是忘了,生活常常需要哄自己開心。

不把時間浪費在苦悶和不快上,懂得不追既往,懂得取悅自己,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善待。

《蒙田隨筆集》裡寫道:「生命本無好壞,是好是壞全在你自己。」

善待自己,其實是人生一場修行。

過往即為序章,人生下半場,學會成全自己,生活就不那麼委屈了。

王爾德有句名言:「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一些事。因為一個人,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裡栽種荊棘。」

人生在世,遇到他人的為難與中傷在所難免。

但真正使我們痛苦的,不是他人的傷害,而是自己的糾纏。

禪語說:「一念放下,萬般從容。」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值得去介懷。

看到過一段央視採訪視頻:

36歲的劉元亮,白天從事銷售工作,晚上他的另一個身份是代駕司機。

做代駕司機,遇到酒醉的顧客是常有的事。

有時候,醉酒後失去理智的顧客一上車,就開始罵罵咧咧;有時候,他按照顧客的指示跟著導航走,結果一路上顧客惡語相向地埋怨他瞎繞路。

也有晚上6點下單,到9點才喝得醉醺醺從飯店裡出來的顧客。

剛開始,劉元亮也會心生不爽,因為這些事而糾結。

但有同事勸導他:「人喝醉了,思維意識都已經不清楚了,你與他糾纏什麼呢?」

劉元亮轉念一想,確實如此,跟一個醉酒的人的確無從計較。

煩心的事,也就這樣過去了。

從事代駕3年,他很滿足這份工作讓一家人能舒心地在北京生活。

生活中,那些講不明、說不清,同你糾纏不休的爛人爛事,其實同酒醉的人並無差別。

與之計較,只是徒增煩惱。

《呼嘯山莊》裡寫道:「懲罰惡人是上帝的事,我們應該學會饒恕。」

過好自己的日子,終究比在意他人重要。

一味計較他人的傷害,不如學會寬恕和放下,這樣才能心平氣和地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有些人能把日子過得一帆風順,不是因為上天眷顧,只是因為他們心寬似海。

回念一想,寬容他人,就是對自己最好的成全。

《了凡四訓》裡講:「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命運自己把握,想要的就謀求,人生一場風雨路,苦樂終須自己渡。

生活幸與不幸、是悲是喜,往往不在於我們經歷了什麼,而取決於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

唐朝有個詩僧叫寒山子。

寒山子本是貴胄子弟,但他多次進京參加科舉考試,卻屢屢不中。

他曾在詩中自述,兄弟責怪他,妻子不理他。後來恰逢家道中落,寒山子的妻兒便離開了他。

沒能求得錦繡前程,又遭遇了世間冷暖,寒山子一個落魄文人不得不告別故鄉,四處流浪。

但寒山子並沒有因此而消沉,反而遊歷到天台翠屏山後,娶了新婦,生了兒子,過起了新生活。

他說:「家中何所有,唯有一床書。」

讀書、賣茶、務農、採果、挽舟、做草鞋,寒山子的隱居生活極其簡樸,他卻自得其樂。

世事難料,多年之後,寒山子的妻兒身染重疾不幸身故,他又成了孤寡一人。

人生悲苦莫過於此,但寒山子依舊選擇好好生活。

他來到姑蘇城外的一座無名寺,決定靜心修禪,寫下了許多禪詩。

而這座寺廟也因他聞名後世,叫「寒山寺」。

臉上有笑的人,並不是心裡無傷;生活暢快的人,並不是一世悠閒;只是有些人經得起塵世冷暖,耐得住世事無常。

願意開心的人,才活得開心;能夠自愈的人,才沒有傷痛。

豐子愷曾說:

不是這個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意,不如釋然。

人活一世,難免不遭遇傷痛,真正能治癒你的,不是時間,不是他人,唯有自己。

悲喜自渡,才有了往後餘生;人生不易,要自己成全自己。

有一個日本和尚叫藥師寺寬邦,他喜歡音樂,也精修佛學。

於是,他將佛法融入到音樂裡,發過專輯,在亞洲開過巡迴演唱會。佛教經典《般若心經》被他改編成歌曲,唱紅了世界。

身為寺廟的副主持,他曾經也認為將佛法改編成音樂是有悖傳統的。

但喜歡和熱愛促使他一直堅持著,就這樣,他作為和尚唱著歌,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傳遞著音樂和佛法。

如果說生活會偏愛誰,那一定是那些懂得取悅自己,活得有趣的人。

因為,無趣只是重複,有趣才會心動。

梁啓超曾說:「凡人必常常生活於趣味之中,生活才有價值。」

取悅自己,向來是一件要緊的事。

臺灣作家金韻蓉的母親一生勤勞,到83歲每天大半時間依舊愛用來灑掃庭除。

但這位老人家,多年來有一個雷打不動的習慣。

每天下午2點到4點,她會拿出一套漂亮的帶有玫瑰花圖案的茶具,泡上一壺她喜歡的女士伯爵茶,再配上一兩塊她愛吃的餅乾或是甜品。

將下午茶擺放妥當之後,她還會選一盤愛聽的老歌手的錄像帶,然後坐在客廳的沙發上,享受一段愜意愉快的時光。

把尋常的日子過得開心,就是一種能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古人云:「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

一個能哄自己開心的人,何懼人生無趣,何懼歲月荒涼!

人活一世,命運各不相同,有人富貴、有人貧窮,有人知名、有人無聞,但若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喜悅,便都是最好的人生。

取悅自己,活得有趣,才是對此生最好的敬畏。

畢淑敏說:「好好愛自己,讓一切變得不同。」

當你懂得成全自己,就會發現真正美好的生活,無需向他人祈求,無需去遠處找尋。你只需用心過好自己,就能找到與世界相處的最佳模式。

不在無謂的事上過多糾纏,寬容他人,就是放過自己;

不因無可奈何而怨天尤人,懂得釋然,便能自得從容;

不因塵世紛擾而束手縛腳,取悅自己,才能活得有趣。

往往你內心的樣子,就是你生活的樣子,餘生珍貴,記得安撫靈魂,成全自己。

相關焦點

  • 《麵包樹上的女人》宋迪之:成全你,也成全自己的碧海藍天
    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歡迎關注。《麵包樹上的女人》是張小嫻寫的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女性必讀書單之一。作品主要講述了三個好朋友程韻、沈光蕙、宋迪之在人生旅程上從青澀到成熟,逐漸尋找著自己的愛情,各自尋找愛情真正的模樣。書中細膩的筆觸,寫下每個人的愛情故事,寫下了各自的人生態度。
  • 寬容別人,成全自己
    甚至在與之相鬥的過程中,滿身傷痕、疲憊不堪,面目全非,最後,自己不僅在矛盾中沒有解脫出來,反而讓自己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生命只有一次,沉湎於傷害無法自拔,無異於拿別人的過錯一再懲罰自己。所以,學會寬容別人,善待自己,也是生命的另一種成全。
  • 《呼蘭河傳》:人活著,就得自己成全自己
    倘若有人問小城的人,人生是為了什麼?他們會直截了當地不假思索地說了出來:「人活著是為了吃飯穿衣。」再問他,人死了呢?他們會說:「人死了就完了。」關於這一段話,我就想起了我們老家農村裡,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吃飽穿暖,長大了,就結婚生子。讀書是為了什麼?他們可能就會說,不是為了賺錢嗎?
  • 人生本就是一場浮雲,學會看淡,便是善待自己
    人生沒有過不去,只要看淡,一切都會過去。凡事要學會看淡,懂得放棄。過於執著,只會反受其害。我們執著著什麼,往往就會被什麼所牽累。社會的殘酷,世事的繁雜,總有你想像不到的事 發生。人生看不完,想不完,只有學會淡然。
  • 人得自己成全自己
    我們面臨一個選擇,選擇做一個什麼樣的自己,究竟是這麼做還是那麼做,都充滿了種種矛盾,如何選擇帶來的結果自然不一樣。人的一生不免要面臨無數次選擇,選擇如何成全自己,就是選擇了過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愛情美滿、福祉綿延,還是孑然一生、孤獨終老,都是自己的選擇,這是關於生命和人性的思考,而顯然不是一個關乎道德和人倫層面的問題。
  • 你想成全愛情,得先成全自己
    其實,很多女人都誤以為:自己一味地為男人付出,犧牲自己,就會得到他更多的愛。但事實是,你拼命成全他,忽略自我,讓自己陷入被動和不安的狀態,而對方並沒有更愛你,反而越來越討厭你。師傅說:「人,要自個兒成全自個兒。」這句話,對女人來說,一樣有特殊的意義。堂姐思思大學畢業後,她本可以繼續考研究生的,但為了成全弟弟出國留學,她選擇了放棄。
  • 「人得自己成全自己」,師傅的話確有深意!
    但今天我只想說說師傅的這句「人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小豆子成全了自個兒,所以他成了程蝶衣;程蝶衣成全了自個兒,所以他成了真虞姬;真虞姬成全了自個兒,所以他在楚霸王面前自刎了。這人吶,到頭來,成敗都因己。
  • 人生本就不易,心寬一點,日子才好過
    每個人生來都會受苦,即使你儘量避免,依然還會有或多或少的挫折。其實我們的命運都是註定的,沒辦法改變,那只能讓自己的心適應社會。人生在世,若是做不到一點,你會越活越苦,那就是放下。她用自己的寬容,譜寫了整個人生,成為當時最知名的女性名人之一。她沒有在錯誤的愛情中沉淪,也沒有恨徐志摩,而是放下了那段錯誤的感情。我們的日子,終究是給自己看的。你心裡有恨,生活處處都有恨。
  • 【夜讀】人生,最終還是得自己成全自己
    而我選擇了短期內很輕鬆的一條路,從此決定了我和她們完全不同的人生。很多人的關係就像這幾年同學一樣,不過是一段同行一段擦肩就沒有了。我知道,人最終還是要自己成全自己。高中時看過一部電影,一直記得其中的一句臺詞:要讓愛情成為動力,讓自己變得更厲害更漂亮。每個方面都變得更好,那個人就會自己回頭看你。
  • 比起將就的愛情,離開也一種成全,成全你,也成全自己
    數不盡多少個晚上,把所有的負能量,所有的眼淚都留給了黑夜裡最真實的自己!捨棄一個人,到底有多難,撕心裂肺的痛與無助,也許只有黑夜裡的自己知道吧!為了有個體面的退出,天亮時,重新微笑面對每一個人,卻不知人後的自己千瘡百孔!當初相愛也是奔著白頭偕老去的,雖然吵過,哭過,鬧過,但這些點點滴滴也是彼此深愛過的證明!朋友說既然你如此無情,我又何必戀戀不忘!朋友問我是否能體面退出!放開你,各自安好!
  • 你是否也曾愛而不得,這首流行歌曲《可樂》,讓你學會成全
    人生總是這樣的,有時候讓人難過,有時候也讓人快樂。有時候會給人希望,但往往結果都是更大的失望。有一個網友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之前沒有愛過別人,你是第一個,我怕我做的不好,讓你覺得愛情不過如此。在面對自己喜歡的人是,不管是多麼厲害的人都會感到卑微。生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生怕自己哪裡讓對方失望,有時候甚至會願意為了對方而放棄自己。
  • 最高級的關係,是相互成全
    一個懂得成全他人的人,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人生應該是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對他人所有的成全,最終都是對自己的反哺。1988年,王石對萬科進行股份化改造。當時作為王石朋友的劉元生為了鼓勵王石,投資360萬元買了360萬股萬科。
  • 劉若英《成全》MV幾度淚崩,原來成全了你才能成全自己
    如今劉若英已經上了年齡,在線上演唱會上跟大家聊天討論自己的心聲。並且在此過程中幾度哽咽,談到自己這些年對生活的感受頗深,自己已經老了已經只剩下了為數不多的衝動和勇氣。並且表示自己已經堅強的很累了,笑得很累了。開始一段的MV非常感人,隨後MV開始播放著劉若英這麼多年來的發展情況回憶,並且配上一首歌曲《成全》。可以說是充滿了愛情的美好與破碎的衝撞感。
  • 劉若英歌曲《成全》,夾雜憂傷的旋律,網友:真愛是學會放手
    那種感覺讓人窒息,讓人感覺自己已經被拋棄。但是這世間有一種愛叫做成全,成全了別人,痛苦了自己。愛情是一種非常神奇的東西,它可以讓人感覺到痛苦,卻也能讓人慾罷不能。也許你曾那樣的愛過一個人,但是到最後才發現,原來那曾經付出的青春,那曾經付出的感情是多麼可笑。今天莉莉就跟大家一起來欣賞一首劉若英的經典歌曲《成全》。
  • 成全他,放過自己
    我竟然可以做到這樣,4年了,還是沒有辦法像說往事那樣,輕而易舉的把你當成人生過客一樣說出來。公司聚餐,難免說到感情的問題,他們說我考慮的因素太多了,所以很難喜歡一個人,如果喜歡,那肯定就是全心全意的付出。覺得他們說的挺對的,我就是考慮的因素就是太多了。經常嘗試著讓自己去放下一些事情,但就是放不下,一直在心底裡的某個地方,若隱若現。
  • 最濃烈的愛,是放手與成全
    對於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說,愛一個人就要拼盡全力去得到她,然後給她最好的一切。也有人說,愛一個人就是默默相伴,不管她做出怎樣的決定,自己都要支持,哪怕愛到最後是放手。愛有多種表現形式,獲得是一種,放手是一種,相伴是一種,成全也是一種。
  • 2020年很走心的正能量句子,風雨人生,學會自己撐傘
    對於打工人來說,生活有太多的不易,大家都是一邊破碎,一邊努力,一邊矯情,一邊治癒自己。 經歷了社會的拷打,稜角早已被磨平,也曾想過放棄,可是想想來時的路,想想未來的生活,又重拾信心,繼續向前。 人這一輩子,從來都不易,我們總要經歷足夠的狂風暴雨,才會看見天邊的絢麗彩虹。
  • 劉若英的《成全》唱的是釋懷,林宥嘉的《成全》唱的卻是耿耿於懷
    成全一句,入心三分。一首《成全》,劉若英在唱放下,林宥嘉在唱放不下。成全傑出的歌手在情感表達上是有個人特色的,這源於歌手本人的人生經歷、性格及對作品的理解等等因素,有時隨著歌手年齡的增長,處理歌曲的思路還會不斷改變,這其實是流行音樂最有魅力的地方,
  • 《所有遺憾都是成全》:一本正能量的書,適合每個努力生活的人
    一本由身邊的小故事,編寫成的勵志小說,每一個人是否成功,是否能夠生活的快樂,都由自己決定,是否全力以赴。《淋漓盡致,才無怨無悔》:愛過我們的人和傷害過我們的人,都是我們曾經存在的意義。再濃烈的青春,也抵不過時間的車輪。我們承受著年華老去,也在經歷著別離。而青春的魅力,就在全心全意,沒有輸贏,只有努力。
  • 學會放下的句子,放下你給的愛你給的傷害,成全餘生過好自己
    有些幸福不值得去留念,放下就是對自己快樂的成全。2、只有放下你給的愛和傷害,我才能過好自己。我迷戀你給的好,有你在我身邊的那一段歲月,是我非常幸福的日子;糾結你給的傷害,你絕情的執意離開的那個日子,留給了我一段孤獨而痛苦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