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張萬軍
「待到櫻花燦爛,春山可望,山河無恙的時候,你把我帶回家怎麼樣?……」「等武漢痊癒了,我帶你逛三遍漢街、吃六碗熱乾麵、登九次黃鶴樓……」近日來,數千張武漢明信片飛往河南、廣西、甘肅等全國各地。這些明信片是武漢百餘名志願者發出的,承載著武漢人民對於援漢醫護人員及其家屬的感謝與祝福。
為了表達對數萬名援漢醫護人員和他們家人的感激之情,武漢志願者李紫陽發起了一個「遙寄武漢情」活動。百餘名志願者攜手接力,民警、教師等多個行業人員參與其中,向近萬名援漢醫護人員或其家屬朋友寄出明信片,表達那些未來得及發出的真情、對家人朋友的掛念和祝福。
有感而發 志願者為援漢醫療隊員代寄明信片
27歲的李紫陽是武漢市的一名創業者,也是江岸區團委的一名掛職委員。今年春節前,他回到老家隨州過年。2月24日,他的一個醫生朋友需要回漢返崗,他開車將其送回武漢後,留了下來。在接受核算檢測後,他在區團委的安排下,成為一名下沉社區的幹部。白天在社區忙完下沉幹部的工作後,李紫陽利用晚上時間做起了志願者,和一些志願者團隊攜起手來,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幫助那些滯留在漢的外地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先後參與了對100多名滯留者的救助活動。
3月中旬,李紫陽參與了江岸區團委組織的一場歡送廣西援漢醫療隊的活動,在現場為醫護人員拍照留念。活動過程中,他結識了醫療隊隊員陳良嬌。醫療隊回到廣西後,陳良嬌向李紫陽求助,希望他幫忙代寫代寄5張明信片,給5位自己希望感謝的人。李紫陽爽快地答應下來,他開車跑了多家店,終於買到幾張印有武漢美景的明信片,寫下祝福,寄給了陳良嬌的家人和朋友。
在和陳良嬌交流的過程中,李紫陽得知廣西醫療隊的其他隊員也有這種需求。「小小的一張明信片,承載著武漢人民對援漢醫療隊隊員和在背後默默支持他們的家人朋友的感謝和祝福,是兩地並肩戰疫的紀念,也能提升武漢的形象。」李紫陽決定發起「遙寄武漢情」的活動,為援漢醫療隊隊員代寫心裡話,把最深的祝福和最美的武漢寄給家人朋友和自己。
熱情響應 百餘名志願者組團代寫心裡話
李紫陽利用自己的力量,做出了一個統計需求的網頁小程序,通過陳良嬌發給廣西醫療隊其他隊員,統計隊員們的需求。很快,廣西醫療隊隊員們發出了近400條需求。
隨後,廣西醫療隊隊員又將此信息轉給共同工作過的河南醫療隊,河南醫療隊又轉給了四川醫療隊……一傳十、十傳百,各地醫療隊共統計出近萬條需求,幾乎覆蓋了全國各個省。
「這些留言有的是給丈夫的,有的是給孩子的,希望孩子學業有成的,有的是表達對家人的愧疚之情,看到這些留言,我淚流滿面,深受感動!」李紫陽說。
由於數量太大,單憑自己的力量肯定無法做到,李紫陽通過江岸區團委向志願者們發出了求助請求,得到各行業百餘名志願者的熱情回應和支持。李紫陽和胡琳、鄧丹、劉新新、田丹等志願者們組成了「遙寄武漢情」團隊。
此時,武漢尚未解封,大多數商店尚未開業,購買如此多的明信片成為一件困難的事情。李紫陽發動朋友到處尋找資源,通過多方力量終於買到足量的武漢風景明信片。
為此,李紫陽還開發出了志願者任務系統,志願者通過系統報名,可以領取到代寫任務。專門負責運送的志願者們將明信片送到負責代寫的志願者手中,代寫志願者完成心願代寫後,再將明信片匯總起來。在志願者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張張承載愛心和祝福的明信片產生了。
代寫志願者田丹說,「他們有寫給家人的,寫給愛人的,還有寫給自己的,感謝他們和他們的家人,期待他們再來武漢看看戰鬥過的城市,好好地吃好好地玩,我們會永遠歡迎和做好嚮導。」
特定時刻 多名代表寄送表達非凡意義
3月18日是武漢新增感染者人數清零的第一天,李紫陽和志願者們開始陸續向廣西、甘肅等地的志願者郵寄明信片。
4月8日,武漢正式解封,團隊決定在這個歷史性的日子裡寄出最多的明信片。為此,志願者早早和武漢市郵政部門進行了溝通,得到了對方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當日下午1時,距離武漢關不遠的上海路郵政投遞部,來自漢警快騎、特警、消防、教師、外賣小哥等多個行業的代表,多個志願者團隊代表先後分批趕到現場,他們有的現場書寫,有的是以前作為代筆志願者已經寫好。代表們寫好明信片後,郵政工作人員蓋上具有紀念意義的武漢解封紀念郵戳,隨後將這些明信片投進郵筒內。一天之內,共有4000張明信片被寄往全國2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得知明信片被武漢民警張成龍寫好投遞的消息,甘肅援漢醫療隊隊員馮淑芳很感動,特意聯繫上張成龍,向他致謝。
「我們是遼寧雷神山醫療隊,因為疫情我們沒有機會感受湖北的美,待疫情退去,我們一定會回來的,等我們,武漢加油!」在收到武漢志願者寄出的明信片後,遼寧援漢醫療隊的兩名隊員激動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