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脫貧故事」發展種養產業讓我家脫貧致富|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

2020-12-16 天眼新聞

我叫何明德,今年56歲,家在蝦子社區,說起我家的脫貧事,最大的攔路虎就是「病」,周圍鄰居都知道,我家四個子女中,20歲的女兒小時侯發燒導致智力障礙,32歲的兒子有殘疾,而我的妻子又有長期慢性病,我便成為了家裡的頂梁柱。長期以來,我一邊撫育子女,一邊照顧妻子,曾經以為這輩子就這樣苦下去了,但這幾年,我看到了希望。

2014年,蝦子社區了解到我家的境況後,把我納入了建檔立卡戶,以前,妻子、女兒看病就醫雖然有報銷,但仍有大部份需要自費。上個月,我去醫院開藥,總費用是100多元,報銷過後,我只付了10多塊錢!生活很難,但國家政策很好,村裡還給我找了「護林員」的公益性崗位,一個月有800元,一年下來有9600元,這筆錢能解決我家很多難題,而且不用出遠門,就在家附近,活兒也輕鬆。

有了政府的關懷與保障,我發展產業更有底氣。2014年,我通過發展50畝經果林,有了2萬多元的收入。而且,我每年都會養六七頭豬,每年3萬多元的收入讓我家在2016年脫了貧。2019年冬季凝凍,我的果園也跟著遭了殃,一開始顧客說我的李子買回去就壞了,我還不信。後來,我自己去果園摘了幾斤李子在家放了一夜,果然壞掉了。這件事讓我揪心很久,也有經銷商想來幫我解決銷路,最後都被我拒絕,因為我知道,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誠信。近幾年,我一邊種植果樹,一邊慢慢摸索學習種植技術,我把果園的20餘畝李子樹、8畝枇杷樹和25畝梨樹進行了換種改良,提高果樹自身的抗病性,也增加了單位畝產量,我還種了幾棵紅心獼猴桃,園裡除草、施肥都是我一個人忙活,雖然很累,卻也充實。今年,大兒子在外務工,雖然收入不多,但也足夠養活他自己,二女兒在綏陽上學,學費及生活費我都可以自己承擔了,她也比較懂事,很少讓我操心。 我相信日子只會越過越好,我要好好打理我的果園,讓一家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

周才俊 羅報美 整理

編輯 孟錦群

編審 陳富強 王其倫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不再和我「躲貓貓」丨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
    我叫劉森本,2018年2月組織安排到貴州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任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分管全鎮脫貧攻堅工作,2020年6月起任蝦子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在蝦子鎮工作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全程參與了脫貧攻堅這場戰役,深切地感受到這場大決戰考驗著一個基層黨員幹部的責任擔當。
  • 「我的脫貧故事」扶貧幹部來了,我家有了談笑聲|遵義市新蒲新區三...
    我叫王光銀,今年75歲,是遵義市新蒲新區三渡鎮雙河村紅旗組村民,是雙河村紅旗組村民組長。我有兩個女兒均已結婚外出,老伴去世多年,現獨自一人居住。由於我居住的地方山高邊遠、地區條件差,所以我所在的村民組村民都外出居住或外出務工,只有我一人在家居住。
  • 貴州遵義市新蒲新區:打造辣椒全產業鏈
    同時,新蒲新區積極制定招商政策開展精準招商,推進辣椒產業從食品加工延伸到添加劑、化妝品、醫藥用途等多領域發展,加快打造辣椒精深加工產業集群。  貴三紅食品是一家以辣椒產業為基礎,致力於辣椒食品領域快速發展的農業產業化企業,現已成為貴州省規模最大的發酵辣椒生產商。2019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電商銷售收入突破1000萬元,銷售收入連續3年實現50%以上的增長。
  • 新蒲新區蝦子鎮——安得新居高樓起 貧困鄉親俱歡顏
    6月27日,遵義市新蒲新區蝦子鎮清江路上。歡樂,喜慶,高興,激動。新蒲新區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清江路安置點集中搬遷入住儀式正在舉行,好一場盛大的民生大行動。清江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小區位於蝦子鎮蝦子社區三星組,緊鄰中國辣椒城和新蒲經開區,佔地面積13089.72平方米,建築面積共計14883.11平方米,建設安置房7棟172套,安置三渡鎮、蝦子鎮建檔立卡貧困戶共158戶609人。當天,新蒲新區(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領導參加了這一儀式。
  • 「我的扶貧故事」下足繡花功夫幹好精準扶貧|遵義市新蒲新區禮儀...
    我叫周劍飛,是新蒲新區禮儀街道黨工委書記。多年的鄉鎮工作讓我有了一定的基層經驗,禮儀片區作為連接遵義市東部新老城區的交通要塞,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然而,就在這30多個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區域是農村,雖然沒有貧困村,但貧困人口如何穩定脫貧仍是我心頭始終牽掛的首要工作,我認為越是在經濟發展條件較好的地方,精準扶貧就越要下足繡花功夫。在禮儀街道工作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我始終堅信「只要下足功夫,在脫貧攻堅戰場上就沒有攻不下的堡壘」。
  • 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鎮群樂村發展花椒產業
    摘要: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鎮群樂村推進花椒產業發展,目前該村已註冊「黔群麻麻」花椒商標,發展本地花椒基地70畝,龍頭企業帶動群眾增收。
  • 「我的扶貧故事」把百姓的需求擺在第一位︱遵義市喇叭鎮樂聲村第...
    時光飛逝,轉眼我來到遵義市新蒲新區喇叭鎮樂聲村已經兩年有餘。回想過去,樂聲村的舊貌就如電影片段一般在我腦海中重現。還記得初來乍到,村子很美,但缺發展。在進一步摸清該村的基本情況後,我決定著力在「脫貧致富」上下功夫,帶領駐村工作隊,聚焦全村1036戶,對照「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核心要義,利用「4.5.6月」窗口期、「7.8.9月」回頭看,多層次全覆蓋進組入戶,不漏一戶,不漏一人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回頭看和整改完善工作,確保脫貧攻堅結果真實有效。
  • 遵義市新蒲新區:全力打造朝天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近年來,新蒲新區紮實推進貴州朝天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把發展產業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之策,搶抓遵義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的戰略機遇,以省部共建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為契機,以「蝦子辣椒專業批發市場」——中國辣椒城為核心,新蒲辣椒特色食品加工園區為載體,打造辣椒全產業鏈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十指彈鋼琴」 奏響脫貧樂章丨新蒲新區永樂鎮農...
    我叫余杰,是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農服中心的主任。今年6月,我接手鎮脫貧辦主任一職,接到任務後,我就立刻投入到了脫貧工作中。鎮脫貧辦作為全鎮脫貧攻堅的指揮機構,必須要整合凝聚好駐村幫扶、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飲水安全、易地搬遷、救災救濟、農村危改、健康扶貧、教育扶貧、金融扶貧、扶貧扶志(智)等方方面面的扶貧力量。作為農服中心、脫貧辦主任,必須要學會「十個手指彈鋼琴」,有效地將農業工作與脫貧工作融合起來。
  • 遵義市新蒲新區:在初夏清風裡,擁醉美山水入懷
    擇一佳期,在兩「園」一「囤」中探尋深厚的黔北文化底蘊,感受新蒲新區的巨變。新蒲新區的建設,是遵義市中心城區向東部快速拓展的舉措之一。目前,新蒲新區規劃的多條城市幹道、溼地公園、山體公園,文化和體育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使新蒲煥然一新,驚豔眾人。新蒲新區自然風光獨具特色,引得不少遊客到此遊玩觀光,流連忘返。
  • 新蒲新區:提升文化惠民新動能 推動文化事業新發展
    「最後一公裡」,讓廣大群眾沐浴文化惠民的春風,近年來,新蒲新區依託特色文化資源,傳承歷史文脈,發展文化產業,深入推進文化全域化、產業特色化、項目品牌化、服務品質化,推動文化事業跨越式發展。  在全面實施免費開放政策的同時,新蒲新區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通過舉辦「我們的節日」「新蒲新區第五屆廣場舞大賽」「弘揚文明新風、助力脫貧攻堅」「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文化進社區,文明進萬家」等活動,凸顯文化魅力;利用傳統文化節日,開展包粽子比賽、民族舞蹈表演、油茶工藝展示、集體過中秋、吃年飯、貼春聯等活動,有力促進鄰裡和諧團結,彰顯文明風尚。
  • 「我的脫貧故事」收入是以前的4倍,日子越過越紅火!︱遵義市新蒲...
    我叫劉春洪,祖祖輩輩生活在新蒲新區永樂鎮工農村高峰組,父母年事已高,我一個人挑起家庭大梁。以前家鄉交通不便,全靠家中種植的包穀、辣椒帶來點收入,在這樣的條件下,不管我有多麼努力,始終不能給家裡帶來改變。
  • 遵義市新蒲新區:全力打造朝天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近年來,新蒲新區紮實推進貴州朝天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把發展產業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之策,搶抓遵義市委、市政府打造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的戰略機遇,以省部共建國家級遵義辣椒市場為契機,以「蝦子辣椒專業批發市場」——中國辣椒城為核心,新蒲辣椒特色食品加工園區為載體,打造辣椒全產業鏈發展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過程是對我心靈的洗禮|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
    我叫宋亮亮,是遵義市新蒲新區融媒體中心的一名新聞工作者,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後,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扶貧幹部,在大山深處有了牽掛。多年扶貧,接觸了許多幹部群眾,其中令我印象最深、感觸最大、甚至對我產生反向激勵的就是永樂鎮飛雲村劉二宅組的李明秀母子。
  • 「我的扶貧故事」換崗不換初心丨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官田村黨...
    我叫楊琴,今年37歲,2009年招聘到新蒲新區永樂鎮新民村工作,現任永樂鎮官田村黨支部書記。自2014年新民村納入省級一類貧困村以來,我與同事們與群眾並肩齊行,2019年順利完成了新民村整村脫貧出列任務,今年8月,因工作需要,我服從組織安排,到官田村任支部書記。
  • ...水有了,我還養起了牛羊丨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鎮平溪村村民杜祥洪
    我叫杜祥洪,是遵義市新蒲新區新舟鎮平溪村農花組村民,也是建檔立卡戶。我是一名肢體二級殘疾人,家庭人口3人。我的家在平溪村最偏遠的農花組,山高路遠,懸崖陡壁,沒有公路,只有一條貫穿樹林的狹窄小路。2014年以來,我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我的扶貧故事」「山頂洞人」搬家記|遵義市新蒲新區三渡鎮黨委...
    我叫鞏華東,是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三渡鎮黨委組織委員。我幫扶過10多戶貧困戶,扶貧經歷告訴我,只要運用望、聞、問、切找病根,用幫、扶、引、導治「窮病」,就沒有糊不上牆的「泥巴」。我的扶貧故事中,要數「山頂洞人」經歷搬家感觸最深——2019年初,我接手了幫扶張仕貴的工作。他是三渡鎮平豐村木莊組的「名人」——人稱「山頂洞人」,「糊不上牆的爛泥巴」。他為何被當地人說「糊不上牆」?我借鑑中醫望、聞、問、切理論查找病根。
  • 「我的扶貧故事」群眾一張張笑臉是我最大的收穫丨遵義新蒲新區...
    我叫陳泳如,是遵義市新蒲新區財政局工作人員,2017年12月,我被新蒲新區組織部選派到蝦子鎮蘭生村開展扶貧幫扶工作。去蝦子鎮之前,我內心很糾結,一方面想要在脫貧戰場上貢獻一份力量,另一方面又放心不下妻子和孩子,當時,我妻子才生產2個月,大女兒3歲半上幼兒園,當我滿懷愧疚的把要去蝦子鎮開展幫扶的事告訴妻子,妻子卻很支持:「我們兩都是老黨員,為脫貧攻堅出一份力是我們的職責,家裡困難不算什麼,只要你安全回來就好!」
  • 「我的扶貧故事」「山頂洞人」搬家記|遵義市新蒲新區三渡鎮黨委...
    我叫鞏華東,是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三渡鎮黨委組織委員。我幫扶過10多戶貧困戶,扶貧經歷告訴我,只要運用望、聞、問、切找病根,用幫、扶、引、導治「窮病」,就沒有糊不上牆的「泥巴」。我的扶貧故事中,要數「山頂洞人」經歷搬家感觸最深——2019年初,我接手了幫扶張仕貴的工作。他是三渡鎮平豐村木莊組的「名人」——人稱「山頂洞人」,「糊不上牆的爛泥巴」。他為何被當地人說「糊不上牆」?我借鑑中醫望、聞、問、切理論查找病根。
  • 今日,《沙灘之謎》首發,遵義市新蒲新區沙灘文化研究促進會成立!
    12月3日,遵義市新蒲新區舉行《沙灘之謎》首發式暨遵義市新蒲新區沙灘文化研究促進會授牌儀式。《沙灘之謎》這本圖書將成為外界了解沙灘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該活動由中共遵義市新蒲新區工作委員會、遵義市新蒲新區管理委員會、遵義市政協新蒲新區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共遵義市新蒲新區工作委員會宣傳部承辦。   「貴州文化在黔北,黔北文化在沙灘」,沙灘文化是貴州文化發展史上的奇蹟,影響深遠,在我國文學史和學術史上均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