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春節怎麼過?五項重要習俗都源自中國,現在卻始終不願承認

2020-12-13 趣觀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新年好!子淵之前曾給大家介紹過不少春節傳統習俗,引發了讀者的熱烈討論。今天子淵要給大家說的是韓國春節的傳統習俗,其中有五項本是源自我國,但韓國人如今卻死活都不肯承認。

▲慶賀春節的韓國家庭

眾所周知,越南、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自古就深受中華文化影響,每逢農曆春節,這些國家的民眾也都會舉行隆重儀式,以慶祝春節到來,其中尤以韓國最為隆重。韓國春節日期與中國相同,都是農曆正月初一,不過韓國百姓通常將其稱為「舊正」,與之對應的則是公曆1月1日的「新正」。韓國政府為表示對這一傳統節日的重視,會在全國範圍內放假三天,對於韓國人來說,這已經是最長的假期。和中國一樣,韓國民眾也會這一天與家人團聚,吃團圓飯。

▲製作打糕

據南梁宗懍所撰《荊楚歲時記》記載,中國最晚在南北朝時就已經有了除夕吃年夜飯的風俗。唐朝時,這一習俗隨著遣唐使的歸國陸續傳至周邊國家。韓國人的年夜飯顯然更加貼近傳統,乃是由大米、黑豆、雲豆、大豆、赤小豆等穀物混合而成的「五穀飯」,並配上打糕、烤肉、泡菜等民族傳統食物。飯後,主婦們會製作第二天用來祭祀先祖的食物。

翌日清晨,人們都會大清早起床,穿上提前準備好的傳統服飾。在韓國傳統服飾中,男性帽子均為深色,褲子、上衣、外袍的顏色則比較鮮豔;女性上衣多為黃色,長裙則是大紅色。五顏六色的衣服寓意著人們將在新的一年中擁有光彩。男人佩戴紅色飄帶,預示著自己在新年步步高升、祛除邪祟,親朋之間若是相送綠色飄帶,則是祝福佩戴者在新年擁有一份好姻緣。

▲韓式年糕湯

穿好衣服後,人們會跪在大廳祭祀先祖,祭祀儀式非常嚴格,就連供桌上的物品擺放都有著嚴格要求,比如「魚東肉西」、「左飯右羹」、「生東熟西」等。祭祀結束後,就是享用新年第一頓早餐——年糕湯。年糕源自中國,由大米加工製成,一般都是圓柱形,切成圓片狀後才能蒸煮。朝鮮民族崇尚太陽與代表純潔的白色,年糕恰好是白色的圓狀切片,與朝鮮民族的信仰二者完美合一,因此很多韓國民眾都會在新年早晨食用此湯,以迎接太陽的光輝照耀與敬仰萬物更生的純潔。餃子傳入後,韓國人開始同時食用年糕湯與餃子湯。

▲韓國春節祭祀供桌

喝完年糕湯,韓國人會按照年齡大小,從年幼者開始飲用屠蘇酒,「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說的就是傳統屠蘇酒,喝完屠蘇酒,就能驅除掉一年的厄運,保持身體健康,所謂「歲酒不溫」就是在描述這一習俗。當然,椒柏酒的功效和屠蘇酒一樣,也在韓國百姓的家中能夠找到,但在起源地中國反而變得十分罕見。

接下來就是拜年。中國自古就有歲首朝賀的慣例,秦漢以後更是日趨繁盛。東漢崔寔在《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謂正旦……潔祀祖禰,進酒降神畢……子婦曾孫各上椒柏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南北朝時,人們「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韓國人在拜年時,一些晚輩還得向長輩磕頭,長輩才會將裝在白色信封裡的壓歲錢遞給晚輩,之所以選擇白色信封,也同樣是出於喜白的民族心理。

最後一個重要習俗,就是在家門外掛竹編笊籬。笊籬在古代中國本是最常用的淘米工具,傳入韓國後,韓國人將其視為「裝滿福氣」的寶物。新年到來時,民眾會將飴糖、火柴等富有寓意的物品放入笊籬中,然後懸掛於家門口以祈願福氣,因為笊籬是過濾工具,代表著可以將壞事濾去留下好運。韓國人在購買新年笊籬的時,一般都不會講價,因為這可以帶來財運,越貴就代表著自己來年賺的錢越多,而這也是與中國春節最大的不同之處。

參考資料:

《韓國風俗習慣》《荊楚歲時記》

相關焦點

  • 韓國春節有七大重要習俗,其中五個源自古代中國,如今卻不肯承認
    轉眼間一年即將過去,春節已近在咫尺。對於這個蘊含深厚歷史積澱的重要節日,我們總是能想到許多耳熟能詳的習俗。其實除了中國人以外,亞洲多國自古以來就有過春節的習慣,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韓國春節。▲韓國家庭過春節與中國一樣,韓國春節同樣是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民間稱之為「舊正」,與其相對應的便是位於公曆1月1日的「新正」。
  • 韓國春節 韓國人是怎麼過春節的
    >韓國春節 韓國人是怎麼過春節的2017-01-23 14:02:1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2017年春節即將到來,有不少小夥伴好奇韓國春節是怎樣的?韓國人是怎麼過春節的?其實韓國人是過春節的,韓國人講究回家過年,與中國有共同之處。
  • 韓國都過中國的春節,日本人為什麼不過春節?
    其實春節不單單是中國人的節日,受華夏文明的影響,尤其是中國傳統農曆的影響,許多亞洲國家都有春節的習俗,包括現在,喜歡旅遊的朋友,一定要關注一下。在越南,春節在一年當中最是隆重,也是國家法定休息時間最長的節日。越南的過節習俗基本源自中國,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臘月三十除夕守歲,放鞭炮,吃團圓飯,大年初一拜年、趕廟會。
  • 越南和韓國曾是中國的屬國,現在春節期間仍保留著中國習俗
    又到春節了。在中國古老的迎新習俗中,貼春聯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這一習俗始於宋代,盛於明代,一直流傳至今,人們都以"新年富貴,年景好,步步平安"之類的話來祈求新年的好運。因此,只有貴族才能使用漢字,雖然韓國也有普及漢字的想法,但由於漢字太難學一直無法大範圍推廣,後來韓國人發明了"訓民正音",但這種文字吸收了漢字的很多部分。因此,即使韓國人有了自己的文字,還是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漢語,為了擺脫漢字的影響,韓國下令廢除韓語中的漢字,但中國的春聯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卻保留了下來。
  • 春聯是中國春節的重要標誌,同樣過春節的韓國,春聯為何是白色的
    我們目前所遵循的很多習俗都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經過幾千年的歷史變遷,那些糟粕都是時代淘汰,剩下的這些就成為中國特有的文化習俗。但是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國要過的節日越來越多,當然大部分是從西方湧進的,情人節、聖誕節、感恩節等等,這些節日的熱鬧程度甚至超過中國的某些節日,但是卻一個節日的地位一直都沒有發生變化,甚至還被外國效仿。春節是一年的第一天,這個節日已經流傳了千年,而且關於春節有很多的傳說,這個節日在中國人民的心中是任何節日都無法取代的。
  • 除了中國,這幾個國家也過中秋節,在韓國和春節一樣重要
    但是,由於古代中國擁有者發達的科技,蓬勃的經濟和先進的文化,中秋節在整個東亞文化圈都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國也保留下來了中秋節的傳統。但是由於距離和文化的差異,中秋節在傳播的過程中也發生了一些變化,這導致了如今中秋節在每個國家都有著飲食文化和習俗上的不同。
  • 外國過春節的習俗有哪些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一個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每年臨近春節之際,街上都會異常的熱鬧。其實除了中國還有很多國家也過春節哦。哪些國家過春節?外國過春節的習俗,一起來看看吧。韓國  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有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等傳說。
  • 說到春節,這些你都知道嘛:亞洲各國人民怎麼過中國春節?
    事實也證明,中國春節已經成為了許多國家的重要慶祝節日,無論是政府支持還是民間組織,春節來臨之際,無不彰顯出中國文化在外國文化中的活力和魅力。那就讓我們先看看,在亞洲各個國家,是怎麼過中國春節的。在亞洲的大多數國家,因歷史上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以及擁有著大量華僑,春節已經成為各地重要的節日。
  • 現在亞洲很多國家過農曆春節,學習中國文化的日本在幹什麼呢?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過春節已經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如果將過春節看做是我們的專屬那就大錯特錯了,如同漢字在亞洲廣泛使用一樣,在漢字文化圈裡有很多的國家也都是在過春節的。目前來看亞洲範圍內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像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這些國家不僅有著自己的慶祝方式,而且還有著法定的假期,其中朝鮮和韓國對於春節尤為的重視,春節的地位很高,每逢春節人們都會擠出時間,哪怕是長途跋涉也要和家人一起團聚,這點跟我們中國是比較像的。現在亞洲很多國家過農曆春節,學習中國文化的日本在幹什麼呢?
  • 除了中國,這些國家也過春節,但是習俗卻大不相同!
    一年一度的春節再次為神州大地增添了滿滿的喜慶氛圍。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有著4000多年的歷史,從虞舜時期一直延續至今。春節起源於中國,也延續在中國,那麼是不是只有中國才過春節呢?並非如此!中國作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對周邊國家的方方面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春節的習俗也不例外。
  •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那唐朝的人怎麼過的?與現在有哪些不同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它不僅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其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傳統文化的精華。
  • 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這些習俗太奇葩,此國拜年只送桔子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每逢春節,中國人都家人團聚,辦年貨、吃團圓飯、拜年,並舉辦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盡享天倫之樂。而除了中國,還有很多其它國家也是過春節的,比如說我們周邊的韓國、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他們是怎麼過春節的。
  • 全世界都在過春節,韓國也和中國一樣有回家過年!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影響,加上海外華僑無法回家團聚的思念。春節就像聖誕節一樣,讓全世界的國家都跟風歡慶。而韓國其實也有春節,竟然和中國一樣。在韓國,「農曆新年」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全國放假3天,這也是全年最長的法定假日。新年期間,全家團圓、祭祖、拜年、敬神禮佛以及各式街頭慶典,仍然以韓國傳統的民俗特色完整傳承著。除夕—新年,1月1日、2日為國度規則的公休日。國曆正月月朔/民風日—也稱陽曆新年,以祭祖的家庭儀式、特製的食品、傳統遊戲來慶賀。百口人聚會,親友摯友間相互賀年歡度佳節。
  • 每年都過春節,關於春節的習俗,你們都知道嗎?
    春節的歷史很悠久,最早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據記載,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長達4000多年的歷史了。春節最初是由歲首祭祀演變而來,在上古時代,人們以一年農事結束後在新一年開端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眾神、祖先的恩德,祈求豐年。事實上,春節不只中國有,世界上除了中國以外,韓國、朝鮮、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也將農曆新年列為法定假期。
  • 越南,韓國曾經都是中國附屬國,如今過年,他們還保留中國的習俗
    馬上又是春節了,中國迎新年的古老習俗中,貼春聯無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這個習俗開始於宋朝,興盛於明朝,一直流傳到現在,人們都用一些比如「新春富貴年年好,佳歲平安步步高」這樣的祝福新年的話語來祈求新一年的好運。
  • 韓國人怎樣過春節?有一個習俗「必不可少」
    臨近2019新年,又到了一年辭舊迎新時,韓國人怎樣過春節呢?他們都有哪些春節習俗呢?韓國春節與中國春節一樣,今年2月5日是農曆大年初一,稱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曆年的意思。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作為韓國法定假日,春節期間全國放假三天。
  • 如今的韓國也過春節,但和中國卻已不太一樣
    韓國即古朝鮮在千餘年的帝制社會中長時間為我國的藩屬國,不稱帝只稱王,每年向中原王朝進貢稱臣,所以其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受中國文化影響,春節這項習俗也不例外,它對韓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春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多種多樣的習俗文化,但這一方面不是我們這篇文章所要闡述的,我們的闡述重點是韓國的「春節」。韓國春節名為「舍爾」節,又名慎日、雪日或舊正節,與清明、端午、中秋三個節日並稱為韓國四大節,是韓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舍爾」有新年的開頭、歲首的意思,是韓語的固有詞彙,而舍爾節也是中國春節傳入韓國後與韓國本土傳統相融合之後產生的帶有韓國特色的春節。
  • 過春節的國家有哪些?春節習俗及受歡迎春節禮品
    2020-01-14 11:08 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過春節呢?目前過春節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中國、東亞、東南亞。那這些國家是怎麼過春節的呢?最受歡迎商品又是什麼......
  • 日本以前學習中國過農曆春節,為何現在不過了?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過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如果將過春節看成我們的專屬,那就大錯特錯了。如同漢字在亞洲廣泛使用一樣,在漢字文化圈裡,有很多國家也是過春節的。目前來看,亞洲範圍內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像中國一樣過農曆春節。這些國家不僅有自己的慶祝方式,而且還有法定假期。其中,朝鮮和韓國對春節尤為重視,春節的地位很高,每逢春節人們就是擠出時間,哪怕長途跋涉,也要和家人團結。這點和我們很相像。
  • 祭祖趕走「夜光鬼」 探秘韓國過春節傳統習俗
    在韓國,春節的氣氛已大不如前,大部分的習俗已被「韓國化」,唯一沒變的只有壓歲錢的紅包。在韓國的華人過年的時候已經漸漸習慣用年糕代替水餃。人們會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送灶神,然後是發麵蒸餑餑祭祖、寫春聯。大部分人還祭祖,需要大餑餑、麵塑的豬頭、剩蟲、鋦鋦等,但已經沒有人自己揉面蒸餑餑了。幾乎都是訂做,或購買從中國進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