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送走「巴威」沒多久,「美莎克」的影響又要來了。9月1日早晨5點,9號颱風「美莎克」由強颱風級加強為超強颱風級,這也是今年首個超強颱風。與「巴威」相比,本次颱風持續時間更長、力度更強。
「美莎克」風力增至16級
今天上午9點鐘,「美莎克」位於東海東南部海面,距離韓國濟州島偏南方約730公裡,就是北緯27.0度、東經125.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6級(52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30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50~350公裡,十級風圈半徑130公裡,十二級風圈半徑70公裡。
預計,「美莎克」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北偏西轉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或略有增強。9月1日08時至9月2日08時,臺灣以東洋面、東海大部、黃海南部,以及浙江沿海、長江口區、上海沿海、江蘇東南沿海將有7~9級大風,其中東海中東部海域風力有10~13級,「美莎克」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4~17級,陣風17級及以上。
「美莎克」一路向北 東北地區再迎強風雨
從9月2日夜間起,東北大部、內蒙古東部等地將有較強風雨天氣,大部地區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暴雨或大暴雨。其中9月3至4日,東北地區將有6至8級大風,陣風9至10級。
8月31日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信欣分析,「美莎克」將重點影響東三省的吉林和黑龍江,3日~4日,颱風進入東北,並轉為溫帶氣旋,這個溫帶氣旋相當厲害,此系統4日08時地面氣壓值將有971~972百帕,不亞於一個12級的颱風,因此3日~4日吉林、黑龍江的風和降雨可能都比「巴威」要強。而且從2日晚開始,東北因為北側倒槽的影響,冷暖交匯之下,局地降雨更強。如果說上次「巴威」影響低於預期,那麼,這次「美莎克」會超預期。
但對於江南、華南多數地區而言,受到「美莎克」的外圍下沉氣流影響,這一帶今後三天持續悶熱,最高氣溫大多超過33℃,江南、華南多地將出現高溫。
2015年第4號颱風「美莎克」
歷史上「美莎克」曾造成數千人無家可歸
今年第9號颱風「美莎克」於28日17時在菲律賓以東洋面上生成。隨後強度逐漸增強,一路向北前進。上一次使用「美莎克」這個名字的颱風是2015年第4號颱風,它曾經是當年的「風王」,風力達到17級以上,席捲了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部分地區,造成至少9人死亡,數千人無家可歸,多座建築被毀。2020年這個「美莎克」也想走「風王」路,可能成為今年西北太平洋洋面的「風王」。
「美莎克」一名由柬埔寨提供,即柚木,屬於唇形科柚木屬,闊葉喬木植物的一種,原產於南亞、東南亞等地,是世界知名的珍貴硬木,有「萬木之王」的稱號。
8月颱風個數「超標」
在經歷今年7月的罕見「空臺」之後,進入8月,我國颱風活動進入活躍期。8月以來,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已經生成7個颱風,分別是「森拉克」、「黑格比」、「薔薇」、「米克拉」、「海高斯」、「巴威」和超強颱風「美莎克」,平均4天就有一個颱風生成,而常年8月平均生成個數僅為5.73個。截至目前,8月登陸我國的颱風達到3個(「黑格比」、「米克拉」、「海高斯」),也已經超過常年8月平均的1.9個。
為何今年8月颱風生成如此頻繁?8月以來,前期持續偏強的副熱帶高壓逐漸北抬,隨後赤道輻合帶和季風槽開始活躍,因此迎來了熱帶系統的活躍期。常年8月,我國颱風活動都比較活躍,平均颱風生成個數也為全年最多,因此今年8月以來颱風「扎堆」出現也屬正常現象。
10號颱風「海神」將生成
預計10號颱風「海神」將生成
而接下來,進入9月份之後,預計我國南海以及周邊海域的海溫狀況,依然偏高,這些熱到發紅髮紫的區域裡,表層海水溫度,普遍都會在30攝氏度以上,遠超颱風生成的必要條件,26度的水平,海洋動力十分充足,颱風或將在9月持續這種爆發的態勢。
秋季颱風(9月-11月生成的颱風),其成員雖不如夏季颱風那樣多,但兩者的影響力卻足以並肩而立,據1981年~2010年氣象資料統計,秋季平均生成颱風10.9個,登陸我國的每年為2.5個,僅次於夏季,秋季更易出超強颱風——因為夏季向秋季過渡時,太陽直射點由北向南移動導致海溫偏暖,積攢了更多熱量,提供給颱風的能量也就更大,因此秋季易出現更強的颱風。
在「美莎克」東邊的西太平洋上,颱風胚胎95W正在發展。8月31日,信欣分析,日本氣象廳將太平洋上的擾動95W給出預生成提示,編號TD-b,未來24小時,10號颱風海神將生成,這個颱風未來也是北上為主,大概率在9月6日登陸日本。下周初不排除還會影響我國黑龍江。
根據數據顯示,「海神」風速為15m/s,中心氣壓值為1006Hpa,正在日本遠海島嶼區域進行盤旋。從風雲衛星圖像可以看到,「海神」醞釀的空間非常大,發展速度很快。從目前來看,超級計算機認為它可能是一個比「美莎克」更大、更強的颱風。
封面新聞 胡麗蘋 綜合中國天氣網、中央氣象臺、天氣網、哈爾濱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