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款最具收藏價值的大清銅幣與袁大頭鑑定方式與價值

2020-12-20 談藝品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流通時間較短。因其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極為稀少。下面說說最具收藏價值的10款大清銅幣。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流通時間較短。因其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極為稀少。下面說說最具收藏價值的10款大清銅幣。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多位清帝在位時發行過銅幣來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使交易逐漸便利起來。而如今,大清銅幣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對大清銅幣愛不釋手,而收集多種多樣的銅幣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目標。

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始於1900年(清朝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鑄造流通時間儘管只有十餘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如以細微區別劃分,其版式在千種以上。因此當代銅圓收藏愛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譽錢幣之「大清銅幣」為最大樂事。

清代銅圓鑄造之初,清政府並沒有對銅圓的紋飾圖案,作嚴格的規定。因此,各省局所鑄銅圓儘管其幣背皆採用龍型圖案,但龍型各異,種類繁多。 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在按鑄地省局名,按年號,按材質分門別類收藏當十銅圓時,尚容易分辨,而按龍圖區分,則相對比較困難。

近幾年「大清銅幣」一度成為收藏界追捧的寵兒,媒體上炒得沸沸揚揚,動輒上百萬的天價。據了解,香餑餑的「大清銅幣」收藏價值極高,但是「大清銅幣」存世量極為稀少,一般古玩市場上的多為偽造品。如今「大清銅幣」價格一路狂飆,導致偽造情況越演越烈。

「大清銅幣」像這種幣,一直以來都是大收藏家夢寐以求的,劉益謙曾說,對於這種極具收藏價值的藏品,收集到便是緣分,福氣。現在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數為贗品,因為真品「大清銅幣」存世量是極為稀少的,真品「大清銅幣」,一直都是有價無市。

中國藝術品市場極度火爆,古錢幣、瓷器、書畫成為收藏熱點。由於古錢幣是不可再生之物,且存世量極為稀少,收藏價值無法估量。如今被各大收藏家和博物館搜刮而去,唯有在高端拍賣會上偶爾能見到古錢幣身影。「大清銅幣」由於極為稀少,已經多年未見其蹤影。

十大名譽錢幣之「大清銅幣」藏品背面神龍紋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鑄造工藝神乎其技,且龍身紋路精美,並有雲海襯託,看上去仿佛是一幅神龍翱翔天際油畫,極其瑰麗,美得動人心魄!「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中央鐫刻陰文或陽文省名簡稱。計有:1、中央戶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雲;10、滇;11、川滇;12、贛;13、閩;14、粵;15、浙;16、蘇;17、皖;18、東;19、寧。其中,吉字最少;川滇、雲字次之;滇、贛、蘇、浙、東字再次之;餘皆多見。

各省局鑄造不同年號「大清銅幣」的情況如下:

1、乙巳,鑄此年號者,僅中央戶部(無銘文)及奉(奉天)兩局;

2、丙午,鑄此年號者達十八局之多,計有中央、粵(廣東)、閩(福建)、直(直隸)、湘(湖南)、鄂(湖北)、川(四川)、川滇(康藏)、滇(雲南)、雲(雲南)、贛(江西)、汴(河南)、蘇(江蘇)、浙(浙江)、皖(安徽)、東(山東)、寧(江南)、淮(清江)等;

3、丁未,鑄此年號者五局,為中央、粵、寧、奉、汴等;

4、戊申,鑄此年號者僅粵、寧兩局;

5、己酉,鑄此年號者較多,計有中央、粵、閩、鄂、皖、川、汴、吉、奉等九局;

6、辛亥,它局皆未鑄造,獨汴(河南)一局鑄此年號。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 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 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

「大清銅幣」,背面是一條栩栩如生的神龍。在中國,收藏家極其喜歡這枚錢幣,因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民間傳說,「大清銅幣」背面的龍,能增加一個人的氣運,使其時刻在龍氣的保護下,趨吉避兇。所以這枚錢幣一直深受收藏家的喜愛。

清代末期,不少的省局分別鑄造了多種背龍圖案的當十銅圓,尤其是在「光緒元寶」當十銅圓中,這種現象相當突出。如湖北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即有大蟠龍、小蟠龍、特大龍、水龍、坐龍、珠圈水龍、珠圈坐龍等多種背龍圖案。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為整頓圜法,下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由中央統一頒發祖模。故「大清銅幣」的背龍圖案相對比較統一,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區別。如「鄂」銘「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則有「部頒大清龍」與「湖北大清龍」之分;「湘」銘「大清銅幣」,也有「部頒大清龍」、「乙字龍」、「駝背龍」、「掃帚龍」之分。

一般來說對當十銅圓背龍圖案小版式的區分,主要是看龍頭(大頭龍、小頭龍、葫蘆頭)、龍尾(大尾龍、細尾龍、七尾龍、八尾龍)、龍角(角內彎、角外彎)、龍爪(四爪、五爪、龍爪下單寶、龍爪上下雙寶)、龍珠(大龍珠、小龍珠、龍珠三火焰、龍珠五火焰)、龍刺(龍刺朝上、龍刺朝下),以及龍身周圍祥雲(大祥雲、小祥雲、雲團多寡)等等細微處的不同。由於現今銅圓圖譜拓制及印刷的關係,銅圓的細小差別不容易看清楚。所以,此時更重要的是必須進行銅圓與銅圓的比較。

此組藏品為中華民國三年袁世凱錢幣,規格分別為重:20.8g 直徑:3.8cm、重:26.6g 直徑:4cm。

錢面為袁世凱五分側面像,上列「中華民國三年」六字,無「造」字,「民」上有一點;背面均有兩條嘉禾,左右交互,下繫結帶,中鑄「壹圓」二字。錢幣雖然經歷了無窮歲月的洗禮,但是如今保存依然較為完好。其色澤光鮮亮自然,紋飾深淺適度,邊緣線條粗細均勻,間距也疏密一致。人像、髮絲、鬍鬚、穗芒等細微之處清晰有度,生動自然。

第二枚錢幣上有「L.GIORGT」或簡寫「L.G」字樣。這是義大利雕模師魯爾治·喬治的籤名縮寫。此款不流通,市面極少,都是贈予朋友或留作紀念。袁世凱即位大總統之處,中國社會百廢待興,而袁世凱銀元的出現,不僅統一了全國幣制,更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社會情緒,這套銀幣逐漸取代了前清的銀幣,在歷史上取到了改革幣制的偉大壯舉,因此民國三年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十分巨大。

光緒銀幣(重:35.3g 直徑:4.5cm)

銀幣正面中央圓圈內鐫刻「光緒銀幣」四字,圈外左右兩側分鐫「丁未」二字和一對雙龍戲珠(壽字)圖案。銀幣背面中央鐫刻「一兩」二字,標明幣值。兩側鐫刻雙龍戲珠圖案,兩條龍的背部和腹部分別鐫有三團雲朵,下端鐫刻海浪圖案。正面和背面的龍圖造型完全不同。光緒銀幣雙龍一兩作為近代銀元「十大珍」之一,其精湛的工藝與收藏價值一直為世人驚嘆,目前存世量及其稀少。此枚錢幣包漿自然,近未使用,極美品,極具收藏價值。

此光緒銀幣丁未一兩由清朝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幣總廠鑄造,工藝精湛,是中國銀本位貨幣制度的最精美的代表,當年雖然投放於市場,但它在市面上流通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後來又被全面收回,再加上它當年的實際鑄造量其實並不多,是被國內外收藏界公認的中國近代銀幣大珍品

此組藏品為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重:37.6

此幣正面以珠圈為界,分為內外兩個部分:珠圈以外上端為「廣東省造」四字,下方為「庫平重壹兩」五字,左右兩側各鑄一蝙蝠圖案;珠圈以內分別鑄有滿、漢文「光緒元寶」四字。背面珠圈外面鑄有雙龍圖案;珠圈裡面鑄有一圓形「壽」字,結合錢幣正面的蝙蝠圖案,取其「蝠(福)」「壽」雙全的美好含義,甚是吉祥!此幣成色好,包漿老,邊齒清晰,圖文深峻鐵畫銀鉤 有磨損卻無礙品相,值得收藏!

在中國近代機制幣的中,有一枚銀幣可以說是鼎鼎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就是——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重壹兩銀幣,此幣由於設計精湛,鑄造精美,圖案中有「壽」字及二龍戲珠紋樣,故習稱廣東「壽字一兩」或「雙龍一兩」,其稀有程度及其神秘的身世一直為藏界津津樂道,被譽為「傳說中的銀幣」。

袁大頭鑑定方式與價值

古錢幣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判斷的,而且隨著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動。而袁大頭銀元因其獨有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文物價值,在收藏界備受歡迎。那麼袁大頭的鑑定方式與收藏價值有哪些呢?

一枚小小的古錢幣,蘊藏著豐富的歷史元素。如今遺傳在世的精品古錢幣雖然並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幣價值卻是不菲。古錢幣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判斷的,而且隨著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動。而袁大頭銀元因其獨有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文物價值,在收藏界備受歡迎。那麼袁大頭的鑑定方式與收藏價值有哪些呢?

跟袁大頭息息相關的人物便是袁世凱。提到袁世凱,在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被人們斥為竊國大盜,但這並不影響其鑄造發行的銀幣的收藏價值。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做皇帝的願望越來越強烈,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民國三年(1914年)開始鑄造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圓。人們一般稱之為「袁像幣」,又有「袁大頭」、「袁頭」、「大頭」、「袁像」等俗稱,且各地俗稱不同,在西安稱「大頭洋」,在成都、重慶稱「人頭洋」,長沙俗稱「光洋」等。

復闢帝制的醜劇在1915年12月12日上演,袁世凱改民國五年(1916)為洪憲元年,當上了「洪憲皇帝」。他的倒行逆施激起民眾的憤怒,12月25日,唐繼堯、蔡鍔、李烈鈞在雲南宣布獨立,護國戰爭爆發。做了83天「皇帝夢」的袁世凱,灰溜溜地於1916年3月22日被迫宣布取消帝制。 袁世凱退位後,袁大頭並沒有因此停止流通,而且一直流通到了1949年。

籤字版袁大頭

關於袁大頭收藏價值:

2000年以來,不時有「袁大頭」珍品出現在國內幾家大拍賣公司的拍賣會上。如2007年5月12日在北京誠軒春拍上,一枚1916年袁世凱像中華帝國洪憲紀元飛龍銀幣金質樣幣,由天津造幣總廠試鑄,有義大利雕刻師L.GIORGI籤名,估價150萬至180萬元,結果以253萬元成交。

民國八年袁大頭

拍賣結果

LOT號: 0360

估價: 344.00-344.00萬 臺幣

成交價: 396.00萬臺幣

拍賣日期: 2018-01-26

中華民國九年袁大頭

拍賣結果

LOT號: 0383

估價: 378.40-378.40萬 臺幣

成交價: 435.60萬臺幣

拍賣日期: 2018-01-26

關於袁大頭鑑定方法:

1、看年號:目前得到公認的袁大頭銀元共鑄有4個年號:

看正面:為袁世凱五分側面像,「中華民國三年」,

或(中華民國八年造、中華民國九年造、中華民國十年造)。

背面:嘉禾二本,左右交互,下繫結帶,中鑄「壹圓」二字。

紀年字書不一「中華民國三年」為6字;「中華民國八年造」、

「中華民國九年造」、「中華民國十年造」多出一個造字。

2、同一「民」字書寫不一樣,

「中華民國三年」的「民」字有點;

而「中華民國八年、九年、十年造」的「民」字均沒有點。

3、鋼模製版國別不一樣,「中華民國三年、九年、十年」銀元鋼模為本國製版,而「中華民國八年造」,銀元鋼模為英國伯明罕造幣廠代制。

4、正面內邊齒暗記不一樣,國內製模的「中華民國三年、九年、十年」的正面內邊齒有暗記,且一致;

而英國制模的「中華民國八年造」正面內邊齒沒有暗記。

具體區別在於:正面內齒是一粗一細。

國內製模在袁像胸襟花飾前內邊齒少「一」細齒,而英國制模卻有這一細齒。

註:分享好文章,傳遞正能量,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精彩文章,學習更多收藏知識請關注:「收藏168」 每天有更多新資訊!本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2018最全袁大頭鑑別與成交價值參考
    資料中國的收藏界風起雲湧,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最快的、升值幅度最大的品種之一便是錢幣,而古錢幣收藏大軍也不斷壯大。沒想到,去前年年「袁大頭」竟然一飛沖天,漲到近280萬一枚。據悉,目前在收藏市場上, 「袁大頭」已經是我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相當難得的火熱市場!
  • 價值百萬的大清銅幣有哪些?哪些版本大清銅幣價值比較高?
    自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的古錢幣收藏越來越活躍,更多人注意起古錢幣的價值。然而他們重視的僅僅是經濟價值,大多數人都忽視了其蘊含的美學意蘊和文化內涵。雖然大多數人不關心,但越來越多的學者、收藏家注重起古錢幣的美學研究。研究古錢幣,挖掘其文化底蘊,有助於對我國古代的書法、鑄造等文化的研究。
  • 袁大頭銅幣版價值有多高?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當時的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布《國幣條例》規定:以一圓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原先的各個官局所鑄造發行的1元銀元,由民國政府兌換並改鑄,在一點的時期內,承認它們的價值等同於國幣1元的價值。
  • 大清銅幣二文銅元中,這幾枚是最貴的,最具收藏價值的!
    今天小編便藉此機會帶大家了解一下珍貴版本的大清銅幣二文。「川」大清銅幣當制錢二文紅銅試鑄樣幣清光緒丙午戶部中心「川」大清銅幣當制錢二文紅銅試鑄樣幣一枚,紅銅鎏銀,品相極佳,中國銅圓名珍,歷來為藏家所重,目前所見應僅四枚,皆為海內外錢幣收藏大家所藏,可遇而不可求。
  • 大清銅幣價值百萬 這事是騙局還是事實?
    字、形、色、質、聲五個層面逐漸成為中國古錢幣美學鑑賞的重要方式。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鑄造流通時間儘管只有十餘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十七二十局先後鑄造的當十銅圓,各不相同,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僅以明顯區別劃分,其版式亦有數百種之多,如以細微區別劃分,其版式在千種以上。
  • 直字戶部大清銅幣被譽為錢幣精品,具有無法估量的學術價值
    大家好,我是小編唐老師,有古錢幣想要鑑定真偽、了解價值、上門交易的,請微信搜索「唐老師說收藏」!還請大家點一點上方的藍色字體關注!另外拍賣價格皆是來源中國雅昌藝術網歷年交易數據,僅作參考,私下交易價格肯定沒有拍賣那麼高,望周知!
  • 大清銅幣戶部當制錢十文鄂字版目前的收藏價值有多高?
    一九○六年,清政府下令停止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並頒布統一祖制,命令各地仿鑄。因此,全國共有二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鑄造的「大清銅幣」,均均鑄有幹支年號,無一例外。今存《大清銅鈔》當十卷,共分乙巳、丙午、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緒三十四年)、己酉(宣統元年,1909年)、辛亥(宣統三年,1911年)六種年號。大清銅幣鑄造工藝精湛,收藏價值極高,因收藏數量極少,導致當代銅圓收藏愛好者每時每刻都在尋找不同版式的銅圓,偶有新版式銅圓發現,欣喜若狂。
  • 大清銅幣到底值不值錢?少數有價值,多數存世量巨大不值錢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最,戶部造當十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近幾年來,大清銅幣被大肆誇大宣傳,以少則幾萬元,多則百萬、千萬元的天價叫賣,一躍成為底層老百姓們追尋「翻身」機會的目標。但雷聲大雨點小,沒見有誰真正成交出手過。
  • 大清銅幣五文銅元中,這幾枚是最貴的,最具收藏價值的!
    銅元在中國製造、流通不過半個多世紀,雖然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其數量龐大,品類繁多,形制及版別的區分,極為複雜,可以說,歷史上任何一種錢幣都無法與之比擬,置身其中,方可體會其獨特的收藏魅力。
  • 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元的收藏價值-袁大頭銀元
    古錢幣中銀元一直是一大熱點,因為銀幣材質珍貴,藝術價值高。同時,銀幣製作量比古錢和民國紙幣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國戰亂連連等因素,一些較珍貴的銀幣品種存世量已稀少,袁大頭代表了國內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歷史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
  • 大清銅幣(丁未年)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雲閒今古同 寶聚藝術此枚大清銅幣為,丁未年大清銅幣,看此幣明顯有經過長時間所殘留的痕跡
  • 一枚袁大頭280萬
    中國的收藏界風起雲湧,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最快的、升值幅度最大的品種之一便是錢幣,而古錢幣收藏大軍也不斷壯大。有業內人員認為, 古錢幣市場已經紅火了十幾年,未來總的趨勢是不會發生轉變的。特別是在網際網路商務發展之後,對古錢幣收藏、交易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民國三年袁大頭2015年5月12日拍賣成交價:RMB280萬。
  • 古代錢幣收藏中,大清銅幣獨領風騷,碾壓其他古錢幣
    大清銅幣,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始於1900年,也就是清光緒二十六年,停止於1911年,也就是宣統三年。大清銅幣戶部當制錢十文,包漿入骨,熟舊自然,深打字口清楚,流通痕跡明顯,邊齒過關,龍鱗清晰,圖文深邃,有著濃厚的歷史薰陶,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遠的歷史研究意義,投資收藏價值相當不錯。
  • 大清銅幣中間川字價格是多少
    如今遺傳在世的精品古錢幣雖然並不多,但是每枚精品古幣價值卻是不菲。古錢幣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判斷的,而且隨著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動.此幣為銅質機制鑄幣,錢幣正面中心直讀「大清銅幣」,其中間有「川」字, 即四川省的簡稱,珠圈外上有滿文及「已」、「酉」,下有「當制錢十文」,中 間左右兩側有「度支」、「部」。
  • 價值最高的古銅幣排名
    古銅幣是我們錢幣收藏行業中非常重要的一類藏品,它們歷史悠久、種類豐富,收藏價值極高。不過最好的古銅幣,它們的報價能有多少呢?
  • 大清銅幣戶部鄂字版十文錢幣
    近幾年來,大清銅幣與其它藝術品相比,更受藏家們的喜愛,少則幾萬元,多則百萬、千萬元的天價貨幣,往往成為藏家們積極追尋的目標。造始於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於1911年(宣統三年),又名清代機制銅圓的大清銅幣,是光緒到宣統年間主要在市場上流通的錢幣類型。
  • 大清銅幣到底是值多少錢?
    近來幾年在古錢幣收藏歷史上,「大清銅幣」這不起眼的小小銅幣成為收藏者們的「新寵兒」。媒體、各大論壇、炒作嚴重,其最低的價格都是在百萬一枚左右,據相關資料資訊的顯示,這個新寵兒「大清銅幣」收藏價值極高,因為它的存世量相當至少,一般古玩市場常見的銅幣大多數均為仿造品。
  • 精品大清銅幣 「川」字版當制十文賞析
    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其中戶部造的大清銅幣級別最高,收藏價值更佳。此枚大清銅幣戶部當制錢十文,邊齒規整,字口深峻,流通痕跡明顯,歷經百來年歲月的沉澱,錢幣表面形成了一層自然醇厚的包漿,撫之,清涼舒爽,手感非常好。
  • 賞析: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
    錢幣的發展伴隨了中國歷史的成長,從中華文明開始,商業貿易產生了可流通的貨幣,小小的硬幣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智慧,具有研究的歷史價值和人文價值,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民國三年袁大頭銅幣是從1914年開始鑄造的,而停止製造則是在1927年,這枚銅幣僅僅經歷了10多年。但是根據歷史資料記載,民國三年袁大頭銅幣在1950年,又有重新鑄造過。這枚銅幣的出現意義在於,他結束了當代錢幣使用混亂、不統一的現象,在規格和橙色上都有了嚴格的統一。因幣上鑄有袁世凱側身頭像,故民間俗稱「袁大頭」。
  • 袁大頭中哪個年份的收藏價值大?有哪些版別值得收藏?
    袁大頭也叫袁世凱側面嘉禾像,是銀元中廣為流傳的一個品種。近期,隨著銀元收藏市場的火熱,更多的人加入了進來,但是往往新人進來對於整個銀元完全不了解,收藏也是盲目的。那麼,銀元當中的袁大頭那個年份收藏價值會比較大呢?今天帶著大家一起了解銀元中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