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駝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不得不說,老一輩提起孩子上幼兒園這件事情,大多數人都認為在家裡也是玩,去學校也是玩,進幼兒園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子嗎?雖說孩子去哪裡都是玩兒,但意義卻大有不同。
去幼兒園,孩子可以從玩樂中學習,還可以和小夥伴們一起學習成長,這才是孩子去幼兒園最主要的目的。
一般來說,兩歲半的小孩進入幼兒園後,他們會在這樣的群體生活中慢慢學會很多生活的技能和正確的行為習慣。
這些都是在家庭教育中無法完成的,所以說幼兒園給孩子帶來的成長是很重要的。
思思媽認為孩子雖然現在兩歲多了,雖說自己在家裡邊買了一些教材,教孩子也能學到一些知識,但是與去學校學習還是有差距的,兩者不能夠完全等同。
等到自己帶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每次孩子都會哭鬧不停,自己心裡也非常著急。
但是家裡老人說孩子只有一個,還有其他人可以一起幫忙帶孩子,沒有必要去放到幼兒園。
如果說在家都能夠兼顧好學習和休息的話,那麼為何有人送孩子去學校呢?
而且幼兒園的老師一般都是經過專業的培訓的,他們在某些方面會對父母做得好。
比如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和樹立規矩,這樣的話有助於孩子健康成長,所以說送孩子去幼兒園是很有必要的。
由此我們也就引發了一個問題,什麼時候送孩子去幼兒園最為合適呢?
送孩子去幼兒園有助於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知道,3歲之前的孩子仍然處於親子依戀的階段,這個時候一般以家庭教育為主,而且孩子也不以離開父母的時間太長。
不過等到孩子3歲後,這時候寶寶就需要認識更多的人,交更多的朋友,如果孩子只接受家庭教育的話,不利於孩子社交能力的提高。
通常來說,3歲的孩子已經在獨立生活,語言表達,身體運動等方面逐漸成熟了,而這時候孩子的情況也與幼兒園的生活教學內容匹配度極高。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階段的孩子能聽得懂,跟得上老師的思維,就很容易建立起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一旦上幼兒園,就會遇見很多的問題。如果不去幼兒園的話,這些問題永遠沒有辦法得到解決。
所以說,等到孩子年紀和心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應該送孩子去幼兒園學習,這樣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那麼,孩子是否應該上幼兒園?這幾點能力應該考慮到位
父母調整好心態送寶寶去幼兒園,作為父母的話,調節自己的心態也是很有必要的。不要因為將寶寶送到幼兒園而產生一些不良的情緒,從而幹擾到老師的正常教學。
父母正確認知幼兒園作為父母一定要認識到幼兒園是個教育機構,對孩子主要的作用是教育,不要認為幼兒園就是看護孩子的,切不可認為學校的老師就是孩子的保姆,萬事都應該為孩子準備好。
孩子的個人情況孩子從2歲開始後,自我意識就慢慢萌芽了,這時候的他們很喜歡社交,在經過鍛鍊之後可以獨立行走,甚至有語言表達能力。
等到孩子兩歲以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慢慢建立起來了,比如自己動手吃飯,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而這時候的寶寶就適合送幼兒園。
科學建議在兩歲半到三歲之間的孩子就可以送幼兒園。不過,一旦決定讓孩子去幼兒園時家長們也絕對不能馬虎,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準備。
孩子上幼兒園的準備工作
安全體檢現如今,體檢工作非常嚴格,而且這也是每個寶寶進入幼兒園的所需要做的一個步驟。
一般情況下,開學之前都會給孩子在醫院做個全面體檢,這時候就需要家長跟幼兒園溝通具體要做哪些,以免後期還要重複再做。
相關證明材料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說相關的證明資料是一點也不能少,絕對不可以馬虎對待。
比如說疫苗本、戶口本、出生證明、父母的身份證等,這時候父母就應根據幼兒園的要求來準備齊全,才可以送孩子進入幼兒園。
與孩子保持距離對於孩子來說,長期處於父母的身邊,他們在內心會非常的依賴父母,獨立也是孩子在去幼兒園之前應該學會的。
建議在孩子正式進入學習幼兒園的兩個月前,父母就可以保持和孩子的距離,將有利於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後,不隨便哭哭啼啼。
加強安全教育從孩子離開家庭進入幼兒園的那一天開始意味著他走向了這個社會,而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就很有必要性。
一般來說這樣年齡段的孩子更容易將大人的叮嚀放在心上,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玩耍時需要注意的事項,這樣有助於孩子在幼兒園少受到傷害。
羊駝媽媽結語:
在一定的時間段,孩子必須得接受等同的教育,所以去幼兒園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父母想送孩子去幼兒園的話,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年紀和心智是否適合,同時做好準備保障孩子去幼兒園的健康安全。
今日話題: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呢?你會刻意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我是@羊駝媽媽,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