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人類就在同瘟疫抗爭,中國最早的史載當中《周禮·天官·冢宰》就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在《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
人類在許久之前,對瘟疫就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不過他們也只是認為瘟疫的爆發,是氣候的變遷,也就是我們時常所說的春季流感之類的,而大規模的瘟疫都是伴隨著戰爭而生,因此少有記載,不過鼠疫(黑死病)算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瘟疫了。
鼠疫離我們太過遙遠歐洲地區近乎絕跡,離我們最近的一次瘟疫就是17年前非典,也稱「SARS事件」,非典是嚴重性呼吸綜合症,2002年,第一例病人在廣東出現,並且快速擴張東南亞乃至全球。
雖然非典事件已經過去了17年,但是瘟疫的氣息始終揮之不去,在那個年代「冠狀病毒」「小湯山」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當中最多的詞彙,同樣,人們更加難以忘記,將病毒「帶給」人類的「罪魁禍首」果子狸。
果子狸是靈貓克科、花面狸,一種食肉動物,他們常常棲息森林中,以樹洞棲息,在中國、印度、柬埔寨、日本都有分布,由於果子狸味道極佳,從古就有食用果子狸的記載,80年代,果子狸一斤達到了20元,非典爆發期間,果子狸的價格更是突破百元大關。
非典期間,病毒專家組不斷進行排查,結果發現最早期的病患都跟果子狸有著密切的關係,通過病毒分離,奮鬥在前線的專家組得到了一株與SARS病毒高度同源的SARS樣冠狀病毒。
此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當中,果子狸成了「談虎色變」的對象,甚至有人在果子狸的棲息地投毒捕殺,然而在進一步的研究當中,中國北方的果子狸並沒有發現SARS冠狀病毒,只有廣東地區,那年冬天的果子狸攜帶這類病毒。
這也表明,果子狸只是一個中間宿主,經過進一步研究,菊頭蝠才是SARS病毒的真正源頭,果子狸只是通過捕殺菊頭蝠才會攜帶病毒,而人類通過使用果子狸,才會引起非典爆發,最終果子狸背上了惡名。
其實,不管是果子狸還是菊頭蝠,為了滿足一時口腹之慾,食用野味本身就是錯誤的,雖然國家大大力禁止捕殺野生動物,但是依舊還是有人管不住嘴,如今也是釀成了大錯,也希望這次的疫情能夠成功渡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