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手帳EVENT」活動,被手帳圈稱為「魔都手帳市集」,在全國範圍內享有盛名。去手帳EVENT的手帳愛好者,會被前輩們叮囑:「帶上輕便的帆布包,要能裝的;帶上小零食,以免排隊時餓了;穿上運動鞋,會逛很久!」而最有名的一句囑咐是:「看準了再買!理性購物!別入坑!」
近年來這種被稱為「手帳」的小本子被越來越多人知曉,愛好者們認為「手帳」可以更高效地進行時間管理,還可以記錄生活、增加情調。為了滿足手帳愛好者的多種需求和線下體驗,各地舉辦的類似手帳EVENT這種集市活動也日趨頻繁,「手帳圈」琳琅滿目的本冊、文具、裝飾物成為青少年的一個「大坑」,手帳愛好者花費三四百元購買一個手帳本已不再是稀奇之事。
某手帳品牌的旅行者系列限定墨綠套裝,售價四百多元。最新一期的手帳EVENT活動,也於上個周末悄然又熱烈地在上海世博源三樓舉辦完成。對手帳圈外的人來說,這個市集可能聞所未聞,而對手帳愛好者們來說,則度過了一個猶如嘉年華般的高溫周末。形形色色的「手帳er」匯聚在這個露天場地上:背書包的中學生、拎帆布袋的長髮少女、戴黑框眼鏡的男文青、穿小裙子和各式文化衫的大學生、認真籤繪的年輕畫手、跨著戶外包的旅行者,還有頭髮花白的時髦阿姨。
上海的手帳EVENT活動已經舉辦七次,最初因為可以給手帳愛好者良好的線下體驗而在手帳圈風靡,後來由於有大量原創畫手的加入,逐漸成為了原創手帳產品設計者和愛好者的重要平臺。加之可以讓用戶體驗手帳產品的使用感,許多文具的手帳線產品及各個商家的新產品都會選在手帳EVENT活動上進行首發和預售。
本冊書衣-midori內芯「請給我一本Midori的A6的空白內芯本!」
「請問您要奶白還是本白的?」
「奶白。」
在手帳市集上,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本子,有帶封皮的本冊,只用來套本子的書衣,還有放在書衣內替換的內芯。這些本子被攤開陳列於一個個攤位上,供人翻閱試用。
詢問攤主後筆者才知道,作為手帳的本冊大有講究。紙張作為本子的主體,其材質可以分為巴川紙、道林紙、硫酸紙,以及每個公司自己研發的紙張,有配合鋼筆使用者的順滑紙張,特性是不透不暈,有配合拼貼愛好者的輕薄紙,特點是堅韌輕便,粘貼了大半年的票據後本冊也不會過重。觸摸著不同的紙張材質,才知研發者的用心和細緻。
手帳樣品-普通人的生活不同的紙張還有不同的布局,作為樣品攤放的方格本、點陣本、條紋本、空白本各有特點,最受歡迎的方格本其方格的粗細、間距、灰度也不相同。「本子上的方格可以輔助膠帶貼得整齊,點陣也有這樣的功能,另外點陣可以連點成線,方便自製表格,條紋適合書寫文字,對繪畫要求較高的人喜歡空白本,不影響自己作畫。」一位點名要空白本的女孩,平素就喜歡在自己的手帳本上畫些插圖。除了基礎設計外,還有自帶周計劃、月計劃、年曆等信息的日程本,產品線更為豐富。
一些售賣已有知名度的手帳產品的攤位吸引著大量資深手帳愛好者,手帳品牌Midori旅行者系列的限定墨綠套裝,售價四百多,被往來於手帳市集的一位又一位手帳愛好者反覆詢價。Midori和Hobonichi等知名手帳品牌的外封選用真皮,可以換內芯重複使用,「皮面隨著使用者的翻用會留下屬於自己的歲月痕跡,變得獨一無二。」除了知名品牌的手帳外皮書衣,市集上各個攤位還陳列著各種不同花色的書衣,材質有尼龍、皮質、棉布、毛呢等等,「尼龍的防水,棉布的可以清洗,毛呢的有質感,皮質的耐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啦。」其中不少原創品牌不僅樣式新穎好看,還有著符合國人使用習慣的設計,也很受歡迎。
鋼筆愛好者在墨水攤位進行筆墨試色、調色。除本冊外,手帳市集上的另一類重要商品是各品牌的鋼筆、水筆、原子筆、玻璃筆、鉛筆,以及不同顏色的墨水。
以體驗為主的手帳EVENT上,鋼筆愛好者在市集的各個墨水攤位紛紛進行筆墨試色、調色。「這種玻璃筆可以蘸墨水寫字,寫完了直接在清水裡洗掉,馬上換另一種顏色。」星墨攤位的攤主這樣為筆者介紹一種材質特別、造型復古的玻璃筆,筆身為玻璃筆桿,筆頭也是玻璃材質,蘸水即可使用,而可供選擇的墨水顏色除了傳統的黑、藍、紅,還有灰、綠、紫、橙等各種色調,墨水名更有水龍吟、滿庭芳、碎夏、沉璧等詩情畫意的意象。
墨水攤位中,音樂家系列被詢問得最多,攤位上展示著試色卡,莫扎特是磚紅、蕭邦是深灰、舒伯特是水藍、柴可夫斯基是藍紫、貝多芬是墨綠,精心調配後的彩墨顏色仿佛帶著音樂家的旋律;而四季彩系列的櫻森粉如四月櫻花、蒼天藍如夏日晴空、奧山紅如秋日紅葉、常盤松綠如冬日勁松,更讓人感嘆設計者的奇思妙想。除了顏色外,墨水還分別有耐水、耐褪色、耐化學試劑、耐紫外光、特定光譜下發光、低溫書寫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墨水吸引了大批手帳愛好者在各個攤位拿著筆試色,攤主也熱情地為顧客介紹著不同的墨水:
「這種墨水是帶金粉的!這種墨水可以作為底色跟任何其他墨水調配成新的顏色!」
「這些都是分裝,整瓶墨水用不完,想要體驗不同的顏色,就可以先買這種分裝!」
24種不同顏色的墨水熟悉墨水的顧客自己也做足了功課:
「這是萬寶龍的墨水!這是寫樂的墨水!這是百利金的墨水!」
「百樂色彩雫一共有24種顏色,我過來試了就說,『你們這樣是不行的!我會窮死的!』」
除了鋼筆筆墨外,手帳市集上還可見不同粗細、不同顏色的水筆、原子筆、螢光筆,各攤位筆架上種類之多遠大於普通文具店,喜愛使用非鋼筆的手帳愛好者也不少,「水筆寫起來方便而且選擇很多,我用水筆做手帳都會選擇恐懼症!鋼筆和墨水還蠻貴的,如果不買分裝可能會吃土,是個坑啊!」「這種原子筆可以擦掉噢,顏色也很多,用它寫手帳不用擔心在我心愛的本子上寫錯字!」一位手上捏著一把原子筆的小姑娘認真地在攤位上挑選自己喜愛的顏色,還跟筆者介紹手帳圈的「網紅」原子筆。
原創膠帶貼紙展示手帳EVENT上最為惹眼的商品,要數手帳圈獨有的膠帶和貼紙。
這種產品主要起到裝飾手帳本的作用,馬暢在為我們介紹時說,「膠帶和貼紙確實是手帳EVENT的主流產品,因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手帳好看,雖然不好看的也可以叫手帳,但都會有美學上的追求嘛,現在很流行的一種行為就是在社交媒體上曬手帳,曬出來當然會希望好看。再者,這些貼紙和膠帶可以填補大家畫畫的技能空白,也可以節省很多時間。而且那些好看的膠帶和貼紙真的是會讓人看到就想買!」
膠帶形似我們常見的透明膠,但捲起來的是各種不同主題的紋樣,有花卉、動物、人物、食物、建築、字母,膠帶的粗細隨著主題變化,其內容之豐富,遠遠超出人的想像。每個人對膠帶的偏愛也各不相同,一位剛開始做手帳的小姑娘說,「我特別特別喜歡城市風格的膠帶!用它作拉條在本子上隨便怎麼貼都超好看!寫旅遊手帳時貼最有感覺啦!不是旅遊的時候也有一種看到好多不同城市的感覺!」這些膠帶中最受歡迎的和紙膠帶,是一種可以多次使用、隨手撕下也不留粘膠、不傷害本子的材料,聽貓的天空之城攤位的產品姐姐講述:和紙膠帶最早是汽車的噴漆防護膠帶,日本的主婦因為能源危機一直有寫家記薄的習慣,她們覺得丈夫處理完汽車的膠帶邊角料扔掉太可惜,就拿來做家記薄的裝飾物,後有三位婦女KAMOI公司建議以「和紙」材料製作色彩更為豐富的膠帶,才誕生了現在有更多設計元素的和紙膠帶。
膠帶貼紙展示而貼紙的選擇就更多,大小不一、主題不同,材質有硫酸貼紙、纖維貼紙、PVC貼紙、和紙貼紙等多種,除了常見的郵票風格貼紙、廣告畫貼紙、風景貼紙、動物貼紙,許多原創畫手還自創了人物形象和生活場景,製作成貼紙在現場籤繪售賣。這些原創作者設計的很多產品,雖然周期短、印量小,但質量都很不錯,手帳EVENT舉辦的初衷之一,也是給原創作者提供一個推介作品的平臺。大家可以使用豐富的貼紙素材裝飾在手帳本上,有些貼近生活的設計還能與手帳本上記錄的內容相映成趣,使得不同人的手帳有不同的風格,可愛風、復古風、中國風,有的人喜歡風景或花卉,有的人喜歡物件或人物,還有的人會按照自己的喜好混搭。
「手帳是千人千面的,除了對紙張、筆的不同選擇外,你以怎樣的形式去表現她也是個性的體現,你是以文字為主體膠帶作裝飾,還是以膠帶貼紙的拼貼為主體,或者用幾條很平常的膠帶去拼貼出自己的創意和構圖,都需要想法,正是因為形式因人而異,所以才非常流行。」馬暢在跟我們講起手帳拼貼的有趣之處時,還不忘提醒道,「可以買幾卷膠帶體驗一下,但體驗之後要記得理性購物喲。」
手帳樣本-時間規劃在手帳EVENT的現場,我們看到了一位又一位熱情展示自己手帳本的「手帳er」,雖然風格和內容千變萬化,但都讓我們看到這些手帳愛好者在這個小本子上傾注的心血。手帳對他們的意義已經遠大於「記事本」,在不同人的手帳上我們可以看到忙碌的上班族、愛好烹飪的主婦、讀許多書的大學生、會畫畫的電影愛好者、擅長搭配的時尚達人、記錄同學間趣事的中學生。
「每個人都把自己的生活反映在手帳上,而手帳又折射出每個人的生活態度,手帳是使用者的一面鏡子。」
「我有很多想法不好意思對別人說,而寫在手帳上就是我的情感出口,我可以更好地跟自己交流後,單身也沒什麼大不了。」
「買了好看的手帳本後我開始寫讀書筆記,以前我都沒有看那麼多書。」
「手帳讓生活有了儀式感,不會覺得一天過去了就過去了,特別是回看的時候,會發現每天都好不一樣。」
「睡覺前寫手帳,我會發現平平淡淡的一天其實有很多美好的小瞬間,值得一寫的事情還是有不少嘛。」
「核心是時間管理吧,很多瑣碎的事務不記下來就會忘記。」
「效率也沒有說提高很多,可是看到自己可以把本子裝飾得那麼好看我就很開心!」
「那些有趣的事情被記錄下來後,可以拿去給別人分享。」
「當時的想法在自己的腦海裡已經忘了,通過翻看手帳可以回憶起來,這是與過去的自己對話呢。」
手帳樣本-電影每個手帳愛好者都有自己愛手帳的理由,在去手帳EVENT以前,筆者以為,之所以手帳的市集活動那麼熱鬧,是因為有豐富的產品,之所以有那麼多人愛好手帳,是因為手帳能以某種方式將人帶往更高效、更美好的生活。是不是擁有了手帳後,我們就會擁有不一樣的生活?
可是作為資深手帳用戶的馬暢卻說,「我理解大家很想把手帳吹噓得很好,但實際上他是跟使用者綁定得很緊密的,如果你用手帳來規劃生活,你必定會時常翻看,你使用的方法論肯定需要經常反饋更新;如果沒有這個決心,可能還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手帳使用方法就放棄了。用手帳記錄生活的確可以令人放鬆、提高效率等等,但是說這種生活方式一定能給人帶來什麼呢?是不一定的,一定能帶來的只是生活中多了一本手帳而已。如果期望正面的促進,還是取決於你自己往手帳上傾注了什麼,她就會反饋給你什麼。」
手帳樣本-馬暢至於說手帳文化為何令人更加熱愛生活,馬暢提到了作為手帳產品龍頭的Hobonichi公司,這家以新聞為主業起步的公司名之意就是,「差不多每天都更新。」他們的周邊產品如毛巾、掛曆等是差不多每天都要使用之物,而手帳作為每天都要使用的東西,使用者對其品質有更高的要求也變得可以理解了。或許對手帳愛好者來說,每天記錄在手帳本上的日常生活,那些對自己來說印象深刻的小事,都像是新聞一樣被更新在了獨屬於自己的一個平臺上。
「只要我想記就可以記住,這會讓我覺得對生活勝券在握。」手帳帶給人的這種確定感,或許才是她真正的特別之處,至於手帳能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什麼,還需要每個人去自己體會和領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