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葉建英
儘管剛剛開通了透明售房網,今年年初,蕭山樓市還是因為在售房源稀少而顯得略微冷清。
然而,這樣的冬日局面很快就會被打破。曾經是2005年度蕭山區最有「分量」地塊的順發旺角城,將於近期開盤。多達8000多戶的預約客戶,預示著順發恆業很有可能續寫傾城之戀、佳境天城之後的又一個大盤傳奇。
對於蕭山板塊來說,旺角城的新鮮出爐不僅僅意味著新的銷售熱點與區域標杆指日可待,更意味著在杭州樓市去年湧現出來的城西、濱江、蕭山、九堡等新興萬元房板塊中,攜地鐵、大盤與品牌開發商等眾多優勢的順發旺角城,將加入杭州次中心「地標」的角逐之列。
老廠區搬遷成就罕見中央大盤
順發旺角城位於蕭山市心中路西側,介於蕭山新區和老城區之間,佔地200餘畝,總建築面積44萬平方米,規劃有13幢空中花園洋房、5幢排屋和近8萬平方米開放式商業街區,主力戶型為130至180平方米,另有少量LOFT住宅與底層TOWNHOUSE。此外,旺角城還是在建蕭山商業步行街的南門戶,附近有列入地鐵一期工程的二號線杭發廠站。
在旺角城的整體規劃出來以前,甚至在通用電氣亞洲水電老廠區(大多數人稱之為克瓦納杭發廠)列入搬遷的那一天起,旺角城位於蕭山城市中心的地段和高達44萬平方米的開發體量,就已經震撼蕭山樓市。
在蕭山衙前擁有一家五金廠的王先生,三年前剛剛傳出原克瓦納杭發廠地塊要搬遷的時候,就看好這個地塊。「我跟克瓦納杭發做過一些小生意,對這個地塊相當熟悉。蕭山東片人對老城區的市心廣場和蕭山新區的人民廣場都很看好,而旺角城恰好位於這兩個廣場中間。蕭山城區只有兩座山,西山和北幹山,而旺角城也位於這兩座山之間。旺角城南面曾經是原來的蕭山汽車站,我辦廠前幾年就是從這裡坐的長途車,那幾年我的遠道客人都住在市心路與蕭紹路交叉口的錢江飯店,而這條蕭紹路一路往東不用一個轉彎就可以到達我的老家衙前。」
順發恆業策劃部經理錢向軍說,旺角城地塊最早是杭發廠的廠區,而杭發廠是二三十年前蕭山的三大廠之一,很多蕭山人對地塊有特別的感情。「蕭山客戶看中的是它的地脈,杭州客戶看中的是地鐵、商業步行街以及項目的品質和都市風貌。」
「順發系」捧出第三個地鐵品質大盤
順發恆業對南岸的深耕,已經使其成為當地舉足輕重的開發商。2006年、2007年,濱江和蕭山的標杆熱銷樓盤傾城之戀、佳境天城都出自順發恆業之手。
傾城之戀、佳境天城以及旺角城,都有幾個共同的特徵:都是大盤,傾城之戀30萬平方米,佳境天城39萬平方米,旺角城44萬平方米;都是地鐵樓盤,傾城之戀是,佳境天城是,旺角城也是,它們附近的地鐵站點都已列入杭州地鐵一期工程;都是區域標杆,傾城之戀曾喚醒濱江樓盤的銷售熱情,佳境天城則是錢江世紀城首席大盤,而將推出的旺角城,又將肩負起蕭山城市新坐標的重任。
順發恆業銷售部經理來冰認為,旺角城是順發恆業積聚10年開發經驗之後的品牌巨獻。「順發恆業有著與生俱來的一種責任感,以區域的發展為己任,比如說位於蕭山老城區的萬向城市花園是蕭山第一個高品質高層公寓,再比如說26萬平方米的美之園至今仍然是湘湖板塊的品質標杆。」
事實也的確如此。順發恆業的第一個10年,是和蕭山城市共進的10年;而位於蕭山城市中央的大盤旺角城,正好可以代表蕭山和順發恆業一起走進一個新的地鐵與大都市時代。來冰說,「經常有人問,旺角城是賣給蕭山人還是杭州人?我想,我們的目標客戶是和城市一起發展的新杭州人,蕭山人也是新杭州人,無論是旺角城的項目規劃還是建築品質,我們都定位於杭州一流,力爭為蕭山、為杭州留下城市經典。」
蕭山高品質樓盤今年全面開花
正如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人物,一個足以「獨霸一方」自成體系的新興區域,必然需要自己的區域中心和地標樓盤。
當萬元房已經成為杭州近郊板塊主角,當城西、濱江、蕭山、九堡開始爭搶「杭州徐家匯」的名頭,杭州樓市的棋盤日漸被眾多雄起的諸侯瓜分,曾經的單核城市杭州由此歷史性地走向多中心的嶄新格局。
在蕭山,除了順發旺角城獨佔地脈與規模優勢之外,今年還將有一批高品質樓盤全面亮相,為該區域打下紮實的品質和房源基礎。在蕭山新區,數度熱銷的綠都湖濱花園二期尚都國際社區和蕭山區政府東北側的中大東方一品都將在今年新推房源。在湘湖,華瑞湘湖美地也因為地塊優勢和開發商對提升品牌的注重而成為高品質的「水景花園洋房」。
錢向軍稱,「儘管今年蕭山的高檔樓盤競爭會很激烈,但我們還是樂見這個時刻的到來,因為,這更意味著蕭山板塊整體的品質提升即將完成,蕭、杭兩地的樓市進一步加快融合。」具體到旺角城來說,品質提升落實在戶型、景觀與智能化等諸多細節。比如,旺角城在杭州樓市罕見提出「五重庭院空間」, 運用了入戶花園、空中花園、挑空陽臺等大量灰空間,締造了全新的高層洋房生活。每戶都有4-5個半開放空間,空中花園面積大的甚至可以達到10多平方米以上;再如,旺角城的主要合作團隊包括華森建築與易道環境設計,前者幾乎服務了半個深圳的精品樓盤,後者是公認的世界級景觀大師機構。
攤開多中心的杭州樓市版面,其實到了今天,杭州樓市的競爭中心已經不在湖濱到武林廣場之間,而是在諸如豐潭路、江南大道、市心路這些越來越被人熟知的新興道路兩側。無論是城西的濱江萬家花城,還是蕭山的順發旺角城,抑或是剛剛拿下地的世茂濱江75號地塊,它們雖然在城市的次中心,但儼然代表了杭州樓市的主流。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將為杭州樓市帶來新的機遇,也將培育一批新的區域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