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特種用鋼產能置換一期項目竣工,僅用一年再造一個「新特鋼」大眾日報記者 姜言明 劉濤
2020-12-12 18:34:22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今天上午11點,隨著啟動杆推動,泰安特種用鋼產能置換一期項目正式投產。
據悉,該項目自去年6月份立項以來,僅用1年的時間,完成投資135億元,跑出了項目建設加速度。作為全省先進鋼鐵製造產業基地發展規劃中,「兩基地四集群、全省聯動發展」總體布局的其中一環,在四大鋼鐵產業集群中開工最早、竣工最快、完成投資最大。
建設過程中,肥城市始終以最硬的措施、啃最硬的骨頭,利用短短50天時間,搬離村莊2個、企業5家、項目13個,清理保障土地2609畝。企業精心組織、科學調度,每天400多支工程隊、1萬餘人、1000餘輛工程車同時進場,全力衝刺、搶趕工期。
對於肥城市來說,「搶」出來的不僅僅是項目建設的快速度,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大突破。
據介紹,該項目全部投產後,鋼產能達到465萬噸,產能、產值、利潤翻番,再造一個「新特鋼」。聯手華為公司打造全省首個鋼鐵5G數字工廠,實現產品全鏈條智能化運行,生產效率可提高3倍,人均年產達2600噸,實施的智能配煤項目,配煤準確率達到96%以上,年節約成本1500萬元。項目創造性地將煉鐵煉鋼產生的煤氣作為原料,生產甲酸、草酸等化工產品,將原材料「吃幹榨盡」,年降低煤炭消耗量100萬噸,助力阿斯德產能規模世界前二,實現跨界融合化。生產的錨杆鋼筋、精軋螺紋鋼筋、電力角鋼,市場佔有率居全國首位,實現品牌高端化。
更加值得振奮的是,肥城何止是鋼鐵產業的興旺,在「項目為王」的理念下,肥城圍繞重點產業,今年實施過500萬元的工業技改項目87個,技術創新項目86個,不斷推動著產業向高層次邁進、全鏈條延伸。
建安總部集聚區已入駐26家企業,今年前10個月,肥城建安業完成總產值571.7億元,同比增長15.9%,稅收同比增長35.9%,逆勢上揚;隨著阿斯德、德源環氧、魯嶽化工等企業進區入園,瑞泰纖維素入園有序推進,還有江蘇清源科技、泰安金滿堂等外地入園項目落地,肥城高端化工產業格局業已形成,特別是纖維素醚產業集群達到億級規模。同時,肥城市與華為深度合作有序推進,藉助縣級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這個「數字底座」,傳統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紛紛進入實施階段,168家企業開展上雲業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產業變革提供了不竭動力。
項目帶動、產業突破,為肥城帶來的是發展的昂揚態勢。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肥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8億元,增長2%,在全國未來投資潛力百強、營商環境百強、工業百強中分別列第33、37、80位。(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姜言明 劉濤 通訊員 宋傑 李勝男 報導)
責任編輯: 李強 籤審: 王菁華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