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香港,千萬別進重慶大廈!」

2021-02-07 新周刊

牆裂給大家推薦一個朋友:九行


旅行的意義被說濫了,旅行kol見多了,旅行指南網上一堆,但真能玩出不套路的,九行算一個。


九行是《新周刊》旗下的旅行公眾號,九行的老藝術家是個不隨大流,也不裝逼格的旅行達人。


在旅行這方面,九行最能別跟風,別追捧,老藝術家最能洞察的,是當下各種各樣的「旅行病」「時髦病」。她最懂的,是你到底要以什麼樣的旅行姿態,來面對自我和世界。


如果你要在被玩爛的旅行當中找到新鮮感,要在平平無奇的旅途中尋求新的洞見,在被吹噓上天的泡沫旅遊中,找尋踏實落地的體驗感……我覺得你關注她,準沒錯。




最近聽聞一個消息,香港影迷自發策劃了一個「尖沙咀電影導賞團」的活動——重返香港電影的經典拍攝場地。


果然,彌敦道上的重慶大廈榜上有名。



然而,在新聞媒體中,重慶大廈的「黑暗」人設,這麼多年了,還是屹立不倒——


「一名女子在重慶大廈服藥自殺,被揭藏有電槍被捕。」

「非洲女在重慶大廈因金錢糾紛遇襲,南亞夫婦在逃。」

……



2013年,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麥高登曾寫了一本書《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廈》,從人類學的角度為這幢「被誤解」的大廈正名:「這是一幢位於核心城市的邊陲大廈,一個位於發展中世界製造樞紐和最貧困的底層地區之間的城市。」


他拋開媒體塑造的簡單粗暴的「黑暗」人設,深入到大廈中進行調查,聚焦這幢大廈的人和他們的故事。


老藝術家看完這本書之後,發現重慶大廈不僅僅只有「黑暗」人設,也不僅僅只有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鏡頭下的魔幻浪漫。


重慶大廈,就像梁朝偉的眼神,同時擁有ABCD面。




重慶大廈在香港,早就聲名狼藉了。如果你在香港街頭問路,「重慶大廈怎麼走?」香港人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勸你,還是去別處吧,那裡太危險了。



不過也不怪香港人對重慶大廈帶有偏見,這裡確實發生過許多犯罪案件。2013年,曾發生過一件轟動兩岸的強姦案:一位去香港旅遊的女大學生被一名南亞裔的男子入室強姦。


高犯罪率跟大廈內人員過分複雜有很大關係。在大多數發達國家,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訪客必須在抵達之前申請籤證,不然是坐不上飛機的。即使他們到達了目的地,如果被發現沒有申請籤證,也會被立刻遣返回國。


香港比較特別,其他發展中國家來的訪客即使沒有籤證,也可以在港逗留十四天、三十天,或是九十天。於是,許多亞洲和非洲國家的商人來香港並沒有事先申請籤證。



而遊客籤證的十四天、三十天時間,足夠從第三世界來的商人完成交易。即便是來大廈做臨時工的人,只要中間續籤一次,一年就可以在香港逗留180天。


簡單且寬鬆的籤證環境,衍生了大廈內複雜的人員構成。



據麥高登親身經歷,重慶大廈裡每天有100多個國籍的人來來往往,「每天晚上,大約有4000人留宿重慶大廈。我在不同的旅館內邂逅了129個國籍的人,從阿根廷到辛巴威,包括不丹、伊拉克牙買加、盧森堡、馬達加斯加,甚至從馬爾地夫來的人。」


遊客身份給予了他們很大的自由度,因此間接催生了高犯罪率。由於龍蛇混雜,據說在重慶大廈,人多,監控攝像頭也多,足以說明這裡的治安確實不大讓人放心。



高犯罪率是其中一方面,重慶大廈另一「大頭」——住宿問題,也讓人膽戰心驚。


上世紀70年代,有許多嬉皮士和背包客入住重慶大廈,大廈見有商機,也拾掇出了一些小旅館,擺出廉價的房價,吸引旅客。因此,重慶大廈被寫入了《孤獨星球》——「一個在香港找廉價住宿的有魔力的詞——重慶大廈」。之後,在背包客圈名聲大噪。


有句俗話說得好,「一分錢一分貨」。重慶大廈,之所以那麼便宜,是因為它的外表實在夠破啊。重慶大廈的物業所有權沒有統一化,長時間以來物業管理十分薄弱。沒人管的狀態之下,重慶大廈常年失修。



不僅外表破,還經常會發生火警和停電問題。


1988年在A座11樓發生的嚴重火災,因為濃煙,有一位丹麥遊客爬到窗戶外面,結果摔死了。在那次火災之前,香港政府從來不在意重慶大廈及其火災隱患。


從那之後,人們開始覺得重慶大廈是一個危險的地方。因而規定變得嚴格了,所有旅館都要定期做防火檢查,每個角落都有防火警鐘。


△網友曝光重慶大廈的圖片


雖然現在已經安全問題已經改善了許多,但低廉的房租能給你什麼樣好的體驗呢。麥高登曾用一個玩笑說,重慶大廈的居住體驗,你想來重慶大廈冒險,就要做好背部瘙癢的準備,因為酒店的床鋪衛生可能不太過關。


△網友在某旅行平臺上的截圖


總的來說,在出行的這個江湖裡,重慶大廈這一部分,似乎真的看不到什麼好的一面,可以說全軍覆沒。如果實在要說什麼好話,老藝術家覺得,要是你天生膽子肥,也不介意髒亂差的話,在這裡倒可以享受到花40塊港幣出了趟國的異域風情,還能遊了100多個國家呢。




然而,你不能否認,愛重慶大廈的人,對它那是說愛,愛不完。重慶大廈,因為危險遭「黑」,但也是因為危險,而吸粉無數。


頭號骨灰級粉絲,當屬王家衛無疑,因為太過喜歡重慶大廈,1994年,直接拍了一部電影《重慶森林》。


△電影的取景並非全部都在重慶大廈,僅僅就是林青霞的這部分。


一幢本身破破爛爛的大廈,在王家衛破碎的故事與杜可風復古濾鏡的加持下,重慶大廈,蒙上了一層「文藝」的氣息。在王家衛電影的視角裡,任何物體都充滿了情緒。


怪不得有種說法是,有一種大廈,叫王家衛眼中的重慶大廈。



問及為什麼會對重慶大廈那麼痴迷?王家衛的回答,也充滿了藝術家的叛逆氣息:


「因為我是在重慶大廈那個區(尖沙咀)長大的,對我來說從小對重慶大廈就很好奇。它曾經是很好的公寓,有很多明星住在那裡,香港最好的夜總會就在它的地庫。


但後來慢慢變成了遊客、印度人居住的地方,有很多賭檔、妓女,我的父親就告訴我絕對不許去,所以我一直對這個地方很有興趣。」


不能去,偏要去,越危險越想去,這很王家衛。有趣的是,他回憶到,拍攝《重慶森林》其實並不順利,更是艱難重重。


他當時帶著林青霞、杜可風等劇組人員是硬闖重慶大廈。在拍攝的過程,大廈裡的印度警衛對他們各種圍追堵截,電影中重慶大廈的鏡頭基本都是偷拍而來的。



怪不得,老藝術家看林青霞部分時,總感覺有點緊張。原來,現實中真的那麼緊張。


二號粉絲,日本人、歐洲人應該榜上有名。


你根本想像不到他們有多喜歡重慶大廈。據查證,日本人和歐洲人喜歡來重慶大廈的原因,第一肯定是大廈確實便宜;第二遊客太過叛逆。



一個三十多歲的英國人曾受訪:「所有網站都警告我千萬不要住在重慶大廈,然後我就明白我一定要來這裡」。黑到深處自然粉,說得也是這個道理。


2017年,日本人對重慶大廈仍念念不忘,日本NHK又拍攝了一組紀錄片《紀實72小時香港|歡迎來到重慶大廈》。



紀錄片對重慶大廈不再以獵奇的角度來拍攝,反而將焦點放在住在大廈裡的人,聽他們講述自己的生存故事。拋開獵奇性,它只不過是一幢普通的住了很多第三世界人的大廈。


「我們也是人、我們也有心、我們來香港不是為了打鬥,我們是為了生存。」


△紀錄片截圖


豆瓣網友評價——「看了42分鐘的版本,王家衛《重慶森林》取經的地方,香港少數族裔的九龍城寨,危險的東西總是很迷人,比如夜晚,被那個香港馬拉松跑了冠軍的衣索比亞小哥感動了。」


看來,這位網友也成功被重慶大廈圈粉了。在藝術家眼裡,這裡就像是一個還未開發的寶礦,誰人不愛呀。




重慶大廈位於香港的彌敦道,是香港最繁華地段中,一幢與周圍景致格格不入的大廈。


學者沈旭暉說,雖然重慶大廈就在香港的鬧市中心,但內部運作自有規律,和尖沙咀彷佛屬於兩個世界。


確實如此,重慶大廈是第三世界的樂園。



這裡有,小眾又狂野的第三世界食肆


比如,隨處可見的香港「咖喱王」。「咖喱王」、「咖喱皇」、「咖喱黃」,這些名字是店鋪老闆最喜歡取的名字,果然在異國,也很有上進心,爭當香港咖喱王。



誰是香港「咖喱王」?老藝術家沒有嘗遍重慶大廈所有咖喱餐廳,不敢下結論。但要說,全港咖喱「老字號」,皇宮印度餐廳(Taj Mahal Indian Restaurant)算是最老的一間。



皇宮印度餐廳1978年就開張了。YouTube上很多美食博主來重慶大廈品嘗最正宗的印度美食,通常都會選擇皇宮印度餐廳作為取景點。可能因為這裡,相比其他的「咖喱王」餐廳更氣派吧。畢竟,這裡是泰姬陵(TajMahal)。


還有其他小眾國家的美食。比如,土耳其的KEBAB。大廈內的KEBAB,通常將肉鼓豎著放到一個筒狀煤氣烤爐內,肉鼓用電機帶著自動旋轉,煤氣烤爐面向著人的一側,沿長度方向有一開口,可以用刀直接割肉。



這裡可以收看小眾國家的電視節目。酒店內的電視,可以收看到非洲、印度等小眾國家的電視節目。


這些小眾的電視頻道,在香港就此一家,一些在港務工的南亞人,為了能夠看家鄉的電視節目,特意在重慶大廈住一晚,來懷念家鄉的感覺。這是在其他東亞地區無法體驗的。



在這裡,窮人還可以有一席之地。第三世界的人,無論開食肆還是開酒店,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依靠重慶大廈地下經濟生存的異鄉人,則往往有著比獅子山下更勵志的故事。」


從貧困的祖國,背井離鄉來到這裡,活著與發財,比任何東西都更加重要。



就像一位肯亞的女性,她通過「代購」,最終實現了階層跨越。一個月或一個季度,她會從重慶大廈挑選衣服,自己一個人手扛衣服,從重慶大廈經過曼谷到達蒙巴薩和內羅比,回到肯亞。


她在肯亞有自己的服裝店,利用「代購」的這種方式,賺取中間差價,在失業率達到40%的肯亞,她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私家車。她利用重慶大廈,真正實現了「發家致富」。



發財的人總是少數,大多數的人,僅僅就是活著,在這裡慢慢實現自己的人生階段。一位在重慶大廈做臨時工的印度男性,因為是非法勞工的身份,他每個月只能拿3000元左右的月薪。


但是他感覺還是很快樂,因為家裡的房屋,就是靠他這筆錢逐漸蓋起來的。他計劃今年回印度,娶一個老婆。


△香港匯聚了大量外籍勞工,其中有一些並無合法居留權。/ 百度百科


窮人不能談夢想,說出來是會被人笑的。然而,在重慶大廈裡,沒有人會笑你,因為大家一樣貧窮、一樣一無所有,一樣在談夢想。


1986年,黃霑填詞《獅子山下》,說的是大時代中奮鬥的香港人。現在,這句歌詞唱給重慶大廈裡的異鄉人,同樣適合。



說到這裡,「黑暗」人設——重慶大廈可能又增加了不少粉,粉絲們蠢蠢欲動想去冒險。老藝術家覺得當作一次獵奇的旅行體驗來說,重慶大廈還是不錯的。


被害妄想患者還是早早止步吧,肯定會覺得處處是恐怖片,相反那些單純為了尋求刺激,獵奇前往的遊客,興許還會覺得無聊呢。



參考文獻:

1、維基百科,重慶大廈

2、MOCHA ,《重慶森林》:王家衛的電影美學,2016

3、(美)麥高登,《香港重慶大廈: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4、許景新,「家園」的跨國界建構——在香港的南亞及非洲難民生活的民族志,碩士論文,2015

5、李明傑,香港重慶大廈與「低端全球化」——人類學學者戈登·馬修教授訪談錄,文匯報,2016


今日作者

王靖雯


編輯 | 蘇麗珍

排版 | 鳳梨罐頭6399

封面圖 | 來源於網絡

商務合作請添加:Tortoise_Li

請註明九行+合作事宜 

其他合作請勾搭老藝術家 chujanfung

 

相關焦點

  • 香港重慶大廈的沒落
    那時候,許多原本住在大廈內部的香港人逐步搬出去,將物業交由一些上海人或移民到香港的內地人經營,這些人就把大廈改裝成旅館,由於這裡的物業費用在香港是一個窪地,許多「窮遊」的外國人選擇住在這裡。 80年代,重慶大廈出現一陣子「淘金熱」。
  • 住宿在香港的重慶大廈
    香港的重慶大廈,美名來源於《重慶森林》這部電影,裡面的取景就是在重慶大廈,裡面密密麻麻的住戶區,來來往往的世界各地的旅客,文化迥異的文化特色,都是吸引人的地方。當然,對於香港來說,重慶大廈也是一個破爛的招牌,就像以前的九龍城一樣,這個地方匯集著動蕩,汙穢和灰色地帶。
  • 探秘香港重慶大廈,詭異的「聯合國大樓」
    沒有了九龍城寨,重慶大廈成為香港案發率最集中的地方之一。可為什麼這麼一處陰森恐怖的大樓,又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呢?重慶大廈佔據了尖沙咀最便利的交通位置,重慶大廈是香港住宿最便宜的地方之一,憑藉著這兩點,重慶大廈永遠不缺生意。
  • 重慶大廈:曾經的香港豪宅,怎麼淪為了貧民窟?
    重慶大廈還是香港最大的手機走私基地之一。據統計,每年至少有一千萬部手機從重慶大廈賣出,絕大部分銷往非洲。自建成以來,重慶大廈便火災、盜竊、兇殺案件不斷。重慶大廈因此成為了香港人口中的「黑暗之心」。2. 從豪宅到貧民窟  重慶大廈建成之初,擁有最時尚的設計,一度是香港的豪宅和高檔住家。時任總華探長呂樂,也將總部設在此地,重慶大廈的治安狀況一時無二。為什麼短短數年,曾經香江豪宅淪為魚龍混雜、藏汙納垢的貧民窟?
  • 香港重慶大廈裡的生意經
    《香港重慶大廈: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美]麥高登著、楊瑒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版重慶大廈是香港的一個奇觀。這座位於尖沙咀最繁華的彌敦道的17層大廈,因為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和被列入《孤獨星球》旅遊指南而知名度大增。它緊鄰高大上的半島酒店,步行可到附近簇新的購物中心,位於高樓林立的黃金地帶,周圍遍布世界上最貴的樓市,這樣的重慶大廈卻有一個「黑暗中心」的名頭,令許多香港本地人望而卻步。
  • 【春節】香港重慶大廈:最全球化的大樓
    各種社會背景的人在大廈裡休憩,在食品攤檔旁爭搶座位,在手機鋪講價,在走廊過道間穿行。每晚大約有4,000人留宿於重慶大廈,我在不同旅館邂逅了129個不同國籍的人,從阿根廷到辛巴威,包括不丹、伊拉克、牙買加、盧森堡、馬達加斯加,甚至有馬爾地夫的人。重慶大廈位於彌敦道的黃金地段,某著名旅遊書籍稱它「擁有從遊客兜裡吸金的能力」。
  • 香港「黑暗之心」,重慶大廈裡的一夜
    香港重慶大廈被稱為「黑暗之心」。這個位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36-44號的灰色大型建築,仿佛是一座外星來的孤島。三年後,我直接住進了重慶大廈。從香港轉機去峇里島,要在香港停留一晚,我在繽客上訂了一家只要170元港幣(約合137元人民幣)的酒店,位置就在重慶大廈A座的3樓。雖然假日酒店只與重慶大廈一街之隔,有著天壤之別,但重慶大廈的價格卻讓我無法拒絕。
  • 匯聚了一百多個國家的旅客,香港重慶大廈的混亂如何形成的?
    網友:亂象叢生千萬別去住 香港有一種非常特殊並且出名的大廈叫做重慶大廈,來自全世界各個地區的人,如果來到香港旅遊,首選的居住地點就是重慶大廈,所以每天你都可以在這裡見到數之不盡的外國遊客或者是商人,據說這裡所記載的最高記錄是,同一天有127個不同國籍的人入住。
  • 香港重慶大廈和重慶有什麼關係?只是電影情節,現實讓人難以接受
    近期一則有關於重慶和香港這兩個國內大城市互通高鐵的消息一度讓人們感到十分震撼,因為這幾乎是創造歷史的一次舉動,這也是第一次有中國西部地區的城市到香港的高鐵開通。很顯然現如今中國的高鐵事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高度發達的區間,就連這千裡的距離也是不在話下。
  • 香港重慶大廈: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
    [摘要]重慶大廈的昭彰惡名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它曾經是許多西方嬉皮士和背包客的逗留地。1994年王家衛拍攝《重慶森林》,再次加強了大廈的黑暗象徵,扭曲了其真實面貌。重慶大廈的昭彰惡名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它曾經是許多西方嬉皮士和背包客的逗留地。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這個惡名繼續蔓延。1994年王家衛拍攝《重慶森林》,講述了發生在重慶大廈裡的後現代愛情故事,再次加強了大廈的黑暗象徵,扭曲了其真實面貌。實際情況是,香港華人在九十年代初一般不會來重慶大廈,即使到了那種地方也不可能有電影所表現的行為。
  • 重慶大廈:香港最詭異之地?
    重慶大廈:香港最詭異之地?  rabin和姐姐Chandra到港打工九年,一直住在尖沙嘴重慶大廈。對於這位來自尼泊爾的年輕人來說,來到香港,每天頂著日曬雨淋在建築樓盤工作,就是為了平均每月5000多港元的收入,在香港只能算是最低收入階層。
  • 《重慶森林》中的重慶大廈:這裡最不像香港,又最「香港」
    Jakie來自印度的加爾各答,7年前初到香港時,便落腳在重慶大廈。「這裡有很多印度人,有工作可以做,能掙錢。」他的「工作」是捏著一沓咖喱飯館的宣傳單,站在重慶大廈門口,跟每一個路過的人打招呼,然後把傳單塞過去。▲在廣告牌包圍下,「重慶大廈」四個字,並不起眼。
  • 重慶大廈:見證香港從漁村到大都市的成長
    ■ 觀察家  作為最富有香港文化特色的地標之一,重慶大廈靜悄悄地立在通衢廣廈間,陪著香港從過去走向未來。  10月3日,新京報特別報導系列「香江漫記」給了重慶大廈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特寫鏡頭」,不由得喚醒了我久遠的回憶。
  • 重慶大廈,位於香港卻又不「屬於」香港的黑色孤島
    重慶大廈是一個令許多香港人望而卻步的地方被稱為香港的「黑暗心臟」用書中的話來說「重慶大廈只是位於香港但並不「屬於」香港」--《香港重慶大廈: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位於香港尖沙咀彌敦道36-44號的重慶大廈,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旁邊就是購物天堂海港城、中港城。
  • 香港人不願走入的「重慶大廈」,卻有著你意想不到的好味道!
    重慶大廈位於香港最繁華地段之一的尖沙咀,和附近高端的商圈比起來,這棟1961年建成的老式大樓雖也曾經避而遠之。重慶大廈對於來香港玩的遊客可能並不陌生,因為這棟大廈裡擁有最多的就是廉價的賓館和各式的異國人群。
  • 走進特區中的「特區」:令香港人畏懼的重慶大廈
    那香港要怎麼樣回應,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文化研究的議題,也是非常現實的香港社會的議題。花十年時間「混跡」重慶大廈 居民與他成為朋友重慶大廈曾經被美國《時代》雜誌稱為亞洲最具有代表性的全球化案例。2011年,我第一次讀到麥高登教授的書,就非常感慨書裡面所寫的人,還有他們的遭遇。
  • 到香港,請勿入住重慶大廈
    她安穩的生活,從做代購開始變了……這是知音女神經的第 6 個故事  做香港代購五年了,我心裡最大一片陰影,不是某些極品顧客多麼難纏,店員多麼刁鑽,而是住在重慶大廈的那個夜晚。第二天清晨,當我從重慶大廈走向尖沙咀的街頭時,朝陽迎面打在我的臉上,有一種奇異的畫面感——我正從黑夜走向黎明,一陣冷風吹來,我不禁打了個寒噤:啊!人間!  喜歡看電影的人對重慶大廈一定不陌生,王家衛的《重慶森林》就在這裡上演。
  • 香港的重慶大廈為何從天堂掉到地獄?為何說那裡已成為印度天堂
    我們大多數人會這麼想,香港自然也會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也因此內地人想要輕輕鬆鬆地往返香港地區則變得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只有七天的時間就必須得離開香港,那麼去香港旅遊的話則僅僅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當然得體驗一下有特色的香港地區了,這就不得不提到香港曾經非常有名的重慶大廈了,一座可以說是從天堂掉到地獄的大廈,早就已經沒有往日的輝煌了,然而那裡卻被稱為是印度天堂,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香港另類重慶大廈
    香港地鐵 (資料圖)  一個人對一座城市有一種特殊的情愫,會讓人難以忘懷,一棟普通大樓叫「重慶大廈」,一部電影片名《重慶森林》,一棟大樓、一部電影仿佛把香港和重慶時空距離大大縮短。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彌敦道36-44號的重慶大廈,前身是一座市場建築,稱為「重慶市場」,由5座17層高的大廈組成,樓高17層,共770個單位,1959年,該址動工重建為一幢商住大樓,並於1961年11月11日落成。這座不起眼的大樓,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亞洲最能反映全球化的地方,也是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
  • 住宿在香港的重慶大廈
    香港的重慶大廈,美名來源於《重慶森林》這部電影,裡面的取景就是在重慶大廈,裡面密密麻麻的住戶區,來來往往的世界各地的旅客,文化迥異的文化特色,都是吸引人的地方。當然,對於香港來說,重慶大廈也是一個破爛的招牌,就像以前的九龍城一樣,這個地方匯集著動蕩,汙穢和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