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山河生動的寫照---俯瞰青海水利脫貧攻堅戰場

2020-12-16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通訊員 談林明 報導)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讓我們一起高空俯瞰青海水利脫貧攻堅戰場,來把脈這一偉大進程,共同感受一個時代的發展。

  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海是「江河源頭」,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李白詩句:「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正是青海山河的生動寫照。

  山河生動,人民幸福。源於綠水青山,更要使之成為金山銀山,而這一切都基於水的滋養。天上缺水、地上有水、貢獻了水、用不到水的青海,要立足水情、省情寫好水文章,才是真正的脫貧之路,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青海因青海湖得名。大湖之東是青海人口最集中、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要好的西寧、海東湟水地區,也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治理好湟水河就是治理黃河。湟水流域發展的好,黃河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才有底色。這裡有青海快建設完成的「引大濟湟」世紀工程,工程全面完成後,湟水流域將新增灌溉面積100萬畝,提供東部城市群300萬人飲用水及經濟發展。目前,工程北幹二期和西乾渠順利推進中。這裡還有李家峽、公伯峽水庫灌區、積石峽灌溉工程,同時還有正在積極爭取的「引黃濟寧」工程,這也是源頭地區的青海解決水問題,實現永續發展的夢想工程。大湖之南縱深地帶為海南、黃南、玉樹、果洛州地區,有拉西瓦灌溉工程、馬什格羊水庫灌區、扎毛水庫灌溉工程、國慶水庫、曉龍溝水庫,通天河防洪、岷江防洪工程。大湖之西為海西州地區,有蓄集峽水利樞紐、那稜格勒河水利樞紐、老虎口水庫、哇沿水庫、諾木洪水庫。大湖之北為海北州地區,有石頭峽水庫、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山水林田湖、水生態治理、大通河防洪等項目。圍繞青海湖我們可以看到一張青海脫貧攻堅,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水利戰略圖。這張圖同時貫穿著青海的五大生態板塊生態保護與修復,有水土保持也有河湖長制,涉水項目星羅棋布,水陸並重連通著青海黃河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國家公園建設及「一優兩高」戰略部署。這些重點骨幹型工程包括一些儲備項目是一盤棋,是青海脫貧攻堅、永續發展的重要支撐。

  詩人筆下的青海是浪漫的,但現實中的青海全省平均海拔4058米,大部分地區高寒、乾旱、缺氧,自然條件艱苦。雖說每年為中下遊輸送近600億立方米純淨的優質水,但全省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僅為4.1%。工程型缺水是水安全保障的突出短板。

  多年來,青海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治水興水方針,始終秉持「治青方略、水為大政」理念,全力加快骨幹水利工程建設,持續擴大民生水利覆蓋範圍,水利事業取得長足進展。「十三五」以來,累計落實水利建設資金288.3億元,建成和推進引大濟湟調水總乾渠等重大水利工程7項,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6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綜合面積1317平方公裡,治理河長545公裡,五級河湖長體系全面建立。同時,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水利民生擺在重要位置,全力以赴推進農牧區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設,切實提高了全省各族群眾生產生活用水質量。目前,已建成集中式飲水安全工程2280處,建成分散式飲水安全工程3.9萬餘處,惠及群眾293萬人。全省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標率提升至目前的80%、70%、92%和71.22%。  

  青海集高原地區、西部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等特徵於一身,脫貧攻堅任務艱巨。2015年全省共有42個貧困縣(市、區)、1622個貧困村、52萬貧困人口,貧困發生率為13.2%,高於全國7.5個百分點。省委、省政府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盡銳出戰,攻堅克難,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截至2019年底,全省42個貧困縣(市、區、行委)、1622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實際減貧53.9萬貧困人口,現行標準下絕對貧困「清零」目標已經實現。以「貧困人口人人飲上安全水」為目標,全省所有貧困縣(市、區)、貧困村、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清零」目標順利實現,因水致貧的突出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是千百年來的夢想。決戰倒計時,啃下「硬骨頭」,先要水通暢,進而把水用好、用活、用美。也只有發展才是擺脫貧困的出路和保障。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青海將以決戰決勝的決心和信心,持續推進各項重點水利工程,完成水利扶貧各項任務,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為青海更好的明天,提供堅實的水利保障。

相關焦點

  • 山河生動的寫照——青海水利脫貧攻堅戰場縱覽
    >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讓我們一起在高空俯瞰青海水利脫貧攻堅戰場,來把脈這一偉大進程,共同感受一個時代的發展。  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海是「江河源頭」,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李白詩句:「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正是青海山河的生動寫照。  山河生動,人民幸福。
  • 中國水利報:山河生動的寫照——青海水利脫貧攻堅戰場縱覽
    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讓我們一起在高空俯瞰青海水利脫貧攻堅戰場,來把脈這一偉大進程,共同感受一個時代的發展。  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青海是「江河源頭」,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李白詩句:「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裡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正是青海山河的生動寫照。  山河生動,人民幸福。源於綠水青山,更要使之成為金山銀山,而這一切都基於水的滋養。
  • 滴滴清水潤民心——青海脫貧攻堅成就巡禮
    當水與生命並重,與生產生活並聯,青海以務實之舉決戰水利脫貧攻堅,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新時代治水方針,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著力鞏固提升農村牧區飲水安全水平。
  • 寫下脫貧攻堅的「青海答卷」
    2019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之年。青海各地各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重大決策部署,聚焦絕對貧困「清零」目標,堅持精準方略,突出深度攻堅,強化民生保障,加速補齊短板,剩餘的170個貧困村、7.7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牢固基礎。
  • 五年巨變書寫脫貧攻堅時代答卷——青海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紀實(上)
    實字當頭 以幹為先  ——夯實治理根基,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在這一次會議上,青海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向中央籤署脫貧攻堅責任書,逐級立下軍令狀。這場波瀾壯闊的戰役正式打響!
  • [青海新聞聯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脫貧攻堅的畫卷在青海徐徐展開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08日 14:52 視頻簡介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脫貧攻堅的畫卷在青海徐徐展開
  • 三江源頭摘「窮帽」——青海高原脫貧攻堅掃描
    原題 三江源頭摘「窮帽」——青海高原脫貧攻堅掃描  新華社西寧4月25日電 樹染新綠,花香漸濃,青海高原春天來了。脫貧攻堅戰場傳來捷報:位處三江源頭的青海省,所有貧困縣脫貧「摘帽」。
  • 青海銷售為決戰脫貧攻堅貢獻「石油力量」
    2019年初玉樹雪災,青海銷售緊急馳援,籌集草料資金13.6萬元支援災區。全體幹部員工共籌集捐款24.3萬元支援拉日村抗雪救災。每年春節來臨之際開展暖心慰問活動,慰問牧民,發放採暖煤、米麵油等物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前路有光,初心莫忘。
  • 脫貧攻堅,天津在行動:助力青海黃南傳統優勢產業
    5月11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以決戰決勝的決心力度助力受援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系列新聞發布會。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天津市對口幫扶8個地方82個縣(市、區),其中,結對幫扶甘肅、河北承德、新疆和田、西藏昌都、青海黃南的50個縣。會上,天津市對口支援青海工作前方指揮部總指揮洪世聰向新聞媒體介紹近年來天津市助力青海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關情況。
  • 武警青海總隊精準發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格桑花開幸福來  ——武警青海總隊精準發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記事  ■張遠奮  南灝  11月8日,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小寺村,湖羊繁育基地裡,村民們拌飼料、剪羊毛,忙得不亦樂乎。一旁,武警青海總隊保衛幹事鄭洋正在教村民如何用手機直播這一勞動場景。
  • 在最好的季節,去一次青海,看一看黃河
    七月,正是青海最明媚的季節,七月的青海,天藍雲白,菜花飄香,正是一年好時節。而七月的尖扎縣,更是杏黃果香,麥浪滾滾,風光無限。帶著對黃河山水的渴望,帶著對高原生活的嚮往,七月的一天,我來到了黃河尖扎段。如鏡的河水,倒映著周邊的山巒、樹影。鳥兒在草樹間跳躍,在藍色的天空飛翔,小狗兒們懶洋洋地臥在草坪上,曬著暖融融的太陽。
  • 青海「雙料」貧困縣:「百分之一秒」觀察五年高原脫貧故事
    青海「雙料」貧困縣:「百分之一秒」觀察五年高原脫貧故事 2020-12-10 19:07:47張添福 攝   中新網西寧12月10日電 題:青海「雙料」貧困縣:「百分之一秒」觀察五年高原脫貧故事  中新網記者 張添福 胡貴龍  「我用一百分之一秒、兩百分之一秒的快門速度,用照片記錄脫貧攻堅的一瞬間。但這些脫貧奇蹟之後,是一大批扶貧幹部和貧困戶自身的奮鬥歷程。」
  • 青海「工筆畫」助「黃河水塔」安瀾充沛:連續12年水質優良
    作為「黃河水塔」,青海如何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多年平均出境水量264.3億立方米,佔黃河徑流量的49.4%,向下遊提供了近一半的優質源頭活水,是名副其實的「黃河水塔」。
  • 青海「工筆畫」助「黃河水塔」安瀾充沛:連續12年水質優良
    (資料圖)青海省水利廳 供圖中新網西寧9月16日電 (張明 張添福)作為「黃河水塔」,青海如何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發源於青海省,多年平均出境水量264.3億立方米,佔黃河徑流量的49.4%,向下遊提供了近一半的優質源頭活水,是名副其實的「黃河水塔」。
  • 鞏固脫貧攻堅!九牧「鄉村振興 美麗中國」公益行動走進青海
    11月24日,「鄉村振興 美麗中國」公益行動在青海西寧舉行。本次公益行動,九牧分別向囊謙縣吉尼賽鄉中心小學、囊謙縣慈行職業技術學校、囊謙縣第二民族寄宿制中學捐贈了一批衛生潔具,用於改善師生學習生活環境和健康,助力囊謙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 青海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這些縣(市)、單位和個人
    中共青海省委 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表彰2018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2019年9月25日)2018年,全省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自覺強化政治站位,壓實攻堅責任,聚焦深度貧困,堅持精準方略,創新舉措落實,高站位、高標準、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 青海玉樹12.9萬貧困人口脫貧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下轄一市五縣,2017年精準識別40個深度貧困鄉鎮,104個深度貧困村,是青海貧困發生率最高、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地區,是青海省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自脫貧攻堅戰全面打響以來,玉樹州重點聚焦產業、生態、教育等領域,實施到戶產業扶持、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生態扶貧、技能培訓等,先後實現了深度貧困鄉鎮摘帽、深度貧困村退出,12.9萬貧困人口脫貧,走上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
  • 大美山河 神奇文化——發現青海
    大美山河 神奇文化——發現青海 2021-01-04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奔跑吧·黃河篇》凸顯青海產業特色,再現浙江援青故事
    作為國家廣電總局脫貧攻堅重點廣播電視節目,《奔跑吧·黃河篇》聚焦黃河發展保護,深入脫貧攻堅第一線,深挖「黃河生態經濟帶」時代價值。首播致敬龍羊峽水電人的「龍羊精神」,聚焦廣大建設者觸動人心。在近日播出的第二期裡,《奔跑吧·黃河篇》繼續深入青海當地,跑男團從媒體人的角度,以完成一篇專題報導為主線,由水清如鏡的龍羊湖出發,到「拉麵之鄉」化隆縣,再到「中國民族射箭運動之鄉」尖扎縣,循著當地人的脫貧之路,伴著浙江援青幹部人才的真誠分享,將獨屬於青海的「致富經」躍然屏幕之上。
  • 「脫貧攻堅」「弱有所扶」 等熱詞被青海審定為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
    新華社西寧12月12日電(記者 徐文婷)青海省藏語術語標準化審定委員會辦公室11日公布了最新一期《藏語術語公報》,其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脫貧攻堅」「弱有所扶」「鄉村振興戰略」等熱詞被審定為規範化的藏語術語,並譯成藏文後向社會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