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存在於小說中的虛構人物,很多人都相信他是真實存在的,來到倫敦,忍不住想要去尋找大偵探的蹤跡。福爾摩斯的名字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近幾年隨著小羅伯特·唐尼主演的《福爾摩斯》系列電影在全球的熱映,使得這一經典形象再次席捲全球。如今,這個由英國小說家柯南道爾創造出的著名偵探形象,已經是全世界通用的「最佳偵探」代名詞。神秘的貝克街221B號——小說中福爾摩斯的住處,也因為倫敦奧運會的召開,成為倫敦探險之旅的必到之處。
已跨越兩個世紀
福爾摩斯依然「活著」
「福爾摩斯」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文化
乘坐地鐵來到貝克街車站,還沒等你走出地鐵站,一股濃鬱的福爾摩斯氛圍就已經撲面而來,在地鐵站內牆壁的瓷磚上,都印著各種顏色的福爾摩斯側面頭像剪影,讓許多剛剛走出車廂的遊客一陣驚呼,連忙掏出相機開始拍照。
儘管已經跨越了兩個世紀,但福爾摩斯依然「活著」。第一眼就可以看到豎立在路旁的一座福爾摩斯雕像,穿著標誌性風衣,頭戴獵鹿帽,手裡握著他最愛的菸斗,深邃的目光投向遠方……雕像身高九英尺,矗立在遊客最密集的主幹道上,毗鄰杜莎夫人蠟像館,現在這座雕像已成為倫敦的一個路標。這裡的一切,都讓人深深地感覺到,「福爾摩斯」已不僅僅是一個名字,更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蔓延在貝克街地區的一種特有的氣質。
貝克街221B號雖然只是窄窄的一扇小門,但保證你非常容易找到,因為門口的欄杆上和房門頂部都有顯眼的牌子,用英文寫著「福爾摩斯博物館」,而且這裡總是訪客不斷。
「故居」展現小說中世界
如同置身於小說的場景
連從底層到一層的樓梯數都與小說中講的一樣——17級
推開博物館的大門,你就可以看到一個和原著中幾乎一模一樣的世界,博物館的結構幾乎是完全按照小說中的描寫進行布置,就連從底層到一層的樓梯數都與小說中講的一樣——17級!相同的結構加上精心的布置,使來此參觀的人如同置身於小說的場景之中。
通往二樓的那扇門多數時候都關得嚴嚴實實,還有門衛把守,我們首先抵達的二樓是福爾摩斯和華生醫生合用的書房,以及福爾摩斯的臥室。在那裡,你可以坐在一張大安樂椅裡,手握福爾摩斯的大菸斗,頭戴福爾摩斯的帽子,讓工作人員為你拍一張滿意的照片。
書房的一角,就是小說中讓人難忘的福爾摩斯的「化學實驗室」——其實就是一張書桌,上面擺著各種化學實驗用具,旁邊的架子上則放滿了裝著各種化學藥品的瓶瓶罐罐。
三樓是福爾摩斯的臥室和書房。這裡有清新淡雅的牆紙和窗簾,可以看到福爾摩斯探案時的工具、筆記以及很多案件留下的物證、動物甚至人體器官標本,一切就像真的歷史遺蹟一樣被保存著。「血字研究」、「四籤名」、「紅髮會」……一個又一個經典的案件現場,在略微狹小的空間中被活靈活現地演繹,使人一瞬間仿佛置身於小說中的那個世界。四樓則一下子脫離了溫馨的居家氣氛,這裡用蠟像模擬了一些恐怖案件發生的場景,伴著吱吱作響的地板,效果有些駭人。閣樓是浴室,青花瓷的洗手盆和馬桶,處處體現福爾摩斯是個注重細節生活精緻的人。
虛擬人物改變現實世界
粉絲堅信福爾摩斯存在
倫敦政府特地批准「221B Baker Street」這個原本並不存在的地址
儘管福爾摩斯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是他在現實社會中同樣不乏許多精彩的故事。
事實上,這座被改造成博物館的房子最初建於1815年,在1860—1934年間,曾用來出租。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這裡並不是什麼貝克街221B號,這個地址只是作者虛構出的。但是,隨著福爾摩斯名氣的越來越大,全世界範圍不斷有粉絲開始向貝克街221B號寄來信件,他們始終堅信福爾摩斯是真實存在的,並期待著能夠收到他或是華生的回信。這原本只是書迷們一種寄託夢想的方式,但幸運的是,在1990年時終於有人買下了這個地方,將其改造成博物館,而倫敦政府也特地批准了「221B Baker Street」這個原本並不存在的地址,讓夢想可以成為現實。
如今,如果你向貝克街221B號寫上一封信,那麼就會有很大的機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收到一封回信,回信通常打在一張很漂亮的薑黃色厚紋紙上,字體像古式打字機打出來的,似乎在特意營造維多利亞氛圍。而信的內容有時是福爾摩斯的「親筆」回復,有時則是工作人員遺憾地通知您「福爾摩斯先生出差去了……」
特派記者 陳浩 (本報倫敦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