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複姓的朋友,常被認為是日本人,其實是正宗華夏姓

2020-12-15 華夏史普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久前,一個姓「春秋」的小夥子在網絡上走紅。這一姓氏的產生,是有史以來的創新,或許今後我國的姓氏中就真的會有「春秋」這一族人的位置了。

撇開這一新出現的姓氏不講,如今較為常見的姓氏是一般單字姓。

01我國複姓較為稀缺

按照百家姓的順序念下來,則是: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在《百家姓》中一共收集了九百多個姓氏,其中光是單姓的姓氏就多達四百四十四個,而複姓的姓氏則只有屈指可數的六十個。

由此可見,在我國的姓氏中,複姓是較為稀缺的,並且日常生活中也很難聽到一個複姓的名字。

或許是因為接觸比較少。所以我們對於我國的複姓並不是很了解。因此,也會鬧出一些笑話來。

比如,有一些原本產自我國本土的姓氏,卻被誤當成日本的姓氏。

02日本姓氏特點

日本的姓氏較多,據統計大約有十四萬之多。這個數目確實有些大。

日本的姓氏有單姓的,也有複姓的。

他們大多的姓氏是由一到三個字組成,而少部分的是由四到五個字符組成。而且,日本的姓氏很有自己民族的特點,讓我們一看就有他們的特色。

比如,佐藤、鈴木、田中、渡邊等等。只要這姓氏一出,我們就知道對方的祖籍是來自日本。

但是,為何我國的一些姓氏會被誤以為是日本的姓氏呢?這些姓氏分別是什麼?

03那些常被錯認為是日本姓氏的中國姓氏

比如,這個兩個字的姓氏「新垣」。

乍一看是不是很有日本日本姓氏的感覺。但是別誤會,這是產自我國的姓氏。這一姓氏在史書上是有記載的,而且在我國古代也有新垣姓氏的人物存在。

比如,新垣衍。

新垣衍是戰國時期的一位將軍,他出生於魏國,並且受到魏王的重用。那一次,魏王叫來新垣衍,他想要讓新垣衍去到趙國大概說客,勸說趙王不要和秦國對抗,並且讓秦昭襄王繼位。魏王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趙王來向魏王求助。

趙國和秦國打仗,可惜戰敗。

戰敗之後的趙王,並沒有把一部分的領土割讓給秦國。這讓秦國很是不滿。同時秦國不肯放下趙國這塊肥肉,所以再一次進攻趙國。

無奈之下,趙王只好前來向魏王求助。

於是魏王就讓新垣衍去當說客。

這第二個姓氏便是東野。

嗯,這確實非常有日本姓氏的感覺。而且日本有一位小說家就叫「東野圭吾」。

可是「東野」這一姓氏在我國很早之前就已經出現了。

「東野」這一姓氏產自我國。不過,關於這一姓氏的起源卻沒有一個較為準確的定論。

畢竟經過幾千年的演變,有些形式都發生了改變。

不過,社會上還是流傳著一些說法。

其中有一個觀點是,「東野」姓氏是「姬」演變而來的。「姬」姓,是我國的一個古姓。

周朝的創始人就是周武王姬發。

因此,姬姓在我國也有三千年的歷史了。所以,按照「東野」是由「姬」姓演變的說法來看,「東野」確實是我國的姓氏。

歷史上,魯公的第三個兒子子魚就是「東野」姓氏。這一姓氏是魯公親自賜予的,後來子魚就把「東野」作為自己的姓氏,而取了一個「田」字作為自己的名。

後來,子魚一直在魯國生活。「東野」這一姓氏也逐漸延續下來。

這第三個姓氏是東門姓。

「東門」也是源自於姬姓。在春秋時期,魯莊公的兒子公子遂,就被稱為「東門襄仲」。

因公子遂,並未違背家族的意思,立了庶子為君。所以,他也就站在了家族的對立面。後來,公子遂的那位庶出的孩子歸父被趕出了魯國。

歸父去到齊國之後,便在那安頓下來。後來,他的子孫後代就以「東門」作為自己的姓氏。

最後一個大家肯定都聽過,那便是端木姓氏。

端木姓也是我國的一個古姓。在東周時期就已經出現。端木姓在古時候是一個大姓,可是後來經過演變,逐漸變成其他的姓氏。

比如「木姓」和「端姓」。直到現在,「端木」姓氏已經很少見了。

所以,這四個複姓的朋友會被誤以為是日本人也是正常的,畢竟太少見了。但是這些是正宗的華夏姓。

相關焦點

  • 這3個姓氏常被誤會是日本人,其實是有千年歷史的正統「中國姓」
    這3個姓氏常被誤會是日本人,其實是有千年歷史的正統「中國姓」中國人口多姓氏也多,不過大部分都是下個百家姓上記載的那樣比較常見的,相信大家周邊的朋友的姓氏應該都是一個字吧,但是中國還有一部分人的姓氏是多個字的,比如:歐陽
  • 中國有六個姓氏,常被誤解是日本人的姓,其實都是中國古老的姓氏
    前段時間就有一個複姓的新生,因為上了東北某所大學,被身邊的很多人都誤解,認為他是日本人。雖然最後知道這是一個笑話,但也說明了一個事實,我們的一些複姓因為不被國人了解,還是很容易被誤解成日本人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中國的這六個姓氏,常被誤解為是日本人的姓,但其實都是中國古老的姓氏。1.端木。
  • 中國的3個複姓,常被誤認為日本姓氏,尤其是最後一個,望周知
    中國的3個複姓,常被誤認為日本姓氏,尤其是最後一個,望周知!大家都知道,中國不僅很多的姓氏,比較常見的姓氏,被記載為《百家姓》,但如果算上所有的姓氏,應該有上千個,而其中就有單姓、複姓的區別,大家都知道,日本的姓氏,一般都是複姓,可實際上,日本的文化、語言,都受到了中國的影響,也包括他們的姓氏,在這其中,中國的4個複姓,常被誤認為日本姓氏,尤其是最後一個,望周知!
  • 有3個特殊「姓氏」,一直被認為是日本人,專家:其實都是中國姓
    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聽起來很有內涵的姓氏,比如一些複姓、一些是生僻字做的姓氏,這些姓氏要是研究起來也還是可圈可點的。有3個特殊「姓氏」,一直被認為是日本人,專家:其實都是中國姓這些不怎麼受歡迎的姓氏中,有幾個複姓還經常被人錯認為是日本人的姓氏。首先就是東野。
  • 中國6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日本人,其實這是中國三千年前古老姓氏
    近日東北一所大學的入學新生,因為複姓就被誤認為日本人,鬧出了笑話。其實在中國複姓中,真就有6種很容易被誤認為日本人。比如端木、東野、新垣、東門、西宮、公良、木門等6個複姓,與日本姓氏差不多,很容易被人以為是日本人。其實,中國姓氏無論取法與其時間延續都與日本不同。
  • 中國這三個姓氏,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快看看有你的姓嗎?
    中國人口眾多,每一個家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姓氏,都大不相同,單姓氏在生活中大都常見,但是複姓卻是很少見的,那麼今天小編便帶大家一同來了解一下中國姓氏中的複姓,一起來認識這三個不常見的複姓,這三個複姓,對此不了解的人會誤認為是日本人,快看看有你姓嗎?所以今天呢,小編便帶大家了解一下,一起漲下知識呦!
  • 這三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實際上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姓氏
    這三個姓氏常被誤以為是日本人,實際上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姓氏!提起中國的姓氏,這也是一門學問,我國對于姓氏的研究也有專門的課題。因為漢字的特殊性,中國的姓氏數量也很多,甚至衍生出一本叫《百家姓》的書來普及姓氏。
  • 中國這3個姓氏,個個都很唯美,卻被誤認為是日本人,有你的姓嗎
    《通志·氏族略》記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自古以來,姓氏的由來有很多種,國名、邑名、官職、職業等等都能做姓來使用,這也就導致了中國的姓氏繁多且複雜。
  • 這幾個中國的複姓,在日本也有很多人姓,兩者有什麼關係嗎?
    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十分悠久,也衍生出了很多的姓氏,目前在《百家姓》中收錄的姓氏有五百多個,其中複姓有六十個,我們比較熟悉的複姓有很多,比如說諸葛,東方,上官,尉遲,慕容等等。有趣的是,在咱們中國也一些十分特別的姓氏,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這幾個中國的複姓,在日本也有很多人姓,兩者有什麼關係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第一個,東野,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推理小說呢?日本有個非常有名的推理小說家,叫做東野圭吾。中國的複姓東野跟日本的複姓東野有關係嗎?答案是,除了字一樣,其他的一點關係都沒有。中國的東野源自於周公姬旦的後人。
  • 這些姓氏常被誤認為日本人,其實它們都是華夏的古老姓氏
    這些姓氏常被誤認為日本人,其實它們都是中國的古老姓氏姓氏是中華傳統文化中最具魅力的內容之一,它是人類文明傳承的最強大符號。中國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中國人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現存複姓有81個),另外還有一部分多字姓。由於複姓在現今生活中並不多見,有時會容易產生誤解,有人就因為姓氏特殊,而遇到被誤為日本人的尷尬事。在中國複姓中,端木、東野、新垣、東門、木門、西宮、公良等姓氏,與日本姓氏差不多,很容易被人誤以以為是日本人。
  • 中國人口最多的4個複姓,第一姓人口超過300萬,第四姓為皇族
    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的姓氏都是單姓,只有極少部分人為複姓,所以大家非常羨慕姓複姓的人,畢竟物以稀為貴,在《百家姓》中,單姓有400多個,複姓僅有100多個,而且,在這100多個複姓中,人口超過一萬的複姓也只有11個。
  • 我國有三大姓氏極為委屈,淵源悠久傳承千年,卻常被誤會成日本姓
    其中有3個複姓,堪稱是中國最「委屈」的姓氏,明明流傳千年,其族人卻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 01 其一,東野姓。很多人知道東野這個姓氏,還是因為日本那位叫做東野圭吾的世界級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他的代表作《白夜行》及《嫌疑人X的獻身》等在世界各國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
  • 這三個姓氏是中國古老姓氏,但常被誤會是日本人,有你的姓氏嗎?
    這三個姓氏是中國古老姓氏,但常被誤會是日本人,有你的姓氏嗎?中國璀璨的文化源遠流長,其中姓氏文化就獨具特色,中國還有一本專門收錄姓氏的書籍,名叫《百家姓》,這本書作為啟蒙讀物,伴隨了很多人的幼兒時期。幾乎所有的小朋友們,都能搖頭晃腦的說出「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些姓氏,除了較為常見的一些姓氏之外,中國還有很多生僻的姓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會見到這些姓,尤其是一些複姓,甚至有的會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今天咱們就來說說,最容易被誤認為是日本人的三個姓氏。
  • 我國兩個本土複姓,卻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人,你生活中遇到過嗎?
    單字姓6931個,複姓和雙字姓9012個,三字姓4850,四字姓2276個,還有五字姓、六字姓等等。大家都知道百家姓,百家姓只是一個大概的統計,百在古代有多的意思,而並非說是只有一百個姓氏,只是因為姓氏太多了,所以才命名為百家姓。單字姓我們暫且不講,在古代的複姓可是很有意思的。
  • 這5個姓氏的人很鬱悶:我們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
    因為漢字的特殊性,中國的姓氏數量非常多,甚至宋朝的時候編寫了一本叫《百家姓》的書,看過這本書的朋友應該知道,書中有不少姓氏是我們平常中很少見到的,其實《百家姓》對於我國姓氏的記載也不是很完全。比如說上官、公孫還有諸葛,它們都是我國最經典的複姓,並且我們大家也比較熟悉,不過有些複姓就比較罕見,用網友的話來說,他們感覺這些姓氏的人不是中國人,而是日本人,其實這些姓氏從古代就存在了,只不過是很少見,平常人沒聽過而已。
  • 荊州600多萬人共有1429個姓 複姓「西門」僅4人
    荊州市公安局戶政科近期統計的數據顯示,該市600多萬人口中,共有1429個姓氏。其中,李姓人口最多,有46萬人。  在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中,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前十名分別為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而荊州市人口最多的姓氏卻是李、張、劉、王、陳、楊、周、胡、黃、吳,這些姓氏人口數量幾乎佔荊州市總人口的一半。
  • 這4個姓氏像日本姓氏,其實來自中國,最後一個只出現兩次
    擁有複姓的人數在我國相對於單姓來說要少得多,而在日本卻非常常見,所以有些複姓看起來非常像是日本的姓,事實上在日本也的確存在,但是其實它們的源頭都來自中國,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4個姓氏。端木這個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周時期,它的祖先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賜,也就是子貢。不過,後來這個姓氏大多都簡化為端姓、木姓或者是沐姓,所以如今姓端木的人也比較稀少。二、 東門東門這個姓大多數人都沒聽過,所以很多聽到這個姓的人,一般都會認為它是一個日本的姓氏。
  • 這3個姓氏源於我國,出的日本名人卻更多,常被誤認為日本姓氏!
    這3個姓氏源於我國,出的日本名人卻更多,常被誤認為日本姓氏!文/史聖姓氏是漢字文化圈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漢字文化圈的中國、日本、韓國以及越南都有著自己的姓氏文化。而一海之隔的日本,直到8世紀從唐朝引進漢字才有了自己的姓氏。不過那時期在日本只有皇親國戚才配有姓氏,一般的平民不允許擁有姓氏,只得以名字相稱。直到明治維新後,日本為了方便管理人口才讓平民起自己的姓氏。由於當時日本是突然被要求取姓,因此一時間各種五花八門的姓氏湧了出來,難免跟中國的姓氏雷同。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來講講容易被誤認為日本人的三個中國姓氏。
  • 這個複姓你見過嗎?「秦牛正威」姓秦還是秦牛?「
    複姓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據資料顯示,在我國歷史文獻的6363個姓氏中,複姓有2633個,現存複姓約有81個,大多數複姓詞都是專有名詞,比如歐陽、令狐、司馬、司徒,除了起名字,並沒有其它可用之地。不少人可能會有疑問,複姓是從何而來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從官職而來,比如司馬、司徒、司孔、左丘等。二是從長輩之字而來,比如公羊、子車等源於先祖名字,公孫等由爵系而來。
  • 中國有這麼幾大姓式,不管取啥名,一聽都像日本人,其實是中國姓
    在中國有著很多傳奇的姓氏,一部姓氏大家都聽說過,一部分姓氏很多人都沒聽說過。要知道中國很多姓氏都比較特別,其復複雜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宋朝的《百家姓》,我國的姓氏遠不止一百個,有上千個甚至更多。只不過有些姓氏特別的少見,很多人都以為不是中國的姓氏,也因為太過少見了,所以沒有錄入《百家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