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我的陸軍!五大戰區陸軍2016年軍演大盤點 獨家畫面看我陸軍...

2020-12-23 央視網

厲害了我的陸軍!五大戰區陸軍2016年軍演大盤點 獨家畫面看我陸軍身手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2016年,我國陸海空三軍將士進行了一系列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實兵實彈訓練和演習,這些貼近實戰的訓練,鍛鍊了部隊,提升了作戰能力。在上一期節目中,我們已經盤點了我國海軍的演習情況(回顧點擊:厲害了我的海軍!南海!東海!大量演習畫面曝光),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一年裡,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大練兵」——比如:跨越-2016·朱日和系列演習,火力-2016·青銅峽系列演習、火力-2016·山丹系列演習……

  這一系列演習是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過程中,成立陸軍領導機構,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之後進行的。

  從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總原則出發,根據我國安全環境和軍隊擔負的使命任務,這一輪改革,重新調整劃設了戰區,這就是: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中部戰區。

  現在我軍一共有18個陸軍集團軍,他們分屬於東西南北中五大戰區,每個戰區的陸軍包含3到5個集團軍。各戰區陸軍之間想要切磋切磋武藝,就需要一個平臺,所以在2016年,解放軍陸軍組織了多場跨區基地化演習。

  每場跨區演習中都包括紅藍雙方,近年來,在演習中藍方一般來說是固定不變的,那麼誰來扮演紅方呢?這其實是抽籤決定的,五大戰區陸軍各自抽取一個旅,也就是總共5個旅,分別前往訓練場,和藍軍進行車輪戰,分別對應ABCDE這五個階段。

  在2016年規模最大的跨區基地化演習,就是今年7-9月舉行的跨越2016-朱日和系列軍演,演習場地位於內蒙古朱日和鎮的一處廣闊的草原上,此次參演的都是合成旅,除了步兵之外,還包括裝甲兵,工程兵等等,此外還有電子對抗,陸軍航空兵等等新型作戰力量,他們都將在朱日和大顯身手,那讓我們去看看紅藍雙方有哪些精彩的較量吧↓↓↓

  2016年規模最大跨區基地化演習——跨越2016-朱日和系列軍演

  朱日和訓練基地位於內蒙古朱日和鎮,這塊訓練場是我軍規模最大、也是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訓練場。今年夏季,來自第1集團軍、第26集團軍、第47集團軍、第14集團軍、第65集團軍的紅方部隊,在朱日和與常年駐守在這裡的藍軍部隊一決高下。

  在7月22日開始的B階段演習中,來自第26集團軍的5000餘名紅方官兵和數百臺各類裝備,經過三天兩夜的機動,順利完成遠程投送,開始收攏集結。在經歷300公裡的戰場機動,和10公裡武裝奔襲之後,紅藍雙方開始進入實兵對抗階段。

  在藍軍陣地的前沿,布滿了雷場和反坦克三角錐模型,紅方部隊必須先破除障礙,才能讓後方的裝甲部隊順利通過——

  「爆破筒跟上,往前傳爆破筒。所有人聽我指揮,離雷場前沿40米的人,往後撤退。」

  雖然這只是一場演習,但在現場的各個角度都有導調人員在密切監視。所有的障礙必須按照實戰的情況逐步排除。否則隨時有人可能會被裁定「戰損」,就不能參加後續的戰鬥了。

  在煙霧的遮蔽下,排雷的戰士逐步向前推進。然而藍軍就隱蔽在山坡上,佔據有利地形。

  煙霧彈的持續時間有限,煙霧漸漸散開之後,紅方部隊暴露在藍軍的火力範圍之內,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在實兵對抗中,戰士們使用的是雷射槍械裝置,如果被擊中頭盔上就會冒出紅色的煙,代表陣亡。

  紅方部隊用大量傷亡為代價,終於開闢出了一條通路。

  排長 潘志敏:坦克5號通路已經開闢,正在實施通路,後方可以前進!

  排長潘志敏的嗓子都快喊啞了,但是藍軍對通訊做了幹擾。後續的部隊聽不到他的報告。為了戰鬥的勝利,他已經顧不上危險,衝出去通過跑動來尋找信號。

  很不幸,他最終被藍軍的火力擊中。但是他沒有白白犧牲,他在跑動中尋找到了信號,和後續部隊取得了聯繫。

  在紅方後續部隊的支援下,紅軍主攻一連的進攻勢頭越來越猛,藍軍傷亡越來越大。最終主攻一連拿下了藍軍的前沿陣地。 

  但是藍軍不會輕易放棄前沿陣地。紅軍還沒有站穩腳跟,藍軍就反撲了上來。

  紅軍迅速調整部署,展開防禦。

  「現在我們的兵力已經損失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了」 

  雖然戰損嚴重,但這支紅軍部隊的作風十分頑強。他們打退了藍軍的幾次反撲,逐步站穩了腳跟。藍軍旅最終放棄了對高地的爭奪。

  藍軍旅旅長 滿廣志:今年的紅軍無論從基本戰術素養,戰法運用水平,還是整體協同的層次,較往年特別是去年有了很大的提高,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隨著演練的不斷推進,紅方和藍方進行攻防轉換,紅方進入防禦階段。藍軍在直升機掩護下,向紅軍陣地釋放大量煙幕,並利用煙幕遮障兵分三路向紅軍防守的丘陵陣地實施破障開路。右翼方向破除障礙成功後,藍軍迅速調整部署,從右側發起主攻,與左翼部隊成功包圍了紅軍的核心陣地,持續三天三夜的實兵對抗,以紅軍部隊的失敗而告終。

  專家:如果輕易地讓紅軍取勝了,那不符合未來戰爭的規律,因為未來戰爭中我們遇到的對手,都是軍事強國,這些強的對手在戰爭裡頭,你想取勝,他不給你留出那麼多空間,所以你必須從最惡劣的環境,對我最不利的環境去入手,去鍛鍊部隊,你才有可能在戰爭中能應付各種複雜的情況。

  遠道而來的5支紅軍部隊,通過與藍軍旅的對抗,在朱日和的戰場上,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檢驗和鍛鍊。    

  揭秘藍軍旅:我國陸軍部隊的「磨刀石」

  在大家的印象中,軍事演習往往都是紅方取勝,藍方敗北。但在朱日和演習場,情況卻大不相同。那麼這支藍軍旅為什麼這麼強呢?它究竟是一支什麼樣的隊伍呢?

  這支藍軍部隊是原北京軍區的一支機械化步兵旅,於2011年組建,2012年初部隊移防朱日和,2014年初正式改編為專業藍軍部隊。這也是我軍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專業化藍軍部隊。被稱為我國陸軍部隊的「磨刀石」。

  他們的作用,就是通過模仿逼真作戰對手的特徵,在與參演紅軍的對抗中,有針對性地提升紅軍的作戰能力。這一點,就像體育訓練中的「陪練員」。

  這是藍軍旅的標誌,一頭狼,它的寓意就是,像狼一樣積極,像狼一樣靈活,像狼一樣兇殘。

  這支藍軍旅,經過多年的建設和錘鍊,戰術戰法已經自成體系。

  在2012到2015這四年中,這隻藍軍旅,與原七大軍區合成師或合成旅、海軍陸戰旅等進行實兵對抗演習31場,勝率超過九成,讓對手領教了他們的過硬本領。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演習雙方就像面對面對臺詞一樣,軍事演習的結果總是被預先確定,這種演習模式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要求了。為了更好地磨鍊部隊的應變能力,「背靠背」式的演習應運而生。

  「背靠背」是指參演的紅軍和藍軍相互都不知道演習情節,不知道對方的作戰預案,由演習導演部隨機設置情況,一切都更向實戰靠近。這種訓練模式大大提升了部隊的應變能力和指揮協調能力。現在幾乎所有的跨區基地化演習,都採用了背靠背的演習模式,紅藍雙方不到演習最後一刻,都無法判斷誰會贏。

  所以藍軍的戰鬥力越強,在實戰化演習中作用發揮地越充分,紅軍得到的鍛鍊就越大,紅軍這把劍才能變得更加鋒利。

  前邊我們說到的朱日和軍演,參演雙方都是合成旅。而今年的「火力-2016·青銅峽」,「火力-2016·山丹」卻是分別針對炮兵和防空兵這兩個兵種,進行的演習。光是聽起來,就覺得火力十分威猛。下面我們就趕緊去看看。

  「火力-2016·青銅峽」軍演:火力威猛 多種對抗手段輪番上演

  7月11日,代號為「火力-2016·青銅峽」的陸軍跨區基地化訓練在賀蘭山下拉開戰幕。來自五大戰區的炮兵部隊,在隨後的兩個月中,輪番和第47集團軍某旅的藍方部隊展開激烈較量。

  在「火力-2016·青銅峽A」階段演習中,陸軍第31集團軍某炮兵旅作為紅方部隊,在到達集結地域之後,又經過7個多小時的晝夜行軍,終於抵達了預定作戰地域。

  演習原計劃8點半開始,結果8點20分藍軍直升機就對紅方陣地發起了突然襲擊,完全不按套路。大戰還沒有打響,紅方就吃了敗仗。

  第31集團軍某炮兵旅營長 楊松林:只怪我們太老實,太守規矩……可戰場上,誰會跟你講規矩?

  專家:這種情況是一種不符合常規,但是是符合作戰規律的這樣一種措施,這種措施對參演部隊是一個很好的提醒,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

  它提醒你在戰爭中各種突襲都有可能,在你預想不到的時間地點上,空間上對你進行突襲,所以你一進入戰場,就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

  紅軍出師不利,沒過多久又有一門火炮被藍軍擊中,冒起了黑煙。指揮員下令集中所有火力實施反制射擊,火炮的對抗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夜幕降臨,遼闊的演習場異常安靜。晚上10點,紅方各炮兵群隊率先對藍軍展開火力打擊。

  藍軍指揮員 :電子對抗分隊實施電磁壓制,炮兵群對1232高地實施火力打擊。

  藍軍後發制人,利用模擬交戰系統成功摧毀紅方多門火炮,紅軍這才發現,剛才被藍軍假陣地欺騙了,反而暴露了自己的陣地位置。不得不緊急轉移陣地。

  紅方指揮員:全營注意,接上級命令,立即向二號預備陣地轉移。

  經過幾個回合的較量,紅藍雙方戰況激烈互有勝負,各自的實戰能力都得到了檢驗。

  在「火力-2016·青銅峽」的五場對決中,立體偵察、快打快撤、釋放假情報、設置假陣地等多種對抗手段輪番上演,全面檢驗和提升了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

  「火力-2016·山丹」:幹擾與反幹擾、壓制與反壓制 紅藍對決扣人心弦

  在今年7-9月舉行的,「火力-2016·山丹」系列演習同樣精彩。來自5大戰區的5支防空兵部隊,與空軍的一支專業化「藍軍」相繼展開實兵對抗。

  在最後一個階段的演習中,對抗一開始,藍軍就派出殲擊機、幹擾機、武裝直升機等多型多批次戰機,從不同高度、不同方向對紅軍要害目標實施突襲,並釋放強電磁幹擾。

  紅軍迅速啟動電子誘餌,採取變頻、設置佯動臺等手段進行反擊。對不同空域展開不間斷搜索。很快,目標被再次鎖定。多枚飛彈呼嘯而出,成功將多個來襲目標擊毀。

  幹擾與反幹擾、壓制與反壓制,十幾個回合下來,藍軍絲毫不給紅方任何喘氣的機會,對抗一度進入膠著狀態。

  夜幕降臨,藍軍展開更為猛烈的進攻,多方向低空進入、臨空突襲、輔助佯攻等輪番上演。紅方的防空飛彈和高炮打擊行動及時跟進,一道道縱深立體防空火力網很快在空中編織而成。

  隨著最後一個波次的對抗結束,5場陸軍防空兵部隊跨區基地化訓練演習全部結束。

  在「火力-2016·青銅峽」和火力-2016·山丹這兩個演習中,紅方不敢有絲毫放鬆,和藍方的對決精彩紛呈扣人心弦。

  其實演習對紅軍部隊的考驗不是從戰鬥打響的那一刻才開始的,而是開往戰場的途中就已經開始了。

  紅軍要把兵力在規定的時間內,從各自的戰區投送到數百、甚至數千公裡外的集結地,然後再經過上百公裡的急行軍到達戰場,這個過程可並不輕鬆,紅軍部隊在這一路上有可能會經歷多重考驗。

  他們不僅要晝夜不停行軍,還要經歷各種惡劣的氣候條件,比如暴雨,酷暑等等。不僅如此,還要對付導演部隨機設置的重重關卡。

  一般在投送兵力的途中,紅軍部隊會兵分兩路,一路走鐵路,一路走公路,一同開往戰場。公路輸送過程中,導演部可能會通知你前方道路被炸毀,這就逼著紅軍走一些偏僻泥濘的小路,很難走,一不小心車輛就會陷入泥土中。

  此外,紅軍還要時刻提防藍軍的衛星偵察,防止被偷襲。

  鐵路輸送聽起來舒服一些,其實不然。導調組可能會通知你前方站臺被炸毀,這個時候紅軍就必須要搭建臨時站臺,來轉移重型裝備,逼著紅方部隊走複雜路況。

  這麼逼真的戰場環境對指揮員的決策指揮能力,和部隊的整體戰鬥素養都是一次很好的鍛鍊和提高。

  朱日和、火力系列演習,都屬於規模較大的跨區基地化演習。在今年10月,另一場軍事演練同樣值得關注,這就是「利刃-2016·確山」特種部隊跨區基地化對抗訓練。

  特種部隊如何軍演?看「利刃-2016·確山」系列演習

  10月,來自西部戰區陸軍13集團軍和21集團軍的特種作戰部隊,與第47集團軍某摩步旅藍軍部隊,在河南確山展開跨晝夜實兵自主對抗,這就是「利刃-2016·確山」系列演習。參加演習A階段的紅方部隊是來自陸軍第13集團軍某特戰旅的官兵。

  這次演習中,實兵對抗採取的是自下而上、逐級對抗的方式,分為班組、連排、群營三個階段進行。

  首先進行的就是班組實兵對抗。首輪進場的特戰1班,他們要在藍軍重兵防守區域實施秘密滲透。根據裁判規則,藍軍一旦發現紅軍就可實施轉移,藍軍轉移成功紅軍則行動失敗。

  「還有200多米就到了。」

  然而隱蔽滲透20多公裡的特戰1班,在距離破襲目標陣地前沿僅200多米的一處空曠地帶,就被藍軍觀察哨發現了。

  調理員:叫你們班長來,回撤,走,滲透(破襲)目標失敗,撤。

  破襲任務特戰1班因行動暴露而遺憾地退出戰鬥。

  演練副總導演 張益民:在敵火下運動應該怎麼做呀,什麼戰術佯動、欺騙,訓練當中,我們不在於評判你們誰勝誰負,更重要的是你們從這個訓練當中,要有所體會。

  在經歷了班組、連排對抗階段的挫敗之後,紅方部隊在第三階段——群營對抗中能否挽回局面呢?

  10月22日夜間,紅軍特種偵察作戰群各偵察破襲隊開始向藍軍防禦陣地開進。

  紅軍特種隊伍,採取多路多點滲透的方式,從藍軍前沿防區間隙和翼側實施滲透。

  在此次演習中,一改以往單兵單打獨鬥的比武,而變為群體成建制的比拼,這和以往的演習有很大不同。

  專家:我們在這個特種部隊的訓練裡頭,特種部隊它有兩條,一個是孤膽,一個是群膽,所謂孤膽就是每一個特種部隊的成員,都必須能夠獨立作戰,在任何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就剩了一個人,他也能夠可能完成任務。

  凌晨五時,紅軍第1偵察破襲隊從正面佯攻,率先攻破藍軍右翼核心陣地,成功地吸引了藍軍的火力支援。

  與此同時,左右兩翼紅軍特種偵察作戰群,抓住這個機會,迂迴滲透,同時對藍軍重要目標進行猛攻,到23日上午11時30分,導演部裁定紅軍特種破襲奪控行動,取得成功!

  對抗訓練總導演 西昌訓練基地 司令員 李志強:參演的紅部隊,在五天連續演練中,克服了演練環境惡劣、條件複雜、(對抗)難度強度大等困難,較好的完成了演練任務,體現出較好的訓練水平和過硬的戰鬥作風。

  在利刃2016確山的AB兩個階段中,西部戰區陸軍13集團軍和21集團軍的特種作戰部隊,都經受住了高強度、高難度的考驗,在實戰中嶄露了「利刃」的鋒芒。

  緊貼實戰化!軍演「全程不退出」  吃飯睡覺須時時刻刻繃緊神經

  連續五個晝夜的實兵對抗,這個強度可想而知,這對特種部隊官兵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是一次很大的挑戰。在我們的微博留言中,有一網友提問,演習中的「全程不退出情況」是什麼意思呢?

  在過去的演習中,到了飯點或者到了晚上,導演部會通知「退出情況」。也就是紅軍藍軍停火,從演習狀態中脫離出來,該吃飯的吃飯,該睡覺的睡覺,咱們休息一陣再打。

  而在現在的跨區對抗中,雙方「全程不退出情況」,這就是說紅藍雙方在實兵對抗階段,不分晝夜。你吃飯、睡覺的時候都有可能會有敵人來偷襲你,必須要時時刻刻繃緊神經才行。

  從跨越2016朱日和,到火力2016青銅峽,火力2016山丹,再到利刃2016確山,通過之前的盤點我們能很明顯得感覺到,紅藍雙方部隊在對抗中不留情面、不走過場,想方設法打敗對手。

  從這裡能看出,我國陸軍所舉行的一系列軍事演習和訓練,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緊貼「實戰化」這三個字。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相關焦點

  • 2016年軍改後,歷任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的都有誰,是什麼軍銜?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軍共經歷過兩次軍改,第一次是在1988年,將原本的十一大軍區裁撤整改為了七大軍區,第二次便是2016年的「世紀軍改」。此次改革,七大軍區的歷史使命已經宣告結束,五大戰區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 原78軍軍長吳亞男升任北部戰區陸軍司令員,首任升戰區上將司令員
    據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微信公眾號《北陸強軍號》消息,7月9日和10日,北部戰區陸軍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思想政治教育改進創新座談會。裡面的照片顯示,曾任第78集團軍軍長的吳亞男,已升任副戰區級的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戰區陸軍司令員,並且已晉升為中將軍銜。公開資料顯示,吳亞男,1962年8月生,河北省石家莊市人。1980 年9 月入伍,1984年9月入黨。他是裝甲兵出身,曾任某裝甲旅旅長。後又跨系統調任遼寧某市軍分區司令員。
  • 北部戰區陸軍機關嚴抓財務管理
    北部戰區陸軍機關嚴抓財務管理立起鐵規矩 管好「錢袋子」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宋子洵 高巍責任編輯:劉上靖2018-12-10 14:58 解放軍報訊 記者宋子洵、通訊員高巍報導:「交通費超標報銷、審批手續填寫不全、發票要素不全……」12月初的經費檢查通報會議上,北部戰區陸軍領導通報講評問題點名道姓
  • 張劍任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張劍任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副主任 廣西日報 2016-11-09 19:22 來源:澎湃新聞
  • 北京衛戍區和新疆軍區西藏軍區一道參加陸軍部隊研討活動
    北京衛戍區和新疆軍區西藏軍區一道參加陸軍部隊研討活動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2016-08-12 17:21 來源:澎湃新聞
  • 徐德清升任西部戰區陸軍政委,老搭檔此前已升北陸司令員
    徐德清升任西部戰區陸軍政委,老搭檔此前已升北陸司令員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8-06-09 16:35 來源:澎湃新聞
  • 陸軍是特種部隊,陸軍是對戰爭,武警是國內安全和打擊恐怖分子
    陸軍是特種部隊,陸軍是對戰爭,武警是國內安全和打擊恐怖分子。不能說誰比誰厲害,工作性質不一樣,當然兩種不同的軍隊都是國家的武裝力量,都是可愛的人。 武警如果是特種部隊單兵對抗不差於陸軍特種部隊的,但大家分工不同,沒有可比性!
  • 西部戰區陸軍裝備部有招
    本報訊 張大東、特約記者孫利波報導:金秋時節,崑崙山腹地,西部戰區陸軍組織的一場紅藍對抗演練激戰正酣。西部戰區陸軍裝備部領導介紹說,他們打破過去按照車船、工化、裝甲等專業分頭保障的模式,按照作戰編組從所屬單位抽組10多種裝備保障要素,臨時成立裝備保障大隊,挺進高原寒區與演訓部隊對接,實施聯訓聯保。這個臨時成立的保障大隊如何運轉?大隊政委陳德兵告訴記者,以前是多個保障大隊構成一個保障體系,每個保障大隊只能維修本專業範圍內的數種裝備。
  • 裴曉昌大校任北部戰區陸軍第78集團軍政治工作部主任
    北部戰區陸軍官方微信「北陸強軍號」 圖北部戰區陸軍官方微信5月25日消息:今天是全國戰鬥英雄董存瑞犧牲71周年紀念日,第78集團軍在「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隊」某炮兵旅隆重舉行紀念儀式,追思先烈,緬懷英雄。上述官方報導證實,裴曉昌大校已經出任北部戰區陸軍第78集團軍政治工作部主任。公開報導顯示,裴曉昌大校曾任原濟南軍區政治部保衛部部長,本輪軍改啟動之後曾赴中部戰區陸軍後勤部任職。2017年6月8日,《中國國防報》頭版刊文《加鋼淬火,鍛造轉型尖兵》提到,裴曉昌當時擔任中部戰區陸軍預備役部隊領導管理組組長。
  • 人事觀察|亮相北部戰區陸軍 78集團軍原軍長吳亞男晉升中將
    【財新網】(記者 林韻詩)2020年夏季將領調整中,北部戰區陸軍78集團軍原軍長吳亞男晉升中將軍銜,並與北部戰區陸軍政委石曉一起出席座談會。  據北部戰區陸軍政治工作部主辦的「北陸強軍號」微信公眾號消息,7月9日和10日,北部戰區陸軍召開思想政治教育改進創新座談會。
  • 「9·3」閱兵將軍領隊轉崗東部戰區!陸軍集團軍半數主官換人
    據了解,調整的多位主官都曾參加過2015年的「9·3」大閱兵。撰文 | 蔡邇一政知圈注意到,自2017年4月以來,13個集團軍中,至少有半數主官職務已經調整。最新的一位來自第80集團軍。《解放日報》今天透露的一則消息顯示,80集團軍軍長王秀斌已經轉崗東部戰區。
  • 北部戰區陸軍隆重舉行2019年度「榜樣的力量」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
    12月20日,北部戰區陸軍在山東濟南隆重舉行2019年度「榜樣的力量」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以榜樣為引領,激發官兵學強軍思想,幹強軍事業的政治熱情,凝聚起了強軍興軍的磅礴偉力。北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王印芳、政治委員石曉及戰區陸軍在濟的其他黨委常委,各部(委)副職領導和機關幹部,直屬單位官兵代表現場聆聽了事跡報告會。
  • 北部戰區陸軍某直屬旅注重運用紅色資源
    北部戰區陸軍某直屬旅注重運用紅色資源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張萌 孔運河責任編輯:焦國慶2018-04-23 09:31 北部戰區陸軍某直屬旅注重運用紅色資源
  • 東部戰區陸軍火箭炮分隊齊射瞬間
    11月14日,東部戰區陸軍某旅組織火箭炮分隊在野外陌生地域開展實彈射擊考核,檢驗部隊火力打擊能力。(英文中國軍網、英文國防部網/張毛 攝影報導)11月14日,東部戰區陸軍某旅組織火箭炮分隊在野外陌生地域開展實彈射擊考核,檢驗部隊火力打擊能力。(英文中國軍網、英文國防部網/張毛 攝影報導)11月14日,東部戰區陸軍某旅組織火箭炮分隊在野外陌生地域開展實彈射擊考核,檢驗部隊火力打擊能力。
  • 練兵備戰,點兵西部戰區陸軍9個旅
    《練兵備戰,點兵西部戰區陸軍9個旅》寫在前面:練兵備戰是部隊的主責主業,練得怎麼樣,末端見成效。近期,我們從各大單位來稿中遴選部分稿件,推出「練兵備戰」系列報導。將鏡頭筆頭對準訓練場,記錄一個個火熱的練兵場景,鮮活呈現陸軍部隊練兵備戰生動實踐,敬請關注。今日,點兵「練兵備戰」第五站——走進西部戰區陸軍。
  • 中國五大戰區示意圖曝光 解放軍五大戰區劃分圖
    習近平逐一將軍旗授予東部戰區司令員劉粵軍、政治委員鄭衛平,南部戰區司令員王教成、政治委員魏亮,西部戰區司令員趙宗岐、政治委員朱福熙,北部戰區司令員宋普選、政治委員褚益民,中部戰區司令員韓衛國、政治委員殷方龍。5個戰區的司令員、政治委員向習近平敬禮,從習近平手中接過軍旗,持旗肅立。全場官兵向軍旗莊嚴敬禮。  2016年2月1日,七大軍區變五大戰區調整完畢。
  • 美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透露:美陸軍「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
    【環球時報記者 胡博峰 宇揚】據美國《陸軍時報》網站15日報導,美國駐阿拉斯加州陸軍指揮官彼得·安德裡亞克日前在威爾遜中心極地研究所舉行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他的團隊將分析部署在該州陸軍的登山訓練課程,「準備在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軍隊一起訓練」。
  • 2020年北部戰區陸軍面向社會招考文職人員,85個崗位107人
    2020年北部戰區陸軍面向社會招考文職人員,85個崗位107人 2020-06-29 10:08:21| 來源:北陸強軍號 微信公眾號 2020年,北部戰區陸軍計劃招錄107名文職人員。
  • 中國軍隊劃分了五大戰區,山東省為何劃分到了北部戰區?
    中國軍隊劃分了五大戰區,山東省為何劃分到了北部戰區?   眾所周知,在2016年之前,咱們國家採用的是七大軍區,這也是我們最為熟悉的軍區劃分形式,但是在2016年,我國對於軍區進行了重新的劃分,不僅由原來的七大軍區改為五大戰區,就連原來隸屬於一個軍區的省份也進行了調整,就像山東省和河南省。
  • 陸軍馬鹿的購物天堂:漫談舊日本陸軍酒保
    對於陸軍來說,酒保與建軍同在一個時間點上。說起來,陸軍酒保的歷史比海軍酒保更長。 關於酒保的設立目的以及運營,首先於1872年日本陸軍建軍之際,通過對法軍步兵內務書的翻譯確定,其次到了1888年,日本陸軍編纂了全軍通用的《軍隊內務書》之後又按此書重新確定。以下本文按照 1908年修改後的《內務書》來說明一下何謂「酒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