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去年家戶購屋比由負轉正 新竹民眾最愛買房

2020-12-16 搜狐網

臺灣去年家戶購屋比由負轉正 新竹民眾最愛買房

來源:

中國新聞網

2010年02月04日17:01

  中新網2月4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在逐漸脫離金融海嘯衝擊下,臺灣去年房市再登高峰。根據統計,2009年全臺「家戶購屋比」出乎預料的出現4.97%的微幅成長,每100戶家庭當中,有近5戶人家買房子,是連續2年衰退後的首度正成長。在各縣市中,由於新竹市去年度房屋買賣件數逆勢大幅成長16.5%,一舉打敗2008年「家戶購屋比」冠軍寶座的新竹縣,成為最新出爐的購屋冠軍縣市。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臺灣地區房屋交易件數為388298件,與前一年的379326件相比,呈現2.36%的正成長,是連續2年衰退後再度出現正成長。截至去年底,全臺家庭戶數為7805834戶,以兩者相除所得的「家戶購屋比」為4.97%,與2008年的4.95%比較,微幅增加0.02個百分點,也是該購屋指標連續兩年的衰退後首度正成長。

  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張欣民表示,「家戶購屋比」是象徵一個地方一般家庭的購屋強度,去年第1季雖然還受到美國金融海嘯的衝擊,但第2季開始,股市回穩、兩岸關係進一步開展,加上低利及遺贈稅調降的資金行情啟動,去年全臺房屋買賣移轉件數並未如市場預期的持續衰退,房屋交易量逆勢呈現溫和成長,去年全臺灣「家戶購屋比」也因而跟著止跌回穩,出現了微幅的成長。

  在2008年時,各縣市「家戶購屋比」排名出現一匹大黑馬,曾經連續4年蟬聯冠軍的臺中市被新竹縣所取代,風城新竹市仍維持2007年亞軍的排名位置。不過,去年新竹市房屋交易量逆勢大幅成長16.5%,不僅是全臺房屋交易量成長最大的縣市,「家戶購屋比」也一舉攀上9.64%,平均每100戶家庭有近10戶人家買房子,取代新竹縣,成為年度家戶購屋冠軍的縣市。

  張欣民指出,「家戶購屋比」冠軍換人做最主要的關鍵是新竹市房屋交易件數大幅成長的關係,大大拉高了風城的「家戶購屋比」,而風城房屋交易量大幅增長則是源於無薪假,無薪假讓竹科電子新貴光芒不再,以往喜歡向外縣市購買較大房子的心態也隨之改變,購屋模式變成以近工作地點、實用性為主。另外,無薪假也讓有足夠購屋能力者,不再過度追求太高風險的投資,回歸有實質資產的房地產買賣,這都推升了新竹市的房屋交易量。

  而以往最喜歡買房子的臺中人,這兩年在高鐵、中科及七期等議題炒作下,房價雖然被炒高,但因有為數可觀的臺商回流在臺中置產,加上今年底縣市合併「升格」就將成真,去年房屋交易量也小幅成長6.5%,「家戶購屋比」躍升到全臺第2名,達8.63%。

  去年「家戶購屋比」第3至第5名依序為臺北縣、臺北市、桃園縣;至於「家戶購屋比」在2%以下的則有彰化縣、臺東縣、屏東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澎湖縣等,大多是屬於農漁業縣市、人口外移嚴重或是較缺乏產業基礎地區,其中以澎湖縣的「家戶購屋比」最低,只有1.22%,由此不難看見,最高「家戶購屋比」與最低縣市間的差距仍達數倍之多。

上網從搜狗開始

民生視點

瀋陽男子曾令軍在這不足20平方米的廁所小家生活了五年,還娶了媳婦,生了大胖兒子……

今日熱點

溫家寶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詳細]

汪成榮面臨的獎金被收回再分配難題,並不是一個單一事件。[詳細]

相關焦點

  • 收入只需拿23%出來繳房貸,臺灣基隆掀起新一波移居熱
    全臺各地房價重回歷史高點,民眾購屋的利息成本雖因史上超低利率環境而降低不少,但仍無法抵銷高房價帶來的影響,雙北購屋負擔尤其沉重,反觀同屬北部生活圈的基隆,距離臺北車程30分鐘,房價僅1萬左右,房價所得比與房貸負擔率2項購屋壓力指標都是北部最低,長年磁吸大臺北民眾移居。
  • 臺灣五市購屋需求:臺中愛透天厝、臺南自備款最夠
    臺灣五市購屋需求:臺中愛透天厝、臺南自備款最夠 2011年02月13日 12:3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北市家戶購屋比為5% 中山區房屋交易量
    臺北市家戶購屋比為5% 中山區房屋交易量 2012/1/19 11:05:00中國新聞網 |
  • 臺灣雙北女性購屋佔比超男性 臺北市購房7成是女性
    中國臺灣網3月7日消息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小資女向前衝,臺灣女性雙北(臺北市,新北市)購屋實力堅強,佔比超越男性!臺灣房屋智庫調查,2013年6大都市男女購屋佔比及女性購屋最愛地區發現,6大都市中,雙北市的女性購屋佔比超越男性,高達68%及52%;最愛地區部分,雙北市偏好潛力保值區、桃園以南則鍾情商圈抗跌區。
  • 臺灣地區房價上漲 臺北市買房最難桃園縣最容易
    臺灣地區房價上漲
  • 臺北市房價高不可攀 民眾購屋痛苦指數至最高點
    中新網3月11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臺灣住展雜誌發布最新「購屋痛苦指數」市調報告,報告顯示,統計至今年2月止,臺北市購屋痛苦指數達26.3,較2009年6月所作出的調查增加2.8。根據「主計處」2009年發布的「職業別受僱就業者平均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統計,臺灣30-34歲民眾平均每月工作收入為32787元(新臺幣,下同),雙薪夫妻年所得約為78.7萬元。而2007年的月工作收入為34304元,雙薪夫妻年所得約為82.3萬元,2年來,雙薪夫妻小家庭的年所得未增反減,年所得減少了3.6 萬元、4.4個百分點。
  • 臺北市買房預算逾1300萬新臺幣 比高雄高兩倍
    臺北市買房預算逾1300萬新臺幣 比高雄高兩倍2013-12-27 10:05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郭慶娜  中國臺灣網12月27日消息 據臺灣「ETtoday」報導,臺灣中信房屋中介公司2013年第4季房屋指數調查顯示
  • 臺北房價創歷史新高 全家不吃不喝近11年才能買房
    中國臺灣網10月8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根據臺當局「內政部營建署」昨天(7日)公布調查數據顯示,臺灣購屋痛苦指數達7.69倍,創歷史新高,房價居高不下的臺北巿,更飆升至10.87倍,創下歷史新高紀錄,也就是全家得不吃不喝近11年才買得起臺北巿住房。
  • 臺灣高房價成民怨之首 民眾促候選人正面回應(圖)
    高房價惹民怨,民眾想問3位候選人:「房價合理嗎?如何解決?」圖為去年10月,巢運團體夜宿臺北帝寶前抗議。(圖/《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2月23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住」與民眾生活切身相關,但近年來,臺灣高房價問題高居民怨之首。臺灣民間社團巢運指出,住宅政策有購屋市場、租屋市場及弱勢居住三大面向,缺一不可,應三管齊下。高房價問題是居住正義改革的關鍵,2016候選人必須正面回應,臺灣的房價合理嗎?如何解決?
  • 臺灣《工商時報》:稅制不健全貧富差距大 如何解決購屋難
    臺灣《工商時報》1日刊載社論說,倡導自用住宅土地增值稅優惠稅率適用放寬為「一生一屋」記者會上,當被詢及政策調整偏袒富人,對無力購屋之升鬥小民並無幫助時,「財政部長」何志欽回答,一生一屋政策是讓中產階級換屋的夢想容易實現,至於民眾買不起房子,並非「財政部」所能解決。
  • 房價漲購屋平數變小 臺灣每人平均住44.55平(圖)
    房價漲購屋平數變小 臺灣每人平均住44.55平(圖)     臺灣「主計總處」調查,臺灣去年每人平均居住面積僅13.5坪。
  • 臺灣五大都會區房價所得比7.08倍 成難以承受之重
    若拿臺灣地區與國際相比,臺灣五大都會區7.08倍,也高過澳洲6.8倍、日本5.3倍、英國5.1倍。 臺灣政治大學地政系特聘教授張金鶚說,房價所得比,是調查近半年已購屋者的購屋總價與其家戶收入後,取中位數而得,如調查出房價所得比從6至10倍都有,加權後約取8倍,排除極端值。
  • 臺灣買房成史上最難 大陸和臺灣哪的房子更貴?
    近日,臺灣買房成「史上最難」引起網友熱議,在臺北買房子需要不吃不喝15年,那中國的房價呢?不吃不喝30年買的起嗎?  統計報告指出,由於該季以成交面積大、屋齡新物業為主,以至於拉高總價,但家戶年可支配收入未見提升,房價所得比因此拉高。統計顯示,去年第3季的房價所得比較上季增加0.37,較上一年同季增加0.82。
  • 大陸人臺灣買房到桃園,總價低交通建設好
    快速導讀:據臺灣桃園市不動產交易移轉資料,累計前11月,以中壢區成長幅度最大,房市專家表示,除了青埔重劃區新屋交易熱絡,中壢市因建設議題利多,加上房屋低總價,房價相較桃園市區親民,提高民眾購屋意願,帶動整體房市交易量上揚。
  • 臺南新竹人最愛買新屋 第二季交易佔比冠亞軍
    華夏經緯網10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內政部」統計今年第二季新屋交易佔比,以臺南、新竹的交易量居前二名,為都區會中最愛買新屋的區域購屋客群。  以雙北、新竹、臺中、臺南、高雄等共六個都會區的交易量分析,2016年第三季Q3到2018年第二季Q2共八季,屋齡一年以下的交易量佔比,有時是新竹縣領先居冠,有時是臺南市拔得頭籌。  而新竹縣曾在2016年的Q4,交易佔比達48.83%,遙遙領先其他都會區,幾乎每兩人買房屋,就有一人買新房子。  直至今年Q1還有37.15%,到了Q2則降至25.31%。
  • 調查顯示30%臺灣民眾想換屋 近捷運、車站最受青睞
    調查顯示30%臺灣民眾想換屋 近捷運、車站最受青睞2014-01-08 14:09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郭慶娜  中國臺灣網1月8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灣房屋智庫2014臺灣民眾換屋意向調查結果顯示,有29.01%的民眾想在1年內換屋,其中換屋主要動機為
  • 報告顯示臺灣民眾在臺北購房需要29年不吃喝
    【環球網綜合報導】根據住展雜誌發的最新「購屋痛苦指數」市調報告顯示,臺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達28.8,再創新高,而新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則為13.5,顯示臺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整整比新北市多了1倍以上,令在臺北市購屋的民眾苦不堪言。
  • 報告稱臺灣民眾在臺北購房需29年不吃喝
    【環球網綜合報導】根據住展雜誌發的最新「購屋痛苦指數」市調報告顯示,臺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達28.8,再創新高,而新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則為13.5,顯示臺北市的購屋痛苦指數整整比新北市多了1倍以上,令在臺北市購屋的民眾苦不堪言。
  • 統計局:10月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實現由負轉正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增長實現由負轉正——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隨著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1—10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50124.2億元,同比增長0.7%,1—9月份為下降2.4%,累計利潤同比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具體來看,1—10月份利潤增長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超六成行業利潤實現增長。
  • 國臺辦:臺灣對大陸出口創新高與大陸經濟增長率先由負轉正密不可分
    當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在北京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劉歡、石龍洪、陳舒)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應詢指出,2020年臺灣對大陸出口額及佔臺灣總出口額比例均創歷年新高,和大陸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由負轉正的主要經濟體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