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溫州泰順縣司前畬族鎮一水渠裡出現一頭「四不像」,它長得既像鹿又像羊還像驢,甚至跟牛也有點像。專家判斷,這應該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鬣羚。傳說它是姜子牙的坐騎,是只「神獸」。目前,經過救助,「神獸」已回歸自然。
最早發現它的人是泰順縣司前畬族鎮的泥瓦匠吳聖忠,當天他和幾個工友去修水渠,偶然發現水渠裡竟躺著一隻動物,「身體黑黑的,乍一看像頭牛,但體型比牛小,只有驢那麼大。仔細一瞧,它的角又有點像羊角,整個看起來跟鹿又有點像。」吳聖忠說,自己長這麼大,還從沒見過長得如此奇怪的動物。隨後,他掏出電話報警,該鎮消防隊員趕到現場。
起先,大家試著走進用草去引誘它,但是沒有被搭理。
緊接著,消防員們用繩子做了個活套,先套住它的脖子。幾個力氣大的隊員跳下水渠,用繩子把它的四肢捆住。「它可兇了,力氣大得很,攻擊性也強,在救助過程中不斷用鬣羚角反撲,我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它控制住。」消防員陶文革說。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這邊,岸上的隊員們取了竹竿,綁上飼料袋,做了一個簡易擔架,把鬣羚從水渠中抬上來。「估計有150多斤,身長一米多。」陶文革說。
之後,泰順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野生動植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趕到現場,一番查看後,大家發現鬣羚的前蹄缺失,但傷口早已自然癒合。「考慮它喜歡在懸崖邊活動,可能是因為腿部不靈活加上當天下了雨後崖壁溼滑,它在跳躍時才不慎摔到崖壁下的水渠中。」現場工作人員莊亞輝說。經專家們判斷,鬣羚腳上的傷不影響它的生存,應儘快放生。
當天下午5時許,工作人員和消防隊員們將其帶到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放生。「繩子一解開,它就跑得飛快。」陶文革笑著說。
記者從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處了解到,近年來,該區設置的紅外相機多次捕捉到鬣羚的身影,具體數量還在進一步統計中。「此番鬣羚的『出逃』可能與生態轉好保護區內野生動物越來越多,動物們不斷往外擴張有關。」該區總工程師雷祖培說。
新聞+
鬣羚[lièlíng]也叫明鬃羊,屬牛科,典型林棲獸類,是亞洲東南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典型動物之一,主要活動於海拔1000~4400 米針闊混交林、針葉林或多巖石的雜灌林。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人們據此將其與馴鹿、駝鹿和麋鹿一起稱為「四不像」。
因其最早是在印尼的蘇門答臘被發現的,因此又叫蘇門羚。而浙江省個別地區稱之為牧羊。在中國,主要分布於甘肅、青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四川、雲南、西藏、福建、廣東、廣西以及陝南等地,是中國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大家都關注
發現陽性10例,再次熔斷!又有進口產品外包裝檢出陽性中國駐加大使同孟晚舟通電話:正義必將來臨!美盤問中企人員共產黨員身份 外交部:這是嚴重政治挑釁緊缺!全球搶購新冠「疫苗瓶」
開天目,見美好
來源:溫州晚報全媒體、看溫州APP
編輯:鄭瑩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