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幾個月前的冷冷清清相比,剛結束的中秋國慶長假期間格外熱鬧,高速車挨車,景點人擠人,仿佛疫情已經離我們遠去。據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十一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18億人次,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543.3億元,同比恢復69.9%,為後疫情階段文旅行業的復甦開了一個好頭。
各維度具體數據暫不得而知。但按文旅部此前預計,假期國內旅遊人數約6億人次。另一方面,多個OTA平臺報告稱,文旅市場湧現出眾多新玩法,有質量的深度遊正在替代「走馬觀花」,成為受遊客青睞的方式之一。
為滿足廣大用戶對文旅的深度需求,「頭條搜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發起了「搜尋美麗中國」活動,並上線專屬頁面,在今日頭條埠搜索「美麗中國」即可進入,方便用戶360度了解旅行目的地,合理安排出遊計劃。
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自然圈傳承人」,李玉剛、戚薇、楊蓉、彭昱暢、韓東君和段奕宏6位明星,也參與錄製了視頻ID,向用戶推薦大江南北的人文古蹟和勝地美景。截至目前,活動曝光達到25億,國慶期間有上千萬用戶參與。
抖音平臺也同步發起了#美麗中國#話題,吸引到我是田姥姥、青島大姨張大霞、itsRae、王世不恭、幻想家japaul等達人參與其中,以生動有趣的視頻內容推薦自己心中的美麗中國,普及中國文旅的歷史底蘊和影響力。截至目前,抖音#美麗中國#話題已產生6738個視頻,播放量高達1.6億次。
明星大咖傾情推薦助力用戶360度了解旅行目的地——鞭牛士——
眾所周知,長白山是我國一個重要的自然文化符號,是邊境的守護之山;同時還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是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天堂。據統計,這裡生存著1800多種高等植物,棲息著50多種獸類,280多種鳥類,50種魚類以及1000多種昆蟲,被聯合國列為「人與生物圈」自然保留地和國際A級自然保護區。
作為家鄉長白山的「文化大使」,李玉剛始終不遺餘力的支持家鄉文旅產業,多次在當地演出《天池南》、《天池》、《故鄉》、《長白山下是我家》等旋律優美的主題歌曲。
此次「搜尋美麗中國」活動中,李玉剛再次為家鄉「代言」。照其指引,用戶點擊進入「長白山」版塊後,可以看到景區介紹、熱門景點、購票小程序、達人攻略、景區官網、相關搜索等相關條目,基本覆蓋當地旅行遊購娛各個層面,就像一部「百科全書」。
一個值得「點讚」的細節是,筆者在搜索結果中看到兩條資訊,格外顯眼——10月5日長白山景區暫停開放;長白山西區已恢復開放,北景區及天池因降雪關閉。顯然,這種關鍵信息的推薦對遊客極為重要。得益於平臺智能推薦技術,他們才能及時調整計劃。
同樣迎來2020年第一場雪的,還有「水景之王」、「人間仙境」九寨溝。
據頭條百科詞條介紹,九寨溝因九個藏族村寨而得名,當地有豐富的古生物化石、古冰川地貌,還有74種國家保護珍稀植物,18種國家保護動物,其中不乏大熊貓、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因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作為「人與自然圈傳承人」,戚薇用女性獨特的擬人化視角詮釋了九寨溝,她描述「翠海、疊瀑、彩林、雪峰,構成了五彩繽紛的瑤池玉盆,她是穿著五彩衣裳的藏族姑娘,也是人間仙境的童話世界。」這種比喻充滿憧憬的想像,令人耳目一新。
除此之外,還可以隨楊蓉漫步她家鄉曼妙的風情版納、同韓東君去往黑龍江隱秘的五大連池、與段奕宏丈量敦煌之珠莫高窟,和彭昱暢攀登燎原之火的革命井岡山。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總之,從今日頭條的搜索埠,用戶能見識到各地人文風情、名勝古蹟;平臺也能藉此喚醒用戶的自然和文化物質遺產保護意識。
在保護方面,中國有很多自然保護區在遵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建的保護方法,設立「自然緩衝區」來保護生態環境。但目前這些知識和保護方式仍鮮為人知。
作為一個可信任的搜索平臺,某種意義上,「頭條搜索」承擔著連接人與自然的紐帶作用。比如今年世界地球日當天,「頭條搜索」發起了保護瀕危動物公益行動,並聯合保護國際基金會共同發起「全民搜索集物資」活動,吸引超過千萬用戶參與。為後續深度合作埋下種子。
在筆者看來,本次「搜尋美麗中國」項目的深度合作,不僅彰顯了中國生物圈保護工作的國際認可,也向全世界人民展現了中國的美好河山,更是對「頭條搜索」歷來對文化旅遊、社會公益工作效果的認可和贊同。
據悉,基於力求為用戶提供豐富、可信的搜索結果的目標,「頭條搜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達成長期合作,持續為相關內容提供背書;同時計劃歷時約兩個月,集中為用戶打造一個全面了解中國文旅景點的入口。
打破內容邊界為用戶提供更豐富、可信的搜索體驗——鞭牛士——
實質上,文旅產業復甦不僅在普及中國自然遺產和物質文化遺產的影響力,支持中國的生物圈保護區及其相關社區方面有著深遠意義。從更宏觀的全球化角度看,其已成為促進全球經濟發展、推動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引擎,更是國家與地區提升國際形象和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手段。
在2020年光明國際論壇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疫情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空蕩冷清,文化遺產地掠奪和自然遺產地偷獵風險突增,藝術家無法維持生計,文化旅遊業前景堪憂。這阻礙了大眾接觸文化的基本權利、藝術家和創作人員的社會權利以及對文化表達多樣性的保護。
經濟層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則表示,文旅行業損失慘重,公共博物館、圖書館和劇院預算嚴重短缺,與其密切相關的許多小公司和自由職業者也受到牽連。
但伊琳娜同時認為,文化和創作在全球疫情中具有治癒、復甦之力。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推動了通過網際網路和行動裝置獲得創造性內容和進行消費。在過去10年裡,中國文化產業增長了60倍,幾乎達到GDP的4%,並影響到其他行業。這些出色的數字展示了文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和鼓勵創造創新的力量。
這與「頭條搜索」的理念不謀而合。無論是地球日保護瀕危動物還是搜尋美麗中國,所有對自然和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都顯示了「頭條搜索」普及中國文化的社會責任擔當,也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展示了其豐富的內容生態和平臺技術優勢。
內容生態上,依託今日頭條、抖音、西瓜、火山、懂車帝、悟空問答等字節產品,以及開放接入更多站外內容,頭條搜索構建了一個「長視頻+短視頻+圖文」的多元內容生態,滿足用戶內容需求。
技術能力上,頭條搜索不僅有「搜索+信息流」組成的雙引擎,「頭條號+小程序+視頻流」組成的多入口等分發渠道,還有自身獨特的智能推薦技術,給用戶帶來精準搜索下千人千面的內容展示頁,更好促使內容創造消費場景。
以本次「搜尋美麗中國」活動為例,明星視頻、家鄉kol推薦、達人攻略等多渠道、高質量、可信賴的內容「種草」,讓用戶了解美景的同時,也幫助各地將景色、民俗、特產相結合,促進當地旅遊文化經濟的發展。
不僅如此,據了解,「搜尋美麗中國」活動後,「頭條搜索」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持續共同探索後情階段文旅產業復甦新路徑,未來也會組織網紅大咖前往貧困縣與當地官員直播推介農產品,在線實時銷售,在助力脫貧的同時傳播當地生態、旅遊、民俗等資源。
據頭條相關負責人透露,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只是一個起點,未來,「頭條搜索」將與更多聯合國機構和國際組織展開合作,持續拓寬合作領域和方向,為用戶提供更豐富、可信的搜索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