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月20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胡昕然)在飛機上「名正言順 」打開手機,這事成真了!
資料圖:乘客在民航航班上使用了智慧型手機等可攜式設備,體驗空中網上衝浪。殷立勤 攝
16日,中國民航局正式發布了《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PED)使用評估指南》,但並不是乘客可以完全自由地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1月18日凌晨零點過後,在東航和海航的承運航班上,乘客在飛機上可全程使用手機了。今後,坐飛機時,「飛行模式」終於派上用場,手機看視頻、圖片等操作會給乘客帶來更多便利。在有WIFI的航班上,乘客還可嘗試「下單」購物、網上支付。在國內航空公司的飛機上不能用手機已成歷史。
目前,哪些航空公司可以「開機」?
1月17日,東航「落地」民航局政策,發布關於《東航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使用規範》的公告,成為率先宣布「歡迎開機」的航空公司。
截至目前,東航能夠提供空中Wi-Fi服務的空中互聯機隊規模已達到74架,覆蓋全部國際遠程航線以及166條國內重點商務航線。
請注意,打開手機飛行模式,全程關閉蜂窩移動通信功能。不具備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等設備,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
事實上,近日除了東方航空,還有四家國內航空公司允許旅客可在飛行過程中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可攜式電子設備(PED)。
海南航空
隨後,海南航空也宣布,針對PED設備開放工作,完成包括政策與操作流程修訂、機組人員訓練等。並在1月17日21時執飛中國民航首個開放PED航班HU7781,完成中國民航歷史上開放PED首班商業飛行。
祥鵬航空
2018年1月18日清晨,祥鵬航空8L9857航班從昆明起飛前往騰衝。據悉,這是西南地區首個空中試行開放機上手機等電子設備的航班。
南方航空
南方航空官方微博表示:1月19日起可在客機上使用手機。從1月19起,搭乘南航實際承運航班的旅客,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可攜式電子設備(PED)。
旅客在空中使用手機時,需設置為「飛行模式」。由於南航航班量較大,修訂後的機上安全演示錄像和安全須知卡將在客艙內逐步更新,請以客艙和駕駛艙廣播為準。
南航溫馨提示,根據要求,一旦機組發現任何幹擾安全的情況或突發緊急事件需立即停止使用可攜式電子設備時,廣大旅客請務必聽從機組安排。
廈門航空
廈航成為第五家宣布開放手機空中開機限制的航空公司。19日零時起,旅客可在飛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飛行模式的行動電話(智慧型手機)和規定尺寸內(長寬高三邊之和不超過31cm)的可攜式電腦或平板電腦、電子書、視/音頻播放機和電子遊戲機等小型PED設備,但需打開手機飛行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廈航的波音787寬體機隊已全部具備機上WIFI功能,並早在2015年就開始向旅客提供免費體驗服務。手機限制放開後,只要乘坐787機型執飛的航班,旅客可以通過提前申請獲得密碼,在空中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接入網際網路,體驗社交聊天、收發郵件、瀏覽新聞等網絡服務。目前廈航波音787飛機執飛航線包括所有洲際航線以及部分北京航線。
其他航空公司也將從2月1日起陸續「開機」
小編了解到,還有幾家國內航空公司也將從2月1日起陸續允許旅客「空中開機」。
就在20日上午,長龍航空宣布,從下周一(1月22日)起,乘坐所有航班的旅客,均可在空中繼續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可攜式電子設備(PED),這也是浙江地區首家公布實施的航空公司。
四川航空相關工作人員表示,自1月15日民航局下發《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評估指南》後,川航已啟動內部評估,目前準備工作正在有序開展。國航表示目前正在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方案。在未完成民航局相關的驗證程序前,仍執行原有機上不能使用手機的規定。
春秋航空也宣布,從2月1日春運正式開啟時,春秋航空所有國內國際地區航班將「鬆綁」手機禁令。
17日晚,吉祥航空也宣布將將儘快根據文件要求完成公司內部涉及運行、安全、培訓等諸多方面的評估與準備工作,並早日遞交民航主管部門備案。吉祥航空將在評估完成後儘早開放包括手機在內的可攜式電子設備在客艙內使用。同時,吉祥航空在今年引進的波音787-9飛機上,將配備有地空通訊設備,屆時旅客將能在三萬英尺高空連接網絡。
體驗:空中WiFi網速比較慢
大家最關心的事情來了,空中網速怎麼樣?據體驗,空中WiFi的網速差強人意,微信正常文字聊天尚可,但發送圖片和視頻就有點勉強。
乘務員告訴記者,目前處於測試階段,「由於衛星連接和使用的人數關係很大,一百個人同時使用的話,確實網速比較慢。」
在飛機上升到一定高度後,空中WiFi信號會自動開啟,連接該WiFi並跳轉到瀏覽器,進入「空中網際網路上網驗證」頁面,輸入座位號和身份證號後四位,記者很快就成功連上了空中WiFi,整個過程與一般的公共WiFi連接方式相差無幾。
用空中WiFi發微信文字消息還是比較順暢的,但要傳輸圖片或者加載網頁就很吃力了,很多APP 的頁面都難以加載出來,在線看電影、看直播、玩遊戲等更加困難。「這個網速還有待改善,不然也就只能聊聊微信了,連發個文件都費力。」一旁的周先生在使用了空中WiFi後有些許失望,他期盼以後能提速,讓商旅人士真正能夠實現空中辦公。
東航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東航航班上的空中WiFi使用的是衛星信號,基於一些原因,其在帶寬方面還存在一定限制,之所以每個航班只開放100個名額也有帶寬方面的考慮,今後將不斷優化各個航班上的空中WiFi,讓更多的乘客有更好的使用體驗。
飛行模式主要靠乘客自律
當然,在空中「放飛」手機,仍然有一些要點需要特別留意。
▲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階段,行動電話、電子書等小型PED設備不允許連接耳機、充電線等配件。
▲超過規定尺寸的可攜式電腦、Pad等大型PED設備僅可在飛機巡航階段使用,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飛行關鍵階段禁止使用。
▲在低能見度飛行階段等特殊情況下,或當飛行機組發現存在電子幹擾,機組有權要求關閉機上可攜式電子設備,旅客應聽從指令關閉所有PED設備電源,並安全存放PED設備。
一個航班上有這麼多旅客,如何才能確保乘客手機都是處於飛行模式?東方航空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沒有硬性措施來確保乘客的手機處於飛行模式,只能在飛機起降階段以及飛機飛行過程中,通過機艙廣播或者乘務人員,不時提醒乘客注意自己的手機是否處於飛行模式。
「也就是說,主要還是得靠乘客自覺。從當天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多數乘客還是遵守規定的。一些疏忽大意的乘客,在我們的提醒下,也及時地把手機調成了飛行模式。」工作人員說。
那麼,此前為何不能使用手機?
攜程針對飛機上使用手機和WiFi進行了一項調研。截至目前,調研問卷顯示,98%的攜程用戶希望能在飛機上使用手機,92%的用戶表示「非常希望」飛機上有WiFi。在回答「最想在飛機上用手機做什麼」這一問題時,56%的用戶選擇了「玩遊戲」,17%的用戶選擇了「聽歌、看電影」,14%的用戶在飛機上也要「處理工作事務」,分別有8%和3%的用戶將手機用來「與朋友聊天」「看電子書」,還有2%的用戶將在飛機上「預訂接機或酒店」。
既然這麼多人都希望能在飛機上使用手機和WiFi,那為什麼幾十年來,國內的航空公司均要求乘客全程關閉手機呢?
業內人士表示,截至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起航空事故可以確證是手機信號幹擾導致,但手機信號幹擾帶來的安全風險還是客觀存在的。一些乘客認為航空公司和民航要求過度是不準確的,因為民航安全規範就是為了儘可能降低出現危險和事故的概率。還有業內人士表示,單一因素造成航空事故的概率很小,很多因素重疊在一起才會發生航空事故,但這不意味著就可以忽視某個因素,現在手機能夠在飛機上使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手機和飛機本身的技術進步已達到了一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