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然博物館"顛覆"紀念品 賣三葉蟲化石受追捧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早報記者 張婧豔 俞立嚴

  昨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迎來大批遊客,紀念品商店也廣受好評。蝴蝶耳環、兔子靠墊、貓咪茶壺、獅子書包……要麼萌萌噠,要麼霸氣外露,有遊客狂贊設計者 「腦洞大開」。

  在世界範圍內,各大知名博物館通過層出不窮的創意籠絡消費者已不是新鮮事。

  有媒體認為博物館肩負教育職責,出售與館藏相關的書籍和商品也是宣教的手段,比起放在展櫃裡的古代器皿,觸手可及的複製品更有親和力,教育意義無法用金錢衡量。

  自博館開售三葉蟲化石

  上海自然博物館內設置兩個紀念品商店,分別位於地下二層和一層出口處。

  紀念品商店,由上海自然博物館與美國和中國臺灣的兩家具備多年紀念品運營經驗的公司合作。

  地下二層商店名為BEHRING,面積更大一些,從十元錢的冰箱貼到上千元的毛絨玩具。同時,店裡還出售來自加拿大的三葉蟲化石。店員表示,「這些化石賣掉一個就少一個。」但記者發現六百多元的價格並不便宜。

  一層的紀念品商店來自臺灣的石尚自然探索屋,店內走「原始風」,恐龍等滅絕生物破牆而出,抱著松果的松鼠站在樹林背景的展示板前。

  店內不僅有明信片、鑰匙鏈等常規產品,還出售稀有的三葉蟲化石、骨螺等,新穎有趣。昨天16:00,商店收銀臺前,不斷有顧客前來結帳購買。該店副總經理陳淑娟介紹,該店昨日售出最多的商品,是動物毛絨玩具和可自行挖掘的「恐龍化石」。

  其實,博物館內開紀念品商店並非上海自然博物館的首創。記者發現,上海博物館等早已開設商店,書法圖案的絲巾、印有文物的帆布包或者筆記本,歷史類專業書籍讓不少遊客興致勃勃。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網上商店也憑藉創意紀念商品風生水起,從古老中煥發新生。

  博物館商店或帶來營收

  放眼全球,各大知名博物館商店的那些紀念品創意更加令人驚嘆。

  根據統計,全球博物館商店裡賣得最好的兩類產品是書籍和首飾。後者之所以名列前茅,是因為有數據顯示幾乎2/3的博物館參觀者是女性。

  國外博物館甚至將紀念品商店的經濟效益,作為收入的部分來源。

  前幾年歐美政府普遍收縮了對博物館的財政支持。全英國的博物館超過2500家,幾乎每家都有紀念品商店,但真正贏利的只佔20%。商店收益與客流量等數據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只有大型博物館或有雄厚資金支持的專業博物館,才能投入力量研發產品,建立良性循環,獲得收益。

  有媒體認為,博物館肩負著教育大眾的重要職責,出售與館藏相關的書籍和商品也是宣傳教育的一種手段,比起放在玻璃展櫃裡的古代器皿,觸手可及的複製品讓大眾有機會更細緻的觀察和了解這件器皿,還能親自使用它,其中的教育意義無法用金錢衡量。而書籍、明信片、影像製品等商品,則有機會通過參觀者向更廣闊的受眾傳播,既弘揚了文化,又宣傳了博物館本身,一舉多得。

  ■ 關注

相關焦點

  • 上海自然博物館"顛覆"紀念品 賣三葉蟲化石受追捧
    早報記者 張婧豔 俞立嚴  昨日,上海自然博物館迎來大批遊客,紀念品商店也廣受好評。蝴蝶耳環、兔子靠墊、貓咪茶壺、獅子書包……要麼萌萌噠,要麼霸氣外露,有遊客狂贊設計者 「腦洞大開」。  在世界範圍內,各大知名博物館通過層出不窮的創意籠絡消費者已不是新鮮事。
  • 三葉蟲化石
    首先,國際市場相對於國內市場而言,優勢還是非常多的,首先他們面對的客戶群體更廣闊。在國內,面對大部分是國內的藏家與企業家,而在香港,澳門歐美面對的則是全世界的收藏家與企業家。化石有三葉蟲化石由來: ·     ·    三葉蟲化石,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學名叫三葉蟲化石。
  • 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
    1987年,天津博物館舉辦"中國硯史展",展出一方大可盈尺橢圓形燕子石硯,硯體四周有近百隻振翅欲飛的"小蝙蝠",令人嘆為觀止。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因其全身縱橫分為三節,故名三葉蟲。形如飛翔著的燕子、蝙蝠,故其化石又名燕子石、蝙蝠石。在山東泰安地區大汶口汶水河床多有發現。
  • 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
    1987年,天津博物館舉辦"中國硯史展",展出一方大可盈尺橢圓形燕子石硯,硯體四周有近百隻振翅欲飛的"小蝙蝠",令人嘆為觀止。山東名硯,燕子石即三葉蟲化石。因其全身縱橫分為三節,故名三葉蟲。形如飛翔著的燕子、蝙蝠,故其化石又名燕子石、蝙蝠石。在山東泰安地區大汶口汶水河床多有發現。
  • 重慶酉陽發現三葉蟲化石 頭部觸鬚清晰可見(圖)
    圖為三葉蟲化石。 陳碧生攝圖為三葉蟲化石。 陳碧生攝原標題:重慶酉陽發現三葉蟲化石 頭部觸鬚清晰可見(圖)中新網重慶9月19日電(記者 張燕)記者19日在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毛壩鄉毛壩村獲悉,當地發現一奇特東西,長約70釐米,寬約3釐米的不明古生物輪廓清晰可見。該縣文物管理所負責人帶隊實地查看,在技術員的鑑定下,得出最終結論,此化石為「三葉蟲化石」。
  • 三葉蟲化石:五億年前,翩翩燕子飛
    這是著名詩人範曾的一首詠題燕子石的詩,詩中所描述的燕子石,其實是一種叫做三葉蟲的古生物的化石。說到古生物,你可能會想到龐大的恐龍、神奇的始祖鳥,以及我們的老祖宗古猿……但還有一類不起眼的史前動物,不光資歷比上面這些明星都古老得多,而且知名度也毫不遜色:這就是三葉蟲,曾經在地球上生活了3億年。顧名思義,三葉蟲的外表,就像是三片葉子組合起來一樣。
  • ...標本展現「生命之美」|穿山甲|化石|標本|三葉蟲化石|鸚鵡螺|昆蟲
    「生命之美」展覽近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館開展,展覽以突破常規的陳列方式,展現該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就。昆蟲、飛禽走獸、海貝、植物……自然博物館精選399件生物標本領銜亮相展廳,讓觀眾在目不暇接中,驚嘆「生命之美」。姿態萬千的飛鳥展現色彩之美。
  • 博物館紀念品讓你腦洞大開(組圖)
    為此,重慶晚報記者瀏覽各博物館官網以及淘寶專賣店發現,我國博物館還真是推出了不少有趣的紀念品,讓人折服於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師的腦洞大開。  國內博物館紀念品新奇有趣  故宮博物院此前推出的朝珠耳機被評為「戴上感覺在批奏摺」,而印有雍正帝「朕就是這樣漢子」字跡的摺扇、以尚方寶劍為外形的中性筆等產品,以及「奉旨出差」行李牌等趣味商品,還有之前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膠帶都曾風靡一時。  除了故宮博物院推出的趣味紀念品,全國各地的博物館也都有一些新奇的紀念品。
  • 古生物三葉蟲化石——燕子石
    知道燕子石已經很久了,是在我的姐夫家,他小心翼翼的拿出一塊石頭,告訴我:「這是燕子石,古生物化石,你看像不像小燕子啊?」那時我還小,不懂得古物珍貴,也不在意,但從姐夫如是獲寶、呵護有加的神情中感覺到這是件寶貝。他那塊布太大,有巴掌大而已。那時起心中就有了初步的印象了。
  • 北京海關向北京自然博物館移交76件化石及古生物製品
    人民網北京3月27日電 (單芳) 3月27日上午,北京海關向北京自然博物館移交罰沒化石及古生物製品交接儀式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行。此次北京海關將近年來查獲的76件罰沒化石及古生物製品依法向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辦理移交,由北京自然博物館接收保管,並在儀式現場進行了化石及古生物製品展示。
  • 博物館紀念品讓你腦洞大開(組圖)
    為此,重慶晚報記者瀏覽各博物館官網以及淘寶專賣店發現,我國博物館還真是推出了不少有趣的紀念品,讓人折服於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師的腦洞大開。  國內博物館紀念品新奇有趣  故宮博物院此前推出的朝珠耳機被評為「戴上感覺在批奏摺」,而印有雍正帝「朕就是這樣漢子」字跡的摺扇、以尚方寶劍為外形的中性筆等產品,以及「奉旨出差」行李牌等趣味商品,還有之前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膠帶都曾風靡一時。  除了故宮博物院推出的趣味紀念品,全國各地的博物館也都有一些新奇的紀念品。
  • 雲南發現寒武紀"動物軍團" 三葉蟲化石最長5釐米
    雲南發現寒武紀"動物軍團" 三葉蟲化石最長5釐米 2014-07-03 13:57:08圖為新發現的5.3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提供  奇蝦、三葉蟲、撫仙湖蟲、蠕蟲……在遙遠的5.3億年前的寒武紀,地球上曾經活躍著這樣一群生物,它們是地球生命歷史中最為關鍵的演化環節之一。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專家經過多年努力,在雲南昆明發現的一處新的軟軀體化石產地,再現了雲南東部地區5.3億年前的海洋生物世界。多達3000多塊古生物化石,或將釋疑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因。
  • 2億年前的三葉蟲化石,發現人類足跡,這個穿著鞋的人究竟是誰?
    2億年前的三葉蟲,被殘忍踩死,這個穿著鞋的人究竟是誰?自從達爾文進化論提出之後就備受質疑。因為它的出現,打破了曾經人們對於神的信仰。更是因為在後世對達爾文進化論研究的過程當中,發現有越來越多的證據正在推翻進化論。
  • 億年古生物化石「花落」上海自然博物館
    億年古生物化石「花落」上海自然博物館 2017-08-15 15:鄭瑩瑩 攝   中新網上海8月15日電 (記者 鄭瑩瑩)上海自然博物館15日獲贈一批國家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包括:生存年代屬於侏羅紀中期或晚期的赫氏近鳥龍、生存年代距今至少1.2億年的三燕麗蟾、生活在約1.5億年前的遼西滿洲龜等等。  當天上午,朝陽濟贊堂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化石標本捐贈儀式在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
  • 「三葉蟲化石」距今5億多年,上面為何會有人類腳印,誰能解釋
    導語三葉蟲化石,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學名叫三葉蟲化石。專家的這種發現多虧有化石的產生,這種化石的出現能夠幫大家更快的科學研究遠古文明和全部生物系統的組成。可是還有一些化石的出現,破除了我們曾經對地球生命演變的認識,就例如以前發現的這種足跡化石及其三葉蟲的化石,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 北京海關將罰沒的76件化石及古生物製品移交北京自然博物館
    3月28日報導,近日,北京海關將罰沒的76件化石及古生物製品移交北京自然博物館。從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直至500多萬年前的上新世,這批古生物化石的時代跨度非常大,包括三葉蟲、直角石、海膽、狼鰭魚、陸龜、鹿頭骨、乳齒象臼齒等多個門類,產地來自於全國多個地區。其中,長達兩米多的中華震旦角石,是我國華南地區距今約4.5億年晚奧陶世的一種典型「標準化石」,目前僅在中國產出,為我國所特有。
  • 北京海關向北京自然博物館移交76件化石及古生物製品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3月27日上午,北京海關向北京自然博物館移交罰沒化石及古生物製品交接儀式在北京自然博物館舉行。此次北京海關將近年來查獲的76件罰沒化石及古生物製品依法向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辦理移交,由北京自然博物館接收保管,並在儀式現場進行了化石及古生物製品展示。
  • 這塊化石裡有一對「母子」三葉蟲
    活動現場 潘禧銘 攝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11日訊(記者郭可瀅 通訊員王祥波)透過一塊化石看見了一對「母子」三葉蟲。11日,30名小學生來到武漢中華奇石館,參加「我在奇石館修化石」第三堂課,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院「地學之光」講師團程柳菱博士指導下,學習修復化石的基本方法,認識了三葉蟲的「基礎款」——張氏蟲。「長形張氏蟲是常見的化石,一般在1釐米左右大小,產量大,是不錯的入門三葉蟲化石。」
  • 故宮聯合"新步步驚心" 博物館紀念品讓你腦洞大開
    為此,重慶晚報記者瀏覽各博物館官網以及淘寶專賣店發現,我國博物館還真是推出了不少有趣的紀念品,讓人折服於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師的腦洞大開。 國內博物館紀念品新奇有趣 故宮博物院此前推出的朝珠耳機被評為「戴上感覺在批奏摺」,而印有雍正帝「朕就是這樣漢子」字跡的摺扇、以尚方寶劍為外形的中性筆等產品,以及「奉旨出差」行李牌等趣味商品,還有之前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膠帶都曾風靡一時。 除了故宮博物院推出的趣味紀念品,全國各地的博物館也都有一些新奇的紀念品。
  • 化石系列銀幣第二集:三葉蟲銀幣
    2016年的硬幣展示了奧陶紀時期的三葉蟲化石,它是根據在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發現的4.7億年前的化石製成的。原始的長度接近8釐米,屬於Cheirurus ingricus物種。正如預期的系列,三葉蟲是通過高浮雕工藝與鍍金工藝結合完成的。在通過SMARTMINTING技術營造出周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