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生是一場大冒險,一切都是未知。
在獨自旅行中,探索和體驗,發現故事的真相。
Explore the Pea Way!
第二天早上從酒店出發去五稜郭公園。
雪已經鋪滿了整條街道和屋頂,還繼續下著,如灰燼般落在我的肩上。
搭上了去公園的循環巴士,乘客鞋底粘著的雪融化後,在車廂中部的地面留下一片水漬。
巴士在無人的街道上穿梭,身體也不自覺地跟著左右搖擺。車廂內很溫暖,雪打在玻璃窗上很快就化成了水珠。車外的景象,好像一副無限長的素描畫卷,路邊黑色的樹在風中瘋狂搖曳,掙扎著甩脫壓在身上的雪。
聽聞五稜郭塔景致四季分明,當我登上塔頂,才領會這「四季分明」的含義。
位於塔頂部的瞭望臺,四周全是玻璃,可以站在任一位置欣賞塔下及遠處城市的街景,更遠的視線邊緣處,是海和函館山。
五稜郭在歷史上是作為軍事用途,而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公園。
站在塔上俯視,可以清楚看到五稜郭整體呈現五角星形,沿著這輪廓的外圍有護城河。中間的區域隨著季節不同,春天時櫻花盛開,能看到鮮亮溫柔的粉色五角星,而到了秋天,楓葉又會將這裡染成一片紅色。
我站在面對五稜郭公園的一角,護城河河面如墨藍色的玻璃,泛著冷冽的光。厚厚的積雪覆蓋住河面以外的地方,仿佛一朵巨大的雪花在地面綻放。公園中央的長條形建築,從側面三角形的屋簷判斷,應該是一座神社,被深綠色的松柏包圍著。
不斷有人聲從身後傳來,回頭看到一群旅行團的遊客正朝著我這邊過來,於是只好走到一邊。原來是來自祖國的同胞們。
導遊模樣的男人,示意大家圍在我剛站著的位置。
「我們非常幸運,函館昨天才開始下雪,今天正好可以看到白色的五角星!」
他說完,遊客們紛紛靠近玻璃,並開始讚嘆。
我沿著瞭望臺內側,觀看放置在展臺上的微縮模型,描繪的是150年前人們生活的場景。展臺的玻璃罩內印著五稜郭修建緣由和經過的圖文介紹,分別與模型相呼應。那時的函館被稱作:箱館。
看完這一圈展臺,又回到可以俯視五稜郭公園的位置,這裡只剩下一對母女,看樣子是剛才那旅行團的成員。
她倆正左顧右盼,女兒手上拿著一臺小型相機。我進入她們視線後,女兒臉上便帶著期待的表情看著我。待我走近,她主動走上來,小聲問我能不能幫忙拍照。
我答應了,接過女兒手中的黑色富士相機,將鏡頭對準她們。
瞭望臺外因為雪白一片,倒顯得逆光中她們的臉有些暗,但背後的風景的確很美。
白色的五角公園、遠處密集生長起來的白色房屋、更遠處地平線上冒起的綿延山丘。
拍完後,女兒迫不及待地邊說謝謝邊拿回相機,回看我拍的照片。
我準備轉身離開,女兒忽然抬起頭,笑著問要不要給我拍。大概她看出我是一個人。
來到北海道第四天,我自己連一張照片都沒有。
我說好啊。於是把手機調到相機模式,遞給她。
「有點黑,你要往後退一點哦。」女兒看著手機屏幕說。
於是我朝後退了一小步。
「還是不行,再退一點。」她搖搖頭。
我退到玻璃窗邊緣,感到有光照過來。
「可以了,我數三,二...」
當女兒數到一時,一個人從右側衝過來,巨大的推力讓我失去重心,我整個人朝後倒下去。懸空感讓我渾身肌肉像被瞬間丟到冰水中一般緊縮。
原本在我身後的瞭望臺玻璃不見了。
我掉到了瞭望臺外面。迅速下落使我心臟幾乎無法負荷,難受得要命。大腦無法思考到底發生了什麼,只有眼前這被雪映襯出異常明亮的世界。
醒來時,我正躺在酒店房間的床上,貼身的T恤已汗溼。
我回想著剛才的夢,早上6點的手機鬧鐘響了好久才自己停止。
天已經亮了。
打開陽臺玻璃門,冰冷的空氣迎面撲來,接著我被眼前的畫面深深吸引了。
薄如蟬翼的零碎雪花飄在空中。街道上、屋頂上滿是如綿密奶油般的積雪。而不遠處,在街道的盡頭,是泛著波光的大海。海平面與淡藍色天空中間,隔著由深灰到淺灰,最後過渡到乳白色的雲朵,層次分明。雲朵深處,透出一片混沌的金色光輝。這光如輕柔的帷幔,將函館的早晨包裹起來。
從酒店出發步行來到函館站前廣場的4號巴士站臺。靴子踩著新雪,嘎吱嘎吱的聲音有趣極了,心情也一掃噩夢帶來的不悅。
9:15,第一班去五稜郭的循環巴士到站,這種巴士間隔近一個小時才來一趟。大概一刻鐘就抵達五稜郭塔的入口處。返回的話,也在來時下車的位置等車。
從塔出來,跟著人群,走到了五稜郭公園。孩子們在地上抓一把雪,握在手心成一個球,然後嬉笑著扔出去。
公園的中心,有一片茂盛的松柏,除此之外全是只剩下枯枝的樹木。也許等到來年春天,櫻花作為主角登場時,這裡便是另一番光景。
(未完待續)
五稜郭塔門票:840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