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超級聯賽剛剛戰罷第二階段的賽事,天津女排高居榜首,這不僅是因為天津隊深厚的底蘊,也是因為今年朱婷繼續在天津效力,為津門再添實力。今天也是朱婷的26歲生日,在生之際她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篇長文。她用一個「清」字總結了2020年走過的艱辛歷程,也憧憬著2021年東京奧運會中國女排的奧運徵程。如她所說:如果用一個字來總結2020年至今的感受,我會用「清」這個字。是清淡、清靜、清楚、清醒......
這篇長文立刻引來了網友的互動,大家紛紛為朱婷祝賀生日,並且點讚回應。
縱觀整個排壇,只有中國受疫情的影響最小,前半年封閉訓練,保證了球員的體能以及競技狀態,後半年賽事密集,先全錦賽後是國內排球聯賽,也保證了隊伍沒有因為國際疫情影響賽事減少而缺乏實戰。未來的一個月排超繼續開戰,聯賽之後將又是長時間的國家隊封閉訓練,這一特殊的磨練,將會為中國女排在東京奧運會上再次帶來新的輝煌。
下面我們一起來品味一下兩個奧運年之間4年朱婷的心路歷程,也祝福26歲的朱婷能夠扛起中國女排的大旗,成為世界體壇最優秀的球員。
朱婷長文如下:
忘了從哪一年開始,迎接新一歲生日的時候,習慣性地總結即將過去的一年。
2020年,實在是很特殊的一年。
它的走向,出乎每個人的意料。四年一次的奧運會居然延期,是我之前完全不敢想的事。
如果用一個字來總結2020年至今的感受,我會用「清」這個字。是清淡、清靜、清楚、清醒 的「清」。
還記得年初,和家人共度春節以後趕往北京,一路上時不時會想:排球生涯的第二個奧運年,我該怎樣度過。
我還記得四年前,那個準備開始為奧運衝刺的自己,很想抓住機會實現夢想,所以不斷動員自己,於是早早繃緊弦,生怕出現半點鬆懈。也許因為太重視反而表現太緊,裡約小組賽發揮不如預期。還好,在中巴戰前及時把壓力釋放出來,終於放開來打,才有了後來的升國旗奏國歌。
現在回看當時的照片、比賽錄像,感覺自己真的稚嫩,就像這兩年有年輕的隊友問我如何才能儘快走過艱難又稚嫩的成長期,我會笑答:「還是享受當下吧!」
真的,該走的彎路、該體會的成長的痛,一點兒也少不了。我的排球生涯,裡約奧運會是個分水嶺,經歷過那種心跳,哪怕千斤重壓,也能深吸一口氣,平靜面對了。
這四年,收穫很多。
今年,聽很多人都說:朱婷,你長大了。我同意,因為在意識到自己能穩下來,也有勇氣搏出去之後,2020年,我體會到了「清」的可貴。
從運動員的角度直觀來說,2020年成了特別「清淡」的一年 。
突然間失去直接和對手較量的機會與檢驗自身能力的舞臺,對於習慣以賽場成績作為時空坐標的我們來說,生活少了很多滋味。
不過身處在這份不得已的「清淡」之中,我們每個人倒是多了一些「清靜」的機會。
以往,訓練比賽的日程排得很滿,每天從早到晚,很少有停下來喘口氣的時間,特別是奧運年,全身心投入奧運備戰,更沒有更多精力去想其他事情。
奧運會突然推遲,意外帶來了一種時間上的彈性,在失望情緒慢慢消化之後,我開始調整心態,希望把握好接下來的」清淡「日子。
白天的訓練如常,郎導安排我趁著這個機會把康復做得更好;休息的時間,我從寫寫東西、學學英語、泡泡茶、拼拼樂高開始,在「清靜」中充實自己,也有機會一點點沉澱下來。
當自己靜下心,沉下來,我發現很多事反而「清楚」了。
比如說,我會感覺到這段「清淡」的日子,從運動員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是有幫助的。
可能開始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不得不」,但在「不得不」的過程中,曾經的一些「失去」,反而成了「獲得」。
因為奧運會與國際比賽的推遲,我今年第一次出席「兩會」,這對我來說是特別好的學習和進修的機會。
「代表通道」那次發言對我的考驗堪比裡約中巴之戰的最後一球,出場前我又一次感受到自己怦怦的心跳。我知道那次出場不是代表我自己,是代表中國女排,代表中國體育人,也是代表家鄉河南,致敬偉大祖國,致敬在一線崗位上拼搏的所有人,是我們共同的心聲。
在兩會上,我第一次提出自己在體育教育方面的理解和建議,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除了向與會前輩老師們學習,也一直在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去啟發更多孩子們去喜歡體育,願意參與體育,能讓更多人更多家庭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和收穫。
這一年,動的少些,想的多些,還有一大收穫,就是更加「清醒」。
看清方向,看清目標,看清責任,看清自己……
奧運推遲了,先把那些宏大的志向放在心底,儘可能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做好每一天,相信工夫到了,結果是自然而然的。
在26歲的第一天,寫下這些,感謝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陪我一路同行的老師和朋友。
新的一歲,新的一年,願望不變,願健康快樂,願穩健從容,願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