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
社區網格員向居民宣傳疫情防控知識。
全市網格員接受培訓。
中國江蘇網1月7日揚州訊「我市應該加大基層社會治理宣傳力度,普及擴大知曉率的同時,讓市民積極參與其中。」「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實現城市管理從管控到智治,打造『平安幸福之城』,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日前,儀徵市召開的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會議上,「兩代表一委員」、企事業單位代表,居民群眾和基層幹部、網格員代表和新聞媒體等,在聽取儀徵市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情況後,紛紛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
今年以來,儀徵市深入基層調研,制定出符合市情實際的建設方案,出臺指導性文件。按照「1+11+186+N」模式建強縱橫實戰平臺,1個市級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管指揮、辦大事;11個鎮級指揮調度中心管中轉、解煩事;186個村(社區)管巡辦、做瑣事;N個社會治理聯動部門隨時響應,聞哨報到。建立完善社會治理事件信息採集上報、核實立案、指揮派遣、處理反饋、核查結案、考核評價的「六步閉環」處置流程,推進全市社會治理工作落地落實。
搭平臺 夯實基礎設施
工廠排煙管道排煙不符合標準、攤主佔道經營、學校門口車輛亂停亂放……網格員通過巡查走訪確認後,將這些問題反饋到儀徵市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的平臺。工作人員知曉情況後,根據實際需要,對出現的重要問題實行現場派單,調度網格員、綜合執法隊員第一時間進行巡查、核查、執法,及時處置相關問題。
據了解,儀徵市社會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面積1200多平方米,分設指揮大廳、分析研判室、視頻點調室、12345熱線服務中心、社會治理展廳等辦公服務區域,整合了網格化社會治理、數位化城管、「12345」等部分職能,負責全市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規劃、實施、聯動、協調、督促和考核等工作,將所有網格「點連成線、線構成面」,全面提升社會治理效能,真正實現社會治理事項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處置、第一時間解決。該中心的成立真正實現了聽民聲、察民情、知民意、解民憂,開拓了儀徵市網格化服務管理新局面。
強隊伍 提升團隊能力
據了解,儀徵市現有網格長229名,網格員591名,專業指導員82名,各類輔助人員800多名。為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綜合素質較強的隊伍,加強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儀徵市通過推動隊伍由「單一型」轉向「全科型」,建立分層級、分區域、分批次輪訓制度,藉助儀徵網格學校等資源力量,對全體網格員進行全覆蓋、專業化、技能化培訓。同時,制定《儀徵市網格化社會治理人員工作職責》,細化明確各類工作人員工作職責,指導協調網格隊伍分工協作,提升社會治理團隊實戰能力。
儀徵市依託「鐵腳板」做實「大服務」,建立網格員巡查走訪工作規範,明確時間、路線、範圍等工作要求。網格員在責任格內開展深入廣泛的巡查走訪,全面掌握網格內人員流動和異常情況,及時通過移動終端採集信息上報儀徵市網格化服務管理指揮調度平臺,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儀徵市網格員累計排查走訪20多萬戶次50多萬人次,核查上級交辦信息1.5萬條,排查重點地區返鄉人員6.5萬人次,讓「小網格」承擔起「大平安」的重任。
建機制 規範運行質態
「為實現橫向高效聯動,我們建立責任清單,與住建、城管、公安等26個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對接,制定了網格工作事項準入清單、網格信息採集目錄、服務管理事項清單等6大類620多項,並通過市網格化智能化應用平臺系統進行功能固化,明確網格員在日常網格巡查過程中需要發現上報的問題及提供的服務,規定事項的牽頭處置部門、設置最低處置時限,推動社會治理相關部門與市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高效聯動,為智能化派單、高效率處置、公正科學考核奠定基礎。」儀徵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儀徵市本著集中統一管理、快速高效處置以及有效降低成本原則,明確網格化管理平臺「六步閉環」運行方式,制定《儀徵市網格化社會治理智能化應用工作平臺聯動指揮制度》《儀徵市網格化社會治理處置調度工作機制》,提升上報、派單、處置等事項流轉效率,做到動態管理到人,靜態管理到物,跟蹤管理到事。此外,通過召開工作推進會和領導小組例會,通報情況、解決問題;制定《儀徵市網格化社會治理「六統一」「六項制度」的意見》《儀徵市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督查督辦制度》等規範性文件,進一步促進網格工作規範、高效,提升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水平。截至目前,已醞釀準備研究出臺的各類運行機制、考評辦法等8項,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工作規範運行質態,為建設「平安儀徵」添磚加瓦。(儀宣 楊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