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這個進城孩子讀書、工作、醫療都需要一個相對固定的場所,於是乎不少人想盡一切辦法,奮發努力,甚至不惜動用6個家庭的錢包就為了買一套房,以此來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但是很多情況下很難如人意。
近日,遼寧省大連市一居民在爛尾樓裡釘塑料布禦寒的視頻走紅網絡,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據了解這小區已經爛尾了8年,部分業主無奈入住毛坯房數月,過著沒水沒電的生活,更別說其他的配套設施。由於近幾天天氣變冷,其中小部分業主收不了而被迫撤離爛尾樓,這麼多年過去了,別人的新房已住舊,自己的新房交房日期仍是遙遙無期。您所在的城市爛尾樓多嗎,買房又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像這樣爛尾近十年的,全國各地也有不少,如果前階段統計的全國爛尾樓排行榜,最多的河南省鄭州市,像法院的家屬院這種團購房都能爛尾,都難以維權,更別說普通人買房踩到坑,想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那是有多難,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少開發商拿到地啥都沒幹呢,就建了個售樓部,就開始賣期房了。
縱觀全國各大城市,期房的模式太普遍,也是最沒有安全保證的一種。僅僅拿了塊地,就能賣房,靠著優惠減免的噱頭,還有交定金這樣的套路,使得不少居民深陷其中,難以自拔。開發商左右轉右手,別說五證齊全,就是有一證那就敢開幹。主要還是監管處罰制度不嚴厲,跟購房者籤訂的合同處於強勢房,就算違約,也沒有更好的辦法處置他們,經常看到他們有恃無恐,恃強凌弱。往往最後吃虧的都是那些掏空了幾個家庭的錢包夠了一套房然後爛尾了的居民,辛辛苦苦上半生,在多人的扶持以及自己的努力下,想要過上好日子呢,一套爛尾樓足夠壓垮這個家庭,歸根到底還是房價過高,就算是爛尾樓,當初買一套,哪裡不得個百萬起步呢?
大連這個爛尾樓還算好點的,樓宇建築基本完工,基本到後期工程了,主要是配套設施、生活必須的水電氣管道入戶、門窗玻璃的配備以及地下的人防工程等等。如果大連政府的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拿出切實的方案來,這種新房四面漏風的場面是可以解決的。這種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寒風凜冽中的那種冷,別提這些業主內心的酸痛與無奈了,這爛尾樓裡住得是一戶戶絕望的人家,本想著奔小康而去,現在變成了窘迫的家庭,這樣的開發商,難道不應該引起居民的抵制和政府的強制措施嗎?
商品房的預售制度被詬病已久,這種房地產開發商簡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先拿銀行的錢買地,再用業主的定金以及預防款項建房,如果資金不夠就將房子抵押出去貸款接著蓋,如果沒能賣出去還上貸款或者資金鍊斷裂或者將錢挪到他用,然後基本就爛尾了,為何不能先評估房地產開發商的實力呢?不以誰買地時出的價錢高就給誰,而是以綜合實力決定,包括不限於企業的經營情況、人資成本、繳稅額度、用工數量等等方面,做好規劃與管理,並且針對爛尾實行嚴格的處罰制度,讓這些無良開發商沒有投機取巧、動歪心思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