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15 深山老農民

要說「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這句是什麼意思,其實就是說窮人往往心腸比較好,富人就比如狠心了,往往心腸都會很壞,為什麼在農村會這麼說呢,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人出生就是不平等的,因為有的人生在窮人家庭,那直接就是窮了,而有的人一出生就很有錢。不過為何窮人往往心腸都會比較好呢,其實還是跟長期的生活有關的。

要知道沒錢的農民,在以前都是靠著互相幫忙才能夠生存下來的,都是這家去蹭點飯吃,那家又去蹭點飯吃,靠著鄰居們的幫忙生活的。都是誰家沒飯吃了,有餘糧的都會能幫就幫一把。因為農民知道自己也會有困難的時候,到時候也需要他們的幫忙。

所以說窮人為了生存都是會積極抱團取暖,同時也知道窮人的不容易,也非常有同情心,看到別人家困難就忍不住要去幫忙,就算是自己的家庭也不富裕,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比自己更困難的還是會幫一把。這就有了為何窮人心腸好的原因。

至於為何說富人心如刀,怎麼有錢的人就狠心,更是有壞心腸了。其實這也是一種社會現狀了,在以前都說為富不仁,一個人有錢了都會就會變壞,更是會很沒有良心,欺負窮人。

而且像以前的地主,那就是屬於有錢人了,但都是靠著剝削窮人來賺錢的,可以說很少遇得到一些有善心的地主,這也是在農村流傳著富人心如刀,心腸很壞的原因了。

當然富人並非就是都狠心有壞心腸的,有時候也是無奈的,畢竟想幫助窮人,窮人又那麼多,散盡家產也沒用,最後還不如選擇獨善其身,選擇不管不顧了。只不過這樣的做法就會給窮人留下沒有好心腸,不同情窮人的表現了,自然就不會有什麼好名聲了。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種情況呢,你同意這句話說的意思嗎,都說說吧。

相關焦點

  • 俗語:「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文/玉濁清俗語:「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俗語是老百姓們常用的語言,農村是俗語的發源地,它來自於老百姓智慧經驗的總結,俗語和農村很多的生活習慣都是息息相關的,因此俗語大都包含了農作物的種植、天氣狀況、為人處事的道理等各個方面,對於俗語我們不能夠全信,但是也可以將之作為參考,很多俗語言簡意賅,富有哲理,但是有些俗語因為歷史背景的原因帶有一定的偏見。
  • 俗語:「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俗語:「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俗語有著很明顯的教育意義,很多的俗語雖然第一次讀起來沒有太多的意思,但是在自己感悟之後,我們就會發現,老祖宗的話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起碼在當時是有教育意義的,今天我們來了解一句。
  • 農村俗語「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有何道理?
    大家都知道,祖祖輩輩流傳在農村民間的俗語老話,因為它們是勞動人民生活的經驗總結,和人生的智慧結晶,所以大多通俗易懂,簡單明白,且生動形象。只是有的多少會帶上一點偏面性,雖然談不上完全準確和符合科學,但是卻是有一定道理的。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有光」是啥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 俗語:「窮人越燒香越窮,富人越拜佛越富」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窮人越燒香越窮,富人越拜佛越富"啥意思,有道理嗎?中國的歷史非常悠久,所以很多民間的傳統習俗被一代一代的人傳承了下來,比如燒香拜佛就是我國非常有代表性的民俗之一。其實燒傷拜佛最講究的就是誠意,正所謂心誠則靈嘛!現實生活中,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大家都喜歡去寺廟裡拜一拜,希望能夠得到這些神靈的眷顧,讓自己許的願望能夠成真。可是中國有句俗語叫做"窮人越燒香越窮,富人越拜佛越富"。為什麼窮人和富人就有如此大的差別呢?背後的原因你們知道嗎?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熱衷於農村俗語的我,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整句話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話說,窮的人就去養兔子,富裕點的人,才去養蜜蜂;或是指窮人養兔子,會越養越窮;富人養蜂蜜,會越來越富有。在農村,那些溫飽都有問題的窮人,一般會去養兔子來致富。養兔子的成本相對養蜂蜜的成本來說,是比較低的。只需要多買幾隻母兔子,兩隻公的兔子,放在一起養,等母兔子能生寶寶的時候,一隻母兔子可以生5.6隻小兔子。那對窮人而言,就是賺了。
  • 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時候,農村有很多老人都喜歡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對於這句話,相信有很多人都感到非常疑惑吧,這句話說得是不是真的呢?因為這個俗語是以前農民說的,所以現在這句俗語已經不適合現在的社會了,所以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說一說在以前的時候農村富不過三代的原因。第一種原因是在以前的時候財富和權力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如果富人沒有功名,自身和官場沒有任何問題,那麼這個富人的財產是非常不穩固的,他的財產非常有可能被官場上的人盯上的,為了可以得到這個富人的財產,官府的人就會找各種理由抄他們的家。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在農村裡,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農村俗語的。有一些俗語雖然聽起來很直白,但是這話糙理不糙俗語卻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因為老祖宗不可能無緣無故留下俗語。
  • 農村俗語「麻雀不進窮人門」啥意思,它們也「嫌貧愛富」?
    麻雀是如何分辨富人與窮人?麻雀是農村裡最常見的一種鳥類了,也是比較有爭議的小鳥。在過去麻雀還是「四害」之一,而如今卻成為了國家保護動物。也是因為這一點,很多的農民表示不理解,麻雀常常偷吃農民的莊稼、水果,真的有必要保護嗎?
  • 老人常說「窮人無好朋,富人無好鄰」,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俗語中關於窮人富人的俗語很多,例如「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意思是一個窮人即便住在鬧市,也不會有人和你來往,門前冷清的只有小鳥飛起飛落;一個富人即便住進了深山,親朋好友也會找上門交往,家裡熱熱鬧鬧;說出了人的本性。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雖然好多俗語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俗語已經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只有當把這些俗語放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才有它的一定意義,許多放在現代已經失去了它的合理性,如「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便是如此。
  • 「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鋥亮」真的有道理嗎?你屬於哪種呢?
    「窮人腳上無毛,富人頭頂鋥亮」真的有道理嗎?你屬於哪種呢?文/大千歷史之說我們都知道,咱們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傳統文化,像什麼書法文化、戲曲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這些文化至今還在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咱們今天主要就來講講這個俗語文化。這個俗語不是什麼名人大家發明的,而是咱們古代農民在日常勞作時,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來的。
  • 農村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大家好,這裡是「鄉村波比」,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俗語:」窮看廳堂,富看廚房「,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
  •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思?住大屋不好嗎?
    農村俗語「富不住大屋,窮不行遠路」是啥意?住大房子不好嗎?農村這一俗語是說農村人在日常生活裡,富裕的人不喜歡住大屋,窮人怕走遠路出遠門的道理。哪麼。這句農村俗語說明了農民什麼問題?究竟有什麼道理呢?符合社會現實嗎?
  •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的老人口中經常會蹦出一些特別有趣的老話,而這些老話其實就是農村俗語,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俗語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裡面蘊含的意思和道理。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農村俗語:「人無錢財不如鬼,湯無油鹽不如水」有道理嗎?
    說起農村老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封建、迷信,哪怕你還沒有說出到底是哪句話。這就是現在年輕人對於老一輩這些觀念的刻板印象。說到底,還是因為不夠了解,所以才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偏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人無錢財不如鬼,湯無油鹽不如水」這句農村俗語有什麼道理。農村俗語:「人無錢財不如鬼,湯無油鹽不如水」啥意思?
  • 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住了抬轎房,家敗人也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蓋房子可是大事情,一方面現在能給批塊宅基地很不容易,而且蓋房建設成本也很高,蓋好一棟二層房子要是沒有二十來萬根本不可能;另一方面蓋房時要考慮很多,既要有好的房屋戶型,更要有好的風水,因為農村人對於這個比較講究。
  • 俗語:「富人愛養『二姑娘』,窮人愛養『日日忙』」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富人愛養『二姑娘』,窮人愛養『日日忙』」。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思考了好半天,但還是沒有能夠思考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富人愛養「二姑娘」所謂的「二姑娘」,其實,指的就是鸚鵡。在我國的一些農村地區,鸚鵡被叫做「二姑娘」。
  • 農村俗語:「大寒脫衣裳,清明雪打秧」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不要去質疑有關氣候的農村俗語,它比天氣預報還準確,天氣預報能預測是冷冬還是暖冬嗎?某些人說「過了冬天就知道是冷冬還是暖冬了」,呵呵呵呵。有關氣候預測的農村俗語人們長期農業生產實踐的經驗總結,經過長時間反覆驗證才總結出來的。「大寒脫衣裳,清明雪打秧」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是老百姓在生活實踐申總結出來的,是智慧的結晶。往往以簡單的一句話,詮釋人生的哲理。像「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這句俗語,蘊含著為人處世的道理。「甘井先竭」,甘就是甜的意思,就是說很甜的井水,自然受到人們的喜歡。被大家無窮盡的汲取,容易幹竭,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可「直木先伐,甘井先竭」這句農村俗語,僅僅是為了表達這麼淺顯的意思嗎?非也。二、深入去理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所要表達的含意,不是如表面所說的、這麼簡單。這句俗語所隱喻的是做人的道理,處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