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師巧琢青金石,化腐朽為神龍,空中吐水潤萬物

2020-12-24 玉雕界

玉雕物語

青金石又稱青金,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6000年前就被開發使用。在中國古代青金石被稱為璆琳、金精、瑾瑜,青黛等,佛教稱為吠努離或璧琉璃。

青金石顏色有深藍色、紫藍色、天藍色、綠藍色等,不止是一種罕見的天然礦石,還是天然藍色顏料的主要原料。因其色相如天,備受歷代皇帝喜愛,據《清會典圖考》載:「唯天壇用青金石」,可見一斑。青金石也被阿拉伯國家視為「瑰寶」。

做玉雕,最大的樂趣該是拿到一塊材料後,能發現別人忽略的美。

玉雕師李連成對青金石非常迷戀,專注青金石巧色雕刻的他,常能從不同的角度讀懂青金石的美,比如被視為較次的灑金、灑白,經過他的俏色處理,往往讓人眼前一亮。

在他的工作室,常能看見很多普通,甚至品質有些低劣的青金石原石,但,當成品展現在眼前時,卻讓人嘆服。

比如這塊

帶有很厚一層毛礦的青金石原石

普通,在品質上看不出什麼特別之處

對李連成來說,面對青金石原石,審石、讀石是屬於自己的一場旅程。在心中構思、想像、初步設計,然後按思路進行切割。其實當他看到這塊材料的時候,腦海便有了畫面,一條巨龍盤旋而起,伴生的礦可作雲霄,威武的氣勢,將龍的姿態進行展現。

設計是需要一個立體的空間思維

畫面設計一條龍,藍色聚集處為龍頭

設計,雕出大的輪廓

在未完成前,看上去有點醜

不看畫稿,完全不知道是啥

但在雕刻師心中,它的畫面早已刻在心裡

擦去皮,整塊藍色

顏色正,好看

雕出龍彎曲的軀幹

軀幹稍稍勾勒線條,龍頭有點憨萌

繼續對石頭下功夫

辛苦雕琢一段時間後

終於龍頭成型了

一條吐息的龍

再加雕琢,不是吐息

而是龍吐水

一琢一磨,需要耐心

慢工出細活,繼續默默雕刻

經過長時間地,慢慢地,精雕細琢之後,這條歷經辛苦的龍終於有龍鱗了!

有了鱗片是不是順眼多了?

鱗片雕琢精細

看起來就很有氣勢

到這裡還差最後一步,拋光打磨,又長時間的等待……

一條青金石龍終於降生了,配上精心設計的純銅祥雲底座,終於有了該有的霸氣,不容易啊。

作品《普降甘霖》,純銅的祥雲底座,懸空的設計,正好似一條青龍在烏雲之中若隱若現,為大地施灑甘霖,滋潤萬物,創意設計巧妙。

經過那麼辛苦的雕琢,一定要多看幾眼!

料子是固定的,只盯著料子的美或瑕疵是不夠的,要用自己的思想包裝料子,真正展現玉石之美,這就是玉雕傳承的意義所在。

李連生這條從料子到底座設計而出的青金龍,是不是一節很好的玉雕課呢?

對此,你怎麼看?

路過要留痕

歡迎在下方分享交流

——名家簡介——

李連成,唐山市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1978年生於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做玉雕完全是個人愛好,2005年創辦玉雕工作室,2013年開始參加一些全國性的玉雕比賽展,先後獲得過天工獎最佳創意獎,百花獎銀獎,玉星獎,玉華獎銅獎,最佳創意獎等。近年來專注青金石巧色雕刻,是第一個提出青金石俏色雕概念的人。代表作品:《鳳凰涅磐》《唐山皮影戲——古書》《孫康映雪》《中國夢》《白度母》《夢裡水鄉》《家園》。

相關焦點

  • 琢玉成器!每個玉雕師都是人才啊!
    現代玉雕作品如何表現現代玉文化的魅力,滿足當代人的的生活需求,這是所有玉雕人面臨的新課題。隨著現在人審美需求不斷變化,需要什麼樣的作品滿足大家口味?玉雕師在當下追名逐利的浮躁社會裡,依舊安心創作,為廣大玉器愛好者帶來更加優秀的玉雕作品。
  • 無處不刀痕,刀刀見奇異——玉雕師翁志山
    一塊經天地造化而出的玉石,只有被能工巧手修琢之後,方可成為佩戴賞玩之美器。而玉器文化的傳承,也並非一味臨摹過去的形式面貌,更是在於精神理念的延續,如此方可令藝術具備時代的生命。古語曰:「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每一件玉雕作品從被玉雕匠人觸碰的第一刻起,就開始被匠人們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
  • 水潤萬物 盡吐芳華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水,滋潤眾生,從不喧囂,不爭高下;地,承載萬物,默默無聞,不求回報。
  • 翠花雕刻藝術◎懷抱川湖之志,琢山海
    學生時代,將對繪畫的濃厚興趣,蔓延成對玉雕的一腔熱愛,先後師承彭銳旭、林嘉豪,巧思勤學,一番悟性修入心,點物成雅,化玉為器,學成歸來,懷抱山川湖海之志,落於古城一隅,攜友共創翠花工作室。     符宇熙(Tongiy),1992年生於廣東揭陽,身為玉都人,自幼對石頭情有獨鍾,耳濡目染間,更是視雕刻如本命。
  • 你知道玉雕師是根據什麼來設計雕刻圖案的嗎?
    這都是建立在玉雕師豐富的實踐經驗,根據每一塊料子上的紋,裂、色、棉、髒點等因素,結合已往自己的設計主題或見聞的玉雕設計,綜合玉雕文化中的美好寓意得出的。對於經驗豐富玉雕師,料子基本看一眼腦子裡就形成了多個設計方案!剛接觸玉器及玉雕的玉友,由於接觸與見聞的玉器有限,在設計形態思維上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概念,所以會看著石頭看不出之所以然。
  • 老蘇州才知道的琢玉人與事
    史料記載,吳維鑲祖孫四代全在宮中供職(琢玉)。「常以藝諮事」則說的是乾隆皇帝與蘇州琢玉名匠姚宗仁論玉的事。姚宗仁父子均是專諸巷琢玉高手,姚宗仁是一個仿製古玉的高手,其父授予「染玉之法」(做舊),連乾隆皇帝也難辨其真偽,「雙嬰玉杯」即為姚宗仁所琢。
  • 玉雕師的年夜飯,你喜歡嗎
    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宴會。俗話說得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按照中國民間的傳統習慣,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通常有餛飩、餃子、長面、元宵等等。
  • 為什麼說大玉山「聚珍圖」是玉雕珍品?
    1986年,在揚州又琢成了一座新的玉山「聚珍圖」。「聚珍圖」 的玉料是一塊大型碧玉,產於新疆瑪納斯地區,重2000餘斤, 高120釐米,寬90釐米,厚60釐米。色澤碧綠深沉,玉細潤,白成天然一絕,確屬千載難逢。
  • 我是玉雕師,怎樣的山水題材才算巧妙,看看這些設計圖你就知道
    大家好,歡迎觀看《玉雕說》——玉雕主題創作過程分享。喜歡玉雕的朋友記得訂閱關注我們,每天我們會分享不同玉雕創作過程與玉雕知識!翡翠色彩豐富、玉質水潤、色澤光亮,因此深受人們喜歡。在眾多的玉雕題材中,除了傳統的宗教題材,山水是玉雕師最愛創作的主題之一,色彩飄綠,可以俏山,玉質水潤,可以作水;有綹裂,山石來避,有髒點,林木擋去……山水題材,既能發掘翡翠的天然魅力,又能讓雕刻手藝充分展示。下面我們分享幾組翡翠山水設計糯冰帶底色的翡翠,肉質細膩,帶著淡淡的綠底,以綠底色較濃的地方俏山,別有一番山間閒情。
  • 我是玉雕師,從大馬坎原石切取出來的翡翠,這樣雕刻也很漂亮
    大家好,我是《玉雕說》梁師傅,喜歡翡翠、喜歡玉雕,請記得關注我們——每天分享翡翠知識,提高您對翡翠的認識;每天分享玉雕構思,讓您淘料思路更清晰!雖然很多時候,開出來的翡翠,只有一層黃霧,裡面的顏色都變了,但只有霧層,都可以巧雕,都可以充分利用好它,做出一些有意思的小玩意!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塊大馬坎場區的翡翠原石,這是一塊斷口料,表層有一層黃霧層,雖然不是很厚,但畢竟是特色,而且從斷口打燈可以看到料子肉質的種水不錯,而且沒什麼大裂,稍作利用取件,可以得到幾個不錯的小掛件!
  • 翡翠丨詳細解讀中國的「玉雕流派」
    玉雕是中國傳統手工藝術,幾千年以來不斷地發揚和傳承,探索和積累,形成了很多區域性的派系。我們總結了國內五大流派、五大雕工、五大區域,為大家詳細介紹中國玉雕的區域、流派、風格、工藝等。
  • 蘇松川:學無止境,是玉雕藝術不老的根基
    蘇松川 蘇松川一直認為一名真正的玉雕匠人,玉雕師的責任就在於為玉料賦予更高的價值,必須具備基本技能。現在市場上的大多數著名藝術家都有在工廠和作坊的經驗,有的還有繪畫和石雕基礎,畢竟沒有堅實的基礎,一切都是空中閣樓,華而不實,雖然投入玉雕行業已有十幾年,但是蘇松川從沒有停止過自我學習和技藝提升,他堅信學無止境,才是玉雕藝術不老的根基。
  • 江富建:玉潤砣舞,品讀中國玉雕藝術
    意境是玉雕藝術的靈魂,是玉雕各要素精粹的高度集中,是玉雕大師情感的熔鑄,達到情景交融而表現出來的藝術境界。   中國玉雕大師大多酷愛玉雕山水境界。無邊的山色,縹緲的 雲 霞, 流 水 的 逶 迤, 從朦朧處入手去雕刻出闊遠的意境。玉雕藝術通過內部的張力,創造出一個委婉的空間,儘可能地展示出豐富的藝術內涵,為人們留下一種獨特的美感天地。
  • 蘇州玉雕大師張壽宴:難捨《鴻鵠之志》,不忘玉人初心
    2015年北京工藝美術博覽會「花好月圓」獲金獎2015年北京工藝美術博覽會「運籌帷幄」獲銅獎安徽省第五屆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五子登科」獲金獎雕刻藝術被稱作「工藝之母」,在行家眼裡,「萬物皆可雕玉雕作品溫潤細膩,通透光澤,人物、花鳥、山花、瓶爐,種類繁多,從禮器御用到民間私藏,世人趨之若鶩,名流奉為圭高。能工巧匠們以師徒傳承方式入行,蘇州玉雕大師張壽宴便是其中一員。1998年,張壽宴16歲,主做紅木雕刻,在為玉雕擺件打造紅木底座時,被玉雕作品細緻精巧所吸引,轉而投身改做玉雕。
  • 化腐朽為神奇 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展木雕
    據報導,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13日表示,「阿里山木雕藝術創作活動」除邀請多名三義「國寶級」木雕師、新銳木雕師外,同時邀請阿里山鄒族木雕師,針對阿里山風景區人文生態特色創作。    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指出,木雕師創作期間,完成構圖、裁切、雕刻,並進行修飾與防腐處理,在時間壓力下使出渾身解數,力求作品完美呈現,最後化腐朽為神奇,將原本的風倒木化身為令人讚嘆的藝術品。
  • 海派玉雕大師萬偉:琢玉今生,苦中作樂!弘藝雕璞,無怨無悔!
    2006年有部風靡全國的電影《瘋狂的石頭》,講的是重慶某工藝品廠保衛科長,為搶奪保護一塊價值連城的翡翠,與國際大盜、本地小偷鬥智鬥勇的故事,這部電影讓普通觀眾見識到了優質玉石的珍貴稀罕。海派玉雕大師萬偉,已經不記得在上海新疆兩地,穿梭往返多少個來回了。他的目的地在南疆和田,這個在古代被稱為「于闐」的地方,是西漢時期尉遲氏建立的西域南道佛國,藏語意為「產玉石的地方」。和田脈發崑崙,玉澤蒼生,成為無數淘玉人每年朝聖的殿堂。
  • 黃河最大的「幾」字彎頭流經這裡,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公園
    化腐朽為力量、為藝術、為神奇。化腐朽為力量、為藝術、為神奇。聽著天籟之音響於耳畔,沉浸於這美麗的景色中,那些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品仿似都跳起了舞蹈。水主智,孕育生命萬物。水壇由三層平臺組成,底層平臺直徑339米,總長度為9999米的水道組成八卦水域迷宮,遊客要想登臨水壇頂層,必先破此迷宮。
  • 我是一名玉雕師,我太難了!
    作品首發/獨家視角/名家推薦藝術美學/市場觀察/原創雕刻 玉雕,在很多人眼裡是一份高大上的工作玉雕師,常被認為是一群有車有房有豪宅的人所以,總有人問……做玉雕是不是很輕鬆你們做玉雕的家裡是不是有很多美玉,帝王綠、和田玉,家裡是不是都有很多都9102
  • 玉雕匠人學無止境的「治玉人生」記設雕印象傳創始人王勝利
    明德 系列作品通體溫潤的玉佩,專心致志地雕琢,臉上浮現出滿足的微笑。人們對於玉雕,已有固定的印象。傳統之外,面對玉雕市場的高產時代,是否還有別的路可以走?王勝利心中已有自己的答案。他不僅有著「玉雕大工匠」的頭銜,又有著「中國玉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玉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等協會職務。個展的主題「明德」,是王勝利自己擬定的名字。自從敲定了來晉江展出玉雕工藝品,王勝利為主題擬了十幾個名字,都沒有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