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河南公祭黃帝典禮再度碰撞:到底該在哪兒拜祭?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5日在陝西黃陵縣舉行中新網圖

2019年,陝西黃陵的「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又一次跑在河南新鄭的「黃帝故裡拜祖大典」(時間依農曆三月初三而定)之前。兩地直線距離超過900裡,種種紛爭已持續數年。

西部網報導稱,4月5日上午,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舉行。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以及海外的萬餘名中華兒女齊聚黃帝陵軒轅殿祭祀廣場,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此前,在陝西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由原總政歌舞團團長左青任總導演的主創團隊,集合國內音樂創作、舞蹈編導、服裝設計、祭典文化等方面的眾多藝術家、文化學者,在公祭典禮前夕完成了對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的各方面提升工作,力求呈現出更高的規格和水平。

《陝西日報》消息指出,在此次公祭典禮提升工作中,主創團隊在保持原有七項儀程的基礎上,確定了九項公祭儀程;全新設計典前序禮,精心創作黃帝祭典主題歌《黃帝頌》,全新打造祭典音樂,全新編排《告祭樂舞》。同時,採用大量傳統文化符號重新設計服裝和道具,並將軒轅廟前印池廣場的典前序禮流程納入公祭典禮整體流程進行統一設計。對於公祭典禮的核心環節——樂舞告祭,主創團隊設置了「龍飛華夏」的儀程,象徵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新時代的騰飛。

此外,在頌唱《黃帝頌》環節,112名海內外少年兒童身著56個民族的節日盛裝,將用歌聲表達後世子孫對軒轅黃帝高山仰止的共同心聲和海內外華夏兒女實現中國夢的共同心願。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藝術處處長覃彬表示,此次公祭典禮提升工作成果既傳承了中華優秀禮制文明,又對新時代國家禮制文化的與時俱進進行了全新表達,對引領社會風尚、堅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國形象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河南新鄭的己亥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雖尚未舉行,但此次活動的亮點已經先行釋放。

大河網報導稱,己亥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將於2019年4月7日(農曆三月初三)在鄭州市新鄭黃帝故裡舉行。伴隨著越來越近的腳步,拜祖大典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

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執行導演歐陽瑛鑫介紹,「拜祖大典分為外場的迎賓與內場的九項議程,由於九項議程已經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比較受局限,所以今年比較大的創新點放在外廣場的迎賓儀式上。」今年將選擇「我和我的祖國」這首歌作為外場迎賓的音樂,將由800名學生演員組成金黃色麥浪方陣,與黃帝文化的「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主題相輝映。同時,還有200餘位舞蹈演員身著各行各業的服裝,呈現出各行各業歡慶的場景。

「這個音樂是以前沒用過的,之前採用的是『龍的傳人』,配有武術表演和龍的元素。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大的時代特徵下,我們首先從音樂上做一個大的改變,表現形式也更加新穎。」歐陽瑛鑫表示,希望能夠通過音樂、舞美等多方面的創新與提升,進一步突出愛國主題和國家意識,彰顯黃帝精神。

另外,4月4日,長篇歷史小說《軒轅黃帝》作品研討會在鄭州市舉行。人民網報導指出,一年一度的黃帝故裡拜祖大典開幕在即,河南文學界代表聚首召開《軒轅黃帝》作品研討會,是以文學的形式對黃帝文化做出的最好回應。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曾提到,陝西從1955年就開始由當地政府主持祭拜黃帝活動,而河南則是從2006年開始舉行大規模祭拜。自2006年開始,陝西、河南兩地的網友關於「該到哪裡拜祭」的爭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其中,陵祭、廟祭成為爭議焦點。

2015年9月,陝西黃帝陵一方就和河南新鄭黃帝故裡一方因為祭拜黃帝的問題吵了起來。

先是2015年9月7日,《光明日報》刊發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在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和河南省政協聯合主辦的「黃帝故裡拜祖大典與國家文化建設」專家研討會上的發言。許嘉璐在發言時稱,應該「把拜祭黃帝上升為國祭」,而「歷代對黃帝對先祖是『拜廟不拜陵』」,所以國祭黃帝的地點應該在河南新鄭黃帝故裡。

隨後,9月10日,時任西安市副市長、西北大學原校長、歷史學者方光華在大公報陝西辦事處網站「大公報西部商務網」上刊發的反駁文章《對黃帝的國家祭典到底應該在哪裡》,稱「歷代對黃帝陵寢是祭拜的」,並且廟祭也不是在河南新鄭,而是在「中央設立歷代帝王廟並對其進行祭祀」。

方光華在文中稱,根據許嘉璐「歷代對黃帝對先祖是『拜廟不拜陵』」的觀點,廟祭比陵祭重要,而陝西黃陵縣只有黃帝的陵寢,沒有黃帝的宗廟,在這裡的拜祭就無關緊要了。但這個主張經不起歷史事實的推敲。

許嘉璐在發言稿中說:「(我國)缺乏整個民族文化公認的標記和符號。在國家層面,有塑造整個民族公認的標記和符號的需要,有把拜祭黃帝上升為國家祭祀的必要性。」

方光華則認為,其實這個「整個民族文化公認的標記和符號」早就有了。

他在文中解釋說,「辛亥革命時期,當時的先進愛國者尋求民族文化的象徵,一致認為黃帝就是民族的旗幟。抗日戰爭爆發前夕,1937年4月5日清明節,國共兩黨共祭黃帝陵,宣示共同抗禦外侮的堅強決心,毛澤東親自撰寫祭文。新中國成立以後,除1950-1954年、1962-1978年公祭活動有所中斷以外,歷年都有對黃帝陵的祭祀。1994年以來,黃帝陵祭典每年都有國家領導人出席,今天的黃帝陵祭典已經成為當代中華民族最高的祭典。」

在文化、政治方面的內涵之外,祭拜黃帝大典所帶來的實際經濟利益也是巨大的。例如,《北方新報》報導顯示,陝西省的黃帝陵1980年恢復公祭典禮後,規模一年比一年大,祭祖程式一年比一年規範,景區建設一年比一年好,祭祀經濟已經成為陝西省旅遊的金字招牌。另據河南新鄭市政府官網介紹,藉助拜祖大典宣傳效應,每年五一期間都是黃帝故裡景區的旅遊高峰。據統計,2013年,「五一」小長假三天共接待遊客6.26萬人次;2014年,三天共接待遊客5.3萬人次;2015年,三天共接待遊客4.6萬人次。

相關焦點

  • 中央電視臺和臺灣中視將直播清明公祭黃帝典禮
    丁酉(2017)年清明公祭黃帝典禮將於2017年4月4日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祭祀廣場隆重舉行,陝西廣播電視臺再度聯合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臺灣中視共同直播典禮盛況,屆時全球華人將通過電視直播共享這一隆重莊嚴的祭祀典禮。
  • [陝西新聞聯播]2016丙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明天舉行 各項準備...
    [陝西新聞聯播]2016丙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明天舉行 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 2016丙申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明天舉行,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
  • 公祭黃帝,國之大典
    4月7日農曆三月三,上午九時許,「己亥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鄭隆重開啟。廣場迎賓儀式十分搶眼,在華美深情的《我和我的祖國》音樂聲中,上千名青少年舞動金色麥浪,將「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諧」的主題和新中國70周年華誕的氛圍渲染得無比壯觀。來自海內外40個國家和地區的各界嘉賓近萬人佩戴黃絲巾,面向軒轅黃帝座像肅立鞠躬。現場肅穆、神聖、震撼。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恭讀了拜祖文。
  • 「黃帝祭典」之爭應走向共贏
    據媒體報導,對於普通讀者而言,「丁酉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和「丁酉年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這兩個概念很難區分清楚。事實上,它們的舉辦地分別在河南鄭州新鄭和陝西延安黃陵,兩地距離數百公裡。新鄭的丁酉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儀式於3月30日舉行,而黃陵的丁酉年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4月4日舉行。黃帝的公祭究竟在哪兒?問題再次被牽出。
  • 組圖:陝西橋山戊子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
    組圖:陝西橋山戊子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大典 2008年04月04日 10:4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現場   中新網黃陵4月4日電 (朱鵬英)2008年4月4日上午9時50分,戊子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黃陵縣橋山正式開始
  • 【鄭州「黃帝故裡」將向何處去?】
    (己亥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圖片)2020年4月4日清明節,是清明中華大祭祖•黃帝陵公祭軒轅黃帝大典的神聖日子。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臨更加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和嚴重疫情,祈福中華,凝聚全球華人的智慧和力量,清明節國祭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更顯得彌足珍貴。每年清明節黃帝陵公祭軒轅黃帝大典已經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慎終追遠祭拜祖宗的重大囯祭盛典。每次拜祭黃帝陵,看著幾千年的蒼松翠柏,看著莊重肅穆的宏大典禮,一種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那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真正的根。
  • 對黃帝的國家祭典到底應該在哪裡?
    方光華  許嘉璐先生在2015年9月7日《光明日報》國學版發表《把拜祭黃帝上升為國家級拜祭》文章,提出應該把拜祭黃帝上升為國家級拜祭。這對於提高民族文化自覺未嘗不是一個好的建議,但文章卻說,對黃帝的國家級拜祭只能在河南新鄭黃帝故裡,這很令人詫異。
  • 戊戌年公祭黃帝大典明舉行 新時代祭祀黃帝就是要凝心鑄魂
    戊戌年公祭黃帝大典明舉行 新時代祭祀黃帝就是要凝心鑄魂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4月04日 15:12 A-A+ 黃帝陵所在的陝西橋山全景圖片源自網絡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舉行 臺灣原住民青年代表參加
    央廣網黃陵4月5日消息(記者溫超)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今天(5日)上午,乙未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港澳臺地區及海外華人華僑代表近萬人匯聚在橋山祭祀廣場,共同祭拜中華民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
  • 庚子年線上漢服漢禮公祭軒轅黃帝活動禮成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3月27日訊(記者 梁華)3月26日,由華夏文化研習會,漢服天下共同主辦的庚子年線上漢服漢禮公祭軒轅黃帝活動分別在陝西黃陵與河南新鄭派出由當地同袍組織的代表,向華夏人文始祖,以漢服漢禮,恭行祭典。
  • 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攜臺灣原住民青年代表公祭軒轅黃帝
    中國青年網西安4月5日電 (記者 周圍圍 廖書曼) 今天上午,乙未2015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陝西省黃陵縣隆重舉行。中國國民黨榮譽副主席蔣孝嚴攜臺灣原住民青年代表應邀出席典禮。乙未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現場。
  • 港澳臺青年代表:參加黃帝祭祀典禮是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機會
    原標題:港澳臺青年代表:參加黃帝祭祀典禮是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機會  新華網西安4月5日電(記者李樹峰、馮國)乙未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5日在陝西省黃陵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港澳臺地區及海外華人華僑代表逾萬人齊聚橋山,祭拜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參加典禮的港澳臺青年代表表示,祭祀典禮充滿歷史底蘊,是一次了解歷史、學習傳統文化的好機會。
  • 2015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期間將舉行系列活動
    3月18日,記者從黃陵縣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活動籌委會獲悉,「2015(乙未)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將於4月5日(清明節)在黃陵縣橋山黃帝陵隆重舉行,同時,「文以載道、文以化人」清明黃帝文化學術交流會、「三秦大講堂」之「中華傳統文化專題講座」、「華夏同根主題音樂會」、「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 2019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在浙江紹興舉行
    4月20日是農曆穀雨,2019年公祭大禹陵典禮在浙江紹興大禹陵祭祀廣場舉行,來自海內外的5000多嘉賓共聚會稽山下,追思先賢,傳頌大禹美德。此後在紹興形成一個祭禹制度:十年一大祭,五年一小祭,採取公祭與民祭相結合的方式。從2005年開始,改為每年的穀雨公祭。2006年,祭祀大禹陵典禮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祭禹和祭黃帝一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2007年公祭大禹陵典禮由文化部、浙江省政府共同主辦。
  • 衛星新聞 | 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上,祭文用詞比較現代
    4 月 5 日,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黃陵舉行。在名為《祭軒轅黃帝文》的祭文中,出現了不少現代詞語和事件,其中包括盛會十九大、憲法修訂、一帶一路、精準脫貧、一國兩制、偉大復興等。祭文部分摘錄如下:壯哉中華,乾坤朗朗;自信在胸,正道康莊。國力宏勃兮光燦寰宇,民心齊薈兮奮發圖強。
  • 湖南省長率3萬餘人公祭舜帝 稱要推進富民強省
    省直各部門、永州和其他市州領導,大舜文化研討會、湖南省舜帝陵基金會、湖南省炎帝陵基金會、陝西省黃帝陵基金會代表,福建、河南、港澳臺舜裔宗親代表,共3萬餘人參加公祭大典。三聲禮炮響徹雲霄,以龍獅隊領頭的開道隊伍威風凜凜進入神道。
  • 河南有黃帝故裡,陝西有黃帝陵,甘肅有軒轅故裡,咋回事?
    比如,黃帝的故裡就是一個有分歧的地方,如果你去過河南新鄭旅遊,一定會知道黃帝故裡在河南新鄭。新鄭市黃帝故裡景區位於軒轅路,景區裡有軒轅橋、軒轅廟、軒轅丘、黃帝紀念館區、始祖山風景區等。新鄭市的黃帝故裡規模很大,並且免門票,目前是4A景區,正在爭取5A景區。雖然,新鄭市的黃帝故裡規模很大,並且有著非常詳細的景點介紹,讓我們可以很好地了解黃帝。
  • 黃帝在陝西還是河南?根據史料證明,炎黃族和羌族同宗同源
    黃帝和炎帝是中國的人文始祖,中華兒女都自稱為「炎黃子孫」。不過黃帝和炎帝到底生活在哪裡?國內還沒有一個定論,陝西省、河南省、山東省、陝西省、河北省都宣稱擁有炎黃故裡,河南更是宣稱炎帝和黃帝都在鄭州。本文通過古代史料和當今的一些研究成果,來梳理一下炎黃族的的線索,以證明炎黃族形成於渭河流域。
  • 大陸臺灣共同舉辦萬人祭祖典禮有深意……
    聯播君搜索了近些年的節目,發現《新聞聯播》多次報導過這場公祭典禮,足見其重要程度。聯播君來劃重點了:公祭、伏羲、天水、臺北,是這條新聞的四個關鍵詞。一場祭祖大典,穿越上古到今天數千年,橫跨國土西北和東南幾千裡,連接了祖國大陸與離散遊子兩顆心。這四個關鍵詞串出的故事,美麗、神秘,又意味深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