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可以認識一下嗎?」我又驚又喜,這是我第一次被女生搭訕。因為我穿了件託雷斯的球衣。
那是2007年,我剛上大一。後來,這個叫ZHAOLEI的女生成了我的好朋友。她說她猶豫了好久,最終鼓起勇氣找我搭話,畢竟很少在現實中見到利物浦球迷。但她當時不知道,她是我見到的第一個利物浦球迷。
利物浦球迷慶祝奪冠可能市裡就我一個利物浦球迷我的家鄉開原是遼北一個總人口不足60萬的縣級市。從初中開始看球到高中畢業,我沒見過除我之外的第二個利物浦球迷。
初中英語課本上的一篇課文,讓我知道了利物浦和披頭四。但那時學校並沒有什麼足球氛圍,除了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的全民雞血。男生們都打籃球,看NBA,我也跟著一起每天中午放學奔回家看姚明的火箭。上高中後,班裡漸漸有了些足球迷,我的同桌就是一個曼聯拜仁雙料球迷。
在他的影響下,我也試著去看曼聯,還加過紅魔球迷QQ群,說什麼相信紅魔會再度輝煌之類的話。長久以來,我都絕口不提這茬。太羞恥了。這種羞恥感,在後來看到穿著埃弗頓球衣的傑拉德時得到了緩解,又在得知傑拉德是被長輩所逼時加劇。
2005年5月25日,伊斯坦堡奇蹟,我沒看到。
第二天中午央五的體壇快訊,傑拉德振臂高呼的樣子,喚醒了我英語課文的記憶。整個一周,我都在《體壇周報》《足球周刊》裡反覆咀嚼利物浦重回歐洲之巔的細節。
史蒂文·傑拉德,這個男人太牛了。利物浦,這隻球隊太特別了。我決定成為利物浦球迷,成為一個KOP。
我開始惡補球隊的歷史、學唱隊歌、搜集任何和利物浦有關的信息。最關鍵的是,從那時起,我幾乎沒有落下紅軍的任何一場比賽,即使高考前夕,我仍然半夜溜出家門,去網吧看了和米蘭的歐冠決賽,然後失魂落魄地第一個走進教室。
利物浦球迷慶祝奪冠。利物浦最輝煌的時期是上世紀70-80年代,那時候除了廣東等少數地區,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沒有英超轉播。而等到有了的時候,利物浦已經被曼聯拉下了王座。這就是中國內地利物浦球迷相較其他豪門遠少的原因。
在2005年的遼寧省開原市,我可能是這個城市裡唯一一個利物浦球迷。
更讓人難受的是,從我成為利物浦球迷到我研究生畢業的十年裡,利物浦只拿過一次足總杯和一次聯賽杯。因此,在與同桌的嘴仗裡,我永遠是最先詞窮或戰術撤退的一個。後來,身邊的巴薩、切爾西、皇馬球迷漸多,球迷間的比較、互嘲就更多,我當然是屢戰屢敗。
在這個過程中,利物浦成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但是越熱愛,就會越殷切,越殷切就越容易受傷。
利物浦的隊歌叫《你永遠不會獨行》,但那些年,我確實是一個人。那種孤獨、不甘、滿懷希望又一次次破滅,大概是每一個同齡的紅軍球迷都經歷過的。
直到2007年我進入大學。
「@小黃雞 我軍下半場會換下喬阿倫嗎」這是我在校內網(人人網)上的最後一條關於利物浦的「狀態」,時間是2013年1月13日,下面只有一條回復。
在我誤以為愛情來得太快,反手就是一個革命友情的橋段之後,ZHAOLEI成了我加入校園利物浦球迷組織的介紹人。
當時學校BBS主站之外,還有兩個小站,其中一個上面就有利物浦球迷版。我像見到親人一樣跟著一群老博士版聊,還去共青森林公園版聚,去酒吧看球。後來,隨著老博士們相繼畢業,校內網興起,BBS逐漸沒落,這批最初親如一家的老KOP也就消散在人海。
也許是因為補償心理,在校內網上,我瘋狂添加利物浦球迷,只要是名字後帶有「LFC」「KOP」的來者不拒。在一千多個好友裡,來自全國各地的利物浦球迷可能佔了一大半。
傑拉德是利物浦一個時代的象徵。那時候,每次利物浦比賽,我的校內網主頁新鮮事沒別的,幾頁幾頁的利物浦球迷狀態。我當然也是刷屏小能手,開場要發「不要慫就是幹」,進球了要發「NB」,踢得差了要罵娘,結束了再寫個日誌總結下戰術或抒情一番。遠不像現在,發個朋友圈都要糾結半天會不會影響成熟穩重知識中年的人設。
然後不管多沒營養的狀態,多雞湯的日誌,下面都有一群KOP留言,相互鼓勵安慰。那時,確確實實感受到了「天下KOP是一家」。
鼓勵與安慰,是這十多年裡,紅軍球迷最常幹的事兒。
比如2008/09賽季,歐冠1/4決賽次回合,利物浦在斯坦福橋對陣切爾西。我和ZHAOLEI在一群藍軍球迷中間,心情過山車般經歷了從歡呼雀躍到被當頭一棒,再到重燃希望,最後又無力回天。我們坐在草坪上看著天邊泛起亮光,默默無言。但僅僅是彼此的存在,都是巨大的安慰。
然後就是在安菲爾德,我們和阿森納那個瘋狂的4比4。那個賽季,我們第一次離英超冠軍那麼近,又那麼遠。現在可能很多曼聯球迷都不知道他們曾經有個叫馬切達的小將,但我可能永遠也忘不了,橫空出世幫助曼聯逆轉利物浦拿到第18個頂級聯賽冠軍,然後事了拂衣去。
馬切達似乎就是利物浦這些年命運的一個隱喻。更苦澀的是,這個隱喻我們還要經歷2.5次——13/14、18/19賽季兩次失冠,以及差點讓我們再次失冠的新冠。
利物浦的主場氣氛一向熱烈,只可惜疫情之下英超只能空場比賽。從「佛系」到「飄了」2011年,我直升了本校碩士研究生,開始以學術為志業。導師曾委婉地批評過我志趣太多,我當然知道利物浦佔去了我不少時間和精力。但我無法放棄。
儘管在2009年錯失英超冠軍後,利物浦深陷換帥重建再換帥再重建的泥淖,但每個周末比賽日仍像過節一樣。我還是場場不落,只不過隨著微博、微信逐漸兩分天下,人人網名存實亡,那種和無數KOP一起同呼吸共命運的激情也就一去不返。
同樣不復返的還有紅軍球迷的心氣兒。
那時候,在各大足球論壇上,紅軍球迷成了最受歡迎的一群人:個個都很有才,說話又好聽。唯一能一較短長的,大概就是同為守望者聯盟的槍手球迷。
素質高、「佛系」,並不是說成為利物浦球迷要什麼層層篩選或者資格認證,大概是一個頗為無奈的自然選擇過程。成績一塌糊塗、經營混亂不堪,讓原本就薄弱的內地球迷基礎雪上加霜,留下的大概都是忠誠度較高的,且有些年紀的,比如我。
球迷基數小,極端的、低素質的相對就少;年紀一上去,與其犯賤就不如懷念。
然而看競技體育,沒人不希望自己支持的球隊出成績。利物浦球迷嘴上「佛系」,心裡從沒放棄對利物浦重回王座的希望。
至少我沒有。即便是早早退出爭冠、爭四的時候,輸了比賽的接下來一周我可能都要自閉,而贏了就化身love&peace、紅領巾飄揚在胸前的好中年。
傑拉德滑倒的一幕是利物浦球迷心中永遠的痛。但在「飄」之前,我們還要經歷好幾次宿命般的心碎時刻。
先是13/14賽季,一個原本沒有多大期待的賽季。蘇亞雷斯因為上賽季季末對陣切爾西時咬了伊萬諾維奇被禁賽,新賽季的頭6場比賽都不能出戰。沒想到斯圖裡奇站了出來,熬到蘇亞雷斯復出後,利物浦一路高歌猛進。在與如日中天的曼城的六分戰裡,紅軍笑到了最後。比賽結束,所有紅軍球員聚攏在傑拉德的身邊,聽他激動地演說。
是的,當時我也以為傑拉德終於可以一償宿願了。然而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
詹俊說,傑拉德的滑到,是他從雲端跌落凡間的一瞬間,「這些跌落凡間的瞬間讓傑拉德接近了和我們這些凡人的距離。讓我們覺得他是那麼親近,也許當你看著傑拉德會像自己一樣在成長中犯錯誤的時候,是不是有一份釋然呢?」
利物浦球迷當然不會把丟冠歸咎於傑拉德,沒有他,那支利物浦甚至連錯失冠軍的機會都沒有。但也無法對這個結果做到釋然,因為一年之後,那個忠誠與堅忍的象徵,以一種無比遺憾無比苦澀的方式,告別了他的家鄉球隊。
與他一道告別的,還有我們的青春。那一年,正好是我成為紅軍球迷的第十年。
就在傑拉德走後不久,2015年10月,利物浦迎來了渣叔克洛普。倆人之間的交錯,大概只能用「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這種程度的遺憾來形容。
克洛普到來之後,利物浦終於走上了正軌。克洛普、芬威與利物浦被認為是天作之合,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渣叔不僅僅是一個教練,他更接近一個經理的角色。管理層也在最大限度內對他給予支持,讓他可以從容地按照己意打造克氏紅軍。
渣叔兌現了他上任時的承諾:用4年時間幫助利物浦拿到冠軍。實際上,在看到克洛普治下的利物浦每年都在穩步提升——重回前四、歐聯決賽、歐冠決賽——作為習慣性心碎的紅軍球迷,已經老懷彌慰了。
沒錯,克洛普的頭三年除了在他的洲際杯賽亞軍履歷上添了兩筆外,啥也沒拿到。但這兩次亞軍,與其說是遺憾,不如說讓我們對每一個新賽季都充滿了希望。
隨後我們迎來了歐冠史上第二經典的逆轉以及第六座歐冠冠軍獎盃,又以1分之差勇奪英超史上最高分亞軍的殊榮——有些遺憾,但足以驕傲。
其實,很多時候,說是錯失,說是時運,不過是別人比我們做得更好,不過是需要我們再努力那麼一點。但是,在還剩9輪的情況下領先第二名曼城25分的情況下,有可能因為新冠而賽季作廢,所有KOP的內心都是「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好在英足總聽從民意,如期恢復了比賽。
說回驕傲。驕傲過度就可能變成飄,或者被認為飄。
這兩年球隊聲勢大振,球迷卻大有成為萬人煩之勢。有些老KOP把「利物浦球迷飄了」這一命題歸因為冠軍粉、小學生。這種心理,大概相當於原著黨對影視黨的居高臨下,又有種私愛的樂隊參加綜藝後爛大街的失落。
確實,年輕球迷往往比較氣盛。但更深層的因素,無非是紅軍球迷擠壓了原本屬於其他頂級豪門球迷的話語空間。飄,其實是有地位屬性的,一些人是飄,一些人不是,是理所應當。就好比陸大有說令狐衝可以高傲,林平之這個新來的就不配高傲。
此前,利物浦已經在克洛普的率領下奪得過歐冠冠軍。我其實對紅軍球迷被指責飄了沒有任何牴觸,好事啊,說明利物浦也有一較短長的資格了。對冠軍粉也沒有意見,多多益善。球迷多了也是好事,再說有幾個死忠不是從冠軍粉過來的呢?
利物浦球迷這麼多年,嘴上說著光榮與夢想,身上寫著永不獨行,心裡不還是饞那個英超冠軍嗎,所有的苦澀和失望不都是因為想做冠軍粉而不可得嗎?
「下賤」就「下賤」,我就是想做冠軍粉。
利物浦很特別嗎,利物浦球迷很特別嗎?
並不一定。
大概每個球迷都會認為自己鍾愛的球隊有著特殊的氣質,是特別的一個;也勢必有不少球迷認為自己與主隊的相遇是「金風玉露一相逢,鹿晗愛上關曉彤」,充滿命定的戲劇性。
利物浦球迷曾經嘲笑曼聯只知道「glory glory Man United」,粗鄙功利。而我們則是:
Though your dreams be tossed and blown 夢想有時而滅
Walk on, walk on 仍請心懷希望
With hope in your heart 不斷砥礪向前
And you'll never walk alone 因你永不獨行(筆者譯)
夢想、希望、堅持、偕行,看我們利物浦的企業文化,多麼詩意,多麼富有內涵。然後反手就迫不及待地把世俱杯加到冠軍牆上,反手又因為要穿印有世俱杯冠軍徽章的球衣而大費周章。
我不是說這有什麼不對,標榜榮耀也沒什麼低俗的。我只是說,我們無法從貶低對手身上獲得自身的獨特性。
紅軍球迷在利物浦身上看到的永不言棄、逆轉屬性、悲情色彩,或許每個球迷都能從自己主隊身上找到,比如同樣善於逆轉的曼聯和巴薩,比如曾經同樣充滿悲情色彩的國際米蘭和勒沃庫森。所以,當你覺得自己的主隊很特別時,覺得自家球迷很獨特時,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我暗示。
我們因為某個偶然的瞬間注意到並喜歡上一支球隊,或許是來自男友或前男友的影響,或許是一場被神話了的比賽,或許是某個偶像級別的球星。當初的理由並不一定都那麼命中注定,只是恰巧。
但是當你一場場比賽看下來,你與這支球隊的聯繫就越發緊密。你可能會開始暗示自己看球具有的特別意義,也可能會不自覺賦予這支球隊特別的內涵。
這種特別,現在看來,多少有點虛幻。但正是這種在虛幻中凝結的熱愛和信念,讓我們傷心落淚,讓我們激情吶喊,讓我們沮喪失望又從中獲得力量,讓我們——主要是我——以為找到了一個陪你看球的女友,婚後卻變成你陪她看大本營101乘風破浪還得樂在其中。
無疑,這些都是真實的,而同樣真實的另一件事就是:在切爾西對陣曼城的比賽前,我也和很多人一樣,成了「三十年藍軍球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