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普度眾生,可興教寺玄奘塔只是五級浮屠!

2020-12-11 專注文物博物館保護

興教寺,又稱「大唐護國興教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中國佛教八宗法相宗(又稱唯識宗、慈恩宗)祖庭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城南約20千米處的少陵原畔。

興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後其弟子窺基法師和圓測法師也歸靈於此,陪伴在玄奘靈塔左右。佛語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七層佛塔)」,怎奈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普度眾生,圓寂之後,玄奘塔只有五層(五級浮屠)。

五層裝木結構佛塔, 玄奘舍利塔由石灰石石塊砌成,作單層造。塔體外方內圓,造型簡潔,比例適度,堅固樸實。墓塔全部是用磚砌築而成的,

塔通高21米,是較大型的墓塔,塔的平面呈四方形,五級,樓閣式,每層的邊長5.2米,向上各層逐級內收,收分較大,因此塔身穩重堅固。

塔身下為低矮的臺基。第一層塔身的南面闢有磚砌拱門,內有方室,供奉著玄奘的塑像;北面鑲嵌著唐文宗開成四年(830)篆刻的《唐三藏大遍覺法師塔銘》,銘文詳細記載了玄奘的生平事跡,共76行,滿行42字左右,總計約3000字。由唐劉軻撰文。

弟子窺基法師塔

弟子圓測法師塔

三藏院

相關焦點

  • 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普度眾生,可興教寺玄奘塔只是五級浮屠!
    興教寺是唐代著名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師長眠之地。後其弟子窺基法師和圓測法師也歸靈於此,陪伴在玄奘靈塔左右。佛語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七層佛塔)」,怎奈玄奘法師西天取經,普度眾生,圓寂之後,玄奘塔只有五層(五級浮屠)。五層裝木結構佛塔, 玄奘舍利塔由石灰石石塊砌成,作單層造。塔體外方內圓,造型簡潔,比例適度,堅固樸實。
  • 觀音下凡選擇取經人,玄奘身世揭開,奉旨西天取經
    《西遊記》講述了唐僧四人歷經千辛萬苦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而吳承恩在寫這個故事時是從孫悟空出世開始說起,今天小編要從另一個開始給大家說一說西天取經的起點,儘管孫悟空本領高強,一路降妖除魔,但是取經的主人翁還是唐僧,那麼唐僧又是如何被選中,才能前往西天取經的呢,接下來就聽小編給大家說一說
  • 西天取經的玄奘普度眾生,成為佛教先驅,更有「唐僧精神」的稱號
    玄奘風塵僕僕到達瓜州,所乘的白馬就死了。無奈,他只好在瓜州停留了一個多月。正當玄奘打點好行裝準備出行之際,涼州捕捉玄奘的關牒送到了瓜州。還未出國,西行求法就要夭折,玄奘面臨牢獄之災。瓜州吏李昌帶著關牒來抓玄奘,鎖鏈套在玄奘脖子上,玄奘顏色不改,只是口誦佛號。
  • 逸聞趣史|歷史上玄奘西天取經經歷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
    上一篇,我們講到了,玄奘借長安城門大開,饑民出城尋找食物,趁機混出城,開始了他的西天取經之行。本期講述:玄奘西天之行經歷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最後,高昌國王終於被感動了,並要求同玄奘結為兄弟,重新為玄奘準備行裝、馬匹送他上路。從此,一路又歷盡艱辛,九死一生,這才終於到達了印度,也就是當時所說的西天。公元前5世紀前後,在中印度的摩揭陀國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
  • 玄奘成名於西天取經,卻無法稱為第一僧,這位僧人比他貢獻更大
    01、玄奘西天取經信念,可能來自「第一僧」朱士行唐朝時期,佛教盛行一時,不少才華橫溢的人紛紛出家修行,玄奘也因此崇拜佛教,自幼出家為僧,並立志要為佛教文化做出一定的貢獻。於是,就有了後來他私自出行,獨自前往天竺(印度)取經的故事了。
  • 「西天取經」高僧義淨法師銅像在濟南揭幕
    「西天取經」高僧義淨法師銅像在濟南揭幕 (1/4) "← →"翻頁
  • 此國王與「唐僧」玄奘結拜兄弟並資助其西天取經,卻被大唐給滅了
    幾天前說了「唐僧」玄奘並非第一個到西天取經的人,頂多只能排第三,今天說說「唐僧」結拜大哥作死的故事。電視劇《西遊記》中,有唐僧與唐太宗結拜,李世民資助唐僧前往西天取經的情節,其實是瞎說。首先,玄奘去印度取經沒有經過官方批准,是偷渡越境;其次,李世民沒有和玄奘結拜。不過,玄奘在去印度取經路上,倒真結拜了一個大哥並得到其資助,而且這個結拜大哥身份不一般——高昌國王麴文泰。後來,高昌被大唐給滅了。
  • 《西遊記》當中的玄奘西天取經確有其事,原型出自唐朝陳煒
    西天取經的故事大家從小耳熟能詳,《西遊記》中講述了師徒四人,克服艱難險阻,斬妖除魔,最後到達西天,見到佛祖,取得真經,是一本引人入勝的魔幻神魔小說,但是在實際的歷史上,玄奘西天取經,確有其事,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歷史事件,原型便是出自於唐朝的玄奘法師。
  • 西行西天佛國的玄奘法師
    遇見了江逸子先生的《孔門聖賢畫像冊》,《明倫史畫輯》和廣化寺啟請大德古譯今的《玄奘法師傳》。玄奘法師?是夕陽西下西行西天取經的那位師傅吧?魯迅先生:玄奘法師是民族的脊梁!周國平先生:不知玄奘法師是可恥的!嘿嘿!咱自個琢磨:民族的脊梁不去說他了,起碼,咱可不樂意做個可恥的人。淨手潔案,一卷下來!滿滿的感動!滿滿的感受!
  • 中國最早西天取經的高僧不是玄奘,八十歲的歸途中未能回漢土
    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現代)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385字,閱讀約3分鐘唐僧西天取經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西遊記》中,唐僧和他的幾個徒弟在西進的路上與眾妖鬥智鬥勇,最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不得不感謝玄奘大師在《西遊記》中的精彩之處。唐朝時,玄奘法師只到西行求法。沒那麼驚心動魄,但他卻是中國歷史上取經影響最大的一位。那麼唐玄奘是歷史上向西方學習的第一人嗎?翻開一些歷史典籍,真的有一些先祖,在玄奘大師之前。
  • 還原一個真實的西遊記,玄奘法師的西行取經傳奇
    西遊記是中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文學著作,這本書描寫了唐僧玄奘法師與三名弟子西天取經的故事,今天筆者給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玄奘法師的西行故事,為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玄奘。玄奘法師玄奘法師出生於公元602年,俗家姓名陳禕。
  • 「養成系」唐三藏:精通經、律、論的玄奘是如何變身「三藏法師」的?
    其中「唐三藏」西天取經的故事主線則來源於唐朝時的玄奘前往天竺取經。那麼這其中到底有著那些曲折歷程,使得歷史故事的玄奘最終演變成了神話傳說中的唐僧了呢?從唐朝時的玄奘逐漸演繹成神話故事中的「唐三藏」,這中間自然有著許許多多的曲折歷程。
  • 西遊記唐僧西天取經:雷音寺象徵兩個地點,如來佛祖也象徵兩位佛
    所以,這裡指的西天是西天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佛土。 還有一個錯誤,雷音寺實際存在於四川峨眉山,西遊記只是借用了這個寺名。實際跟佛祖出現的靈山不是一個地方。而且,佛祖的修行地也不在西牛賀洲,而是南瞻部洲。
  • 逸聞趣史|歷史上玄奘西天取經經歷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
    上一篇,我們講到了,玄奘借長安城門大開,饑民出城尋找食物,趁機混出城,開始了他的西天取經之行。本期講述:玄奘西天之行經歷了什麼,又收穫了什麼?最後,高昌國王終於被感動了,並要求同玄奘結為兄弟,重新為玄奘準備行裝、馬匹送他上路。從此,一路又歷盡艱辛,九死一生,這才終於到達了印度,也就是當時所說的西天。公元前5世紀前後,在中印度的摩揭陀國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
  • 唐玄奘:未經皇帝許可偷渡取經,歸來後的日子究竟如何?
    西遊記的小說中記載,唐玄奘離開大唐遠去西天取經,臨走前皇帝李世民親自為他踐行。那歷史上的真實情況又是如何呢?原來玄奘最初去西天取經,並沒有得到皇帝李世民的許可,通關文牒也沒有得到批覆,但是玄奘依然不顧這些繁瑣的法規,偷渡出境。
  • 玄奘:不怕困難,西天取經,成為後人勇於進取的典範!
    於是,他決定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去學習,探求佛經的真義唐太宗貞觀三年(629),他不畏西天路遙,道路險惡,開始了他的萬裡徵途。他西出長安,經涼州、瓜州,出了玉門關。安西和新疆之間是一片大沙漠,大風飛起,沙土蔽天,狂飆過後,沙礫如雨,旅行人馬往往被沙礫吞沒。白天陽光似火,夜晚寒風刺骨。
  • 《心經》與玄奘法師的殊勝經歷——淨慧法師
    現在流通最廣的《心經》譯本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在玄奘法師之前,還有鳩摩羅什翻譯的《心經》。玄奘法師本人就是持誦《心經》的受益者。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師在去印度取經的路上,萬裡孤徵,經流沙,過火海,受盡種種苦難。這些苦難有的是來自道路險阻,有的是來自自然界的惡劣氣候,也有的是來自人為的土匪搶劫,總而言之,困難重重。在古代社會交通不便的情況下,這些困難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 西天取經的玄奘圓寂後 沒有埋在大雁塔 而是埋在了這裡
    大唐護國興教寺,就在少陵塬上,這座寺院是唐玄奘長眠之地,玄奘在唐高宗麟德元年去世以後,本來葬在白鹿原上。唐高宗敬重玄奘,站在大明宮含元殿眺望白鹿原,每每落淚。於是武則天把玄奘遺骨遷葬到了少陵塬,建立了大唐護國興教寺。這個是鼓樓,進了山門,一邊是鐘樓,一邊是鼓樓,這是寺院的標配。
  • 中國第一個西天取經人並非玄奘,而是蔡愔,白馬寺因此建立
    今天大多數人都知道玄奘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但佛教的傳入比這早了很多,西天取經的第一個人在東漢,名叫蔡愔。而隨著這次西域取經而修建的建築白馬寺,就是作為第一座官方修建的古剎,象徵著佛教在中原的興起,而且至今仍是一個重要的佛教重地。
  • 玄奘法師修持《心經》的殊勝感應
    ▼現在流通最廣的《心經》譯本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在玄奘法師之前,還有鳩摩羅什翻譯的《心經》。玄奘法師本人就是持誦《心經》的受益者。大家都知道玄奘法師在去印度取經的路上,萬裡孤徵,經流沙,過火海,受盡種種苦難。這些苦難有的是來自道路險阻,有的是來自自然界的惡劣氣候,也有的是來自人為的土匪搶劫,總而言之,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