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書選摘丨安溪名茶

2021-02-21 茶藝師網

安溪名茶介紹 

 

《清水巖志》 中記載道 :「清水高峰,出雲吐霧,寺僧植茶,飽山嵐之氣,沐日月之精,得煙霞之靄,食之能療百病。老寮等屬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倘遇陸羽,將以補茶話焉」。福建安溪縣在宋、元時期,茶葉產地就遍布全縣的普通人家和寺廟。安溪茶葉還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了世界,暢銷海外。

清朝初期,福建省安溪縣的茶業開始發展迅速,當地相繼出現了黃金桂、本山、毛蟹等一大批優良茶樹品種。這些品種的發現,使得安溪茶業進入鼎盛階段。

清朝名僧釋超全曾賦有「溪茶遂仿巖茶制,先炒後焙不爭差」的詩句,這說明清朝時已有安溪茶的生產,安溪茶農創製了青茶(烏龍茶)。

青茶採制工藝的誕生,是對我國傳統制茶工藝的又一重大革新。青茶以其獨特的韻味和超群的品質受到了市場的青睞。

安溪縣自然環境得天獨厚,茶樹資源十分豐富,現已收集的茶樹品種達50 餘種,被譽為「茶樹良種寶庫」。

安溪縣四大名茶分別為鐵觀音、黃金桂、本山、毛蟹。

鐵觀音原產於安溪縣西坪鎮,是青茶中的極品。其條索緊結沉重,茶湯金黃明亮,香氣馥鬱。

黃金桂原產於安溪縣虎邱鎮美莊村,是青茶中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極品,具有「一早二香」的獨特品質,1985 年被評為全國名茶。相傳清朝鹹豐年間,安溪縣羅巖村茶農魏珍到福洋探親,回來時帶回兩株奇異的茶樹,經過採制後請鄰居品嘗。此茶奇香撲鼻,眾人贊其為「透天香」,並取名黃金桂,流傳至今。

本山原產於安溪縣西坪鎮,1937 年莊燦彰《安溪茶業調查》中記載:「此種茶發現於60 年前(約1870 年),發現者名圓醒,今號其種曰圓醒種,另名本山種,蓋堯陽人指為堯陽由所產者」。本山與鐵觀音為近親,但生長勢與適應性均比鐵觀音強,品質好的成茶與鐵觀音相近似。

毛蟹原產於安溪縣大坪鄉,因毛蟹茶樹的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易於栽培,所以毛蟹產量高。毛蟹茶外形條索緊結,嫩葉尾部多白毫,內質香氣清高。

 

鐵觀音 

採收地點:以西坪鎮為主,其他茶區也有採收。

採摘時間:鐵觀音一年分四季採制,穀雨至立夏為春茶;夏至至小暑為夏茶;立秋至處暑為暑茶;秋分至寒露為秋茶。品質以春茶為最好。秋茶次之,其香氣特高,俗稱秋香,但湯味較薄。夏、暑茶品質較次。

採摘標準:鮮葉採摘標準必須在嫩梢形成駐芽後,頂葉剛開展呈小開面或中開面時,採下一芽二、三葉。採時要做到「五不」,即不折斷葉片,不摺疊葉張,不碰碎葉尖,不帶單片(單個葉片),不帶魚葉(發育不完全的真葉)和老梗。生長地帶不同的茶樹鮮葉要分開,特別是早青、午青、晚青(早、中、晚採摘下來的鮮葉)要嚴格分開製造,以午青品質為最優。

製作工藝:安溪縣鐵觀音要經過涼青、曬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焙、復焙、復包揉、小火慢烤、揀簸等工序才製成成品。

香茗品質:清香型鐵觀音口感比較清淡、舌尖略帶微甜,偏向現代工藝製法,目前在市場上的佔有量最多。其顏色翠綠,湯水清澈,香氣馥鬱,花香明顯,口味醇正。

 

鐵觀音的香型 

鐵觀音的香型可以分為五種,分別是清香型、濃香型、炭焙型、鮮香型和韻香型。

清香型:「清湯綠水」的清香型鐵觀音最具有代表性,也是最受消費者喜愛的鐵觀音香型,符合市場口感。清香型鐵觀音在輕發酵時要求焙火較輕,茶葉中的水分保留較多。強調幹茶葉色翠綠,香氣明顯且要高純,衝泡後清湯綠水,口感清淡。清香型鐵觀音適合日常衝泡,一般可衝泡6~7 次。

濃香型:濃香型鐵觀音屬於傳統的半發酵茶,其焙火較重,具有傳統的濃香。濃香型鐵觀音的口感較重,要求幹茶外形色澤上輕黑,衝泡後香氣濃,茶湯濃。濃香型鐵觀音因為口感重,適合資深的茶友飲用。一般可以衝泡8~9 次。

炭焙型:炭焙型鐵觀音比濃香型鐵觀音在焙火上又重了一個級別,是在其基礎上再次加木炭進行5~12 小時烘焙的。炭焙型鐵觀音帶有強烈的火香味,茶湯顏色深黃,口感順滑。炭焙型鐵觀音的口感和香氣一般是資深茶友的選擇,一般人接受程度不高。

鮮香型:鮮香型鐵觀音屬於流行的輕發酵茶,適合剛接觸鐵觀音的消費者飲用。鮮香型鐵觀音在發酵時,也要求焙火較輕,茶葉中的水分較大程度地保留,強調幹茶顏色翠綠,捧在手中要有一股鮮香味,衝泡後清湯綠水,香高味醇,並極具欣賞價值。鮮香型鐵觀音適合大眾日常飲用,一般可以衝泡6~7 次。

韻香型:韻香型鐵觀音是介於濃香型和清香型之間新推出的鐵觀音品類,在傳統鐵觀音的基礎之上加到10 小時左右的焙火,既能增加香氣,又能提高滋味的醇度。其結合了清香型鐵觀音的香氣又有濃香型鐵觀音的純正耐泡。韻香型鐵觀音的原產品都是經過精細挑選的,茶葉發酵充足,具有傳統的「濃、韻、潤、特」的口味,且香氣高,回甘明顯,觀音韻足。經過長期的發展,韻香型鐵觀音越來越受到茶友的喜愛,適合口感較重的人飲用。一般可以衝泡7~8 次。

尋茶記:中國茶葉地理梳理中國13大產茶區,發現好茶,品嘗好茶,泡出好茶!收錄65款名茶,詳細講解其採茶時間、製作工藝、茶葉品質、茶湯鑑別以及茶道茶藝指南,帶你尋找每一片茶葉裡的溫度與情懷。

相關焦點

  • 中國名茶「安溪鐵觀音」茶書首次亮相法蘭克福國際書展
    中新網安溪10月8日電 (記者 林永傳)8日,由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的《安溪尋茶記:名山名茶名人》在2014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舉行首發。
  • 福建安溪的名茶|產於福建安溪的名茶有哪些
    鐵觀音:原產於安溪西坪鎮,系烏龍茶中之*。其條索緊結沉重,茶湯金黃明亮,香氣馥鬱悠長,滋味醇厚甘鮮,被評為全國名茶和世界名茶。  黃金桂(黃旦):原產於安溪虎邱美莊村,是烏龍茶中風格有別於鐵觀音的又一*,具有「一早二香」的獨特品質,1985年被評為全國名茶。
  • 十大名茶品鑑,教你識茶
    中國國名茶是茶葉中的珍品。同時,中國名茶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名茶,有傳統名茶和歷史名茶之分。中國的十大名茶是由1959年全國「十大名茶」評比會所評選,包括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以下將為大家分別介紹中國十大名茶。
  • 安溪名茶鐵觀音
    《清水巖志》記載:「老寮等屬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飲之不覺兩腋風生,倘遇陸羽,將以補茶話焉」。《福建續志》卷九十記載:北宋統一的時候,黃夷簡稱疾於安溪別業,曾作小居詩:「宿雨一番蔬甲嫩,春山幾焙茗旗香」,可見五代末宋初,安溪已有茶葉烘焙焙工藝。明清時期,是安溪茶業走向鼎盛的一個重要階段。
  • 中國十大名茶|高山出好茶,名山出名茶,名茶在在中華
    六安瓜片六安瓜片(簡稱瓜片、片茶)是綠茶特種茶類,產自安徽省六安市的齊山等地,是中華傳統歷史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六安瓜片具有悠久的歷史底蘊和豐厚的文化內涵,唐稱「廬州六安茶」,為名茶;明始稱「六安瓜片」,為上品、極品茶;清為朝廷貢茶。在世界所有茶葉中,六安瓜片由單片生葉製成,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葉,並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六安瓜片外形 瓜片茶應潔淨,極品、精品、通品瓜片的要求是品質正常,無梗、無芽、無劣變,不含有非茶類雜物。
  • 2012安溪茶博會圓滿落幕 坪山名茶滿載而歸
    10月10日,為期三天的第三屆中國茶都安溪國際茶業博覽會在福建省安溪「茶博匯」隆重開幕。福建大自然茶業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安溪鐵觀音的代表茶企之一,全程參與此次茶博會,與其他鐵觀音茶企一起為茶博會盡己所能,充分體現了「聚集發展,合作共贏」的茶博主題。
  • 中華名茶網安溪站運營開通儀式成功舉行
    福建省人大代表、安溪縣農民講師團長、民間鬥茶交流協會會長、儒家茶業董事長張順儒、泉州市人大代表、鐵觀音非遺傳承人、第二屆安溪鐵觀音大師、劉金龍茶業總經理劉金龍、第二屆安溪鐵觀音大師、牧雲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劉協宗、中華名茶網創始人魏成群、安溪楹聯協會會長陳坤玉、梅軒茶業王明水、秋冠茶業許良虎、清軍制茶吳清軍
  • 揭秘安溪風格獨特的「山頭茶」
    名山名茶主要依託於茶莊園種植 西坪鐵觀音主要特點:湯濃、韻明、微香。感德大嶺茶則有奇特粉香。祥華新寨、舊寨茶濃縮了祥華茶的特性。安溪虎邱石山村,別稱「石皮坑」,這裡的鐵觀音生長在巖石縫中,有著神奇的「石山韻」。
  • 揭秘安溪風格獨特的「山頭茶」
    名山名茶主要依託於茶莊園種植 西坪鐵觀音主要特點:湯濃、韻明、微香。感德大嶺茶則有奇特粉香。祥華新寨、舊寨茶濃縮了祥華茶的特性。安溪虎邱石山村,別稱「石皮坑」,這裡的鐵觀音生長在巖石縫中,有著神奇的「石山韻」。
  • 安溪六大名茶解讀
    安溪國家級六大良種名茶: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梅佔,大葉烏龍。一,鐵觀音(又名紅心鐵觀音,紅樣觀音)鐵觀音原產於安溪西坪堯陽。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
  •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的發源地,你知道中國傳統十大名茶嗎
    中國十大名茶分別是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都勻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銀針、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碧螺春採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採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開採,穀雨前後結束,以春分至清明採制的明前茶品質最為名貴。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唐朝時就被列為貢品,古人們又稱碧螺春為「功夫茶」、「新血茶」。
  • 敬華網拍丨中國名茶及茶道具專場Ⅲ
    敬華網拍丨中國名茶及茶道具專場Ⅲ  Lot 52011年 班章茶王生餅一組兩餅 每餅重約357克敬華網拍丨中國名茶及茶道具專場Ⅲ  Lot 151999年 昆明茶廠千禧紅印圓茶生餅一餅 重約400克敬華網拍丨中國名茶及茶道具專場Ⅲ  Lot 1690年代 昆明茶廠中茶紅印生沱一組四件 每件重約250克
  • 安溪辦茶都茶文化旅遊節
    林永傳中國茶都茶文化旅遊節暨首屆中國安溪鐵觀音烏龍茶節今天在安溪縣隆重舉行。逾千來賓在品味安溪烏龍茶清香醇厚的同時,更體味了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為了舉辦此次活動,並帶動安溪茶業的更快發展,安溪縣投資一億多元人民幣建成了中國茶都——安溪全國茶葉批發市場和安溪茶葉大觀園。
  • 茶書選摘丨綠茶
    茶書庫 茶藝師網 好書選摘,一起讀 零起點茶藝全書(初識茶葉真相,初學茶具搭配,初品茶湯真味)選摘 初識綠茶
  • 貴州都勻毛尖-中國十大名茶,不愧好茶一年首摘的茶葉尖量稀少
    中國名茶就是在浩如煙海諸多花色品種茶葉中的珍品。同時,中國名茶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名茶,有傳統名茶和歷史名茶之分。儘管人們對名茶的概念尚不十分統一,但綜合各方面情況,茶必須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特點:其一,名茶之所以有名,關鍵在於有獨特的風格,主要在茶葉的色、香、味、形四個方面。茶以「色綠、香鬱、味醇、形美」四絕著稱於世,也有一些名茶往往以其一二個特色而聞名。
  • 我國的茶葉種類豐富多樣,你知道中國八大名茶都有哪些茶嗎?
    高級的碧螺春,茶芽之細嫩0.5公斤幹茶需要茶芽6-7萬個。炒成後的幹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衝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入,是中國的名茶。3、君山銀針,直立不屈的茶君子君山銀針是中國名茶之一。
  • 安溪4大名茶分別是哪些
    福建安溪以產茶出名,主要以烏龍茶為主,是中國最大的烏龍茶主產區,最出名的當屬鐵觀音。山國飲藝首席茶藝師介紹說,安溪地處福建東南部,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條件,很適宜於茶樹的生長繁殖,不少是我國名、優、特、稀良種,其中四大名茶深受大家喜愛。
  • 走進中國十大名茶-安溪鐵觀音
    鐵觀音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小時候聽到「鐵觀音」還曾以為是觀音菩薩的一個名稱,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聊鐵觀音茶吧。安溪鐵觀音是我國著名烏龍茶之一,據載,安溪鐵觀音茶起源於清雍正年間,歷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稱,產於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安溪縣境內多山,氣候溫暖,雨量充足,茶樹生長茂盛,品種繁多,冠絕全國。
  • 安溪鐵觀音典故:觀音託夢 魏蔭傳茶
    安溪鐵觀音安溪一家茶企的工人在剔揀茶葉,這只是16道工序中的一道推薦人:安溪烏龍茶製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魏月德制敵術:潤物細無聲餘香繞齒  閒來無事一杯茶  「沒花有花香,無糖有甜味,無甘有甘味,的確是好茶。」酒莊老闆品飲過後,折服於那繞齒餘香,果然花了18萬向魏老買下這茶。  要說這安溪鐵觀音緣何無花有花香、無糖有糖甜、無甘有甘醇?這裡面講究就多了,從採摘到製作,以至品茗,都有諸多工序。  採摘,要在嫩梢頂芽形成駐芽時,採下二三葉才是好材料。雖然春夏秋冬都可以採摘,但茶韻有分。
  • 茶學入門:十大歷史名茶及典故——安溪鐵觀音
    安溪鐵觀音是中國十大歷史名茶之一,有著「七泡餘香」的美譽。論品類,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屬於半發酵茶——烏龍茶。鐵觀音茶,色澤烏油潤,砂綠明顯,茶葉形狀類似蜻蜓頭、螺旋體、青蛙腿,七泡而仍有餘香,俗稱有音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