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交通網絡的完善,貴陽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圖為連接貴陽市新老城區縱橫交織的黔春立交橋 秦剛 攝
在國際自由貿易體系遭受衝擊環境下,在我國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裡,貴州省會城市貴陽創新網絡辦會模式,借力「雲端」提振消費市場、借力「雲端」謀求國際貿易合作、借力「雲端」探索西部內陸城市高水平開放發展。
6月26日,2020貴陽進出口商品網絡交易會(以下簡稱「雲上築交會」)開幕。活動共上線展品2萬餘個,吸引了阿里巴巴、貴州輪胎、吉利汽車等2000餘家參展商參展,來自52個國家和地區的2700餘家採購商參會。
貴陽市副市長冉斌在開幕式上表示,舉辦雲上築交會是貴陽市積極應對當前國內國際形勢的新變化和新挑戰,進一步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貴陽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的重要體現。
他說,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更多「貴州造」的好產品、好品牌在全網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更多「世界造」的好產品、好品牌在貴陽尋找到市場機會。
據貴陽市商務局局長劉俐莎介紹,本屆雲上築交會的形式新穎、活動多樣,一言以概之就是「一個平臺、兩大活動、三種體驗」。「一個平臺」,即雲上築交會官網;「兩大活動」,即跨境電商達人秀和多元雲直播,其中多元雲直播包含「五洲連線雲論壇」「區縣展示雲訪談」「企業對碰雲洽談」和「黔貨出海雲直播」。「三種體驗」,即娛樂消費、服務消費和購物消費。
「通過新穎的形式和多樣的活動,開啟交易會線上數位化,線下新體驗的新融合模式,我們將雲上築交會打造成貴陽國際貿易的新平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新載體。」她補充說到。
作為本屆雲上築交會的主要活動之一,「五洲連線雲論壇」通過雲上築交會官方網站開展了一場雲端對話。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秘書長高健以「抓住亞太經濟發展機遇構築陸海全面開放格局」為題作主旨演講。
他在演講中指出,貴陽正處於西部陸海新通道的中心和樞紐地位,當地政府提出「以貿促工、工貿並進」打造中高端消費品貿易之城和製造之城的發展戰略,是極具前瞻性並且極具豐富未來想像力的一個發展規劃。
6月27日,2020貴陽進出口商品網絡交易會企業對碰雲洽談非洲專場舉行,黔非企業現場雲籤約總金額達660萬美元,進一步加深了貴州與非洲的經貿合作。圖為企業推介貴州好物
在雲上築交會官網汽車展區,貴陽吉利整車產業化項目出產的幾款乘用車已經上架。雲上築交會官網通過銷售雙方即時交流,向境內外採購商和消費者展示世界優品、貴州好物。
據了解,貴陽吉利整車產業化項目坐落於觀山湖區,佔地面積1027畝,總投資102億元,年產能30萬臺。項目於2015年11月開工建設,2018年4月首車下線,12月量產。2019年生產汽車4.32萬輛,創造產值50.57億元。
為做大做強做精貴州省汽車產業,貴陽吉利整車項目聯合貴陽市政府、觀山湖區政府第一期引進28家國內外知名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落戶貴陽,涵蓋小衝壓件、排氣、座椅、玻璃等主要零部件,已在貴陽市完成12.47億元工業投資,項目達產後可創造約40億元產值。
截止目前,28家零部件企業已全部建設完成並投產,2019年度實現6.1億產值。預計2020年,本地化零部件企業可直接創造產值約10億元。為繼續深耕貴州汽車全生態產業,貴陽吉利整車項目亦積極帶動吉利汽車更多供應商落戶貴州,預計引進上下遊產業10家,涵蓋汽車地毯、頂棚等相關核心零部件。
觀山湖區區委常委羅毅在雲上築交會「區縣展示雲訪談」中談到,該區將圍繞吉利汽車產業園,在現有的產業基礎上,引進一批在生產、生活製造方面的優質企業,繼續做實做強園區產業,形成規模化產業聚集區。
羅毅說:「我們將引進產業園區運營商,以『園中園』的形式對產業園區進行科學開發;同時,引進國內優質生產製造企業入園區,結合本地有發展潛質的企業,實現優強企業和本地優質企業融合發展,逐步強化發展產業鏈,力爭培育打造一批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為貴陽市打造西部地區較具影響力的製造之城作出觀山湖區貢獻。」
6月26日,2020貴陽進出口商品網絡交易會東協專場舉行,現場共集中簽約4個項目,涉及金額840萬美元
據不完全統計,為期三天的展會總交易額約11.74億元,線上交易額約1.23億元;為配合展中銷售翹動消費力增長,在南明、雲巖、白雲、經開4個區共投放消費券37,184張,據統計消費券產生的乘數效應為3.77倍。
雲上築交會的成功舉辦是貴陽市高度重視對外開放工作的一個縮影。作為不靠海、不沿邊的內陸城市,「開放」一直是貴陽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門詞彙。
2016年8月,國務院同意設立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貴陽作為省會城市,義不容辭,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2018年7月,貴陽市獲批國務院新設立的第三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貴陽市跨境電商業務從無到有。2019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明確貴陽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縮短了貴陽與世界各國間的距離。
貴陽馬不停蹄拜訪企業,緊鑼密鼓推介招商,密集籤訂合作協議……短短幾年間,先後引進了國(境)外世界500強企業和國際知名跨國公司18家,沃爾瑪、日本松下、宜家家居、普華永道等已正式落地,實際利用外資從2015年的9.27億美元增至2019年的17.8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17.1%。2019年,貴陽市實現進出口總額41.51億美元、增長18.8%;國際友好交往城市增至17個。
此外,貴陽積極打造開放型平臺,形成了貴陽貴安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貴陽高新區、貴陽經開區、貴陽綜保區、雙龍航空港經濟區、貴安綜保區5個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和白雲開發區、清鎮開發區、開陽開發區、息烽開發區、烏當開發區、修文開發區6個省級開發區錯位發展、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中德、中日等國際合作園區啟動建設,形成一批高質量外資聚集發展的重要載體。
依託開放型平臺,截至2019年,省級以上開發區外企佔全市總數的32.4%。2015年-2019年,省級以上開發區合同利用外資金額39.23億美元,佔全市合同利用外資金額的52.40%,有力推進了德國HEE氫能源項目、賽峰飛機發動機生產擴容項目等重大外資項目的引進與落地。
開放的膽識,包容的胸襟,讓貴陽這座西部新興城市,不斷吸收著外來文化、資本的營養,造就了經濟發展的「貴陽速度」,拉近了與世界對話的距離。2019年,貴陽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4000億元、達到4039.6億元、同比增長7.4%,連續4年榮獲「中國最佳表現城市」稱號。
劉俐莎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衝擊和挑戰,雲上築交會通過線上線下融合,全力搭建「兩穩一促」合作平臺,助推黔貨出海及脫貧攻堅,推動消費回補、釋放潛力,穩住全市外貿基本盤,助力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下一步,我們將舉辦第17屆東協博覽會魅力城市主賓城市和肯亞中國周系列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平臺展示、商貿洽談、交流互訪、項目合作等活動,展示貴陽城市形象,促進與東協、歐盟及非洲地區國家形成良性互動,鞏固深化市場合作。」她補充說到。
原文見6月30日中國日報16版 英文連結:https://epaper.chinadaily.com.cn/a/202006/30/WS5efa7a45a3107831ec753192.html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