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摘蜂巢致馬蜂回巢蜇死路人 法院判決:取馬蜂窩者承擔八成責任

2020-12-23 上遊新聞

採摘馬蜂窩泡藥酒,不料馬蜂回巢,將過路的朱某桂蜇傷後送醫不治身亡。近日,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結該案,判決採摘馬蜂者姚某周賠償受害人親屬損失38萬餘元。

摘馬蜂窩泡酒惹事

姚某周在一網絡視頻平臺看到李某松發布的關於馬蜂窩的視頻後,遂與其加為微信好友,並詳細詢問了馬蜂窩的大小、數量、位置等信息,並表示將前往摘取馬蜂窩泡酒。

去年9月4日,姚某周與其他案外四人一起從湖北來鳳縣驅車來到重慶開州區,與李某松聯繫後,準備前往視頻中的地方摘取馬蜂窩。

在前往目的地途中,姚某周等人途經案外人呂某軒家時,發現路旁的樹上有馬蜂窩,姚某周一行五人自行採取措施將該馬蜂窩取下,取下之後繼續前往原定目的地。

此時,李某松及賴某俊在約定目的地等待姚某周一行。雙方見面後,在李某松、賴某俊的指引下,姚某周等人又摘取了9個馬蜂窩。

第二天,呂某術等人的親屬朱某桂途經呂某軒家路旁時,被馬蜂蜇傷後送醫搶救治療無效後死亡。

同年10月24日,呂某術等人將姚某周、李某松起訴至法院,要求連帶賠償損失51萬餘元。

法庭上,姚某周辯稱,自己之前一直都在採集馬蜂窩,是為了泡酒做藥,每次摘取馬蜂窩後,為了安全,都讓周圍的人2小時以內不要出門。朱某桂的死亡與其摘取馬蜂窩沒有關係。

為查明案情法官專程到事發地調查

一審法院為查明案情,法官專程到事發地現場勘查,發現事發地面上遺留有散碎的馬蜂窩,以及鋸斷的馬蜂扎窩的樹枝。

調查走訪周圍群眾了解到,事發地點屬於公共路段,該地並無俗稱「地骷髏」的馬蜂存在,姚某周摘取馬蜂窩前,沒有發生過馬蜂蜇人,但之後發生了幾起馬蜂蜇傷人的事情。

一審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均不申請追加事發當天與姚某周一起摘取馬蜂窩的其他四人為當事人參與訴訟。

取馬蜂窩者被判承擔八成責任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姚某周等人摘取馬蜂窩後沒有清理完畢殘留的塊狀蜂窩,也沒有對鋸斷的馬蜂扎窩的樹枝進行妥善處理,導致原蜂窩中的馬蜂回巢,姚某周等人的行為增加了路過人員被馬蜂蜇傷的風險。

雖然,事故發生於姚某周等人摘取蜂巢後第二天,但是根據一審法院調查走訪了解的情況,事發地點並不存在其他馬蜂。結合馬蜂在蜂巢被破壞後,往往會回巢且群起攻擊蜇人的生活習性,及本案中沒有有效證據證明在姚某周等人摘取蜂巢至朱某桂被蜇傷期間,有其他破壞附近馬蜂窩的行為或死者系其他馬蜂(如「地骷髏」)蜇傷致死的依據。依照法律規定,一審法院認定蜇傷朱某桂的馬蜂系姚某周等人摘取馬蜂窩原住馬蜂回巢的可能性最大,故朱某桂死亡與姚某周等人摘取馬蜂窩的行為存在關聯性。故認定姚某周等實際參與摘取馬蜂窩、處理馬蜂的人員存在過錯,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姚某周等人採取噴殺藥物等方式摘取案外人呂某軒家路旁大樹上的馬蜂窩,並在摘取後要求周圍群眾2個小時左右不要出門,說明姚某周等人能夠預見馬蜂具有攻擊性,其摘除蜂巢的行為會引發馬蜂攻擊,可以認定姚某周等人對馬蜂具有危險性有清楚的認識。

死者朱某桂作為成年人,經過事發路段時沒有仔細觀察,沒有盡到合理限度內的安全注意義務,也存在一定的過錯,一審法院酌情劃分由姚某周承擔80%的責任,死者朱某桂承擔20%的責任。

因李某松、賴某俊在本案中沒有實施參與摘取事發地點大樹上馬蜂窩的行為,姚某周對該事實予以認可,故二人不承擔本案的責任。因姚某周與其他四人系共同侵權,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雙方當事人均未申請追加,故姚某周承擔責任後有權向其他應當承擔責任的連帶責任人追償。

綜上,一審法院判決由姚某周賠償呂某術等人因親屬朱某桂死亡產生的各項損失共計38萬餘元。

一審宣判後,姚某周不服提起上訴,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後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徐勤 通訊員 向存丹 胡顯春

相關焦點

  • 以案普法 | 採摘蜂巢泡藥酒 釀出「苦酒」自己喝
    「採摘馬蜂窩泡藥酒,不料被其破壞蜂巢的馬蜂回巢,將路人朱某桂蜇傷後送醫不治身亡。近日,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結該案,判決採摘馬蜂者姚某周賠償受害人親屬損失38萬餘元。雖然,事故發生於姚某周等人摘取蜂巢後第二天,但是根據一審法院調查走訪了解的情況,事發地點並不存在其他馬蜂。結合馬蜂在蜂巢被破壞後,往往會回巢且群起攻擊蜇人的生活習性,及本案中沒有有效證據證明在姚某周等人摘取蜂巢至朱某桂被蜇傷期間,有其他破壞附近馬蜂窩的行為或死者系其他馬蜂(如「地骷髏」)蜇傷致死的依據。
  • 以案普法第12期 | 採摘蜂巢泡藥酒 釀出「苦酒」自己喝
    採摘馬蜂窩泡藥酒,不料被其破壞蜂巢的馬蜂回巢,將路人朱某桂蜇傷後送醫不治身亡。雖然,事故發生於姚某周等人摘取蜂巢後第二天,但是根據一審法院調查走訪了解的情況,事發地點並不存在其他馬蜂。結合馬蜂在蜂巢被破壞後,往往會回巢且群起攻擊蜇人的生活習性,及本案中沒有有效證據證明在姚某周等人摘取蜂巢至朱某桂被蜇傷期間,有其他破壞附近馬蜂窩的行為或死者系其他馬蜂(如「地骷髏」)蜇傷致死的依據。
  • 4人取走馬蜂窩後,一過路人被馬蜂怒蜇身亡
    2019年10月6日,四川宜賓筠連縣村民王方書被發狂的野蜂蜇傷死亡。在王方書遭遇野蜂圍攻前一晚,四名當地村民趁黑取走了馬蜂窩。慘劇發生後,受害人家屬將四名取馬蜂窩的村民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2019年10月6日下午4時許,武德鄉冒鼓村三組村民王方書去砍柴途中需經過被告黃某波摘取蜂巢附近的道路。在王方書經過距離原蜂巢20米左右的上坡路段時,被馬蜂群蜇成重傷。
  • 【案件播報】蜂巢被摘蜂群蟄死路人,摘蜂巢者需擔責
    【案件播報】蜂巢被摘蜂群蟄死路人,摘蜂巢者需擔責 2020-12-11 1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南4男子赴四川摘蜂巢賣錢 驚擾馬蜂致一村民被蜇身亡
    據第一時間發現廖某的鄰居肖某回憶,當天下午,他正在家中休息,突然聽到屋後山坡菜地裡傳來廖某的呼救聲,肖某趕緊跑到現場,發現廖某正痛苦地倒在菜地裡,渾身爬滿了馬蜂。眼見這一幕,肖某回家穿上雨衣,將廖某背回了家。民警進一步走訪發現,事發當日,4名自稱來自雲南的男子曾在當地一小賣部買水,閒談中說到此行的目的是摘取馬蜂蜂巢賣錢。
  • 昨天寧波一男子被馬蜂蜇傷後死亡 馬蜂愛蜇什麼樣的人?
    為何秋季是馬蜂傷人高發期?秋季是馬蜂回巢的季節,因此在8月、9月、10月馬蜂窩增多就不足為奇。在這個時期裡,馬蜂生長、發育、繁殖、築巢的速度較以往加快,在尋食的過程中,馬蜂對人有心無心的驚擾異常敏感,對人的攻擊性變強,加上這一時期,蜂無花可採,無蜜可釀,正是「尋釁滋事」期,所以易發襲人事件。
  • 寧波一男子被馬蜂蜇傷 搶救無效死亡
    為何秋季是馬蜂傷人高發期秋季是馬蜂回巢的季節,因此在8月、9月、10月馬蜂窩增多就不足為奇。在這個時期裡,馬蜂生長、發育、繁殖、築巢的速度較以往加快,在尋食的過程中,馬蜂對人有心無心的驚擾異常敏感,對人的攻擊性變強,加上這一時期,蜂無花可採,無蜜可釀,正是「尋釁滋事」期,所以易發襲人事件。
  • 村委會請人摘了馬蜂窩,第二天鄰村大爺路過被蟄身亡
    「是村委會取馬蜂窩後導致馬蜂蟄人,他們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11月5日,紫金村村委會主任馮某某表示,村委會接到村民報告有馬蜂窩後主動排險,並告知了本村村民,鄰村謝某某經過此處被蟄,村委會並無責任。希望家屬走法律程序,該承擔的責任村委會不會推卸。
  • 半月內馬蜂致4死2傷,去年全省消防出動3萬餘次取馬蜂窩
    最近半個月內,馬蜂蜇人已導致遂寧、巴中4死2傷。四川消防數據顯示,夏秋季節盆地「蜂警」高發,去年全省消防為取馬蜂窩接出警30530次,位居社會救助接出警第一位。為何馬蜂傷人出現在夏秋季?又該如何應對?來看專家意見。
  • 滅蜂記|義工隊8年捅馬蜂窩近萬個,舟山的馬蜂為啥這麼瘋?
    馬蜂尤其多。在舟山,有這樣的民間俗語:毒蜂賽虎,三隻毒蜂能咬死一頭牛。毒蜂,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馬蜂,它的學名叫作胡蜂,也叫作大黃蜂。馬蜂資料圖片。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幹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 捕蜂人摸黑端掉南寧小區裡的馬蜂窩,去年馬蜂曾在同一位置築巢
    前幾日我們報導了南寧維也納森林小區兩個巨大的馬蜂窩不少居民被馬蜂蜇傷3日晚>因為馬蜂晚上都要回到窩裡因此晚上的時間是清除蜂窩的最好時機晚上7點,南寧市消防救援支隊青秀大隊的消防員,以及幾位民間專業的捕蜂者,攜帶專業裝備來到維也納森林小區。
  • 野蜂發狂蜇死69歲老人,前一晚它們剛被奪走蜂巢
    跟王方書一樣,餘章芬遇到的「殺人蜂」也被人用滅害靈摘走了蜂巢,大量野蜂「無家可歸」。受害人王方書傷口發黑。四川力發律師事務所律師唐法廣表示,馬蜂受到攻擊後通常會進行報復及回巢。摘取蜂巢者應當認識到自身行為可能導致馬蜂攻擊附近人、畜的危險。
  • 馬蜂是怎麼築巢的?
    馬蜂是怎麼築巢的?馬蜂,又叫胡蜂,是一種對人類有著極大威脅的蜂類昆蟲,但又與普通蜜蜂有較大差異。馬蜂有著強烈的攻擊意識,一旦被幹擾或激怒,會對外來者群起而攻之,一旦被馬蜂蜇傷,輕則紅腫疼痛,重則導致過敏、休克甚至死亡,那麼馬蜂怎麼築巢呢?
  • 遵義一八旬老人下地幹活 遭地裡樹枝上的馬蜂蜇死
    貴陽網訊 遵義市正安縣一位八旬老人,在自家地裡幹活時,碰到一段樹枝,招來大量馬蜂圍攻被蜇死亡。警方調查發現,這段樹枝,竟是千裡之外的3名湖南人摘馬蜂留下。日前,經當地法院調解,3人向死者家屬賠償12萬元。
  • 被馬蜂蜇了下 她差點丟了命·杭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餘敏 通訊員 王婷)我們常用「捅了馬蜂窩」,來形容給自己找了麻煩。 家住滿覺隴的黃女士就是這樣的。在家吃晚飯,突然一隻大馬蜂飛入室內,她想趕跑它,不料惹怒了馬蜂,右肩被蜇了一口。當時家人在蜇傷處用青草膏塗抹了一下,可是30分鐘後,黃女士出現了頭暈乏力、喉頭水腫、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送到醫院時已昏迷。
  • 瓊海有人賣馬蜂蜂巢 專家:有藥用價值但危險
    該婦女攜帶底部直徑約30釐米的錐型蜂巢,蜂巢周圍是密密麻麻的黑馬蜂,馬蜂和蜂巢被裝在尼龍袋子裡向圍觀群眾展示。  毒蜂連蜂巢一起叫價300元  該婦女稱,這些新鮮的黑馬蜂和蜂巢採自海南永興山區。黑馬蜂泡酒有治療風溼降低血壓等藥用價值。  記者注意到,這些黑馬蜂每隻大約3釐米長,在尼龍袋子裡嗡嗡亂竄。
  • 深圳花甲翁砍下七八斤馬蜂窩 蜂巢蜂蛹是好藥材
    花甲翁砍下七八斤重馬蜂窩    深圳新聞網訊 「砰!」昨晚8時32分,在福田區商報東路富霖花園中央,一個重達七八斤、直徑超過60公分的馬蜂窩連同其附著的樹枝,被捕蜂高手曾相華從十幾米高的大樹上砍下來。
  • 歙縣一婦女被馬蜂蜇傷致死 轄區公安消防聯手清除馬蜂窩
    歙縣一婦女被馬蜂蜇傷致死 轄區公安消防聯手清除馬蜂窩 2017-08-24 15:28:27   來源:黃山晨刊
  • 馬蜂繁殖忙 多人被蜇傷 遇馬蜂攻擊 請原地蹲下
    昨日,記者聯繫專業人士了解到,目前正是馬蜂築巢繁殖期,因此傷人事件較多。現在學生大多放暑假在家,家長務必對孩子做出警示教育。 【案例】 工人修剪綠化帶驚擾馬蜂 被蜇後呼吸困難 7月7日上午9時許,一名工人正在修剪綠化帶,不慎驚擾了馬蜂,蜂群迅速向他撲來,他臉部、手部等裸露的部位都被馬蜂蜇傷。
  • 兇殘馬蜂蜇傷人 馬蜂窩比籃球大 養蜂人2小時摘除
    泉州網10月18日訊 (記者廖培煌 林勁峰 文/圖)成百上千隻的馬蜂,時不時從蜂窩裡飛出來,看著都嚇人。昨日,經驗豐富的蜂農黃元農,耗費了2個多小時,終於在市區寶珊花園摘除了這個比籃球還大的馬蜂窩。最近幾天,有人自告奮勇來摘除該馬蜂窩,可卻被馬蜂蜇傷送醫救治。黃元農來自莆田市仙遊,養蜂有幾十年時間,摘蜂窩經驗豐富,但他也不敢大意。他戴上封閉式的頭套、手套,衣物把身體遮蓋得嚴嚴實實,沒有留下外露的皮膚。「這個季節天氣開始轉涼,馬蜂比平時更加兇殘。」黃元農說,馬蜂在此築窩應該有一兩年時間,這個馬蜂窩中估計有六七千隻的馬蜂,一旦有人靠近捅摘,都會惹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