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數十處高山湖泊被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天池」,如長白山天池、天山天池、四川華蒙天池、高雄天池、雲碧潔天池、北京燕山天池等,其中吉林長白山天池、新疆天山天池、青海孟達天池和四川華鎣天池又被稱為中國「四天池」。
天山天池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因此地「見神池浩渺,如天鏡浮空」,所以得名「天池」。郭沫若曾在這裡寫下:「一池濃墨沉硯底,萬木長豪挺筆端「的詩句。
天池自然景觀保護區位於我國滇西雲龍縣中部的天登吉材、海泡、北登四個鄉境內的天山最高峰—一博格達峰下,面積約一百五十八平方千米,其中天池風景遊覽區面積為71平方千米。
天池自然保護區分為5個風景區,每個風景區又包含8景,這些美景都已聞名海內外。石門一線」,又名「天池石門」。石門是天池風景區的天然入口,寬約百米,最窄處僅10米左右。
石門兩岸高峰夾峙,中通一線,是河道切割形成的自然峽谷,所以又被稱為石峽」。兩岸石壁巍峨,長約一百米,高達數十米,猶如打開的兩扇門板,天巧奇絕。
西小天池」,又名「王母腳盆」,景名為「龍潭碧月」。「西小天池」位於「五十盤天」中第三盤的右下方,地勢很高,海拔約1600米,是由天池湖水從地下滲入池中而形成的水似玉汁,猶如神仙的冰肌玉體,傳說中戲稱此地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
「西小天池」周圍塔松競秀,生機盎然,倒映湖中,墨染幽深;到了晚上,碧月當空,靜影沉璧,天然景致美不勝收。「西小天池」的水傾瀉而下形成了「西小天池瀑布」。
「西小天池瀑布」的源頭就是「醴泉洞」,此處似洞非洞,隱蔽難尋,因此又稱「隱乳洞」。泉水是從地下湧出的,傳說此泉是王母娘娘的醴泉」。
仙女泳池」位於「五十盤天」的最後一盤,海拔約1860米。環境非常幽靜,池水清澈透底,傳說此處原為「天上仙女的遊泳池」,後來被黑龍霸佔,所以又名「黑龍潭」。池水碧綠,無法估算深度,池子周圍松柏密布,風吹影動令人心驚膽戰。
「仙女泳池」的北岸是峭壁斷崖,高將近百米叫做「百米崖」。每到春末夏初的時候,冰雪逐漸消融,池水上漲並且從北岸傾瀉而下,形成百米高的瀑布飛濺直下,猶如流銀瀉玉,氣象萬千。因此,此景名為懸泉飛瀑」。
過了東小天池南面的山頭,就到了大天池北岸。天池北岸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堤壩,高約二百八十九米,整個大壩的形狀很像一條鱷魚尾巴,所以叫做「鱷魚壩」。大壩東面建有一個人工水閘「鱷魚閘」。
天池湖水下瀉,形成一條十來米高的瀑布,就稱為鱷魚吐珠」。過了西小天池,就是大天池湖面,傳說是「王母娘娘的梳妝鏡」,「天鏡」海拔約1910米呈半月形。
湖水冰涼清澈,內有人工養殖的冷水型無鱗魚,是極品美味。在大天池邊,有一棵孤零零的大樹,那就是著名的「鎮海古榆」。相傳,這棵古榆樹是西王母的神簪所化。
實際上,這棵古榆是後人為紀念穆天子所栽的,是在天池北岸池邊栽的榆樹的後代。生長在海拔1910米高處的這棵古榆,是獨一無二的,樹冠茂盛如傘,就像帝王的華蓋,孤絕傲立。
「東岸靚女」:每當日薄西山時,夕陽的餘暉就沿著臥龍山勾勒出一幅少女側影圖。她頭枕高山、屈曲雙腿、仰面而臥,山頭的幾株松樹就像是長長的睫毛,兩座隆起的山峰就像是豐滿的胸脯,夢幻迷人。
而傳說中,每當夕陽西下時,就有一個妙齡少女來此東岸的臥龍山與情人幽會,景名大致就是由此而來的吧。
「西岸鱷魚」:天池西岸的長壟山體,傳說是一條鱷魚所變,故名「鱷魚山」。鱷魚頭朝南身朝北,鱷魚背呈弧狀緩峰隆起,鱷魚足插於湖中,鱷魚尾即為「鱷魚壩」。
南湖黃龍」:在博格達山區,夏季的降水量較大,天池的大暴雨是很常見的。三工河上遊積水面積約有一百六十八平方千米。
每次下大雨,河水洶湧北流,從池北向南望,浩浩蕩蕩的黃色洪水,如條黃色巨龍入池,使池水翻騰不息。
「大灣倒影」:大天池西南,即「大灣子」處,與前幾景不同,峰林映湖,風平浪靜,是觀影的好地方。在大灣子觀看池水倒影,一定要掌握好正確的時間,白天天池刮上山風,夜晚刮下山風,每天上午的九十點鐘是最佳時間,在這時天池風平浪靜,倒影如畫。
馬牙山長約五千米,峰頂海拔約3056米,是天池西側群山中的第一高峰。站在山頂四面望:禪燈山在北面,博格達峰在南面,西面有田舍,東面有天池。馬牙山頂,尖石林立,遠遠看去好像巨大的馬齒,「馬牙石林」由此得名。
大天池左側有一條路向東延伸,循路向前幾百米,可以看見一個船塢。再向前走,就能看到傳說中的「達摩險徑」那是一條傳說中由達摩所開闢的通往娘娘廟的道路,非常危險,很少有人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