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政協樂清日報社委員工作室、市殘聯、市樂公益協會共同主辦的「陽光行——快樂假期」暖心活動舉行,在愛心人士的溫情陪伴下,15名來自智仁、嶺底、北白象等地的殘疾人家庭或自身殘疾的孩子來到大荊鎮下山頭村的鐵定溜溜,走進聚優品石斛文化園和農耕樂園等,體驗了虎溜溜、螺旋滑梯等項目,在傳統與現代的遊玩體驗中,一路歡笑,一路收穫。
體驗「飛」一般的感受
當天9時30分許,孩子們體驗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充滿速度與激情的「虎溜溜」。「虎溜溜」項目,又叫旱地過山車,從虎頭山頂蜿蜒至山腳下,溜滑梯全長1620米。全程無動力、藉助重力滑落的方式,讓孩子們體驗到有別於其他過山車項目的新奇。
「太好玩了,太刺激了。」來自北白象六小的小宸(化名)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從來沒有玩過,剛開始溜下來時,害怕掉下去,隨著這車子在山間盤旋下滑,我覺得自己『飛』了起來,這種感覺特別不一樣,非常期待下次再來玩。」小宸是個快樂的姑娘,她帶來了三瓶飲料與三個麵包,還將飲料和麵包都分給了她的同伴。
為消除孩子們的恐懼,志願者們每人帶著一個孩子從山頂滑到了山下。儘管有的志願者自己也有些害怕,但是在孩子們面前,都裝作很勇敢的樣子。
「我也覺得虎溜溜最好玩。」來自雁湖的小瑋(化名)話不多,顯得有些內向,但他可是學校100米短跑的冠軍,因為跑得快,今年還被市體校錄取。大多數孩子都有大人陪伴坐在溜溜車裡,他卻選擇一個人坐,而且一點都不害怕,覺得超級好玩。
「哇,好多的樹啊!這樹上長的是什麼?」在石斛森林裡,來自北白象的小吳開心地喊道。「這是仿野生種植的石斛。」志願者老黃當起了講解員,向孩子們介紹了鐵皮石斛的來歷、種植方法和用途等。孩子們在石斛森林裡抬頭仰望、深呼吸,與滿目翠綠的石斛森林合個影,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
聚優品石斛文化園裡的螺旋滑梯也成了孩子們迫切想體驗的項目,他們坐電梯到三樓,排隊依次坐在一條毯子上,從螺旋狀的滑梯裡往下滑,就像擁有魔毯一樣,很快就滑到了一樓,刺激又好玩,有的孩子玩一次還不過癮,又上去玩了一次。
快樂互動中認識新朋友
淡雅的荷花、古老的水車、翠綠的稻田,在農耕樂園裡,生活好像一下子慢了下來。在農耕博物館,孩子們看到這些古老又漸行漸遠的農具,滿眼的新奇。來自天成的小萬在觸控螢幕上不斷滑行,打開24個節氣,仔細瀏覽相關知識和習俗、食俗等。
一個鐵圈,一根鐵棒,怎麼樣才能將鐵環轉起來不倒?在農耕樂園裡,最受孩子們青睞的是溜鐵環,它也喚起了志願者們兒時的記憶。在他們的示範下,孩子們一個個都躍躍欲試,跑著、喊著,滾著鐵環,灑下一路的歡笑。
織布成了孩子們又一個新鮮體驗,看了老師的示範動作後,來自天成的小涵(化名)拿起梭子織布,織得有模有樣。不多時,小涵、小周、小南等都織好一塊「布」,滿滿的成就與喜悅寫在他們的臉上。
此外,孩子們還玩起了搶凳子的遊戲。隨著音樂快步走,沒有搶到凳子的小朋友要表演節目,有講故事、有朗誦古詩詞、有做伏地挺身、有學青蛙跳等,孩子們從上午的拘謹到慢慢相熟。他們發自內心的歡笑,感染了志願者,他們也隨後參與到名為「撈月亮」的遊戲中,一起互動。
「我今天交到了好幾個新朋友。」小周是個「袖珍」姑娘,下學期就上高一了,但由於個子嬌小,常常被別人誤以為是小學生,讓她特別尷尬和苦惱。在現場的一次次互動中,她漸漸放開了,與幾個女孩子聊得越來越投機,臨別時都有點依依不捨。
各方愛心助力陽光成長
下山頭村黨支部書記高秀明,當天一早過來招呼這群來自樂清各地的小客人。「這次『陽光行——快樂假期』暖心活動,大家熱情這麼高,我們也要出一份力。」在他的牽線下,鐵定溜溜免除當天參加活動的所有孩子和愛心人士每人價值200多元的門票和園區內的其他體驗活動費用。而活動主辦方於8月12日就提前安排人專程去大荊鐵定溜溜踩點,設計路線。當天活動結束,還給孩子們分發禮物。
活動當天的安全,是大家最牽掛的。樂公益協會的錢曉敏就像個「大管家」,她把志願者分成七組,分頭赴北白象、智仁、嶺底、淡溪等地接送孩子。還細心地準備了午時茶、整腸丸、跌打傷藥和創可貼等,以備不時之需。
樂公益協會志願者何建祿有著很深的公益情結,昨天,他特意跟同事換班,昨天5:40醒後,6時就早早出發去嶺底接孩子,比約定的時間早20分鐘到達現場,又馬不停蹄趕往芙蓉接另一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沒吃早餐,他細心地到芙蓉街上給他買了飯糰。「早點出發,時間就會充裕一點,路上可以慢慢開,能讓孩子們開開心心地出來玩,又確保了安全。」何建祿說。
辦企業的蔡存者做公益已有四五年,最近,他結對了兩名北白象的小學生,去孩子家家訪了兩次,還買了鞋、書包等送給孩子。昨天一早,他和另外的志願者黃麗梅開了兩輛車到百佳廣場接他結對的這兩個孩子和另外3個參加活動的孩子。
下學期就要讀八年級的張書沁跟著爸爸媽媽一起來當志願者,一起分發禮品和照顧參加活動的小弟弟、小妹妹。當天上午,接了兩個參加活動的孩子後,他們從市區出發去大荊。「我以前還參加過探望老兵等公益活動。」張書沁深有感觸地說,上初中前,每年寒暑假,父母都會帶她去各地玩,而她聽說當天參加活動的孩子中,有的最遠才去過虹橋天元廣場,跟他們相比,她覺得自己很幸福,很知足了。其父張鑫告訴記者,帶女兒一起參加公益活動,想讓她開開眼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還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在活動現場,忙前忙後拍照的兩名攝影師格外引人注目。他們是一對父女,父親是來自戶外攝影家協會的盧偉華,從事營銷的女兒盧海青大學時學過攝影,昨天也抽空加入這次公益活動。
志願者和孩子們排隊體驗虎溜溜,父女倆不願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瞬間,搶抓時機,定格下一個個鏡頭,他們最後一個才溜下山。午後的烈日炙烤得大地火辣辣地燙,孩子們在「農村生活家」大院裡玩鐵環玩得不亦樂乎,兩名攝影師追著他們拍照,豆大的汗珠滾滿臉頰,盧偉華後背都溼了一大片。現場活動的照片將製成屬於孩子們的專屬相冊,留存一份美好的記憶。「能為這些孩子們做點有意義的事,挺高興的。」盧海青笑著說。
活動結束後,當志願者將每個孩子送到家裡,孩子們開開心心地與他們道別。暫住在外婆家的小南說:「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
「見到孩子們這樣開心,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了。」錢曉敏說。
據市殘聯理事長包建武介紹,殘疾人家庭的孩子和殘疾孩子是比較特殊的群體,因家庭原因和生活限制,好多孩子缺少走出去開闊眼界的機會。據前期排查梳理,目前,樂清有百餘名殘疾人家庭孩子被列入「陽光行」系列溫暖行動中,將分批帶他們開展家鄉行或走出樂清長見識。
樂清日報副總編輯、政協樂清日報社委員工作室負責人金龍江說,今年六一曾舉行過「快樂六一·陽光行」活動,此次的「陽光行——快樂假期」暖心活動是陽光行系列活動的第二場活動,通過部門和愛心人士聯動,在多樣互動體驗中拓展殘疾人家庭孩子和殘疾孩子視野、豐富生活經歷,有助於他們更陽光、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