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在動物世界中,在人的世界裡也不乏激烈的競爭。不同的是,優勝劣汰並不是這些競爭的唯一規則。你要學會並精通生存之道,必須了解人性的真相。老練與練達會讓你識別各式各樣的陷阱和危險,為你贏得無數的機會並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處世三絕(心計人脈口才)》中,你會學到如何平衡處世的方與圓,如何以自己的本色獲得他人的認同,怎樣把握表現與收斂的度,如何更清楚地認識自己,通曉如何成為處世高手的精髓。會讚美、會幽默、會拒絕的確是為人處世的三大法寶;本書將這三個部分列舉出來,並詳細舉了一些例子來引導讀者該怎樣使用這三種人際關係技巧,出發點是非常好的,但可惜的是本書的內容再每一個大的章節了略顯混亂;首先,每個模塊分為三個章節,以第一個模塊會讚美為例,分為三章:讚美他人,就能照亮自己;讚美是口才,也是一門藝術;這樣誇,讓所有人都喜歡你。一個模塊的三個章節之間沒有遞進,或者總分之類的關係,讀完讓人感覺不出來能夠用什麼樣的邏輯把它們串起來。再看每個章節的組成部分,一個大的章內沒有分為幾個小節,而是完全的列舉,似乎是想到哪就寫到哪,只有很少的模塊之間能看出來聯繫,如:「誇讚上級就這幾招」「誇揚下屬,給他動力」。
最後,書中的例子很多,有些例子似乎讓人眼前一亮,但讓人覺得很牽強的例子更多,想來是作者杜撰的。書中也有不少內容前後重複,前文說過的內容,甚至一樣的話後文又重複了一遍,而且讀不出是為了強調而這麼做的。
掌握這三個技巧確實對人大有裨益,書中的一些建議也著實可以參考,作為茶餘飯後的閒書來看還是可以的,但指望看了它之後能讓自己掌握一套可以實際操作的讚美、幽默、拒絕的邏輯就不太夠可能了,除非自己能夠進行二次整理。世情才是大學問!現在就讓我以一個讀者的身份來剖析這本書吧! 其實,李嘉誠先生的處世之道很簡單,可以概括為「德」、「誠」、「剛」、「柔」、「變」、「和」六字訣。但他又不是純粹的跟著正統章法走,他真正高明之處正在於巧妙地把握住了幾者之間的度。
大概脈絡如下: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保證以德服人,這是人性的亮點,是贏得他人尊重的重要前提。對待人和事情的態度以誠為前提,很多事情就會迎刃而解。剛正本是好事,但過於剛正,稜角分明,鋒芒畢露,咄咄逼人卻往往為世人所不容。隨和本是好事,但過於隨和,喪失原則,缺乏主見,委曲求全又往往被視為軟弱。只有外圓內方,剛柔相濟,進能攻,退能守,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周旋有術、遊刃有餘,成為一個舉足輕重、魅力與實力並存的人物。百事和為貴,和才能產生貴。李嘉誠先生就是把這些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他獨特的處世方式,從而成就他自己! 在我們一般人眼裡,優勝劣汰,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天經地義的自然法則。認為要擊敗對手,就可以不折手段;要追求個人利益,就沒有資格談道德、仁慈、友誼。
然而,李嘉誠卻高明的魚和熊掌兼而得之。在香港,他控制這最大的綜合性財團,多年容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華人首富。同時,他又是個道德至上主義者。他說的每句話,莫不符合道德規範,堪稱道德聖典。他用事實告訴我們,為人處世的基本點就是要具備人格魅力。而「德」正是人格魅力的源泉,學會與周圍人融洽相處,努力爭取他人的信任、理解和友誼,那麼,今後的路才能越走越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