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當我第一次看見繪本《How to catch a star摘星的日子》,我就被標題和她的封面所吸引,當我打開這本書的時候,看見一個小孩子孤獨站在夜空之下,仰望著蒼穹,夜空的繁星熠熠生輝,我們的主人公就是一個非常喜歡星星的男孩。
我把這本書買下來後,想與孩子一起讀,起初我只是想藉此機會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感受那段時間的單純與美好,但是隨著故事的深入,我發現故事並不簡單。
這本書還蘊含著一些十分深刻的道理,努力追逐著自己的夢!這本書的作者巧妙的運用繪本把埋藏在孩子內心的執著,堅持都惟妙惟肖的刻畫了出來。
一,走近作者
繪本的作者奧利弗·傑弗斯,是英國十大圖畫書大師之列,是2008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最佳繪本插畫家新人獎,等等獎項數不勝數,難怪會做出那麼優秀的作。
而我們讀的這本書出版於2004年,是他的第一個作品,當他在澳洲仰望著蒼穹,忽然靈光乍現,想起了童年時期的自己,自己整晚都沉醉與小時候的夢當中。
作者也把這個故事繪畫得淋漓盡致,繪畫十分有力量,能夠引起人們的無限遐想,很多地方都運用了想像力,從孩子的眼光看待事物。
例如宇宙飛船是一條魚,星星像是個調皮的孩子,作者就是運用了一些簡短的文字,充滿想像力的故事,豐富的色彩,讓我們看到了童年時期的自己追逐夢想的過程。
二,追夢亦如逐星
狄更斯說過:「頑強的毅力,可以徵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我們每個人都曾擁有自己的夢想,我們在海邊有的時候自己可能幻想成為武功蓋世,行俠仗義的大俠,又或是當一名科研人員,為祖國的科技做出自己的貢獻,孩子的夢想就是那麼天真無邪,充滿想像力,而我們故事中的主角,他的夢想是能夠摘下一顆星星作為自己的朋友。
有了夢想也就有了前進的動力,有了自己前進的方向,滿天亮晶晶的星星,是不是有一顆曾屬於自己,自己能不能和星星作為朋友,這個想法在他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閃過,他大膽的進行了嘗試,有夢就去追。
但是這個夢想似乎特別遙遠,他嘗試了所能及的一切辦法,他想用救生圈給套下來,但是他的力氣太小了,房頂的高度都不曾達到。
他又想了另一個辦法,讓海鷗帶著它飛翔,飛到天空,讓自己摘下一顆最亮的星星,但是海鷗先生似乎不願意幫忙。
星星太遙遠了,自己的夢想也太遙遠了,自己似乎永遠也完不成這個夢想,他曾為了這個夢想迷茫過,痛苦過,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這個夢想。
他望著河裡的星星,就像猴子撈月一樣,嘗試一遍又一遍的去抓他,但是最終徒勞而返,竹籃打水一場空,河裡的星星也是放著那麼迷人的光芒,似乎在激勵著他前進。
我們可以從這個小主人公身上學習到了難得可貴的品質,那就是堅持,堅持心中的信念,堅持心中的理想,終有一日我們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那時,追逐夢想途中的痛苦迷茫也將成為另一個風景,我們需要為自己的夢想付出強大的執行力,以及完美的自控能力,和強大的心裡承受能力,這才能保證我們能夠到達成功彼岸。
三,教育孩子懂得堅持可貴
我們回想一下自己的生活是否有太多的興趣愛好,都會毀於三分鐘熱度,我們在網上聽到別人唱歌非常動聽,他吉他也是行雲流水,於是自己也抱著興趣買了一個吉他。
準備在所有周天的時候在家專門練習吉他,想像有一天自己也能夠在萬人矚目的情況下表演,但是事實情況卻是,我們剛摸了兩次吉他之後,就放手不管,覺得學習吉他太麻煩了,就跑去看電視,玩兒手機,久而久之吉他上也落滿了灰塵。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讓到孩子堅持自己的想法呢?如何才能讓孩子學習到堅持,讓孩子明白,只有走出舒適圈,迎接各種挑戰,人生才會充滿意義,也就能體驗到更高級的快樂。
1: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身上總是會充滿父母的影子,父母作為孩子第一個老師,孩子能夠在父母身上學習到很多很多,孩子如今的心情脾氣很大一部分都是綜合了父母。
所以說,想要讓孩子學習到堅持,那麼家長就要做好榜樣,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讓孩子看到父母的堅持,孩子也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無形中就能夠學習到堅持的品質。
如果家長有惰性,那麼孩子也會在學習到,比如說媽媽今天在飯桌上宣布從明天開始自己要減肥,每天早晨都會跑步,承諾的時候說風雨無阻,自己必定會每天去跑步。
但是過了三天之後,有惰性的媽媽就不想起床了,心裡想著上班那麼累,我為什麼還要跑步呢?當初為什麼要心血來潮的要去跑步呢?
當孩子看到父母今天沒有去跑步,那麼他就覺得其實堅不堅持也無所謂,不堅持做事情的話也沒有人會責怪,在孩子心裡養起惰性的種子,日後想要根除就難上加難。
2:幫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而父母就是執筆的畫家,你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很大程度上都決定你如何運筆,孩子有很強的塑造性,如果說你想讓孩子懂得堅持的重要性,你就要讓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運用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前進。
比如愛迪生為了發明燈泡,嘗試了1萬種不同的材料,最終才找到了鎢絲作為燈泡的材料,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也是數不勝數,孩子有了榜樣,也就可以把自己的目標具體化和形象化,操作起來也就容易一些。
也可以為孩子講一些寓言故事,讓孩子自己明白和感悟堅持的重要性,我相信龜兔賽跑這個故事大家一定有所耳聞,故事中勝利的那個烏龜不就是一直堅持著自己的目標。
最終才獲得勝利的,而那隻特別有天賦的兔子卻在大樹下面睡著大覺,如今繪本越來越豐富,我們在繪本中也有很多關于堅持的角色,這些例子生動形象更容易被小孩子所接受,孩子自行明白堅持的道理,那麼,必然也會給孩子帶來好的影響。
3: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
如今我國的大部分家庭經濟實力越來越好,所以就想給孩子的越來越多,哪個孩子不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但是有時候父母給孩子太多的愛,也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如今也越來越多的父母作為直升機父母,選擇包辦孩子的人生,孩子從小一切興趣愛好都要經過自己同意才可以學習,考上大學,孩子要選擇的學校,選擇的專業。
也必須由父母全權操辦才可以,可能父母認為自己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孩子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就算如此。
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會變得缺乏了主見,很可能自己的孩子在面臨問題的時候會變得束手無措,不能獨立的解決問題,更談不上上堅持,抵抗誘惑的能力,受挫折能力。
所以,我們不妨讓孩子嘗試一下挫折教育,讓孩子明白人生的道路需要自己走完,父母不可能幫助孩子解決一切問題。在鍛鍊孩子挫折教育的時候,家長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可以提醒孩子自己要完成的目標是什麼,讓孩子說出自己想要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2:家長要在一旁觀察孩子是否能夠獨立的完成,是否需要自己幫助。
3:要在孩子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幫助孩子,不能讓孩子隨時得到幫助,就算自己特別心疼,也要讓孩子嘗試獨立完成,不能因為一時心軟而選擇幫助孩子。
我們都曾像繪本中的小男主一樣,為了自己的夢想所拼搏過,為了夢想瘋狂過,當我們堅持自己夢想的時候,我們是為自己而活,追逐夢想的過程本身就是能讓人幸福的過程。
所以,也鼓勵自己的孩子積極追夢吧,讓孩子堅持自己的道路,堅持自己的夢想,終有一天那個不可能的夢,或許在孩子的堅持下開花結果。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