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古城有個「文獻名邦」 你知道它的含義嗎?
在大理古城的南門,只要路過的人稍微留心,就會發現有一座外觀古樸的城樓。樓上掛著一塊寫有「文獻名邦」四個字的匾。「文獻名邦」這四個字有何含義呢?匾上的字是清朝康熙四十年雲南提督偏圖寫的。立下戰功的漢人偏圖任雲南提督,成為了雲南省綠營的最高長官,當時的提督府位於大理。因此,這塊「文獻名邦」匾也就很具有權威性,文獻樓由此得名。
-
文獻名邦:大理
早在西漢元封二年,中央政府就在此置葉榆縣,故今日之大理仍有榆城、葉榆之稱。此後的東漢、蜀漢、晉、南北朝時期,葉榆先後隸於益州、永昌、雲南、河陽、西河等郡。唐初,洱海周邊形成六個強大的部落,稱為六詔。高宗時,除蒙舍詔以外,其餘五詔均被吐蕃徵服。
-
文廟尋蹤:人人都知道風花雪月的大理,誰又知道文獻名邦的大理?
在很多的印象中,大理似乎是「風花雪月」的代名詞,是《還珠格格》中紫薇和小燕子他們苦苦尋找的世外之地,是一個人人嚮往的地方。其實,大理還是一片人文的沃土。大理白族自治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素有"文獻名邦"之美譽。
-
七彩雲南好風光-「文獻名邦」的大理古城
大理白族自治州被譽為「文獻名邦」的大理古城。古城特色:一是古老。早在公元二世紀時,這裡就居住著以遊牧為主的「昆明人」,畜牧業已相當發達,並與中原地區發生了經濟文化聯繫。西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置葉榆縣。蜀漢諸葛亮南徵大理時置雲南郡,唐代南詔國、宋代大理國都設都在此。二是遊覽景點多。
-
徜徉「文獻名邦」——大理 作者:徐俊林
在書中及影視裡介紹描寫的大理,是西南邊陲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一個春光明媚,山水亮麗的地方,對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當兵後常聽老兵們說什麼「雲南交趾國嘎嘎縣」——言其遙遠,正因為其地遙遠所以才有「遭雲南大罪」的懲罰。
-
中國古建築:文獻名邦竟源於一座古亭
南國有亭,簷若羽兮;白浪堆堆,有鶴來兮。我們在上期《中國古建築:天下第一亭在雲南》一文中,介紹了雲南石屏的來鶴亭及其被名為「天下第一亭」的原因。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座始建於明朝的亭子與「文獻名邦」石屏古城的故事。
-
中國古建築:石屏「文獻名邦」之名竟源於一座古亭
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座始建於明朝的亭子與「文獻名邦」石屏古城的故事。 壹 1631年,明崇禎四年,大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這年仲夏,蘄州人李猶龍奉命來到雲南石屏,出任知州。 風光秀麗又緊鄰石屏城的異龍湖,李猶龍自要遊觀一番。
-
莆田被稱為「文獻名邦」的由來
莆田素有「文獻名邦」之稱,但究竟起源於何時,大家想知想嗎?莆田有明一代,科甲鼎盛,人才輩出,湧現出不少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從成化至萬曆年間,單尚書一職先後共有十三人。據說:明代的興化府(現在的莆田市),府衙、縣衙及府學、縣學通往大街的巷口都有木牌坊,掛上匾額,南北兩端路的牌坊,北牌坊題為「海濱鄒魯」,南牌坊題為「莆陽文獻」,這就是莆田被稱為「文獻名邦」的由來。
-
中國古建築:石屏「文獻名邦」之名竟源於這座古亭
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座始建於明朝的亭子與「文獻名邦」石屏古城的故事。 壹1631年,明崇禎四年,大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這年仲夏,蘄州人李猶龍奉命來到雲南石屏,出任知州。風光秀麗又緊鄰石屏城的異龍湖,李猶龍自要遊觀一番。
-
雲南有個絕美古城,被譽為「文獻名邦」,底蘊深厚景色漂亮
說到國內景色最美,雲南省在人們心中一定能名列前茅, 這裡有迷人優雅的自然景色,有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到處都是迷人的風景, 雲南省有很多古老而安靜的城市, 比如,今天介紹的這座被稱為「文獻名邦」的絕美古城。
-
中國古建築:石屏「文獻名邦」之名竟源於一座古亭
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座始建於明朝的亭子與「文獻名邦」石屏古城的故事。 壹 1631年,明崇禎四年,大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這年仲夏,蘄州人李猶龍奉命來到雲南石屏,出任知州。 風光秀麗又緊鄰石屏城的異龍湖,李猶龍自要遊觀一番。
-
深藏在大理古城,氣勢不遜於曲阜孔廟,大理文化最深厚的地方
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文廟或孔廟,作為中國古代文化祭祀與傳承的地方,對於類似的地方,實在數不勝數,不過這些大部分都集中在經濟,文化等地較為集中的城市或區域,因此雲南也不例外,其中大理更是特例。大理在長達1000多年的時間裡,一直都是雲南的經濟、政治、軍事和文化中心,作為整個雲南的權力中心,而在大理古城也同樣有這麼一個文廟,那就是大理文廟。
-
福建「文獻名邦」走紅,由福州市代管,已成功入圍百強縣
在它境內有一個縣級市叫做是「福清市」,它是福建的一個縣級市,現在由福州代為管理。還是我國有名的「文獻名邦」,人們對這個城市的評價還是很高的,已經連續好幾年入選了我國的「百強縣」,發展的潛力其實是非常大的。
-
雲南最低調的縣,明清兩代登科及第者達558名,被譽為文獻名邦
芒果旅行日記:雲南最低調的縣,明清兩代登科及第者558名,被譽為「文獻名邦」。很多城市因經濟發展而拆了古建築古民居建起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而這個縣因經濟落後反而保留了很多元明清時代的建築,讓人感嘆。這個縣就是劍川縣,位於雲南省大理州,距離麗江60多公裡,距離大理100多公裡,從麗江有高速直達。遊客大多知道雲南有大理麗江香格裡拉,很多人卻不知道位於大理州還有一個劍川縣,這是雲南非常低調的一個縣,從明朝永樂年間到清朝光緒年間登科及第者就有558名,其中進士17名,武進士4名,舉人128名,武舉人17名等,一個縣出了這麼多登科及第者,著實讓人吃驚。
-
時尚之都大理以「風花雪月」聞名,這裡是不是旅居與養老的天堂?
大理以「文獻名邦」聞名於世,繼麗江之後,成為雲南另一處休閒養生盛地。但是,有的人遠道而來之後,又感覺「風花雪月」好象也沒有聽起來那麼詩情畫意,那麼這個地方到底適不適合旅居,擬或養老呢?大理目前主要有海西、下關、海東、鳳儀等居住版塊。
-
時尚之都大理以「風花雪月」聞名,這裡是不是旅居與養老的「天堂」?
大理以「文獻名邦」聞名於世,繼麗江之後,成為雲南另一處休閒養生盛地。但是,有的人遠道而來之後,又感覺「風花雪月」好象也沒有聽起來那麼詩情畫意,那麼這個地方到底適不適合旅居,擬或養老呢?
-
這個「文獻名邦」的由來,和倉山這座宗祠有關係
圖片來源:鄭氏族譜很多人都知道,福建莆田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稱。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些美譽的背後,與倉山一座宗祠有一段不得不說的淵源。四百年多後,鄭昭的後裔鄭露、鄭莊、鄭淑三兄弟,在南湖山創建閩地第一所學堂「湖山書院」,開課講學以訓子弟,開莆田教育先河,於是莆田文風漸盛,書院林立。歷唐而宋,終於換來了「十室九書堂,龍門半天下」的人文薈萃局面。
-
雲南最低調的縣,明清兩代登科及第558人,被譽為「文獻名邦」
它被譽為「文獻名邦」,明清兩代及第登科者558人;又以木雕聞名於中國,被稱為「中國木雕之鄉」,它就是劍川。劍川縣,位於雲南省大理州北部,處於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之間,是大理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古城內,有一門三將的振威將軍第,一門三進士的陳家大院,明太僕寺卿何可及故,魯將軍府等。
-
(七夕)來大理牽手愛情,邂逅浪漫
八月,有一個古典浪漫的節日——七夕,據攜程旅行數據顯示,大理成為2020年七夕十大熱門城市之一,在這個愛意流淌的日子,旅行來大理,收穫美景,邂逅愛情,過一個浪漫別致的情人節。落地大理天高氣爽,藍天白雲,清涼舒爽,選一舒適客棧放下行李,休憩片刻,洗去一身鉛塵,來到文獻名邦南詔古都,先去崇聖寺三塔禮佛祈願吧。
-
中國古建築:滇南名邦竟源於一座古亭
今天我們來說說這座始建於明朝的亭子與「文獻名邦」石屏古城的故事。壹1631年,明崇禎四年,大明王朝,內憂外患,風雨飄搖。這年仲夏,蘄州人李猶龍奉命來到雲南石屏,出任知州。風光秀麗又緊鄰石屏城的異龍湖,李猶龍自要遊觀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