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旅遊報社發布了2016年開展的「展示天下奇觀·感受美麗中國」國內大型文明旅遊活動成果。其中一項有20多萬人參加的調查活動數據顯示:遊客素質有了進一步提升;不文明行為主要體現在環境衛生、公共秩序和文物保護等方面;遊客文明旅遊認知強於行為,律己行為強於律他行為;遊客主要從景區、官方、電商、媒體獲得文明旅遊信息;習俗宣傳是文明旅遊建設的重點。
調查報告對下一步文明旅遊建設提出了針對性措施,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實現文明旅遊教育全民化。二是提升社會監督水平,努力實現文明旅遊制度規範化。三是提高景區從業人員素質,努力實現文明旅遊管理精準化。
本次宣傳活動從3月開始,由有獎問卷、籤名、數據分析等活動組成。中國旅遊報社聯合全國26省(區市)旅遊局(委)、上海威瀚商務諮詢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天下奇觀平臺)、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零點研究諮詢集團)共同舉辦。共有225292人次通過天下奇觀平臺參加文明旅遊有獎問卷活動,零點公司採集數據2136條。通過問卷活動,有力宣傳了文明旅遊公約及其他文明旅遊的注意事項。活動面向國內展示各省(區、市)景區奇觀,宣傳祖國美麗河山,引導廣大遊客從熱愛祖國出發,增強文明旅遊意識,規範文明旅遊行為,養成文明旅遊習慣,進而淨化旅遊環境,提高旅遊質量,推動旅遊事業發展。
600多家景區積極參與
活動期間,報社聯合天下奇觀網站作為本次文明旅遊專題宣傳平臺。天下奇觀網站免費為全國各地報名景區搭建平臺,展播景區視頻,發布景區信息,開展文明旅遊宣傳,幫助景區在平臺上自主推廣,讓各個景區利用平臺的特殊功能向遊客開展文明警示溫馨提醒活動。漠河北極村景區、臺兒莊古城景區 、上海野生動物園、宜昌三峽人家風景區等76家景區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了本次活動。如:印發「特別提醒」通過活動宣傳單頁在景區派發、在景區大門、路口、要道設置「特別提醒」易拉寶展架、景區電子顯示屏、景區官網、微博、微信等宣傳平臺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宣傳。向遊客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對在景區內控制不文明行為方面發揮了作用。
活動期間,共有630家景區報名,共展示556個景區,其中5A級71個,4A級322個,3A級97個,2A級19個,其他63個。所展示景區都符合奇特美麗的標準,各具特色、異彩紛呈。通過這些視頻展示,讓公眾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美,達到了通過展示美麗中國、培育公眾講文明的自覺性的目的。
權威調查機構參與問卷調查
作為社會影響大,信譽高的旅遊行業大報,中國旅遊報協同北京零點有數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原零點研究諮詢集團),以文明旅遊為主線,在問卷設計、信息採集、數據分析和報告撰寫4大層面內進行深度合作,問卷試題經過國家旅遊局監督管理司文明旅遊建設指導處審核。運用零點旗下數據移動端交互工具——「答對」APP採集數據2136條,並同天下奇觀中225292份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形成最終的研究報告。
徵得大量文明旅遊經典用語
活動期間,公眾通過www.tianxiaqiguan.com和天下奇觀App,參加有獎籤名活動。有獎籤名活動從9月1日起至10月31日,共計3000多名熱心群眾積極參與了文明旅遊有獎籤名活動,通過審核的有2835張籤名。通過籤名活動,既渲染了文明旅遊的氣氛,又宣傳了文明旅遊的經典用語,匯集了大量警言警句。
報社主辦的這次活動具有以下明顯的積極意義:
其一,這是與廣大遊客就文明旅遊進行的專題對話與思想交流。通過在全國範圍的廣泛發動,前後有20多萬遊客參加了問卷調查,把他們心目中的文明話語和盤託出,做出了他們對文明旅遊的判斷和建議。這份直接來自旅遊者、反映旅遊者、又最終服務旅遊者的答卷,無疑是寶貴的,可以讓我們對文明旅遊的狀況做出一個可觀的判斷。
其二,這是文明旅遊在全國基層的廣泛造勢與重磅宣傳。該項活動得到了各地旅遊部門的積極響應,全國85%的省級旅遊行政主管部門參與協辦、聲言支持,600多家旅遊景區報名參與,近百家景區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了本次活動,歷時幾個月的紙媒與網絡疊加宣傳,既充分展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也宣傳了文明旅遊,引導了廣大遊客文明行為。
其三,這是為全國文明旅遊建設添磚加瓦的基礎工程。文明旅遊從何入手抓,針對什麼問題抓,重點抓哪些問題,應該如何標本兼治地抓,應該建立在充分而客觀的調查研究之上,應該有大量的調查數據為支撐。這次調查,運用零點旗下的數據移動端交互工具--「答對」APP採集數據2136條,通過「天下奇觀」獲取22萬多份數據,在進行信息整合、數據分析、成果研究以後,最終結論應是具有較高參考和應用價值的。
中國旅遊報是國家旅遊局主管的全國知名行業媒體,2015年被新聞主管部門評定為全國「百強報刊」。在我國旅遊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報社對做好文明旅遊宣傳義不容辭,今後將充分利用報紙、網站、微信、微博等,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為文明旅遊再上新臺階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附:調查報告
被訪者男女比例、各年齡段數量均衡,涵蓋各類學歷水平,基於此,本報告將從文明現狀,主要問題、原因責任、宣傳渠道、國民意識和對策反饋6個方面進行闡釋。
1. 文明現狀:在旅遊業蓬勃發展形勢下,遊客素質有進一步提升
47.8%的受訪者認為兩年來中國遊客整體素質略有提升,有12.9%的受訪者認為中國遊客素質提升明顯, 31.4%的受訪者則認為其基本無變化。這組數據表明,在旅遊業蓬勃發展形勢下,遊客素質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2. 主要問題:環境衛生類、公共秩序類和文物保護類問題多
旅遊不文明現象阻礙文明旅遊建設,可分為環境衛生、公共秩序、文物保護和習俗尊重4大類。考察各類不文明旅遊現象頻次,可利於釐清旅遊不文明現象的重災區。環境衛生類包括隨地吐痰、扔垃圾、大小便、禁菸區吸菸、踐踏草坪等。30%以上受訪者認為隨地扔垃圾、隨地吐痰和禁菸區吸菸現象較為常見,其中,隨地扔垃圾尤為嚴重,一度高達66.2%。公共秩序類包括公共場所喧譁、插隊、長期佔用公共設施等,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和不守秩序胡亂插隊問題較為嚴重,受訪者選擇比例分別為49%和42.4%。此外,文物保護方面,17.9%的受訪者見過最多不文明行為是文物亂寫亂畫。習俗遵從方面,4%的受訪者見過最多不文明行為是對當地風俗的不尊重。
3. 原因歸責:改變旅遊不文明現象須首要提升社會文明風氣
42.8%的受訪者將旅遊不文明現象歸咎於社會文明風氣不佳,國民文明意識不強,需要政府、媒體加強宣傳予以加強鞏固。26.8%的受訪者呼籲政府從制度、立法上對其予以監督和治理,最大程度杜絕不文明現象。25.2%的受訪者認為個人素質低下導致不文明旅遊發生,理應通過教育逐步提升國民綜合素質。這組數據表明,儘管旅遊不文明現象原因涵蓋社會、政府和個人,但其關鍵在於社會文明風氣的整飭。
4. 宣傳渠道:景區、官方、電商、媒體為遊客文明旅遊信息主要接收處
32.6%受訪者表示經常從景區內接收文明宣傳信息。在景區內,遊客身處旅遊情境,對旅遊文明宣傳信息更敏感,因此,景區成為文明旅遊的主要宣傳接收點。此外,旅遊局、旅遊電商平臺、相關媒體和旅行社也是遊客接收文明旅遊信息的重要渠道,分別佔全部受訪者的19.2%、17.6%、15.3%和11.5%。
5. 國民意識:遊客文明旅遊認知強於行為,律己行為強於律他行為
對於認知,46.4%受訪者知道《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22.7%受訪者知道《中國公民文明旅遊公約》,12.9%受訪者表示兩者都知道, 18%的受訪者表示兩個都不知道。這組數據表明國民文明旅遊認知程度處於一個較高的水平。
針對律己文明行為,4.3%和43.8%的受訪者認為文明旅遊對旅遊體驗影響非常大和較大,表示會約束自身行為。此外,32.6%的受訪者認為文明旅遊對旅遊體驗影響一般,其基本不會對自身旅遊中行為進行約束。
針對律他文明行為,52.5%的受訪者表示針對不文明旅遊行為,偶爾會制止,但28.6%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會制止。因此,目前遊客「律己」意識較好,但更高層次的律他意識還遠遠不夠。
6. 對策反饋:習俗宣傳是文明旅遊建設的首要著手點
從社會層面看,46.7%受訪者認為旅遊不文明現象治理需從旅遊地習俗的宣傳入手,34.6%的受訪者認為旅遊不文明現象治理需重視個人文明意識培養,而14%的受訪者認為旅遊不文明現象治理應立法先行,監宣並舉。
從遊客層面看,47.5%受訪者表示文明遊客首先是「遵守秩序」的,31.8%受訪者表示文明遊客首先是「習俗遵從」的,13.2%受訪者表示文明遊客首先是「愛護環境」的。這組數據表明,遊客心中秩序是文明旅遊的首要因素,入鄉隨俗為第二因素,愛護環境為第三因素。
無論是宏觀社會層面,還是微觀個人層面,幫助遊客「入鄉隨俗」,儘快融入當地生活風土,激發遊客的「歸屬感」,對旅遊不文明現象治理意義重大。
根據調查情況,活動舉辦方提出如下文明旅遊建議:
1.加大宣傳學習力度,努力實現文明旅遊教育全民化
首先,加大旅遊相關機構內宣傳,實現「有的放矢」,精準宣傳到位。通過與旅遊相關各級政府部門、旅遊集散中心、旅行社以及旅遊相關電商的合作,涉及遊客旅遊範圍線路,涵蓋遊客旅遊衣食住行,將文明旅遊宣傳滲透到各類場景。
其次,加大學校內宣傳,堅持「全面出擊」,擴張宣傳範圍。在社區、學校進行刑事多樣的文明旅遊宣傳,對全國統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所進行的旅遊文明教育。讓學生去學習,然後管理自己、管理家人、朋友、同學、同事等。
2.提升社會監督水平,努力實現文明旅遊制度規範化
首先,健全投訴機制。旅遊者素質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其與制度、環境息息相關,因此,應在出境遊、交通、住宿、就餐、景區服務等常見投訴地點,針對常見投訴問題進行管理,切實做到投訴方便,事前有人受理,事中及時處理,事後有人管理,促進文明旅遊發展。
其次,健全法律監督機制。首先,應加強旅遊政策、法規的立法與監督工作,要力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從法律、法規上控制人們的旅遊行為。其次,應加大對旅遊不文明行為的經濟懲處力度,從經濟上約束人們的旅遊行為。
最後,鼓勵文明旅遊的公眾參與機制形成,利用自媒體,創造良好輿論監督氛圍,從道德約束國民旅遊行為。
3.提高景區從業人員素質,努力實現文明旅遊管理精準化。
旅遊景區,是為旅遊者服務的接受地,也是為遊客進行文明旅遊宣傳教育的重要機遇,因此,應當著實從不文明行為警覺意識、文明旅遊服務理念、文明旅遊服務內容、文明旅遊服務行為等方面進行培訓,提升旅遊景區從業人員相關素質,以增強其示範作用,提升其帶動水平,實現精準監督管理,將其打造成為移動的文明旅遊提醒牌和警示崗,基於此,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旅遊不文明行為的發生。
北京晨報記者 王一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