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第十二、第十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進駐武漢市中心醫院。記者 李星婷 攝
他們
重慶市第十二、第十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
現整合成為一支隊伍,共318人
來自市急救中心、市第五人民醫院,以及長壽、大足、墊江、璧山等地25家單位
本來只安排接管醫院的兩個病區,但他們主動申請承擔了ICU病區的任務
他們身著「戰袍」,勇敢逆行
他們醫者仁心,世間大愛
2月26日,重慶市第十二、第十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進駐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兩批隊伍共318名隊員,首批進入醫院工作的有50餘名隊員,接管該院的第14、15病區和ICU病區。「為抗擊新冠肺炎出自己的一份力」,這是每位隊員的心聲。
首批50多名醫護人員上崗
26日早上7點,武漢下著濛濛細雨。部分重慶市第十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一早就從位於江岸區的駐地出發,前往武漢市中心醫院。
重慶市第十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於本月21日抵達武漢,與本月19日到武漢的重慶市第十二批醫療隊整合成為一支隊伍,共318人。隊伍由來自市急救中心、市第五人民醫院,以及長壽、大足、墊江、璧山等地25家單位的醫護人員組成,包括呼吸科、重症科、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等多個科室的成員,統一調度。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門口,整合後的醫療隊隊長、大足區人民醫院副院長陳勇作了簡短的動員發言。50多名身著紅色「戰袍」的醫護人員舉手宣誓後進入病區。
「心裡非常激動。終於上戰場了!」來自長壽區的醫生鄭兆斌是湖北荊門人,武漢大學碩士畢業,已經在長壽工作16年,「我請戰了3次,終於來了!湖北是我的家鄉,我有義務回來工作。」
團隊實力強 主動承接ICU病區
「全隊有75名醫生,其餘為護士等。」陳勇介紹,隊員的排班,主要按照醫生的工作經驗、專業搭配等原則分組,「經驗豐富的醫生帶年輕一點的;專業以重症、呼吸、感染等科室為主,儘量原來在同一個醫院的隊員分在同一組工作。」
首批上崗的是專業對口、工作經驗豐富的隊員。如ICU重症監護室,有重慶市第五人民醫院的重症醫學科主任劉亞林、大足區人民醫院的主治醫師黃彪,護理團隊有長壽區人民醫院護理部主任付先芬等。
「本來武漢市中心醫院安排我們只接管2個病區,我們主動申請承擔了ICU病區的任務。」陳勇說,團隊大多數成員來自三甲醫院,有10多名重症科醫生、10名呼吸科醫生,3名主任醫師、10名副主任醫師,有承接ICU的實力。
是一次挑戰 需要更加努力
梁平區人民醫院的護士長胡丹就是首批進入病房工作的醫務人員。她早上進醫院,下午出醫院快4點了。
「第一天主要是本院醫生帶我們熟悉病區、工作流程,交代病人情況等。」胡丹所工作的病區是14病區,總共安排有50個護士輪班,「原本排的6小時一班,但考慮到穿脫防護服、消毒等很花時間,後來改成4個小時一班。」
護士團隊分主班、辦公班、消毒班等。「每張病床上都有病人的二維碼信息,掃一掃就知道病人的基本情況。偏癱、大小便不能自理的病人需要特別關注。」在耳鼻喉科工作的胡丹之前沒進過隔離病房,「做好防護就可以,沒有什麼特別擔心的。」
32歲的黃彪已有10年重症科室的工作經驗。26日,他和同事輪完班後,還一直在醫院學習相關治療案例到下午5點。「這次戰『疫』是一次挑戰,需要更加努力。」黃彪說,身為重症科醫生,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有幹勁,自己要為抗擊新冠肺炎出一份力!
重報集團武漢報導組記者 李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