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五開始,頤和園發布分時入園、預約購票等疫情期間限流管控措施。這兩天是限流後的首個周末,頤和園的客流情況如何?記者上午現場探訪發現,園內人流稀疏,秩序井然。據悉,截至上午10時,正常開放的市屬10家公園在園遊客量均大幅低於去年同期。
上午9時許,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氣溫也相比昨天有明顯的轉暖,記者來到平常客流量最大的頤和園東門,發現偌大的廣場上,只有保安和幾名工作人員,幾乎看不到遊客的身影。廣場入口處的顯眼位置,豎立著公園限流公示牌和預約購票指示牌,售票窗口前設置了遊客排隊一米線,因為已經實施了預約購票,所以只開放了一個窗口。所有工作人員均佩戴口罩和手套為遊客服務。
不一會兒,一對夫妻帶著一個10歲左右的孩子打算入園,佩戴口罩的工作人員立刻迎上去,在距離他們兩米左右的位置停下問:「您好,請問您預約了麼?」「預約了,拿身份證進去就行吧。」「是的,孩子有身份證嗎?」「有。」「您在驗票機上掃一下身份證就行了。」一家三口在得到明確提示之後,只用了幾秒鐘就迅速驗證入園了。
「把可能發生的問題提前問到,可以減少他們在門區的停留時間,實現快速入園。」工作人員說,
記者發現,門口驗票處設置的一臺電子測溫儀已經在遊客驗證入園的幾秒鐘同步完成了測溫。而這種電子測溫儀,在頤和園的6個門區均已安裝,實現遊客快速測溫。
記者隨後在門區停留了約半個小時,發現約有不到20名遊客零零散散從東門進入頤和園。走進東門,景區內的人流更加稀少,大約走五六十米才可能見到一兩個。園內所有的展覽和活動都已經暫停,德和園等園中園景區門前也都張貼著關閉通知。另外,園內全部12處堂食餐飲點、商業店鋪85%停業。園內人流稀疏,秩序井然。
公園內的秩序井然也離不開園外屬地政府的配合。記者從海澱區青龍橋街道獲悉,街道與頤和園管理處、頤和園派出所等單位密切配合,建立無縫連結的共同責任體系,實施24小時值守制度,實現各方力量合理調配、信息互通、決策協同。與此同時採取技術手段,在人工疏導的基礎上,利用高清攝像頭和網上實名預約系統實時監控景區人流變化,從遊客源頭進行調控。
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相關部門將及時啟動黃、橙、紅三級預警機制,分別實施「減緩入園、暫停入園、只出不進」應對方案,並在門區售驗票窗口、官方網站及微博適時發布預警消息。門區停止辦理入園業務,增派力量,會同有關單位做好周邊秩序維護和諮詢解釋工作。
根據頤和園限流管控方案,遊客至少需要提前一天通過「頤和園」官方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購票成功的遊客需持身份證原件驗證入園。網絡預約分為上下午兩個時間段,按照不超過瞬時承載量30%進行遊客量管控。政策性免票、年票、半價優惠票政策保持不變。
市公園管理中心也建議遊客,儘量少出門、不聚集,入園遊覽時全程佩戴口罩,配合體溫檢測,與他人保持1米、最好1.5米以上的安全距離。
葉曉彥 攝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葉曉彥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