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晚加一上午,雨一直未停。大雨,瓢潑大雨。
下榻的賓館房間在五樓,從窗戶看出去,雨霧迷濛。雨勢太大,造成街道短暫內澇。過往的車輛,輪胎掀起一米高的噴泉。
雨水如注,無法下腳。除非穿涼鞋。
可是,我沒有涼鞋,我這次穿著皮鞋出來旅遊。只要走幾步,絕對透溼。只好放棄上午的行程計劃。
索性繼續睡。時不時看看窗外,觀察雨勢。
熬到中午,雨勢終於小了一點。還是有零星雨點,繼續飄落。
我要搭乘下午兩點鐘,從三江縣城遊客集散中心出發的旅遊專線車,去往程陽八寨景區。
規定的退房時間,是中午十二點半。不得已,卡在時間點退了房。
還有一個多小時,無處可去。我舉著雨傘,冒著雨,去福祿寺背後山上,俯拍幾個侗寨鳥巢的全景鏡頭。
等到兩點鐘,上了遊客集散中心的旅遊小巴,去程陽八寨景區。車費10元,上車後掃微信付款。
門票不在遊客集散中心買。到了八寨景區門口再買。
程陽八寨,是廣西柳州市三江縣林溪鄉的連成一片的八個侗寨。
車上空空如也,就我一個遊客。
遊客集散中心按時間點發車,無論有沒有遊客,到點發車,很準時。
程陽八寨距離縣城不遠,大概不到二十公裡的樣子。半個小時就到。門票60元,加一個觀光電瓶車費10元,包來回。
售票處到寨子,還有1.8公裡。可以走路,可以不買觀光車票。這個不是強制的,隨意。
這次,我又享受了一回專車待遇。因為,沒有其他遊客,又只有我一個人。
雨又大起來了。
一陣冷風,吹得觀光車司機師傅,縮了縮肩膀。我也趕緊從背包裡掏出衝鋒衣外套,穿上。
山裡的氣溫,比縣城低,一下子感覺秋意非常涼。
進寨子的第一個景點,就是石板路,程陽橋。一座古樸、但是是水泥底座的風雨橋。
幾個美術生,支著畫板,在寫生。幾個寨裡老人,提著手工藝品,兜售生意。
侗寨的標配,基本一個寨子,一座風雨橋,一座鼓樓。
因為一直下著雨,舉著雨傘,影響拍照和拍視頻。
匆匆忙忙地,走了幾條巷子,拍了幾張比較有年代感的老房子。
剛進寨子時,感覺還比較熱鬧。店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土特產,茶葉。主要就是賣茶葉。到處有茶林。
走進寨子深處,感覺沒有什麼人。不見多少遊客的身影。由於下雨,也不見幾個村裡人的身影。
倒是新修的鼓樓裡,有幾個老爺爺,在看電視。老舊的小鼓樓裡,有幾個老奶奶,坐著拉家常。
除此之外,就很少碰到人了。
有點令人奇怪。這麼大的寨子 ,出奇地安靜。人都去哪裡了呢?
我一邊走,一邊觀察物色,晚上要下榻的客棧。
然後,走到一處鼓樓邊,爬上了一處茶山。那裡,居高臨下,可以俯瞰多個寨子。
下著雨的茶山上,倒是有個別茶農,在忙著採茶。
沒有像樣的路上山。是似有似無的茅草路,泥濘溼滑。我腳上的皮鞋,和褲腳,沾滿了泥巴。
因為,時不時要拉住身邊的一些巴毛草,防止腳下滑倒。手上也沾的有泥巴。
掏出餐巾紙,擦乾淨手,繼續拍攝。腳上的泥巴,管不了那麼多了。
沒有找到網上看到的那張程陽八寨標誌性網紅照片的拍攝地點。
按計劃,我應該在程陽八寨住一晚。
但是,看看時間,下午四點半。我突然心血來潮,轉身離開寨子,往景區大門猛走。
我突然想回縣城住。
因為,我知道,五點半,有最後一趟遊客集散中心的旅遊巴士,回縣城。
我得趕在一個小時內,去到上車點。
走出寨子,需要半個小時。從程陽橋到售票處門口,可以坐觀光車。只要不到十分鐘。
理論上,我完全有充足的時間,趕上五點半的那趟旅遊巴士,回縣城。
然而,回到程陽橋,一看,那裡沒有觀光車,一輛也沒有。
我急了。大步流星,走路出去。要走1.8公裡。
好在,剛走出三百米,迎面來了一輛觀光電瓶車。除了司機,車上沒有人。
我招手,嘴裡喊著:「我要去大門口!我有票!我要回縣城!」
司機師傅認真的看了看我的門票。立馬調轉車頭,送我出景區。
無容質疑,三江縣遊客集散中心也好,景區內也好,所有工作人員,態度都十分友好,服務非常周到。
這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事實上,到達旅遊專線巴士上車點,足足餘下了半個小時。五點鐘到的。
自己嚇自己,生怕趕不上回縣城。一路走的太快,加上心裡著急,出了一身汗水。
不得不脫去外套,任憑風吹雨打,去些汗水。同時,又擔心,一會兒冷,一會兒熱,保不齊要感冒。
窮遊,就是這樣。
有時候,一時任性,整的自己很狼狽。完了,回想起來,忍不住笑出聲來,又覺得特別開心。
自由行,就是這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一切隨心所欲。真嗨!
回縣城的旅遊巴士,還是之前兩點鐘送我來的同一趟車。他這是下午的第二趟來回。
除了司機師傅,車上沒有別人,也還是只有我一個遊客。我又享受了一次專車待遇。
想想看,今年疫情的影響,給旅遊業帶來多大的損失,可想而知!
估計都是在虧本運營著,強撐著。說句真心話,旅遊行業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