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家忽悠中國遊客發財:花錢買不來尊重

2020-12-18 中國搜索河南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中國人為何都喜歡去日本購物?從馬桶蓋到藥品化妝品,現在就連日用品中國遊客也要千裡迢迢從日本買回來,日本的東西為啥就這麼受歡迎呢?去了日本一定會是賺到了嗎?

資料圖

1、可疑保健品「特供」中國赴日遊客

從酵素、魚肝油到納豆、電飯煲,都有消費陷阱

國慶期間,一位朋友從國內參加旅行團,乘坐郵輪到日本福岡旅行,在導遊攛掇下在免稅店買了兩盒植物酵素,總價高達9.6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000元)。導遊聲稱,其妻子服用該酵素後排出了多年宿便,服用兩盒的作用能持續五六年。於是,數十名旅行團員紛紛傾囊購買。她說,聽導遊說這種酵素是在日本生產的,又在日本銷售,由不得中國遊客不信。

不過,記者向東京的日本朋友諮詢時,大家都對這種酵素的高價感到不可思議。這款酵素包裝上的定價更是高達每盒7.8萬日元,中國遊客肯定還認為自己佔了大便宜。

其實,日語中的「酵素」就是漢語中「酶」的意思。「酶」不過是一種蛋白質,對於服用後是否具有保健效果,日本國內也有很多質疑之聲。據幾個日本朋友說,在日本,服用酵素的人並不多。

況且,即使不論酵素是否真有保健效果,與一般酵素頂多每盒三四千日元的價格相比,兩盒9.6萬日元的價格非常可疑。經過記者調查,這種酵素在東京普通的藥妝店並不見蹤影,甚至在號稱「集合超過10000家來自日本全國各地商店」的樂天網店上,也查不到相關信息。生產該酵素的所謂醫學研究所承認,這款酵素是和一家免稅公司合作開發的,但是該研究所的官方網站上並沒有該商品。可見,這款酵素只在日本人不會前去消費的免稅店有售,屬於「特供」外國遊客的產品。

記者的另一名赴日旅遊的朋友說,他在日本旅遊時,有導遊聲稱日本小孩近視率低,是因為他們從小就吃深海魚肝油。聽到這種說法,那位朋友也買了不少,價格也著實不菲。

而實際上,隨著遊戲機、手機的普及,日本未成年人的近視率並不低。根據日本文部科學省今年3月27日公布的數據,2014年,日本視力低於1.0的學生在幼兒園的比例為26.53%,小學為30.16%,初中為53.04%,高中為62.89%。一些在日華人說,即使日本小學生看上去比中國小學生近視少,也是因為日本學生的課外活動多,作業少,絕非吃魚肝油的功勞。

一名56歲的日本人說,魚肝油已經是他父母那一代的東西。戰後初期,日本人缺乏營養,還有人吃魚肝油。而現在,很少看到吃魚肝油的日本人。

一名華人媒體人士指出,日本市面的深海魚油產品價格並不貴,服用一個月的量,大約只需要2000日元。在日本,並沒有「深海魚油治療近視」的說法,所謂「日本未成年人因服用深海魚油而少得近視」,純屬無稽之談。

他揭露,一款很受中國遊客喜歡的所謂「日本製造的深海魚油」,其實很可能產自澳大利亞,然後在日本分包一下,再高價賣給中國人。他打開了這家主要營銷深海魚油的公司的網站,發現相關介紹中根本沒有製造這一環節,也沒有講清楚產品的來路。

納豆是另一種很受中國遊客喜歡的產品。一款在日本網站銷售的360粒裝的納豆精,每瓶只要2萬日元。但是一名在日華人給記者看的同款納豆精,包裝上赫然印著4.2萬日元。如果拿到免稅店,估計就會以這個價格銷售給中國人。然而,記者給日本人看這款單價4.2萬日元的納豆精的照片,他們都咂舌不已,覺得是天價。

上述華人媒體人士指出,納豆在日本被稱為窮人的食品,每盒只有幾十日元。如果是2萬日元的納豆精,每天服用一粒相當於吃了1盒納豆,和直接買納豆吃差不多。而單價4.2萬日元就高得離譜了,這一價格日本人都咂舌。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酵素、深海魚肝油等所謂具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在日本都是食品範疇。根據日本法律,廠家只能標出其含有的成分,但絕不能明示或暗示有治療效果。既然屬於食品類,便沒有什麼國家標準,其中的有效成分到底含有多少,嚴格地說也沒有第三者監督,完全屬於民不告官不究之類。

2、忽悠中國遊客的大多是華人

有華人導遊1年賺到一棟獨門獨院小樓,留學生一個月賺100萬日元

令人遺憾的是,一些在日華人介紹說,那些由於「推銷」有方而獲得暴利的導遊,幾乎都是在日華人。在國內很多網站上,都能看到關於在日華人利用語言優勢忽悠同胞的吐槽帖。記者的一位朋友說,只有到那些也有日本人購物且提供免稅待遇的商店購物,才不吃虧。

她說,導遊賺不賺錢,取決於嘴是否會說。她聽某旅遊協會的人說,有的華人導遊特別會搞公關,不僅自費給遊客買水喝,還給遊客買當地的小特產,為的是獲得同胞的好感,便於大肆推銷保健品。有的導遊在福岡,1年賺出了一棟獨門獨院小樓的錢;有的導遊根本不要工資,只要求回扣分成;在東京的留學生,甚至每月也能賺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2萬),有的人隨便租個車,就拉著中國遊客到處跑。

一名租車公司的華人司機向記者透露,導遊領著遊客購買保健品可獲得50%回扣,購買電器可獲得10%回扣。雖然他未說詳情,但是從中可以管窺到旅行社和導遊的暴利,而這些暴利就是從中國遊客身上賺取的。很多中國遊客「被賣了還替人數錢」,不知道自己被黑了。

NHK電視臺曾揭露中遊遊客日本被騙內幕

中國遊客在日本被忽悠的現象,甚至連日本媒體都看不下去了。近幾年,日本NHK等電視臺還專門製作了節目,揭露中國遊客在日本哪些環節容易被騙。不過,由於語言壁壘,普通中國遊客往往看不到這些報導。

上述華人媒體人士指出,在外旅遊,不上當很難。即使是繁華區的免稅店,或一些百貨店的免稅櫃檯,看似便宜,但也只能矇騙兩眼一抹黑的外國遊客。因為免稅店的東西並不便宜,比當地人日常要去的商店要貴,有些還貴不少。鑑別的方法也並不難,如果一家店沒有日本人同時在消費,中國遊客最好別去。

他還提醒,避免購物陷阱,第一是不要參加低價團;第二不要買導遊推薦的商品和旅遊項目,尤其是不要在大巴上和沒有日本人購物的商店買東西;第三,日本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都不會發生小費,所以有導遊代收小費應該拒絕;第四,其他導遊臨時收取的費用都比較蹊蹺(包括門票或餐費等),要多個心眼。

他指出,現在日本的免稅店,會按照事先談好的比例,分別給旅行社和導遊回扣,不給回扣的免稅店無法生存。所以,導遊推銷得越熱心,遊客挨宰的概率就越大。即使便宜的店也不行,尤其是一些自助餐。按說,國內目前能到日本來旅遊的應該還算是有錢的人,很多便宜的自助餐廳的東西,要在國內他們恐怕根本不會吃,但因為盲信日本,所以吃得津津有味。銀座附近就有這麼一家自助餐的店,幾乎全是中國或東南亞的遊客。

3、日本商家開淘寶店宰中國人

價格翻6倍賣給中國人,創新詞調侃「土包子」

根據日本觀光廳公布的數據,2014年來日的中國遊客達到240萬人,旅遊消費額5583億日元,是前年的2倍以上,佔訪日外國遊客消費的四分之一以上,從國別來看高居榜首。為此,除了被在日同胞忽悠外,也沒少給日本店家送錢。

比如,電飯鍋、馬桶蓋僅僅改為適用中國國內220伏的電源,立刻價格飛漲,甚至高達近1倍。而不少日本人對於「鍋好米飯就好吃」的說法嗤之以鼻,認為大米的質量更關鍵。

看準了中國人的錢包,還有不少日本人到淘寶網站開設網店,向中國人銷售日本產品。今年6月25日,《富士晚報》網絡版甚至登出了《如何向中國人高價銷售日本產品的方法》一文,號召通過網絡向購買慾望旺盛的中國人出售日本產品,不只是面對訪日中國遊客,還要以大海對面的13億中國人為對象。

對於有購買慾望的中國人,普通日本人也能高價銷售產品賺錢,這就是通過網店轉賣。報導還傳授了如何在淘寶網開店、如何將產品以高價格賣給中國人的訣竅。

熟悉中國網店情況的日本人士指出,在世界最大的購物網站淘寶網,大量日本產品,包括日本品牌的化妝品、眼藥、嬰兒車等兒童用品,都是以將近2倍的價格交易,有的甚至達到6倍,有日本人兩年賺了600萬日元。例如,2.4萬日元的「救心丸」賣到4萬日元,26萬日元的高級釣竿賣到150萬日元,3萬日元的本間高爾夫球桿賣到15萬日元,8.4萬日元的高級茶壺賣到16.4萬日元,100萬日元的高級鋼筆賣到135萬日元。

由於中國留學生代買近來被視為「資格外行為」而受到禁止,給能夠合法代買的日本人提供了商機。很多日本店主不會中文,網店上寫的都是通過網絡翻譯的半生不熟的日語和中文,反而更讓中國人相信是日本人開的店。從出品到結帳還可以僱人代理,所以非常容易交易。由於通關貨物巨大,往往不會被查出交稅,而且即使被中國海關要求交稅,也是中國買家去交,日本賣家絲毫無損。

由於中國遊客的強大購買力,日本人甚至專門創造了「爆買」這個新詞。如今,很多中國媒體在報導中也喜歡用這個詞。實際上,「爆買」在日語裡本身就有調侃意味,用於形容沒見過世面、見啥買啥的「土包子」。可以說,有些中國遊客花了很多錢,但並未買來尊重。

此內容為優化閱讀,進入原網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8610-87869836

相關焦點

  • 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日本商家:歡迎喜歡在日本消費的中國遊客!
    近些年來,中國的發展越來越好,不少國人的手上也都有些閒錢,在這個時候不少國人願意去出國旅遊,其中風景很是不錯的日本就是不少國人的目的地,很多國人也願意去日本旅遊。日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個經濟發展很不錯的國家,而且日本還是極具地方文化的國家,擁有許多不錯的地方文化,比如二次元文化等等,當然日本還有不少風景秀麗的景點,也是很吸引中國遊客的地方,比如富士山等等景點,也很吸引中國遊客。在日本旅遊的時候,中國遊客自然是會消費,但是你知道中國遊客在日本消費了多少錢嗎?
  • 日本導遊忽悠中國遊客被曝光,被他們折服了!
    自由行:自己太操心,花的錢又多跟團:行程匆忙不盡興,還可能被拉去消費~唉 ---心 好 累---如果是跟團旅行,那麼你一定有很多槽可吐,走馬觀花、勞苦奔波、喧鬧混亂也就算了,最可氣也很可怕的一點就是:購物受騙!購物這件事無論你是國內遊還是出國遊,都會碰上的,這不,黑導遊在日本忽悠中國遊客的事就被日本曝光了!
  • 又曝日本跟團旅遊陷阱?日本查無此貨,專供中國遊客
    從上面視屏中可以明顯感覺到,   導遊導購聯合忽悠遊客高價買保健品,   把日本人為什麼這麼長命的原因   歸咎於他們天天吃保健品,   咱們中國人沒有吃保健品就短命了?
  • 為何日本人不捨得花錢買水果、吃大餐,卻捨得花錢買奢侈品?
    很多人應該都會有自己的消費觀念,比如有些人平時花錢很節約,喜歡存錢用到該用的地方。有的人平時花錢大手大腳,喜歡吃什麼,買什麼直接就花了。但是日本人卻有一個很普遍的消費觀念,就是很多的日本人不捨得花錢買水果、吃大餐,卻捨得花錢買奢侈品。
  • 中國遊客「買爆」日本 長假成就商家「黃金周」
    大批「移動錢包」的湧入,讓中國的「十一」長假也成了日本商家的「黃金周」。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並未影響民眾出行熱情。據內地一家在線旅遊網站的數據,在國慶假期十大出境遊目的地中,日本首次超過韓國、泰國躍居榜首,出行人數比2014年同期翻了一番。
  • 雲南再現"黑旅遊"風波,遊客進店不消費遭商家怒斥:窮鬼,沒錢別出來玩
    "從女老闆這幾句話猜測,雙方發生矛盾的緣由應該是:遊客進店詢問了店裡面手鼓的價格,但是可能遊客覺得價格不合適,就沒有買,因此遭到了這名美女老闆的羞辱。"沒錢照樣可以出來玩,出來玩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對於看看物品不買也是很正常的行為,沒必要說沒錢不要出來玩,對他人尊重,就是尊重自己。""買它幹啥,有錢也不會瞎買東西呀,這店主心裡沒點數,難怪賺不著錢,錢在別人手上買不買是別人的自由,她哪來的優越感?希望少一些這種店主吧,不然以後大家都不會去大理旅遊了。
  • 國內這2種東西在日本熱銷,但中國遊客花錢買回,遊客:我又不傻
    在出國遊很是流行的今天,日本這個國家就有很多國人喜歡去。除了美麗的風景和特有的文化氣息,日本的國民整體素質也比較高,無論在景區還是在商店,服務都很好,給遊客一種極舒服的旅遊體驗,這自然會吸引很多中國遊客一次次地出遊日本。
  • 日本商家表示:中國的遊客很有錢,吃海膽都和別國不一樣!
    日本商家表示:中國的遊客很有錢,吃海膽都和別國不一樣!最近有一家日本的店家的店長很是驚嘆,來日本旅遊的中國人很是有錢,二百八十元一份的海膽就像吃奶油布丁一樣那麼的隨意,這種消費方式在日本人眼裡很是奢侈,在日本海膽就屬於一種高消費的食物了,所以日本人平時可以吃到那麼美味的海膽是很開心的呢,但是也有日本人覺得海膽吃起來就會很腥,也有人不喜歡吃海膽。
  • 日本這種「中國貨」比國內還便宜,遊客出國買回家,白送錢給商家
    去到一個地方旅遊,買當地的特色東西我們無可厚非。但是現在有些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都是為了買這樣東西,讓人尷尬的是,日本這種「中國貨」還是中國出口的,價格比國內還便宜。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白送錢給商家了,這樣東西是什麼呢?接下來就為大家說說。之前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喜歡買馬桶、電飯鍋,但這些都已經不流行了。現在中國遊客去日本旅遊買的第一樣東西就是中華香菸。
  • 中國遊客救活日本電器街 專買高檔貨花錢最大方
    到過日本旅遊的人都知道東京有個著名的秋葉原電器一條街。數年前,由於日本經濟不景氣,這裡商店倒閉、撤店的現象時有發生,秋葉原失去了電器街的輝煌。近年來,隨著赴日旅遊的中國遊客不斷增加,秋葉原又恢復了生機。
  • 日媒:十一來臨 日本商家興奮期待中國遊客爆買
    參考消息網10月1日報導 日媒稱,為吸引趁國慶假期前來日本購物的中國遊客,百貨店等商家正在努力充實店面和服務。  據日本《每日新聞》9月30日報導稱,8月中旬以來,中國經濟減速引發的擔憂導致全球股市大跌,但面向中國遊客的銷售額仍保持堅挺。
  • 日本商家不解:我們的溫泉既舒服又便宜,為什麼中國遊客卻不來?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出國旅遊,每年去往我國附近的周邊國家的遊客都非常的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選擇去了日本,對於很多女性來說來這裡是為了購物,而男性更多是去日本欣賞優美的風景。而很多遊客來到日本之後,都要體驗一下日本當地的文化習俗,體驗一下日本特有的東西,很多商家都是依靠這些遊客為生的,但是有一種行業的日本商家卻覺得非常委屈,因為很少有中國遊客願意來,你知道是哪個行業嗎?
  • 中國遊客到日本旅遊,看到茅臺價格後不淡定,遊客:中國商家無良
    眾所周知,日本這個國家一直都是國人選擇出遊的好地方,每年都會有許多國人到日本來旅遊。日本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他們的製造工藝了,比如馬桶蓋、電飯鍋、電子產品、化妝品等都受到了中國遊客的好評。據數據統計,2018年我國赴日本旅行的人數達到了800萬,而其中大部分人卻都是衝著購物去的。然而,有一位中國的遊客到日本旅行時,本來打算要在免稅店購買東西時,他發現中國被稱為"國酒"的茅臺在日本的價格居然要遠遠低於本國,這讓他感到非常氣憤。在中國要賣到上千元的一瓶茅臺酒,在日本居然要便宜很多。
  • 雲南黑旅遊橫行霸道:不買東西就要被罵窮鬼,遊客:基本的尊重呢
    當你在旅遊之時,遭遇了商家不公平的對待,大家通常會怎麼解決呢?遭遇了年輕店主辱罵,原因是自己體驗了手鼓,詢問了價格後覺得不合適就沒有買下!突發的黑旅遊事件,對麗江名譽造成了無以言語的損害,無意間傷了很多遊客的心!不少遊客直言:"難道不在景點買點東西,我們就不配去旅遊了嗎?"手鼓原產於非洲,為什麼會和麗江畫上等號呢?這就不得不說麗江旅遊文化的商業歷程了,現今遊客越來越喜歡體驗式的旅遊環境,於是乎"學手鼓、玩酒吧,逛麗江"順利形成了麗江旅遊一條龍服務!
  • 陶瓷鍋當砂鍋買 居民不懂被忽悠
    晚報訊 (記者 董豔)前幾天,市民陳女士在市中區一集貿市場買了一個「砂鍋」,打算回家燉湯給家人喝,可陳女士將「砂鍋」帶回家後發現,原來買來的不是「砂鍋」,而是陶瓷鍋。據了解,陳女士打算提前添置些年貨,於是來到一市場閒逛,陳女士看中了一款「砂鍋」,於是就詢問商家價格。商家看出陳女士不懂行,「此砂鍋」非「彼砂鍋」,於是順著話介紹起自己的產品來。談論好價錢之後,陳女士就順口問了句,此「砂鍋」是否真的是砂鍋材質,商家立刻肯定地告訴她,絕對是砂鍋材質,煲湯絕對好喝。
  • 中國遊客在日本旅遊,花萬元買垃圾,到底有多少消費騙局等著你?
    有很多地方為了增加旅遊帶來的經濟效益,選擇軟硬兼施,逼著遊客們購買當地的一些高價產品。對此許多人也是表示這種做法無異於殺雞取卵,損害遊客們的熱情。因為當地不流行硬來,而是用一些虛假的宣傳,讓遊客自發自覺的花了錢,還覺得自己賺了。這種行為,有人就發明了一個詞來形容,叫做「智商稅」。
  • 迷信日本製造 中國遊客在日本免稅店爆買被坑
    雖然部分日本製造的工藝為人所稱道,但這並不意味著日本製造都值得信賴。新華社5月1日就報導了因為迷信日本製造,一群中國人被坑慘了。 隨著出境赴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人數激增,近年來頻頻曝出中國遊客上當受騙案例。雖然媒體多次報導日本一些免稅店的購物陷阱,但受害遊客不減反增。
  • 日媒:十一來臨 日本商家興奮期待中國遊客「爆買」
    參考消息網10月1日報導 日媒稱,為吸引趁國慶假期前來日本購物的中國遊客,百貨店等商家正在努力充實店面和服務。據日本《每日新聞》9月30日報導稱,8月中旬以來,中國經濟減速引發的擔憂導致全球股市大跌,但面向中國遊客的銷售額仍保持堅挺。
  • 日本旅遊發現一種東西賊貴,當地人少買,中國遊客卻特喜歡
    眾所周知,東京是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首都。它不僅是亞洲最大、最繁華的城市,同時也是全球四大世界四城市之一。在2016年,GDP高達9472.7億美元,一舉超越紐約成為全球GDP第一的城市。很多中國遊客也是因為當地的繁華和獨特的文化特色,相繼奔赴該地。就算沒去過的,從各類日本動漫和日本電影中也有所耳聞,心理對它有個大致的了解。
  • 日本商家開淘寶店宰中國人:商品價格翻6倍
    記者的一位朋友說,只有到那些也有日本人購物且提供免稅待遇的商店購物,才不吃虧。 她說,導遊賺不賺錢,取決於嘴是否會說。她聽某旅遊協會的人說,有的華人導遊特別會搞公關,不僅自費給遊客買水喝,還給遊客買當地的小特產,為的是獲得同胞的好感,便於大肆推銷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