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身邊的頂級紅人,總管李蓮英是如何幾十年平安無事的

2020-12-15 小哥哥的花樣人生

上篇說到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女人——「慈禧太后」!說到慈禧就不能不提和她相伴大半生,親密無間的另一個人,太監頭子李蓮英!慈禧生性多疑,心狠手辣,多少人被她害死,那麼李蓮英是怎麼做到成為慈禧心腹,並一直陪伴到老的呢?今天我們就聊聊李蓮英的傳奇人生!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皇宮大院內,有一群特殊群體的存在,就是太監。要說到這個群體,最早要追溯到先秦時期,【詩經】【周禮】【禮記】中均有記載,周王朝及各諸侯國也大多設置了宦官!

可能先前最有名的宦官就是秦始皇身邊的趙高了,就是因為他,公子扶蘇被害,蒙恬被殺。荒唐無能的胡亥當朝,不過二世,秦朝滅亡!說的宦官亂政,可能就是從他那裡來的。後來各個朝代也出現過很多權利滔天的宦官,如東漢的張讓,唐朝的高力士,宋朝的童貫,以及被稱為九千歲的明朝的魏忠賢等等。就連大名鼎鼎的鄭和,也是不全之人!

宦官制度的出現,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皇宮大院內,宮女眾多,甚至是皇帝身邊的嬪妃,也不計其數,難免出現不媾之事,有失皇家顏面!所以用宦官,就少了這方面的困惑!

家境困難,委身求存

再說回到李蓮英的故事上。李蓮英原名叫李進喜,生於1848年,祖籍山東齊河,後來隨遷至順天府大城縣。關於他進宮時的年紀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其墓志銘上面記載,入宮時8歲;另一種是清宮檔案,記載他入宮時是13歲。具體是哪一種,已無法考究了。

李蓮英兄弟四人,因家境貧寒,常常是飽一頓飢一頓,當時他們村有個太監叫沈玉蘭,李蓮英找上人家,最後自己就成了太監。而據清宮檔案記載,1857年李蓮英是被鄭親王端華府送進皇宮當太監的。

初進皇宮,李蓮英和其他小太監一樣,從最苦最累的活做起,由於李蓮英懂得觀言察色,眼力勁好,很快就得到了師傅劉太監的賞識。這個劉太監其實也沒有多大的權利,但是他的職務比較特別,是專門給人梳頭的。劉太監生性溫和,斯文有禮貌。對任何人都是和顏悅色,所以人緣極好。他也經常去給慈禧梳頭,每次都讓李蓮英跟著。久而久之,李蓮英也學會了怎麼給這些娘娘們梳妝打扮,並且後來手藝甚至還超過了師傅!

遇慈禧,得賞識

16歲那年,李蓮英被調入長春宮,正式入到慈禧門下。當時最得寵的太監叫安德海,大家在影視劇裡應該也看到過。安德海風頭正盛時,有點忘乎所以,後來在同治八年,被山東巡撫丁寶楨給咔嚓了。理由是「違背祖制,擅離京師」!

這件事對於李蓮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從安德海的身上明白,奴才就是奴才,不能恃寵而驕,在暗流湧動的皇家大院內,但凡有些差池,人頭落地只是早晚的事。也正是憑藉頭腦清楚的認識,李蓮英才能在幾十年中,安然無恙!

由於李蓮英十分會揣測主子的心意,懂得投其所好,還能嚴於律己,所以很快就得到了慈禧的賞識。同治十三年,剛剛26歲的他就被委任儲秀宮掌案首領太監。按照慣例,這個職務是需要進宮30年以上才能有機會擔任的,而此時,李蓮英才進宮17年,可謂是清朝歷史的上前無古人!

五年之後,【光緒5年】,李蓮英升任儲秀宮四品花翎總管。這個時候的慈禧已經是名聲日隆,逐漸走向權利的巔峰,而身邊的親信自然也成了朝臣眼中的紅人。

到了光緒20年,45歲的李蓮英更是打破祖制,被賞二品頂戴花翎,這在當時可是件了不得事,因為先前雍正皇帝曾規定,太監的極限就是四品,慈禧為了李蓮英能打破祖宗傳下的規矩,可想而知李蓮英是多麼的得寵了。

心思縝密,替主解憂

慈禧太后愛聽戲,聽的高興了還會賞藝人些東西。有一次,著名梨人楊小樓給慈禧演出,慈禧很開心,就把他招致跟前,指著桌子上的糕點說:「賜給你了,帶回去吧」。

楊小樓連忙叩頭謝恩連連說到:「老佛爺賞賜,受寵若驚。」接著又鬥膽求賞道:「老佛爺洪福齊天,不知可否賜個字給奴才」。慈禧一聽很高興,便讓人取來筆墨,一揮手,寫了個「福字」!可是不知道是慈禧一絲疏忽還是本就不熟練,福字左半邊多了一點。

當時在場的人都發現了,一時氣氛有些尷尬。楊小樓更是進退兩難,要是拿回去吧,肯定被人非議,有欺君之罪!要是不拿吧,更是不行,自己求賞的不拿回去,豈不是不想活了。

眾人的反應同意讓慈禧也陷入了尷尬之中,就在這關鍵時候,一旁的李蓮英腦子一轉,連忙說到,「老佛爺乃是福壽齊天之人,自然福要多一點的呀」。一下子就將現場的氣氛緩和了,楊小樓也是順勢叩首道:「老佛爺萬福,這萬人之上的福,奴才怎敢領受」。慈禧一看臺階來了,也就坡下驢道:「好吧,改天在賜你吧。」僅這一件事,就能看出李蓮英能得寵,也確有過人之處!

主僕關係,勝似親人

幾十年的陪伴左右,慈禧早已離不開李蓮英的伺候,兩人的感情也非同一般。曾經有人猜測,這二人之間是否有感情上的糾葛。其實二人之間僅僅只是關係貼切,用現在的話來說,可能李蓮英更像是慈禧的「藍顏知己」。

根據晚清太監劉興橋等人的回憶,能化解慈禧的煩惱,並最會服侍她的人,也只有李蓮英了。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中的記載,劉興橋說:「每天三頓飯,早晚起居,她倆都互派太監或當面問候...」

在西苑,頤和園居住的時候,慈禧太后還經常來找李蓮英:「蓮英啊!咱們遛彎去啊!」有時,慈禧還會招李蓮英進寢宮,二人談些黃老長生之術,經常談到深夜。看到此處,也許你就能理解,二人的關係早已超越主僕,勝似親人般!

高處不勝寒

俗話說:「人紅是非多」,雖然是慈禧太后身邊絕對的紅人,也難免招人嫉恨。當時朝野上下,很多人都背地裡議論,說李蓮英權傾朝野,收受賄賂,廣招門徒等等。還有人說他幹預朝政,結黨營私。

光緒12年,李鴻章的北洋水師訓練成軍,奏請朝廷派大員檢閱。慈禧就派醇親王前往,醇親王身份不一般,乃是光緒的生父。但是醇親王城府很深,又謹言慎行,於是又向慈禧奏請李蓮英一同前往。此目的是減少慈禧對於自己的猜忌。慈禧也是欣然同意。

檢閱期間,但凡需要商議之事,醇親王必讓李蓮英一旁隨同。而其他時間,李蓮英則閉門謝客,絕不私下與人交往。

一眾人等回京復命時,朝中眾臣對於檢閱海軍水師這一關乎國本的大事,竟然讓一個太監陪同,紛紛表示不滿。維新派的代表人物王照說,醇親王離京後,每次接見文武官員都要李蓮英作陪,實在不成體統。監察御史朱一新上奏光緒皇帝,也批評李蓮英隨行檢閱海軍。

醇親王的本意是這樣可以避嫌,而李蓮英則銘記安德海的教訓,每天穿著樸實,還替醇親王拿著旱菸袋,隨時裝煙,遞煙。行為恭謙!

事後的結果是朱一新被降至查辦,因為慈禧太后親自過問後,並沒有發現問題,朱一新的奏摺裡也沒有實據,均為臆測!

光緒二十,著名的甲午海戰爆發,自認為裝備精良的北洋水師最後以全軍覆沒收場,人們不敢指責慈禧,紛紛將矛頭指向了李鴻章,順帶捎上了李蓮英。

慈禧震怒,以光緒帝的名義發出諭旨,將其中的活躍分子,福建道監察御史安維俊以離間皇太后於皇帝的罪名,給革職充軍。

八面玲瓏,兩頭討好

慈禧和光緒帝的不和,世人皆知,想當初慈禧戀戀不捨的歸政給光緒,誰成想「百日維新」失敗後,光緒帝就失去了自由,被囚禁瀛臺,直到駕崩。那麼在慈禧和光緒帝之間,李蓮英又是如何平衡關係的呢?

當年,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組團西逃,光緒帝也在其中。有天晚上,慈禧昏昏睡去,雖然外逃,但是排場一點也不小,睡覺的鋪蓋,依然是錦衣綢緞。李蓮英住的稍微差了些,但是也相當不錯。

睡前李蓮英去向光緒帝請安,來到光緒帝的住處,光緒帝坐在昏黃的油燈下,身邊竟無一人伺候。當時已是寒冬時節,而光緒帝竟然連一床像樣的鋪蓋都沒有,根本無法睡覺。李蓮英見此場景,立刻跪在光緒帝的面前,將光緒帝的雙腳抱在懷裡,痛哭道:「奴才麼罪該萬死!」並抱來自己的鋪蓋給光緒帝使用。後來回憶當初西逃時的慘景,光緒帝感慨道:「若無李安達【一種尊稱】,我活不過今天!」

主子謝幕,告老還鄉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晚清的實際控制人,慈禧太后病逝於儀欒殿。李蓮英在辦理完喪事後,離開生活了52年的皇宮。

關於李蓮英的出宮,有多重的猜測;

有人說,光緒的弟弟載灃監國攝政,李蓮英擔心遭到報復而離宮;

有人說,因為慈禧太后,李蓮英曾得罪過許多人,如今慈禧不在了,李蓮英只能外出避難;

還有人說,因為維新失敗,李蓮英擔心自己遭到革命黨人的陷害等等!

不管背後的原因如何,總之李蓮英就是出宮了,離開了生活大半輩子的皇宮深院。離宮後的李蓮英也是深居簡出,閉門謝客。

三年後【宣統三年】,63歲的李蓮英走了,帶著一生的故事,和謎團走了。關於他的死亡。同樣也有不同的版本!

第一種:因吸食鴉片得病,死於家中!

第二種:拜謁東陵慈禧陵墓時,被人殺害!

第三種:受九門提督之邀前去聚餐,回來時被匪人所害!

第四種:外出要債時,被人所害!

生前舊帳,貪圖錢財

既然身邊有慈禧這棵大樹,那麼李蓮英就絕不可能,兩袖清風的!

1,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來的時候,慈禧逃至山西後,排場依舊不減,所有開銷都需要當地負責,而身邊的太監則是藉機攬財,小太監和一般太監,給了幾兩,十幾兩就能打發了,而像李蓮英這樣的總管,最少也要個一二百兩。

2,江寧織造是負責各種御用綢緞衣料的機構,每次向宮中領取畫樣的時候,也都要向李蓮英打點。光緒十二年,李蓮英又向來人索要120兩白銀。主事說,其他人用好言好語還能打發,惟有這位李總管不好對付!

3,其他通過李蓮英,或者求李蓮英辦事的人,那就更是不計其數了!

在皇宮外頭,李蓮英也有三處宅院!一處是軍機處,一處是碓房居,一處是彩和坊。都是建造精良的場所,這些自然也不可能是李蓮英自己掏錢買的,都是有求於他的人送的!

死後悽慘,身首異處

早在1966年,李蓮英的墓就已經被破壞了,只留下了墓志銘的拓片。後來,李蓮英的墓又遭到了挖掘,一位老師下墓時,只發現棺材裡的一顆頭顱和一條長辮子,屍身卻沒有的去向。也無法考究了。

但是他的碑文上,記錄著下葬時,屍體是完整的。也許是生前得罪的人太多,死後遭人報復了吧。

功過是非,後人說!

有人說,晚清時期的大清,慈禧是首當其衝的罪人,而身邊的紅人李蓮英脫不了干係。可是當我們讀過清史後,發現李蓮英除了是個會討慈禧歡心,會平衡各方關係,還會跟官吏們索要錢財之外,似乎也並沒有什麼太過分的行為。也沒有出現欺上瞞下,禍害朝廷的罪行。

也許,他只是慈禧身邊的忠心耿耿的奴才,自己的所作所為,只是為了能讓自己活得久一點,活的好一點,僅此而已吧!

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在伴君如伴虎的舊時皇宮,能安然無恙半個世紀,甚至路越走越寬,出其右者無他。僅就這一點來說,李蓮英也是個厲害的角色!

【註:素材和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不實歡迎留言指正,也歡迎您關注我,每天堅持更新,一起聊聊過去的那些人,那些事!】

相關焦點

  • 清朝第一大宦官:李蓮英陪伴慈禧多年,究竟過得什麼日子
    說到宦官,那就不得不提起李蓮英,清末慈禧身邊的總管太監,是清朝著名的宦官,他可是清朝慈禧身邊的大紅人,為人聰明伶俐,十分會看眼色行事,慈禧被他哄的團團轉,十分寵愛他。李蓮英平日裡行事謹慎,從沒給別人留下一點把柄,他十分懂得如何揣摩主子的心情。
  • 現實版韋小寶,擺宴娶妻的太監,慈禧身邊的紅人,出宮5天就被殺
    深得慈禧太后寵愛的安德海怎麼都沒想到,自己"奉旨"出宮採辦,"欽差大臣"的活還沒有幹滿五天就被丁寶楨給斬了。提到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大太監李蓮英,可以說他的一生都是在服侍慈禧太后。雖然李蓮英在21歲的時候經受大總管,但是當時他並不是慈禧身邊最受寵的,安德海才是。安德海九歲淨身進宮,一開始就在鹹豐帝身邊當差,因為辦事機靈,富有機謀,很快得到鹹豐和慈禧的喜愛。1861年,在承德行宮,鹹豐病逝,遺詔遵循立大皇子載淳繼位,同時安排了八位顧命大臣用於輔佐。
  • 李蓮英出宮後還活了3年,沒了慈禧這個靠山,他的結局如何?
    這場戰爭最終以清政府先後籤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不平等條約結束,次年鹹豐帝晏駕,李進喜又隨著兩宮太后返京。直到同治三年(1864年),16歲的李進喜才被調到長春宮伺候西太后慈禧。
  • 李蓮英真的與慈禧太后有私情,才被她所恩寵嗎?他又是怎麼死的?
    二、李蓮英是如何得寵的既然排除李蓮英靠與慈禧有姦情得寵的可能,那麼李蓮英的得寵一定還有其他原因。同治三年(1864年),在奏事處和東景仁宮當了幾年差的李進喜,被調到慈禧太后所在的長春宮當差,慈禧有為太監、宮女起名的習慣,就為李進喜取名為「連英」,至於「李蓮英」則是後來的以訛傳訛給叫錯了。
  • 慈禧死後李蓮英還活了3年,沒了主子,他過得怎麼樣?
    當然,別看慈禧臨終前還念叨著「不得令太監擅權」,可之前的幾十年裡,晚清權力場上一位無比炙手可熱的人物,卻正是從1864年起伺候了慈禧太后大半輩子的「大太監李蓮英」。而隨著慈禧太后的病故,李蓮英,這位曾叫多少文臣武將打哆嗦的老太監,人生也到了拐點:先是被「新主子」隆裕太后降旨「傳奉龍馭上賓」,即在慈禧靈前護衛。
  • 慈禧死後,李蓮英離宮但還拿著「退休工資」,他的生活怎麼樣?
    李蓮英是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早在入宮之前就已經入宮為太監。李蓮英儘管位及總管,又很得慈禧寵愛,但他本質上卻是個宦官。宦官從屬和依附於皇權,自古宮廷裡頭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失去了皇權,那就什麼都不是了。這在清代更為明顯。
  • 慈禧死後,李蓮英經歷了什麼!隆裕做了一件事,讓他三年衣食無憂
    1911年3月4日,李蓮英去世。他是河北大城人,主流說法是9歲入宮,按照這個年齡計算他在紫禁城待了52年。李蓮英和慈禧這對主僕之間有很多故事,比如在《晚清宮廷見聞》中就有這樣的故事記載:每逢早晚和一日三餐,慈禧和李蓮英都會互派太監問候「進得好?吃得香?」
  • 李蓮英在慈禧死後還活了3年,沒了靠山後,他結局怎麼樣?
    由於李蓮英特別的聰明,經常為慈禧的煩心事出謀劃策,因此深得慈禧重用,在李蓮英26歲那年便做了儲秀宮大總管的位置,按照清朝歷史上的情況來說,一般沒有40歲是做不到這個職位的。
  • 李蓮英的徒弟,慈禧喜歡他,光緒重用他,容齡公主都愛慕他
    晚清時期,有兩個太監非常出名一個是我們熟知的李蓮英也是慈禧太后非常恩寵的一個人,還有一個就是小德張。小德張其實是李蓮英一手培育出來的,但是可別小看小德張,他比李蓮英還要厲害,李蓮英當時只是得到了慈谿的信任,而這個小德張不僅慈禧喜歡,而且裕隆太后也喜歡,光緒也非常重用他,最重要的是還偷走了容齡公主的芳心。真可謂是那女通吃啊。
  • 李蓮英墓地被挖開後,棺槨中的棉花揭秘其死因:並非病死
    不過情況到了清朝末年卻被一個宦官打破——李蓮英作為清朝末年最受慈禧太后恩寵的紅人,也是權勢最大的宦官而被人熟知。在李蓮英活著的時候權勢就已經直逼很多一品和二品大員,而且據很多傳言慈禧太后為了表彰李蓮英的功績,特地賞賜了一頂二品官員的頂戴花翎。
  • 李蓮英罕見彩色照:面露兇光,一臉膿包,為何備受慈禧寵愛?
    在我國清朝末年時期,最為有名的大太監,還不得不提到李蓮英。李蓮英在慈禧身邊受寵的程度非常高,但是李蓮英的長相真的非常受人疼愛嗎?大家可以從李蓮英罕見的色彩照片中,得知李蓮英的真實長相。李蓮英出生於公元1848年,公元1856年就選擇進入宮廷,成為太監。
  • 慈禧病逝後,李蓮英為何要逃出皇宮,你看慈禧臨終說了什麼
    導語清王朝慈禧時期的總管太監>,陪伴慈禧太后近五十三年,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亦是第一個叫慈禧太后為「老佛爺」的人。宣統三年卒,享年63歲。在李蓮英以前,慈禧有一個很寵幸的太監安德海,安德海在辛酉政變的情況下,當作慈禧和恭親王中間的通信人,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因而慈禧很是信賴他。
  • 清朝第一大太監,慈禧跟前的紅人,其棺材打開後把考古專家都嚇壞
    清朝第一大太監,慈禧跟前的紅人,其棺材打開後把考古專家都嚇壞文 | 史哥哥行行出狀元,李蓮英算得上是太監行列裡的狀元了,從最初的給慈禧梳頭博得歡心後,一步一個腳印成為慈禧跟前的紅人,不過李蓮英憑藉的可不是運氣
  • 李蓮英面容陰險、一臉膿包,為什麼極受慈禧寵愛?原來是這樣
    16歲的時候他被分派到慈禧太后跟前做事。有這麼一個過硬的主子,李蓮英開啟了他一路高升的升職之旅。取代安德海那個時候慈禧太后身邊的大紅人是太監安德海,可是這個人非常張狂,恃寵而驕,受了不少賄賂,也得罪了不少人。
  • 李蓮英原名李進喜,得到慈禧賞賜成為大總管,最終是怎麼死的?
    李蓮英,1848年生於順大城縣。其入宮前之名李進喜,即一夫之鄙人之名。至李蓮英入十四年後,慈禧心血來潮,即與改之其名。至家兄弟四人,他是老二,其父本一民萌。後,李蓮英認了他親叔為父,以叔無子。以李蓮英父勤能幹,李家的日子過得亦有甘。
  • 清朝真實老照片:真正的清朝帶刀侍衛,慈禧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
    【清朝真實老照片:真正的清朝帶刀侍衛,慈禧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清朝御前帶刀侍衛,和電視劇中的形象不一樣啊! 清朝真實老照片:慈禧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是清末最有權勢的宦官,還是第一個叫慈禧太后為「老佛爺」的人。這張是通過後期上色的。
  • 難怪慈禧獨寵李蓮英,你看兩人每天從早到晚都幹啥?羨煞旁人
    羨煞旁人大家都一定聽說過慈禧太后吧,慈禧太后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並不重要,但是他卻獨寵李蓮英,大家都知道李蓮英是一個太監,做一個太監能受到皇后的路程,肯定是在皇宮當中橫行無忌,那李蓮英是靠什麼功夫來博得慈禧的喜歡?其實李蓮英所做非常簡單,一般太監都可以做到,但是他們卻沒有想到。
  • 李蓮英:慈禧最喜愛的太監,死後卻遺臭萬年!
    他是慈禧太后面前的忠實狗。人們甚至都把他想像成影視作品中張揚跋扈的「死太監」、「死變態」的形象。真實的李連英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倒未必真的如此。 此時,安德海已經成了慈禧太后最喜愛近臣了。李連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從安德海的經歷中學會了很多東西。一方面,他會察言觀色,弄清主人的脾氣和愛好後,盡一切可能取悅主人。另一方面,他為人處世非常謹慎。他的墓志銘說「事上以敬,事下以寬,如是有年,未嘗稍懈。」也就是說,要尊重他的主人,慷慨地對待他的下屬 。這大概也是李連英能成功爬上如此高位的根本秘訣吧。
  • 李蓮英墓出世,封的非常嚴實,好不容易打開後棺內景象令人震驚
    這便說到我們今天的主角——總管太監李蓮英。這位總管太監是慈禧身邊的親信,無論是名聲和權力都是僅次於慈禧的,可以稱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此位高權重的太監,相必墓穴也非常豪華,而且封得非常嚴實,費了三個大鐵錘才打開,結果棺內景象卻令人震驚,到底是如何呢?李蓮英,原名李進喜,出身於順天府大城縣,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
  • 如履薄冰卻功成身退:大太監李蓮英如何在清宮末日完成人生謝幕?
    在清王朝的光緒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11月15日,執掌清王朝權力核心47年,見證了清王朝最後時光的慈禧太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在慈禧太后的彌留之際,顯然這個衰老的女人沒有忘記歷代王朝的教訓,她試圖想讓這個日落的王朝再繼續下去,留下了一句「不得令太監擅權。明末之事,可為殷鑑」便撒手人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