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治療、調理 全鏈條診治病人 ——記上虞名中醫、上虞人民...

2020-12-24 浙江在線

2020-09-22 11:41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 記者 張漢鋒

在上虞人民醫院有一個國醫館,每逢周一和周五,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唐森海就會去坐診。從醫11年來,他早已在病人口中有了不俗的口碑,看病的人是絡繹不絕,而其中,近三分之二的病人都是腫瘤患者。

「在控制腫瘤復發和轉移上,中醫藥的作用越來越突出,但仍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我們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唐森海說。 

從小結緣,立志學習中醫

學中醫的人大多都是因為熱愛。唐森海在小的時候,體質孱弱,經常容易感冒發燒,去看西醫,不是進展緩慢就是容易復發。長期以往,父母就帶他去嘗試中醫治療。「那是一個老醫師,他告訴我們,看病不是問題,調養身體才是關鍵,可以用中醫試試。」唐森海回憶,吃了幾次藥,他的體質就有了改善,生病的次數也大大減少,這讓他萌生了學中醫的想法。

高中畢業後,唐森海報考了醫學專業,但全班67個同學,卻只有他一人選擇的是中醫,一方面是因為學中醫辛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當時的中醫藥業萎靡不振。但他清楚中醫不但是傳統瑰寶,在未來也大有可為,縱使學習的過程很苦,他也甘之如飴,學習之餘相互對比中西醫之間的區別,更成了他的愛好。

「西醫是理,講究追根溯源,而中醫是哲學,形象、抽象感念不少,想要融會貫通需要個人理解,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唐森海介紹,中醫和西醫之間沒有高低之分,學習過程中每一次碰到難題,他都會用中醫、西醫兩個角度去思考,兩相印證,總是能打開他的思路,找到解決的辦法。

迎難而上,中醫藥大有可為

畢業後,唐森海回到了上虞,成為了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而他主攻的方向則是讓人談之色變的癌症。「作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慢性疾病,治療腫瘤需要長期的、系統的、有規劃的治療方案,而中醫可以在維持治療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唐森海介紹,很多腫瘤病人在進行腫瘤根治性手術以後,為了徹底地治癒,還需要進行輔助性的化療和放療。在這個期間中醫中藥的治療非常關鍵,也是中醫中藥的優勢之所在,可以幫助病人儘快地恢復元氣、增強體力,以良好的狀態應對放、化療。

2014年,一位身患食管癌的72歲患者來到醫院求醫,因為年歲已大,不但無法接受手術治療,連放療都難以維持,無奈之下打算嘗試中醫。「我們已經跑遍了杭州、上海等大城市,西醫沒有辦法,中醫是最後的希望了。」唐森海猶記得那時病人家屬對他說的話,老人因為腫瘤導致進食困難,身體十分羸弱,考慮之下,他決定先調理患者的身體,再輔以藥物治療,從而達到控制、穩定病情的效果。

令人欣喜的是,中醫介入後,患者的身體很快有了好轉,在接下去的放療中也都表現出色。此後,患者一直堅持在唐森海這裡調理身體,時至今日已過去六年,患者已幾乎與普通人一般無二。

2018年,他又接診了一位患腦膠質瘤的病人,來自江西,由於病情惡劣,曾被診斷存活期不到一年。「西醫不行的,中醫不一定沒有辦法,你不要灰心,還是有機會的。」他先穩定病人的情緒,隨後問診下方,並再三叮囑要及時複診,以便及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如今兩年多過去了,患者也依然在頑強的抗癌中。

未病先防,愈後防復

中醫看病從來沒有「一副藥方吃遍天」的說法,講究的是因人而異、因病而異、因時而異,這也是唐森海看病的宗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人民醫院中醫藥科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主戰場,建立中醫藥應對機制,組建中醫藥防治組,深入挖掘傳統中醫診療技術和藥方,為抗擊疫情提供預防用方、治療用方和恢復期用方,構築了一道保護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防疫屏障」。

傳染病在中醫領域屬於「瘟疫」範疇,根據新冠肺炎的特徵及發病的臨床表現,此次又屬於「寒溼疫」。因發病時期處於冬季,他們選用草果、檳榔、厚樸、石膏、蒼朮、藿香、金銀花、銀翹等藥材構成藥方。同時,唐森海又堅持每天深入隔離病房,一對一看診,從飲食、睡眠到排洩、體感,事無巨細地詢問,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用藥療效,從而確保抓住關鍵病機用藥,精準辨證施治,及時調整藥方,發揮中醫藥的最大療效。

在疫情防控中,中醫藥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市民的認可。「中醫是一個從疾病預防、治療到康復全鏈條的治療模式,不僅講究『未病先防』,也注重『愈後防復』。」唐森海表示,中醫藥是一種針對症候的治療醫學,在改善生活質量方面具有其獨特的療效,患者們在治療疾病時可以同步跟進中醫治療,往往會取得更好的療效,也能減少病症復發的機率。


1600746061000

相關焦點

  • 上虞中醫醫院院隆重舉行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皮膚病診治中心上虞分...
    8月26日上午,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合作皮膚病診治中心上虞分中心揭牌儀式在上虞中醫醫院門診樓一樓大廳舉行
  • 殫精竭慮精技藝 一心一意為病患 ——記上虞人民醫院泌尿外科
    上虞人民醫院泌尿外科的醫師們綜合分析了馬先生的病情,考慮患者腫物體積較大且癌細胞已擴散至靜脈,若採取保守治療,患者生存時間將明顯縮短,但患者高齡、手術操作難度大,風險較高。經多次術前討論和家屬溝通後,手術團隊確定了詳盡的手術方案,成功對患者完成左腎癌並靜脈癌栓取出術。
  • 上虞人民醫院與上海瑞金醫院舉行第三輪合作籤約儀式
    認為雙方合作是為上虞人民醫院做大做強提供良好支持,也是服務上虞及其周邊地區群眾、守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積極舉措。上海瑞金醫院院長瞿介明和上虞人民醫院院長趙之青分別回顧4年的合作,表示在相互學習相互提升中結下了深厚情誼,雙方將借第三輪合作契機,開展更加精準深入的合作,達成互助互惠、雙贏的目的,更好助推上虞醫療衛生事業發展。
  • 一個與生命賽跑的硬漢醫生 ——記上虞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經過5年艱苦努力,至2019年,上虞人民醫院早期胃癌診斷率從最初的6%-8%躍至54.79%,排名全省第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代表早期胃癌治療技術的ESD技術不斷完善提高,ESD病例數排名全省第四。2019年,消化內科門診人次更是達到11萬,住院人次近5700,完成胃、腸鏡檢查53000餘例,檢出早期胃癌470例。
  • 上虞人民醫院主任中醫師李鈞烈:深耕杏林六十載 厚德仁愛濟蒼生
    他就是剛剛獲評「越醫名家」稱號的上虞人民醫院主任中醫師李鈞烈。經驗方研製成「南天竺子合劑」治療外感後遺咳嗽;「益智化痰開竅湯」治療腦外傷;「健脾益腎濃煎劑」用於亞健康人群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在60餘年的從醫生涯中,李鈞烈悉心研習、博汲精要,總結了不少中醫藥的良方。1998年,他還被評為「浙江省級名中醫」。
  • 「胃」愛護航 健康「腸」在——記上虞人民醫院胃腸外科
    ,只為不讓病人等太久。外科醫師半夜被叫回醫院是常事,人民醫院胃腸外科的11名醫生因主要診療發生在胃、小腸、結直腸等部位的良、惡性腫瘤及腹部外傷,「隨時備戰」更是常態。「與其他科室相比,我們胃腸外科屬於年輕科室,2017年9月才剛從普外科細分出來。2018年,科室累計完成胃腸相關手術600餘臺次,其中急症手術就有200餘臺。」
  • 離川千裡情系小金 | 上虞人民醫院醫共體專家中藥方讓患者看到希望
    上虞人民醫院醫共體專家頂著烈日徒步海拔3500多米的崎嶇山路開展「十百千」幫貧扶困進戶工作,為沃日鎮3個村共15戶極度貧困戶進行常規體檢和疾病診療,同時送上大米、食用油和牛奶等食物。6月26日,在沃日鎮色不龍村,專家們見到50歲的極度貧困戶張應貴。只見他身目俱黃,面色晦暗如煙燻,腹脹如氣球,神經疲憊,呼吸困難,走路無力。
  • 大醫精誠護「腸」路 砥柱中流守「胃」者——記上虞人民醫院消化...
    這裡名醫薈萃,擁有10名主任、副主任醫師,10名碩士研究生。置身其中,你能尋找到現代化的醫療設備與優秀人才群結合所創造出的醫療奇蹟。這裡就是承生命重託、鑄醫者仁心的上虞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奮鬥的強鐵人:「連軸工作20個小時,忙如戰場」
  • 做默默無聞人 幹潤物無聲事——記上虞人民醫院護理部「健康8+1...
    在上虞人民醫院,有一支695名護理人員組成的團隊,她們以做默默無聞人,幹潤物無聲事的姿態,甘於奉獻,以片片素白築成了虞醫的一道靚麗風景。專業學習引領發展「健康8+1團隊」由14名省級專科護士、30名護士長、50名護理責任組長及5名護理總帶教老師組成。承擔著PICC護理門診、慢性病護理門診、糖尿病護理門診、造口傷口護理門診等專科護理工作。
  • 等我凱旋 為我驕傲——紹興市上虞中醫醫院 8名白衣戰士在武漢紀事
    今天,是上虞第二批12位醫護人員作為浙江省第四批抗擊新冠肺炎緊急醫療隊出徵武漢的第24天。其中,紹興市上虞中醫醫院(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此次有8名隊員逆行武漢,他們被編入邵逸夫醫院援鄂醫療隊在武漢協和腫瘤醫院(專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8樓病房工作。
  • 浙一醫院盛吉芳教授專家工作站落戶上虞
    12月15日,「盛吉芳教授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上虞舉行,盛吉芳教授赴上虞為專家工作站揭牌,這也是繼今年7月籤約「鄭樹森院士專家工作站」後又一全國知名專家工作站落戶上虞,同時也是上虞人醫院所設立的第10家專家工作站。
  • 開啟腫瘤「精確放療」時代 | 上虞人民醫院立體定向放療技術順利...
    近日,60多歲的市民章大媽拉著上虞人民醫院放療科醫護人員的手連聲道謝。據悉,章大媽患乳腺癌多年,1年前發現有多處轉移。經過反覆多次的化療,肺部孤立的病灶逐漸增大,加之其在化療後心臟功能減退明顯,化療難以繼續進行。在她一籌莫展的時候,得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有大批專家下沉來上虞人民醫院坐診。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章大媽來到上虞人民醫院浙二專家的放療門診。
  • 上虞第二人民醫院與寧波市第六醫院啟動第二輪技術合作
    10月20日,上虞第二人民醫院與寧波市第六醫院第二輪技術合作項目啟動暨章軍輝名醫工作室成立儀式舉行
  • 「人民文創園」落戶上虞e遊小鎮
    國內傳媒界首個文創品牌「人民文創」牽手紹興上虞,碰撞出別樣的文創火花。6月9日,人民文創·上虞區合作籤約儀式在上虞e遊小鎮舉行,「人民文創」文化產業創意園(以下簡稱「人民文創園」)正式落戶上虞。今後,上虞將與人民文創攜手,共同打造一個全國文創企業的孵化基地、文創名家的交流平臺和文創產品的展示中心。「人民文創」由環球人物雜誌社運營,秉承「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發展理念,注重在把握和汲取中華文化精髓中探索現代表達方式,致力於研發創意好、品質好、策劃好、營銷好的文創產品,打造歷史性、藝術性、知識性、實用性、故事性、趣味性突出的文創品牌。
  • 浙一醫院盛吉芳教授專家工作站落戶上虞
    12月15日,「盛吉芳教授專家工作站」揭牌儀式在上虞舉行,盛吉芳教授赴上虞為專家工作站揭牌,這也是繼今年7月籤約「鄭樹森院士專家工作站」後又一全國知名專家工作站落戶上虞,同時也是上虞人醫院所設立的第10家專家工作站。
  • 冬季心臟病高發,預防調理有中醫
    冬季心臟病高發,預防調理有中醫 2021-01-16 0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徐志偉:發揮中醫對腫瘤病人的調理作用
    徐志偉   人民網廣州10月16日電(呂紹剛、胡葦杭)日前,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常委,廣州中醫藥大學原校長徐志偉在做客人民網《界別圓桌匯》節目時表示,不少中藥具有解毒增效,增補氣血的功效,對於術後的腫瘤患者能起到很好的調理作用
  • 存世清代上虞詩集見知錄(一)
    然而在這些詩集中,並不全是正規出版的刻本,有不少僅是抄本或稿本。這些詩集在歷史長河的無情淘漉下,或毀或佚,或散或藏,存世者寥寥可數,令人扼腕。全書多為酬贈、題畫、感懷、旅次、記遇、哀悼、行令之作,所用詞牌近二十種,語言細膩雅致。書中記有眾多人名,如《念奴嬌·接黃梅谷札寄此奉答》《百字令·嶺香弟歸上虞作此贈之》等,對於研究徐氏交遊應當稍有裨益。
  • 上虞訪古問今
    上虞是越窯青瓷的發源地,作為中國最早的成熟瓷器,越窯青瓷被稱為「母親瓷」。「舜避丹朱至此,作陶灶制陶」是關於上虞陶瓷生產的最早記載。上虞制瓷業自東漢始,一直延續到北宋,從未間斷。唐朝陸龜蒙曾詩讚:「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2011年,上虞越窯青瓷燒制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小仙壇窯址、鳳凰山窯址群是全國文保單位。
  • 參觀上虞博物館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曹娥街道金桂苑社區組織老年大學30餘名學員參觀上虞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