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這次華為麒麟990在發布時說了一個很嚇人的數字,那就是歷史性的塞進去了103億個電晶體,這也是全球首次在一顆手機晶片中塞進去了超百億的電晶體了。
而當iPhone11發布時,蘋果也給我們介紹了蘋果的A13晶片有85億顆電晶體,比華為的麒麟990少了18億顆電晶體。
因為晶片就靠電晶體組成的,而A13和麒麟990採用的是7nm的工藝,同時麒麟990還是更先進的7nmEUV工藝,那麼理論上電晶體越多,性能越強,但從A13和麒麟990的跑分情況來看,則是A13強多了。
我們先看看跑分,麒麟單核跑分是3892分,多核跑分是12402分,而A13晶片的單核跑分是5472分,多核跑分是13769分,這個數值已經比麒麟990高很多了,其單核跑分高40%多了。
那麼為何電晶體更多,工藝甚至更先進,麒麟990的性能卻不如A13呢?關鍵原因就在於iOS。
近日英特爾的首席架構師Raja說了一個觀點,他認為硬體的進步是遵循摩爾定律,以指數級的方式來發展,但如果軟體配合得好,則能夠帶來兩個指數級的性能提升。
他還表示稱,好的軟體能夠發揮出電晶體的所有潛能,而差的軟體可能發揮不了所有潛能,甚至有可能無法發揮所有電晶體的潛能。
所以按這個理論,如果將這套說法,套用在A13和麒麟990上面,可能就是iOS可以發揮出85億電晶體的所有潛能。而安卓可能不一定發揮得了麒麟103億電晶體的潛能,也許是80億,也許是60億,也許更少,或者也可能更多。
不知道你是怎麼認為的?我認為這是相當相當有道理的,否則解釋不過去啊,怎麼103億電晶體打不過85億電晶體啊,你認為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