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國內外罕見的巖壁,有美麗的生態環境,更有一條清澈見底的美麗河道,我已來過無數次了,水上攀石比賽也是第二次來參加了。」這是國內知名攀巖選手瞿海濱23日在高虹鎮「龍門秘境」參加省第二屆水上攀石大賽時說的一番話。
高虹鎮「龍門秘境」村落景區是由石門、龍門、大山3個行政村聯合打造的,景區面積55平方公裡,貫穿景區的猷溪是高虹鎮主要河流之一,是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也是我區第三自來水廠唯一供水點,水質常年達到一類。這3個「一」濃縮了高虹鎮綜合保護的成效。
基礎設施大投入。高虹鎮深入實施以治汙水、保供水為主的「五水共治」。實施農村汙水終端提升改造。投資475萬元,對「龍門秘境」大山、龍上2個行政村的24個汙水處理終端進行全面提升,處理終端達到《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水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出水水質標準。實行「龍門秘境」汙水外接。在原截汙納管的基礎上,投資4000餘萬元沿大魚線鋪設20公裡汙水主管網到集鎮汙水廠,實行「龍門秘境」生活汙水集中處理。提升自來水工程,投資400餘萬元,實施大山、龍上2個行政村自來水提升工程,使「龍門秘境」3個行政村自來水到戶全覆蓋。
管控工作更嚴格。管牢產業,全鎮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作為一級水源保護地,高虹鎮對「龍門秘境」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禁止一切企業進駐,對所有農戶、農家樂進行截汙納管,實現全區域汙水零直排。
管牢河道。建立「人防+技防」,建立由50餘名黨員組成的龍門秘境「綠管家」護河隊,以及河長制,對猷溪全域開展定期巡查,同時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在重點區域安裝河道監控設施,實行24小時全方位監控,確保巡河護河工作落實到位,使河道傾倒垃圾、捕魚的現象得到杜絕。
生態機制更健全。統籌協調、多方努力,打通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雙向轉化通道。為讓財政更好地向水環境生態保護傾斜,把更多的資金用於水環境保護,高虹鎮轄區內的區級人大代表連續多年在區人代會上提交「要求政府建立飲用水源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機制」的建議。功夫不負有心人,2019年,臨安區飲用水源區域的生態補償機制終於出臺,區財政每年將拿出800萬元資金用於水資源生態保護補償。補償金主要是高虹、太湖源兩大飲用水源區,按兩地保護程度進行綜合測評後,確定補償資金。2019年,高虹鎮獲得財政生態補償資金400萬元。建立生態養護受益及碳匯林平衡機制,利用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文旅+」、「農旅+」產業,開展閒置農房產業招商,引進社會資本4000餘萬元,建成了壟上行、無它心舍、龍門客棧遊客服務中心,壯大集體經濟和產業提質一舉兩得,生態環境受益長效機制基本形成。
高虹鎮龍門秘境的青山綠水吸引了全國各地遊客,尤其自去年打造浙江省農村綜合改革集成示範區試點以來,這裡的山更青了、水更綠了,成為了遊客網紅打卡點。今年夏天是「龍門秘境」景區正式開放後迎來的第一個夏天旅遊熱,前來「嬉水」、「洗肺」的遊客絡繹不絕,景區內100餘家農家樂、民宿出現了一床難求、一餐難訂的火爆場面。雖然受疫情影響,1-6月「龍門秘境」共接待遊客11.9萬人次。
近年來,高虹鎮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實一級水源保護地嚴格的保護措施,守護好一方水土,同時利用好治水成效和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帶動群眾致富,著力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雙向路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