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美國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獲得兩黨支持,以21票對6票,表決同意美國海軍軍艦可定期停靠臺灣的港口,將臺灣納入1項年度國防政策措施之中。不過,該法案尚須美國參、眾二院通過,才有機會執行。
臺媒隨後在9月8日確認,「美國在臺協會」(AIT)近期找到臺灣提供海上補給的公司進行報價,欲在9月底完成招標,12月初與中標廠商籤約,並從2018年開始,提供美艦在臺外海的補給作業。
「美國在臺協會」人員表示,這項合約是關於提供美國軍艦有關食物、淡水與生活用品的海上補給,補給海域位於高雄二港口到小琉球之間,美國軍艦會下錨等候補給船舶前往作業,每次作業時間約4小時以上。從每次補給總額約5萬美元以上來判斷,可能是人員在300名官兵以上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或「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
臺灣《中華日報》曾指出,這一提案如獲通過,臺灣即可能成為美軍後勤基地,勢將撼動美國奉行將近40年的「一個中國」政策,而使中國大陸與美國關係呈現高度緊張,更將使臺海出現重大危機。
眾所周知,軍艦是「領土的延伸」,美國軍艦如果例行性停靠臺灣任何港口,非但是武力的展示,更意味美國又公然介入臺海;更嚴重的是,這正是美國認定大陸可能武力攻臺時機之一的「外國兵力進入臺灣」。
據臺灣三立新聞網報導,前海軍艦長呂禮詩指出,「美軍艦若停靠高雄港,不只是所謂的臺美準軍事同盟,已經要轉變為軍事同盟了。」還有臺軍退役將領聲稱,「美選擇在高雄外海補給將會成為常態,意在反制中國大陸軍機及航母編隊常態性繞行臺灣島」。
對此,有臺灣網友吐槽,「會不會又撞船」,「XX爸爸快來驅逐好不好」,「美國人到哪裡就把戰爭帶到哪裡,只要不是在美國本土就沒關係,因為死的不是美國人」,「要是被東風飛彈打到,臺灣可一點辦法都沒有喔」。
據悉,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早前通過該法案時,蔡英文辦公室立即回應,稱「感謝美國會軍事委員會對臺灣防務安全與臺美安全關係重視」,並稱臺灣持續重視防務投資,強化「自我防衛能力」。
臺灣「國策基金會」高級研究員揭仲則點出,1月份到現在為止,美國第七艦隊因意外事故,已有3艘盾艦喪失服役能力,又碰到朝鮮半島狀況日漸危急,南海也要持續執行「自由航行」任務,因此軍艦調度非常吃緊,在這狀況之下,可能會用海上補給的方式,來延長美艦艇在任務海域巡弋的能力。
臺灣《中時電子報》援引陸媒報導稱,為阻止美艦停靠臺灣,大陸會不惜攤牌。 《環球時報》說「如果今後美國驅逐艦去臺灣了,如果去的是航母呢?如果不是停靠幾天,而是賴著不走呢?還有,如果不是一般停靠,而是兩岸關係一緊張美國軍艦就過來,甚至在高雄的港口專門闢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營舍呢?」
對此,有臺媒表示,美艦停靠高雄港如果成真,勢必攪動臺海的局勢,「臺灣還是別太興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