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在她的遊記中曾說過,哥斯大黎加被稱為「中美洲的小瑞士」。我懶得去查找這個雅號的來歷,從我自己的體驗來看,稱之為「小瑞士」並非言其富—這是一個農業國,曾經是中美洲最貧窮的地方。那麼為什麼這裡被稱為「小瑞士」呢?依我看,可能和這裡多山的環境、優美的風景、穩定的政治局勢以及滿城的歐式建築有關。無論因為什麼,這個稱號最受移民公司歡迎,起初我甚至以為這是移民公司炒作起來的別稱,專門用來吸引那些渴望寧靜生活的人。類似的雅號還有「美國後花園」,多麼富有鼓動性的名稱啊!
三毛到中美洲旅行應該是二三十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哥斯大黎加的首都聖何塞擁有許多中餐館,我在這裡並沒有見到幾家中餐館,倒是見到了很多中國人開的雜貨店,走不了幾步便能找到一個,我曾經問過他們為什麼要移民到這裡,得到的回答大致相似,用比較柔和的方式表達就是,他們希望尋求更多的生存空間
頭幾十年的中國移民主要來自臺灣,這些臺灣移民帶著傳統華人對土地的渴望來到這裡,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園,居住在臺灣人無法想像的大房子裡好多新加坡人移民澳洲,也是因為不想天天擠在狹窄的城市裡度過忙碌的生。目前哥斯大黎加的大陸移民基本都是從福建、廣東一帶來的,其中還有些人來這裡是為了等待去美國的機會。中美洲雖然不發達,但是因為靠近美國和加勒比海,消費水平普遍不低,如果生意經營得好,還是有很大贏利空間的
還是回到旅遊這個主題,再來說說哥斯大黎加的首都,群山環繞的聖何塞終年陽光明媚,具有成為放遊城市的自然條件,不儀如此,在中美洲所有國家的首都中,哥斯大黎加的聖何塞最富有色彩,最具美感,這說明這座城市和其他幾個首都比起來,擁有更漂亮的建築和更有活力的人群,還有許多許多令人驚的小東西,比如一蓋設計獨特的路家裝修別致的餐廳一座城市的風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創造出來的,它和城市的義化底蘊有著自接關係,錢只能打造出座淨漂亮的現代化都市,但是卻無法複製聖何這樣豐多彩的城市
哥斯大黎加因聖何塞附近的一座火山而聞名於世,火山口內有潭碧綠的湖水。如果你和我一樣只是路過此地,且沒有時間在附近走走,那麼我向你推薦一條比較省時的線路—沿著城市中心的主幹道步行,可以將城市中絕大部分經典建築一次看完。作為一個天主教國家,教堂肯定是必看的景點主幹道的一端有一座廣場,那裡距離國家博物館非常近,廣場周圍都是些漂亮的歐式建築,這些房子原本就色彩明亮,在高原陽光的照耀下,則會顯得更加明亮。不規則的石板路也是模仿西班牙古城內的樣式,站在這裡還真有些小瑞士或小歐洲的感覺
我旅行時總是習慣把相機掛在脖子上,如果哪個賊能從我胸前搶走它那也算是高手了。聖何塞人非常可愛,他們看到我這麼做,會停下來用西班牙語或不太熟練的英語告訴我,這麼做是危險的。我每次都要感謝他們的好意,聖何塞人真是讓我感動!
一天晚上,我問旅店的店主附近有什麼便宜的餐館,他推薦了街道盡頭小几家店,最近的一家是中餐館,但我總覺得人還是要勇於嘗試新鮮事物所以最終我選擇了一家很紅火的當地餐館,裡面有不少和我一樣的背包客,既然大家都選擇了這裡,那說明它還是不錯的。雖然門口有英文招牌,但我還是不明白菜單裡的大多數東西指的是什麼。還好店家標明了今夜的廚師推薦套餐,這讓我這種有選擇恐懼症的人少了很多困擾。餐廳的飯菜精緻可口,色香味俱全。這裡的食物基本都是西餐,只不過加入了一些當地特產,醬料方面更加本地化,食材煮的時間比較久,所以吃起來很溼潤柔軟,加勒比海地區的食物好像都有這個特徵,總體上和普通西餐沒有太大差別
這家餐館的價格相當公道,一頓飯只要幾美元而已。既能做到這點,又能保持店鋪有足夠的品位,的確要花些心思。他們沒有把太多錢投入到餐廳裝修中,而是選擇了簡單實用的材料自行布置餐廳,讓食客感覺很舒服酒足飯飽後,漫步在夜晚的山城,看著遠處滿山的燈火,突然間就有種莫名的興奮,於是繼續向那片燈火走去,希望前面的房屋能少一點,好讓我有更好的角度拍照。誰知道越往前走,角度越不好,於是只好回頭,回到原處依然覺得不太理想,最終還是沒有拍成。
黃金在哥斯大黎加的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哥斯大黎加人擁有的黃金數量,讓哥倫布也為之激動不已,於是他給這片土地起了一個和黃金有關的名字。西班牙人將這裡變成了他們的殖民地,但不久他們發現這裡並不盛產黃金,黃金主要還是來自南方的哥倫比亞,所以他們又為這片土地改名為「富饒的地方」。
黃金雖然能帶來財富和歡樂,但盛產黃金的地方卻也有許許多多悲慘的故事。哥倫布抵達這個地方後不久西班牙人的殖民統治就幾乎讓當地的印第安人絕種了,這對當地文化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死在這片土地上的不僅有印第安人,還有幾千名華人勞工和上萬黑奴。殖民者的行為究竟是不是犯罪,又有誰去審判呢?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外來民族在消滅了土著、成為這片土地的新主人後,卻又給土著建立了博物館。你若想了解哥斯大黎加的傳統文化,最好的去處恐怕就是博物館了。這些博物館雖然無法進入世界著名博物館的行列,但作為一個人口只有幾十萬的農業國家,哥斯大黎加的黃金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也算是相當不錯了,至少遠遠超過我的期待,要知道,由於和中美洲的經濟中心距離太遠,這裡曾經是中美洲最貧窮的地方
黃金博物館在市區中心,國家博物館在市區中心偏北的地方,步行即可到達。黃金博物館的整體風格極具現代感。而國家博物館的風格則完全不同,它建在一座城堡的頂部,更像是一所學府。城堡建在城市旁邊的高地上,站在博物館的陽臺上放眼望去,遠處的山和近處的房屋都盡收眼底。就算不看展品,在這個安靜的小院落散散步也能體味當地特有的文化精髓。印第安人留下的最精彩的文物是黃金。這裡的黃金以飾物、宗教儀式用具和陪葬品等幾種形式出現。它們做工精緻、設計精美,充滿了神秘的美感,就算放在現代市場上,依然會是搶手貨。相信這些印第安人的設計,曾給許多現代設計師帶來創作靈感。
遊中美洲的小瑞士,看火山,品食物,逛「黃金博物館」。